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途径 1938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第一次 正式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情 况相结合,从而得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 路。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 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一文中特别强 调,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和时代化,在建 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要结合新时期的具体国情, 积极拓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 会主义国家奠定理论基础。
一、宣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决条件 提高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内涵的了解程度以及马 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保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先决条件。不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不清楚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原理和精神,就无法将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更谈不上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所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力度, 让广大群众理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容,进而建立马克思主 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是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保障。列宁同志曾经说到, “工人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民主主义的意识。这种意识只能 从外面灌输进去。因此,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力度, 首先,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宣传要有针对性,注意结合实际问 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创新实践中发展理论,是我 们党的优良传统。目前我国正处社会转型的特殊历史时期, 同时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期,这给党和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 构建社会主义谐社会提出了严峻考验。所以,在进行马克思 主义理论传播室时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注重回答人们 关心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际问题。第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宣传方式要灵活多样。在群众中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是 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从理论形态向实践形态转变,为广大人民 群众所认同,从而成为人民大众的自觉追求和自愿行为。
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动力 党在十六大报告中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 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 机的源泉。”这不仅仅适用于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 进步,更适用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早在民主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就提到:
“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所以 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永葆青 春的动力所在。没有了创新马克思主义就只是僵化的教条。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创新的基 础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即将马 克思主义科学的运用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去,使马克 思主义“本土化”,以适应中国特有的国情。然而任何理论 的创新都是对原有理论的继承,都是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结 合实际情况不断发展演变,并不是抛弃原有理论另起炉灶或 者对原有理论的全盘否定。所以,在将马克思主义原来运用 到本国的同时,要进一步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掌握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内容,再在结合中 国特有国情的前提下,进行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保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追求中国民主革命胜利、取得民族 伟大复兴的内在需求,然而在完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伟 大历史使命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一个领导者带领全国各组人 民共同努力。而代表着全中国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中国共产 党正是这样一位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 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带领中华民族 取得民族解放与民族独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党。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一文提到:“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 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 的。”现在,我们同样可以认为,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就 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在第一次马克思 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中,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 党中央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国人民取得了民 主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而改革开放以来,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战略思想。党的十七大把这一 系列理论成果进行概括,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的最新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
所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根本 保障。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中国无产阶级革命者就始 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到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当中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 代领导集体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 第一次历史飞跃,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取得了民主革命 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十 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 不断推进,创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 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品,是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同时赋予了马克思主义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赵杨. 新中国成立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 程、经验与意义 [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 2009, (10). [2]常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现路径、动力因素 及根本保证 [J]. 学习论坛 2010,(1). [3]冯衡,于文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及其实 现途径 [J]. 凯里学院学报 2007,(1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