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年终 >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人才培养能力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人才培养能力

来源:年终 时间:2019-10-12 07:59:44 点击: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 摘要:基于对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提出通过培养“以 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来顺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并 对其人才培养策略进行相应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 (2015)12-0023-02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加 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提出, “哪个国 家拥有人才上的优势,哪个国家就会拥有实力上的优势”, 为此要完善才人发展机制[1]。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 景下,国际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国际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讲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为了适应市场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推动中国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进程, 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综合竞争力,人才是关键。

一、全球化互联网时代的应用型人才需求 从我国范围来看,生产一线直接操作工的体力劳动需 求将会随着现代产业的转型、科技信息的发展而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以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社会劳动领域中对技术性、技能性的劳动需求将日益增 大。

由于信息技术领域内信息更新速度的日益即时,以及技 术更新周期的渐趋缩短,其对劳动力的知识技术含量要求也 越来越高[2]。

其次,在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各个国家乃 至整个国际社会分工越发呈现为深度细致化的发展趋势。这 样一种社会分工的发展特征,则要求细致化、专业化的人才 发展与之相适应。为此,拥有精细化、专业化的知识、技术、 技能是时代的人才发展要求。

然而,需要强调的是,全球化市场经济时代还是一个 开放多元性的时代。文化观念日趋多元渗透,知识技术相互 交叉融合,各种知识信息、技术技能日益交织成一个网状的 有机系统。因此,仅仅拥有单一的专业化技能并无法适应以 及满足全球化互联网时代对人才发展的需求[1]。无论是市 场经济的全球化,还是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社会化,都要求现 代人的多元化乃至全面化的发展。

另外,如马克思所认为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社 会化大生产的出现和发展,同科学技术的进步有着直接的关系”。恰是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大大地推动了国际经济生 产力的社会化以及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从全球范围看,科学 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而科技力量的发展壮 大则需要依靠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驱动。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在如今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全球 化、信息技术普遍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商品、技术、知识、 信息的更新速度日益提高,现代人的社交圈子日益扩大化、 生活方式日益多元化、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等社会生活的发展 趋势,无不在提醒现代人保持不断学习实践的能力,以便跟 上日益更新变化的时代发展步伐,从而不断适应时代的发展 需求,提高自身的时代竞争力。综上可见,在全球化互联网 时代,我国的现代化发展着实需要一批具备一定知识技术能 力、既专业又多元全面、既具有创新能力又具有自我学习教 育能力的应用型人才[3]。只有立足于时代背景下,着眼于 现实发展需求,才能切实地找到我国人才培养发展的方向, 进而提高我国人才的竞争力,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最终实 现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二、应用型人才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虽然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时代性的共性要 求,如上文所分析的,全球化互联网时代普遍要求一批具备一定知识技术能力、既专业又多元全面、既具有创新能力又 具有自我学习教育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在人才培养的 过程中,我们不可忽视市场的高度分工中不同职业岗位对人 才的不同需求。在不同的职业岗位上需要不同的个性、知识、 技术、技能等个性化的人才资本配备。为此,基于时代需求 而提出的应用型人才,还需要进一步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才能在个性与共性有机统一的哲学理论与现实根基上解决 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问题,从而使得本文的人才培养策略 探究更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可行性。

综上可见,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关键在于立足时代发 展需求,全面提高职业的综合竞争力。既要注重专业化知识 技能的培养以及职业素养的塑造,还要注重提高时代发展意 识和时代适应力,尽可能促进人才的多元全面性发展。

由此可见,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需要以职 业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亦需要适应 时代发展需求,二者是相互支撑、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 是人才培养机制在个性与共性方面有机统一的体现。

三、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策略 1构建职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提高职业知识技能关于人才职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应该基于对市场需求 的调查分析上,进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职业理论课程设 计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既要注重培养受教者的职业技能 素质、职业理论素质,还要注重提高其职业道德素质、科学 文化素质、职业身心素质等方面的职业素质能力。只有全面 的职业素质能力,才能真正适应并且胜任社会市场上的职业 岗位职能。

关于职业理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全面系统化 推进,既要在思想意识上帮助职业受教者树立职业理想、规 划职业发展,还要在教学内容上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合理选材 与改进;既要在教学手段上通过丰富多元的教学途径促进职 业理论与职业实践的交叉融合与运用,还要在教学考核上建 立有效的监督考察机制。总而言之,要在顺应市场职业人才 需求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进行职业教学改革与创新,着实 提高受教者的知识职业技能,以满足并且适应市场的职业需 求。

2建立健全人才竞争机制、激励机制,提高职业技能的 精细专业化 基本的职业知识技能只能满足一线基层的职业岗位需求,对于高知识、高技术、高技能含量的上层职业岗位,则 需要更加精细专业化的知识技能。一个健全的人才培养机制, 不仅要实行大众化教育培养模式,还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奖 励机制来激发和推动各职业潜力者在知识技术方面的发展 进步。与此同时,依靠健全良性的竞争机制实现人才市场的 优胜劣汰,促使各职业精英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个人的竞争优 势,形成专业精英化高层次人才,从而为国家造就一批“拥 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的创 新团队”。

3创造丰富自由的人文生态环境,提高职业能力的多 元全面化 从生态学的视野来考察,人体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有 机系统,是一个开放着的,可自调解的生命自组织系统。人 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会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交互作用,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人才子系统均会作出积极的自我调整, 使人的整个生态系统自主地适应环境的变化,甚至发生改变 原有结构的质变性调整,从而在新的更高的层次上实现自我 生态平衡。基于对这样一种人才生态成长规律的认识与运用,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丰富自由的、致力于改善 与优化有利于人力资源持续性开发与持续性发展的人文生 态环境,可大大推动人才的自我解放、自我塑造,使人才自 身的认识和行为更加合乎宇宙万事万物运行的总规律,使人才的本质日益丰富、完善与全面。

4整合发展资源,构建发展平台,提高职业创新能力 依靠人才市场机制能够推动人才市场资源的优化配置。

为此,积极了解和把握人才市场的发展动向,努力寻求校方 与企业方的合作共赢点,充分利用校企双方的人才培养资 源;积极争取政府的财政支持,充分利用社会公用资源来拓 宽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积极地、全面地、开放地整合 一切可利用的人才培养资源,推动人才要素在社会市场中有 序自由地流动,为人才的职业能力搭建宽广的社会培养和提 升平台,促使人才创新能力在与社会市场的深度融合中得到 有力的拓展与发挥。

5采用双向互动、启发引导模式的教学方式,提高职业 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社会历史是不断发展进 步的,技术的发展是没有尽头的,知识的探索是无限的。每 一个个体都是有限的,在短暂有限的时空内掌握人类创造的 所有知识是不可能的[1]。凭借学校、企业单一固化的职业 知识技能教育与培训并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满足时代 的发展需求。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在不同的时空境遇内,不断地补充新知识、学习新技能,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在职 业发展生涯中,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为此, 自我教育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在一个人才的能力培养机制 中至关重要。

由上可见,在职业教育过程中,与其“授其鱼”,不 如“授其渔”。

通过激发职业受教者的自主学习兴趣和独 立思考热情,从而开拓和提高其学习思维能力及自我学习能 力,使其在自身的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都能够受益于其自 身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其次,任何一种内在潜力与能量的开发都是在外界的 刺激和引导下,依靠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激发和发展出来的。

在职教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具有主体能动性的人。

通过双方平等自由的双向互动模式,在良性的协调互动中, 可大大地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只有当个体的自 主意识和主观意志被激发出来后,个体才会真正开始依靠个 人能量来激发自己内在的潜力。为此,本文提倡采用双向互 动、启发引导模式的教学方式来提高职业教育者以及受教者 的自我开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 [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赵曜,王伟光,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M].北 京:中共中央出版社,2001. [3]李琳.职业本位与以人为本对比研究[J].职业时空, 2012,(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