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年终 > 【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若干问题研究】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若干问题研究】国家对义务教育的投入

来源:年终 时间:2019-10-24 07:49:44 点击:

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若干问题研究

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若干问题研究 义务教育作为国民素质教育,是国家教育事业的基础, 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都是以政府财政负担为主。我国在义 务教育财政投入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制约了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条件下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必须站在教育优先发展的 战略高度,认识、研究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求应对措施。

摘 要:
义务教育;
公共财政投入;
问题研究 义务教育是奠定一个国家国民素质基础的教育,它对提 高国民整体素质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我国“科教兴国”的治国方略,决定了义务教育必须是普及 教育,为每一个适龄儿童少年提供最基本的、公平的受教育 机会。义务教育的社会公共品属性决定了必须将其纳入公共 财政的供给范围,并坚持财政投入公平原则,实行相对均衡 发展。

一、当前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的供给与需求长期存在缺口, 虽然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总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是教育 财政的投入从总体上来说还是不足的。学校公用经费普遍紧 张;
欠缴教师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财政欠拨基建投资 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据有 关统计数据表明,我国每年投入的财政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缺口接近750亿元。

(二)“二免一补”、“三个增长”执行力度不够 我国目前对义务教育从农村到城市已全面实行“二免一 补”政策,即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学生学杂费;
免费 提供国家规定课程和地方课程教科书;
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寄 宿生生活费。“二免一补”所需经费由财政全额纳入预算统 筹安排。但是,它的执行与地方经济和财力状况紧密相连,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相比,义务教育“二免一补”执行力度 和水平存在差异,有的落后地区仍然还未能全部实现免收课 本费,未能对家庭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

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要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 算,用于实施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 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
保证按照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义务教 育费用逐步增长;
保证教职工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 增长,此即“三个增长”。但由于国内各地财力水平参差不 齐,要全面实现“三个增长”相当困难。

目前国内有相当一部分赤字财政乡镇,尽管在经费拨付 上已将教育放在优先地位,但仍然无法做到“三个增长”。

某直辖市的一个边远乡镇2009年教育经费预算已安排占到 可安排财力的82%。由于财力有限,资金紧张,有的乡镇采 取以拨作支的办法来完成教育经费的预算拨款和“三个增 长”。

(三)公共财政投入不足和地方、部门利益引发超实力举债和违规收费 许多区县、乡镇财政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在财政资 金保吃饭都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为“达标升级”,超实力举 债投入,加剧财政困难,影响了经常性教育事业经费的后续 投入。

同时,教育投入不足也客观导致了学校违规收费。由于 我国国情所致,乡镇级财政安排的教育经费十分有限,无法 全面落实对普教经费投入的法定政策,许多地方在实行老师 工资统发前,财政对教育的投入仅教师基本工资都难以保证, 正常的公业务费更是得不到保障,有的区县财政预算根本就 不安排公业务费,这滋生了地区越权批文向学生违规乱收费 维持基本教学活动的现象,因为这样可以减轻政府负担、增 加地方财政和教育系统的收入。

(四)公共财政体制事权财权矛盾突出 现行教育投入体制,表现出明显的地区自筹倾向。中央 和省级政府的经费筹措能力强,但在教育投入上,基层区县 和乡镇政府承担的责任却相对较大。例如:农村义务教育补 助寄宿生生活费资金由地方承担;
校舍安全工程资金实行省 级统筹,市县负责,中央财政补助。教育界人士称之为“财 权事权不对称”,“小马拉大车,大马拉小车”。

(五)教育财政投入的使用效益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些地方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工作进展缓慢,部分学校的 教师平均工作量负荷偏高,师生比例不尽合理,学校行政和后勤管理人员过多,人浮于事的现象比较严重。中小学校的 教学设备、仪器和图书资料利用率不高,有些学校存在着重 复建设和追求“小而全”的现象,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大的浪 费。这种“既缺经费却又浪费,既没钱却又乱花钱”的状况, 无疑进一步加剧了经费投入不足的矛盾。

另外,在少数教育投入严重不足的地区,还存在经济建 设优先于办教育的错误观念,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盖楼堂馆 所,兴建职工洋房。另外,有关资料显示,仅2005年,公车 消费、公款吃喝、公款旅游三项相加高达6000亿元,相当于 全民义务教育投入的5倍。政府本来财力就有限,再加上公 款耗费,“三个增长”如何实现? 二、义务教育财政投入问题的主要应对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经费支出不但是一种消费,同时 也是一种投资活动。它既是一种公共消费品,又是公益性投 资,它对提高我国整体国民整体素质极具重要意义。因此, 我们必须站在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高度,积极寻求对策解决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各级政府要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加大对 贫困地区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严格执行教育政策法规,理顺 义务教育财政投入体制 各级政府应真正提高对“科教兴国”治国方略的认识, 千方百计保证对教育的投入,保证教育事业经费的基本需要。

鉴于贫困地区在确保教师工资发放的基础上,要保障正常公用经费的需要难度很大,因此,中央财政应当通过转移支付, 加大对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并采取适当贴息的办 法,帮助农村中小学校归还“普九”达标所欠债务,防止贫 困地区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陷入恶性循环。

各级政府应当严格执行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二免 一补、三个增长”政策,确保教育投入有稳定的来源渠道, 落实教育经费在财政预算中单列的规定。各级财政对上级拨 入和本级的教育资金要及时安排、拨付,不得截留、平调和 挪用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资金。

同时,国家是义务教育的最终受益者,财权集中的中央 财政和省级财政按理应当承担教育经费的大头。由此,财力 薄弱的基层财政就可以集中财力办教育,减少超实力举债、 挤占、挪用教育经费等现象发生。

(二)深入推进治理义务教育乱收费工作,提高财政投 入资金使用效益 为了促进义务教育较快发展,应当坚持各级政府、各级 部门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坚持继续治理教育乱 收费与加大教育投入并举、完善规范教育收费的长效机制;

认真落实已出台的方针政策,巩固已取得的工作成果;
坚持 学校收费工作透明公开,加强社会监督,促进教育公平。严 禁“一边免费、一边乱收费”,严格教育收费审批权限,稳 定各级各类学校收费标准。同时,要完善学校资金使用公示 制度和经常性审计公告制度,让财政投入的义务教育资金消费得明明白白。

(三)积极探索义务教育投资多元化 为解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投入不足,民间资本兴办义务 教育应该完全放开,同时利用社会捐资、建立教育基金等方 式筹措经费维持义务教育的健康运转,使教育投资多元化。

在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前提下, 应当更加积极大胆的鼓励社会力量办学。

必须高度重视并积极探索运用民间资本发展义务教育 尤其是对农村、边远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如:民间资本兴 办学校,兴建、修缮校舍、引进师资,改善办学条件和水平。

(四)义务教育公用经费核定模式的优化 1、日常管理支出应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核定 不同学校维持日常管理的开支范围大体相同,主要包括 日常办公费、电话费、会议费等。如果按照以学生数为参数 的公用经费核定方式进行计算,不仅会造成小型学校的日常 管理活动受阻,而且也会导致大型学校的经费远远超过实际 所需的经费。因此,根本的措施是预算保持经费的够用而不 富余。由于不同学校的日常管理经费项目范围区别不大,因 此可以按学校为单位进行核定,以满足学校管理活动的实际 需求为目标,按照学校各项管理活动的数量和规模来核定每 项支出的标准。

2、非经常性支出可由教育行政部门进行“分位”核定 就公用经费的使用情况而言,各种支出可以分为经常性支出和非经常性支出两种。所谓非经常性支出是指在一定规 模限度内,不管教育教学活动是否增加,学校都要进行并且 数量相对保持不变的投入,主要包括图书、教学仪器设备购 置以及校舍和设备维护等。非经常性支出的核定可采取学校 定时申报、教育主管部门进行“分位”核定的办法。即教育 主管部门可依据学校非经常性投入的现状建立学校资源需 求名单,根据需求的紧迫性和投入效果的重要性程度对递交 购建申请的学校进行排序,使教育资源占有较少的学校在非 经常性支出的核定方面得到较多财政资金支持。

[1]沈百福.地方教育投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2003:50-55. [2]刘泽云,袁连生.公共教育投资比例国际比较研究 [J].比较教育研究, 2007(2):32-36. 参考文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