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仪式 >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展示课_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探究》实验课题为例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展示课_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探究》实验课题为例

来源:仪式 时间:2019-10-16 07:55:29 点击:

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探究》实验课题为例

开启学生课外阅读之旅以《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 探究》实验课题为例 现代阅读观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 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如此看来,一个人如果 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就能使自己的知识越来 越丰富,视野越来越开阔。

课外阅读是一条艰辛而漫长的旅程。我们通过“小学语 文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的探究”课题研究平台,携起学生的 手,走进课外阅读之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开课外阅读 之旅的第一步就是要让学生主动拿起书本。那么,该如何让 学生主动拿起书本? 一,激活动机,课外阅读起步走 阅读兴趣是课外阅读的动力。学生一旦有了明确的阅读 动机,产生了浓厚的阅读兴趣,就会把教师的阅读要求转化 为个人自觉阅读的动力。而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激活、点 燃学生的阅读热情。我们在课题研究中取得了一些成效。

(一)抓住差异,顺势而导 对于一些本来就喜欢阅读的孩子,教师要顺势而导,设 法保持其阅读热情。如在阅读活动中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 让他们感受到分享阅读成果的快乐,并以他们热爱阅读的正 能量为“星星之火”,引燃更多孩子的阅读热情。

对于那些原本不喜欢阅读的孩子,教师要努力让其慢慢 喜欢。例如,可借助课文《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迁移阅读优质的课外读本《猜猜我多爱你》,并在教室里表演书中 精彩的情节;
带领学生探讨“除夕”“清明节”以及“三月 初三”的来历;
从《草房子》读懂生命的博大和美好,从《窗 边的小豆豆》获得笑声和感动,感受图画衬托下《夸父逐日》 的壮烈,《女娲补天》的深情…… (二)投文铺路,激起涟漪 作为课外阅读的引领者,教师要做终身读书、善于积累 的先行者,再从丰厚的积累中选取一段话、一篇文,不断为 学生诵读,进行渗透、感染,以激起学生课外阅读的“心花”。

而对于整本书的阅读,教师适度透露书中的精彩情节,以撩 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夏洛的网》这本书中有一段这样的描 写:当威尔伯看到夏洛的四百一十四个孩子都从卵袋里出来 时,他十分高兴。威尔伯的心怦怦直跳。它开始呜呜尖叫, 接着它绕着圈圈跑,把肥料踢上半空。接着它一个后空翻。

接着它用前腿猛地站稳,在夏洛的孩子们面前停住。瞧,就 是这段描写让学生对那本书怦然心动,急切地想一睹为快。

此外,教师还可借助网络下载课外美文、经典读物的插 图或动画,或引用相关的知识,进行有意的渗透,既刺激学 生的感官,勾引学生课外阅读的胃口,又改变了传统的说教 方式。

久而久之,学生由耳人心,由目人心,意由心生,便逐 渐有了寻找阅读源的意识,有了阅读的冲动。

(三)营造氛围,保持读趣第一,可对教室进行特色装饰,张贴富有启发性的读书 名言或班中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的自勉话语。

第二,建立班级图书角。在教室有限的空间里,引导学 生建设小小图书角,丰富阅读资源,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课 外阅读氛围。

第三,要设法使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持久。可通过“班 级读书成果展示交流”活动来保持学生已经形成的阅读兴趣。

在展示阅读成果活动中,学生可以是带着一本好书,大方地 向同学推荐;
可以是有感情地朗读一段最喜欢的摘抄;
可以 是把读后的真情实感写成读后感
可以是为阅读的文本配上 美丽的插图;
可以是师生就一部或一系列作品交流最感兴趣 的人物形象或故事情节……阅读成果展示的形式越是丰富 多彩,就越能满足学生的成就感,越能燃起更多同学主动进 行课外阅读的激情。

二,低段入手,课外阅读稳步走 课题研究前我们有过疑虑:低年级学生的识字率低,课 外阅读效果会不会大打折扣。但两年的行动研究告诉我们:
课外阅读,更适合从低年段抓起;
教师,不能用识字量的多 少来衡量孩子的阅读水平和能力;
教师,不能等到孩子的阅 读水平提高了才去作指导。美国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 金说过:有信心地踏出第一步,你不需要看到整个楼梯,只 要踏出第一步就好。如此说来,在孩子“阅读空白”的时候 抓早抓好,他们更容易产生阅读的感觉;
在学生有点阅读收获的时候,抓住感觉,立即行动,把学生领进课外阅读之门。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少,是现实存在的。那么,我们的 课外阅读指导就可以不从文字人手,而是另辟蹊径—— (一)绘本,低段课外阅读的启蒙 绘本,以童稚的画面和思维方式,以画传达故事情节, 比文字符号更加直观,更加符合儿童早期的阅读特点和习惯, 更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因此,我们从阅读绘本开始,让 孩子爱上阅读。

1.阅读绘本画面 绘本里生动形象的图画不但是用来欣赏的,还是另外一 种语言和表达的方式。让学生从绘本图画中掌握画面的语言, 就要观察、阅读图画,通过图画理解故事、表述故事。

2.阅读绘本故事 在妙趣横生的故事中培养听、说和阅读的能力。如让学 生边欣赏画面边听教师讲绘本故事。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语 音语调语速要根据故事的情节情境的变化而变化。但要注意 的是,不能用过于夸张的表情,因为这样容易使学生注意教 师的表演而忽略了对画面的欣赏。

(二)绘本,低段课外阅读的最佳选择 绘本阅读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眼睛的享受,还有心灵的 体会和情感的体验。与其说学生在阅读绘本,不如说学生在 与绘本进行心灵对话。因此,选择适合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 的绘本至关重要。如《猜猜我多爱你》《马小跳暑假奇遇》《亲爱的笨笨猪》等绘本图书,图文并茂,故事性强,新鲜 有趣,简洁明了,而且大部分都是由一个一个独立的小故事 组成,学生很容易阅读。阅读这些内容积极向上的绘本,学 生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受到真善美的教育。

低年级课外阅读好比大厦之基。从阅读绘本开始,通过 听故事、朗读、表演等途径,让课外阅读的种子在学生的心 中悄悄萌芽、茁壮成长。

三,授之以渔,课外阅读健步走 授之以鱼,仅供一餐之需;
授之以渔,方为终身受用。

阅读方法,是走进课外阅读之门的钥匙,是走好课外阅读之 旅的凭证。

(一)注重课内导读,提炼读书方法 在问卷调查中,36.82%的学生表示课外阅读方法是从课 内阅读习得的。因此,在课内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 使用工具书,教会预习方法、提问题、做阅读批注和摘记, 要设计写法迁移小练笔,等等。使学生逐步习得精读、略读、 浏览和默读等基本的阅读方法,并主动迁移运用到课外阅读 中,逐渐形成课外阅读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在阅读方式和技巧上给予指导,还要注意归 结出课文阅读的一般步骤。

1.初读,基于内容的了解 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 字词,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

2.精读,基于重难点和精美句段的品味 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 系。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 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 精华。

3.赏读,基于情感的领悟 4.熟读,基于内化的积累 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多读,达到熟能成诵的程度,使课 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二)加强课外导读,导航阅读之旅 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之旅就好像有 了翅膀,可以到达任何地方,阅读的界面就得到不断延伸和 扩展…… 四,推荐书籍,课外阅读对胃口 书籍是阅读旅途中必需的食物。但是,书海茫茫,一个 人穷其一生也读不完。教师要将营养和味道不同的图书带给 孩子,为他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根据学生阅读的实际基础 以及阅读环境,先从推荐童书开始,再向小说、名著延伸、 拓展;
先是“中国”,再引向“海外”“国外”。

(一)同主题推荐,迁移阅读 教师选择与课内主题、内容或写作方法相似的课外读物, 进行同步阅读,实现“课内习法,课外获益”的阅读目标。(二)名著拓展,抛砖引玉 教材中,有很多名家、名篇名著的节选或缩写,教师在 课前或课后,把原文、原著或相关背景材料推荐或提供给学 生,使学生能更立体、更深刻地理解课文,进而引发阅读名 著的兴趣。如在学习《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一文后,向学生 推荐名著《爱的教育》;
学习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一主 题编排的《詹天佑》等课文之后,推荐阅读“爱祖国题材” 的课外书籍或文章。课题组成员荣仕卿老师在教学《草船借 箭》这一课时,先让学生知道《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 名著之一,本文是依据《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相关内容 进行改编;
课末,顺势而导,幽默推荐“欲知其他更多的故 事, 请自己阅读!”撩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欲望;

课后, 荣老师把《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 记》《红楼梦》 四大名著陈列于班级“图书角”, 学生纷纷借阅,班中掀 起了阅读名著的热潮。

课文《草船借箭》起到了抛砖引玉 的效果,荣 老师将此法称为“抛砖引玉法”。

(三)“链接”引领,自主阅读 教师可利用课文后边“链接”的篇目、读 物引领学生 进行课外阅读。如在阅读课文《猴 王出世》后,教师可向 学生推荐阅读《西游 记》。于是,学生自觉去读书,甚至 手不释卷, 沉浸在阅读的快乐之中。这样,课外阅读就收 到 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顺势而荐,不露痕迹教师要善于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捕捉到学生 所提及的内 容,趁机推荐,使学生的无意之说 变为教师的有意之举。

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 一课的教学中,有学生感叹“安 徒生写的童话 故事可真多”,教师及时接茬说“是啊,你 不妨 读一读安徒生的《我的童话人生》,这样会有进 一步 的了解”。这是教师即兴的分享,也是不露 痕迹的引导和 推荐。

因此,教师若能向学生推荐对其“胃口” 的经典书籍, 学生的课外阅读就有内容、有方 向、有滋味儿。

五.手牵手,课外阅读齐步走 在课外阅读中,强调个性化的同时也需要 群体的合作 才能提高效率,课外阅读也会因为 有“合作”参与而熠熠 生辉。

(一)师生轮读 吉姆崔利斯说:朗读,是让学生爱上阅读 的唯一而且 最重要的方法。阅读,从朗读起步, 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 学习状态。于是,我们的 课外阅读亦可由此起步——师生 轮流朗读。

参与课题实验的韦喜秀老师常常喜欢和学生一段一段 地、一章一章地轮流朗读。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朗读, 把学生带人文字作品的佳境,感染了学生的情志,启发了学 生的感悟,触动着学生的读欲;
而学生摇头晃脑、兴高采烈 地朗读,又深刻、强化了教师阅读的体验。师生充满感情地轮流朗读,相互感染、影响、激励,让双方都产生阅读的冲 动。这样的阅读效果,是独自阅读绝对不能达到的境界。

(二)师生共读 实践证明,教师和学生共读一本书,能让学生的阅读兴 趣持久。如课题组成员左州镇中心小学许月华老师和学生共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等,在班级读书交流会上, 师生的活动达到了最高切合——和谐共鸣。这样的师生共读, 浓厚了班级的读书氛围,促进了阅读习惯和合作能力的养成, 实现了教学相长。

(三)亲子共读 六,因人施教,课外阅读显身手 阅读是学生自己的事情。只有学生让心灵跟着文字走, 脑子跟着文字走,才能在阅读中与文本交流,在阅读中去感 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体验读书的快乐,提高阅读的 能力。

在课外阅读中,教师的“统一要求”是把向上的门对所 有的学生敞开,是依据“大多数学生”的能力提出来的,还 可以保证“佼佼者”的能力、潜力发挥的空间。而对于个别 阅读能力弱的学生,教师在布置的时候统一要求,但检查的 时候则要“因人而异”,使这些“个别学生”有“跳一跳就 能摘到果子”的成功体验,并产生继续阅读的期待。

在课题研究终期评估活动中,课题实验成员罗艳丹老师 的童话导读课真正诠释了“尊重阅读个性化”的内涵。罗老师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阅读、圈点标画。在分享 阅读收获的环节,我们看到了学生个性阅读的精彩——一个 孩子对自己圈画出来的“孤单”一词解释的理由是:“我不 喜欢这个词语,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会很孤单”。还有 一个孩子喜欢自己圈画的词语的理由竟然是“因为这个词语 很简单”。教师的尊重、宽容、耐心以及智慧导读,诱发了 学生真切的阅读体验,稚嫩的情感得到了自然流露和保护. 阅读欲望也因而得到极大的满足。

学生今天的阅读、感受和吸收,是为将来的发展积蓄能 量。课外阅读之旅并非一次轻松的郊游,而是一条通往光明 开阔之地的上行之路,需要引领者的恒心和毅力。作为学生 课外阅读的点灯人——教师,要肩负起责任,起而行之,引 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之门,采撷阅读之灵,收获阅读之乐, 这样,课外阅读之旅才能渐行渐远。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