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仪式 > 【以错题集为依托展开有效学习】

【以错题集为依托展开有效学习】

来源:仪式 时间:2019-10-19 07:59:35 点击:

以错题集为依托展开有效学习

以错题集为依托展开有效学习 摘 要:错题是数学学习中一种重要的学习资源,通 过错题集的建立以及科学地运用,学生能够从过往错误中汲 取“养分”,促进数学学习的深入化、规范化,并有效提升 学生的解题成功率,从而推动他们高效地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 (2016)16-024-2 特级教师华应龙提出的“融错”教育旨在从学生的错误 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并将这些错误转化为学习资源,让我们 的学习因为错误而受益。在这样的学习中,我们应当珍惜学 生的错误,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这些错误,珍惜这些错误, 并从中汲取养分。但是一旦离开了课堂,离开了教师的视野, 学生的错误是不是就应当被忽视呢?这显然不是明智的做 法,实际教学中我们应当引导和帮助学生建立错题集,让他 们自己养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习惯,在使用错题集的 时候,我们要真正激发错题集的作用,引导学生的深入思考, 促进学生的投入和领悟,从而推动他们有效的数学学习,具 体可以着力于以下几点:
一、规范整理,化错题为资源如果我们的错题集只是简单的摘抄,甚至是变相的惩罚, 那么错题集就失去了本身的价值,在指导学生整理和收集错 题的时候,我们应当遵循下面的四个原则:
1.选择性原则 不是所有的错误都应该出现在学生的错题集上,有的教 师让学生将日常练习中所有的错误都整理在错题集上,这样 的做法带来的后果是学生的敷衍了事,甚至有不少学生完全 置之不理。究其原因,这样的做法忽视了错题本身的价值, 有些错误是由于学生不小心造成的,属于偶然现象,这样的 错误整理出来并没有多少价值,所以非要学生将所有的错误 都整理出来,学生当然有排斥心理。再者,不同的学生有不 同的认知水平,有些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在练习中只能 完成基础性的练习,犯的错误比较多,如果我们要求他们将 所有的错误一一整理,对学生而言是个沉重的负担,试想一 下,学生连基本的学习任务也完成不了,如何能做到错题集 的收集和整理呢?因此,学生在收集错题时要有一定的选择 权。学生要在审视自身错误的基础上先将这些错误“定性”, 再看看有没有必要将这样的错误整理出来。

例如这样的问题:将下列小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出来:0.333,0.35,0.333……,0.04。学生的答案是 0.35>0.333……>0.333>0.04,从做题的角度来看,这个答 案是错误的,但是从知识性来看,学生是完全掌握了小数的 比较大小的方法的,只是在做题时没有阅读清楚题目的要求, 像这样的错误,学生在审视的时候会归类于“粗心大意”, 那么这样的错误的价值就是给学生提个醒,让他们要养成良 好的审题习惯,这样的错误可以不必整理到错题集中。再如 2.4+3.5-2.4+3.5这样的问题,有学生在练习时得到的答案 是0,分析其原因,学生在计算时忽视了混合运算的计算规 则,直接简化成两数之和减去两数之和,那么这样的错误对 于学生而言是有警示作用的,这样的错误就应当出现在错题 集中。

2.重视性原则 一旦确定了错题的价值,学生就应当带着谨慎认真的心 态来对待错误。要知道,人的第一反应影响比较持久,如果 在练习中我们犯了错误,而我们又不能及时扭转和矫正错误 的话,那么这样的错误印象就会在我们脑海中生根发芽,持 续作用。一旦陷入这样的境况,再想从错误中走出来就要花 费更多的时间,所以整理和收集错题集的任务应该放在首要 的位置。当学生有了自由支配的时间时,首要任务就是查看 错题,分析错误原因,再将有价值的错误整理出来,在我看来,这个任务是凌驾于完成新的练习题之上的。

只有学生足够重视错题集的建立,他们才能认真审视错 误的根源,从而将真正有价值的错误“提炼”出来,形成一 套比较完备的资源,为今后避免类似的错误打好根基。

3.科学性原则 错题整理不同于摘录,不是简单地将错误的原型照抄一 遍,然后在旁边写上正确的答案即可,而应该有科学的方法, 有固定的格式,这样才能化错误为资源,才能让错误成为学 习的“灯塔”,照亮学生前行的道路。

一般说来,错题的收集要有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错题 摘抄、错误原型、原因分析以及正确的解答等等。例如下面 的格式:
【错题】 一袋糖有12千克,第一天用去了这袋糖的15, 第二天用去这袋糖的14,两天一共用去这袋糖的( ),还 剩下糖的( )。

【错误答案】 120。(12-920)【原因分析】 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够深刻,第一天用 去的15和第二天用去的14都不是具体的重量,而是用来表示 用去的占这袋糖总重量的几分之几,而12千克是一袋糖的总 重量,是15和14的单位“1”,计算的时候,应该用1-920, 而不是12-920。

【正确答案】 1-920=1120 4.方法性原则 笛卡尔说:“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 会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在整理错题集的时候,我们还要 注重方法,注重资源的整合。比如说类似的错误,在重复犯 错的时候,我们可以挑选其中有代表性的案例整理出来,并 将其它的题目用文字的形式(比如某某练习中第几题)记录 下来,这样既能避免机械的劳动,也能将一类错误归类整理。

在整理错题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记号,要 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完成错题整理中的不同内容,并以此区 分错误原因,来圈出错误的重点,比如老师对该错题的解题 分析过程,以及本题与教材中哪些知识点是密切联系的,还 有可能怎样考查等等内容我们都要一一记录在案,包括与本 题相似的相关的问题,我们可以在整理时举一反三,做更细 致的归纳和整理。这样在将来温习错题的时候,我们才能在第一时间把握错误的关键,得到应有的启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整理错题集的时候我们要学会留 白,在错题下面留出适当的地方,这样在回溯错误的时候, 我们有更多的操作空间,可以更好地反馈自己的实际掌握情 况,如果有新的思考和新的发现,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内容添 加在错题集中。

二、细细分析,由粗浅到深入 当我们高标准严要求地建立了错题集之后,就要想方设 法将错题集使用起来,让他们成为重要的学习资源,为学生 的查漏补缺服务,为学生高效的数学活动和深入的数学领悟 打好基础。在整理错题集的过程中以及整理之后的一段时间 内,我们要经常反思这些错误,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曾经指 出:“反思是重要的思维活动,它是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 只有不断的反思才能凸显错题的价值。从具体使用的过程来 看,错题集主要能够带来以下几点便利:
1.加强对错误的印象,让学生以史为鉴 错题集的第一重功能就在于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一面镜 子,让他们发现自己原先比较薄弱的环节,找出自己认知中 的错误,这样在面对相似问题的时候,学生能够以史为鉴,避免陷入同样的错误中。

例如在学习小数的时候有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等腰三角 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0.3米和0.8米,那么这个三角形的 周长是多少?一些学生在练习时想当然地用0.3×2+0.8,在 整理错题集的时候,学生在错误分析处注明“三角形的三边 关系”,再在旁边画出一个较长的线段表示0.8米,在线段 两段各画出一条较短的线段表示0.3米,通过这样的直观图 我们可以发现两条0.3米的线段连接起来还是小于0.8米。有 了这样的分析,如果学生能够经常将这样的错误拿出来分析, 那么到了学习分数加减法的时候再遇到类似的问题,学生完 全可以照搬错题集中的经验来解决类似的问题,而避免同样 的错误。

2.深化对错误的分析,让学生入木三分 除了认识到错误的原因之外,在不断地回顾错题集的过 程中,我们也许还能找到更深层次的原因,透过错误的问题 而发现本题考查的是什么,出题者给我们挖了怎样的陷阱, 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对错误的认识就能入木三分。

例如这样的一道计算题:0.8×(12.5+0.25)×40,很 多学生做成了0.8×12.5+0.25×40=10+10=20,还有一些学生做成了(0.8×12.5)×(0.25×40)=100。在整理错题 集的时候,我们不但要知道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而且要深 入思考内在的原因,在简便计算的时候,8和125,4和25是 固定的搭配,学生一看到这样的数自然想把它们结合在一起, 而本题中括号外的两个乘数一个在前一个在后,导致学生在 用乘法分配率来寻找简便计算时很容易将两个乘数分开看, 所以他们用0.8乘了12.5,用40乘了0.25。其实做这样的计 算题,首先要将括号外的两个乘数看成一个整体,这样将括 号外的0.8×40分别去乘括号中的12.5和0.25,最后算出两 个乘法算式的和才是正确的做法。有了这样深入的分析,再 遇到类似计算的时候,学生对题目的“陷阱”了如指掌,就 不会再犯类似的错误了。

3.扭转错误的印记,让学生跳出泥潭 数学学习更多地偏重于领悟而不是记忆,在反思错题集 中的错题资源时,我们可以有效地消除错误的印记,强化正 确的解题途径,从而帮助学生跳出泥潭。

例如“利用24根一米长的篱笆一面靠墙围成一个长方形 (或者正方形),面积最大是多少?”在解题的时候,很多 学生根据固有的印象,认为围成的图形中正方形的面积大于 长方形,所以他们直接用24除以3,得出一个边长为8米的正方形来。在整理错题的时候,学生会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 并通过一一列举得出当长为12米,宽为6米时,围成的图形 面积最大,在画图时学生会特意凸显出一面靠墙这个条件, 并变化题中的条件举出几个相似的问题来,通过回顾这样的 问题,学生可以强化这样的概念:一面靠墙时围成的最大图 形是两个正方形的组合。当这个规律越来越清晰地出现在学 生的脑海中时,相似的错误就不复存在了,学生就能跳出原 有的认知束缚,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重在交流,从个体到广泛 在学生练习中,一些错误是有共性的,一些错误是个性 的,在使用错题集的时候,我们要推动学生间的相互交流, 这样学生将从错题中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拿出来与他人分享, 可以互相检验对这些错题的矫正效果,这样的交流会促进错 题集的效益最大化。

在整理与复习阶段,我要求学生依次将自己整理的错题 集中自认为最有价值的三个问题贡献出来,每天有一位学生 出题给其余学生来完成,完成之后由出题者给予解答,给出 完整的思路、分析过程以及解题过程,在这样的互通有无中, 学生接触的问题成倍地增长,从中受到的益处也实实在在地 增长,并且在这样的交流中,会调动出题者的积极性,让他再一次深度审视自己原先的错误,从根本上认清这些错误的 根源,以便能在交流中给其余学生以帮助。在这样的做法下, 学生的固有认识再一次被突破,错题集的作用也更大程度地 体现了出来。

总之,利用错题集来完善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行之有 效的措施,我们在指导学生做这样的资源的时候,要科学地 引导学生,让他们从内心认同这样的学习方式,以更端正的 态度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并在平时的学习中持之以恒、尽 心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一定会因此而受益。

[参考文献] [1]冯蓉兰.小学数学课堂生成资源应用的策略研究[D]. 杭州师范大学,2015. [2]张晓莉.课堂因融错而精彩[J].学子(理论版),2016 (03). [3]周红亮,屈志娟.用“爱”融“错”——关于数学课 堂错误资源的处理和思考[J].生活教育,2015(1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