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离任 > 预防医学人才紧缺 浅议预防医学的教学

预防医学人才紧缺 浅议预防医学的教学

来源:离任 时间:2019-10-28 07:53:59 点击:

浅议预防医学的教学

浅议预防医学的教学 摘 要:
预防医学在中等卫校社区医学专业中属于一门考试科 目,它以促进健康、消除疾病、延长寿命、提高生命质量为 目的。①预防医学是医学三大领域之一,是医学院校教育中 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②预防医学在医学教育中越来越显示 其重要性,而学生往往对预防医学有片面的认识,认为这一 学科不重要,没有临床学科实用。作为社区医学专业的毕业 考试科目之一,因为内容抽象,不仅需要数学基础,还需要 各科基础和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因此,在仅有的实验实习 条件下,要上好预防医学这门课,除了内容的条理性,基础 知识的扎实与否,还需要趣味性及形象性,以及教师对各类 临床课程的归纳和总结。另外教师与学生沟通的程度也极大 的影响教学效果。为了做到因材施教,应该对学生做一个切 实的了解,尊重学生,尽量照顾大多数学生,能在笑声中掌 握知识,愉快的接受教育,比任何考试的效果都好。根据多 年的教学经验,现报告如下。

1 良好的沟通是保证教学的基础 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就需要多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 比如说家庭情况、学习动机及交友情况等,多关心学生,态 度有张有弛,让学生从内心就想学习。在“让他学”和“他 要学”之间存在根本的差异。

1.1 尊重、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现状。中职学生的数理化基础多数不太好,在预防医学中的统计学又需要较多的数 学知识。因此,在上课之前需要耐心细致的进行一些辅导, 对相关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曾经一位学生问:0.2和0.5哪 个大?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①把小数换成分数, 即2/10和5/10比较,分母相同时分子大者较大;
②把一块蛋 糕分成10份,5份比2份多;
③同时乘以10,5>2。另外在教 学过程中语言的表达也很重要。有位教师就曾这样说:“你 们这些中专生真差劲!”结果学生马上反驳说:“名师才能 出高徒,还不是你们这些中专老师教出来的!”这样一来, 教与学就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教学活动难以顺利进行。

如果换成“我们基础是不够好(好的话就上高中去了,这时 候学生中赞同的就比较多),但是基本的学习还是要完成(为 了就业,为了生存)。”多数情况下都能获得同学的认可, 那教学过程就会轻松很多。

1.2 结合相关知识点,用轻松的方法表达出来。从官方 的数据来看,男女性别比例失调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的进步。

而在我校该状况恰恰相反,男性数量远远低于女性,导致与 校外的“联系”增多。(暗指部分学生与校外人员有恋爱的 倾向)结合社区卫生保健知识,教会学生怎样适应不同环境, 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健康的成长。

1.3 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对特殊家庭的学生给予更多的 关心。与班主任及班干部联系,了解班级的学生状况,对那 些单亲家庭、残缺家庭的孩子多了解、多沟通,找出问题所在,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

2 基础和临床知识的融会贯通是教学顺利进行的保证 预防医学牵涉面广,与各科知识联系比较紧密。以肝硬 化的现况调查为例,首先要知道肝脏的位置(解剖知识);

其次需要了解正常肝脏的作用(生理);
然后知道肝脏的异 常变化(病理);
接着要如何发现病情(诊断和影像);
发 现病情后应如何治疗(内科);
同时进行饮食的调理(营养 与膳食指导);
最后进行结果的统计(卫生统计学)。多学 科的综合运用缺一不可。又如在预防接种时,要考虑接种禁 忌证和接种部位,这又牵涉到免疫学和解剖学知识。

3 与公共卫生疾病的衔接是提高注意程度的有效方法 4 将心理学的知识贯穿到预防医学的教学之中 疾病谱从躯体疾病过渡到精神疾患,说明健康的四大方 面中心理的作用越来越大。以现在居于死因第一位的心脑血 管疾病中的冠心病为例,其主要的高危因素有遗传易感性、 高脂食品、A型性格等,要预防冠心病的发生,除了改变饮 食结构,戒烟等措施之外,还需要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学 会释放压力,才能最大限度的防止其发生。

5 与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挂钩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社区医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预防医学属于主要的考试科目之一,因为没有固定的实验及 实习基地,除了靠课堂讲解,题目练习之外,主要靠学生发 自内心的去理解、学习。而且学好预防医学以后,就业并非一般人理解的只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他像环保部门、饮 水管理、食品卫生管理、职业病防治所、学校卫生管理等行 业都需要用到预防医学的专业知识,就业途径相当广泛,从 而意识到学好预防医学大有作为。在教学中突出与学生的生 活密切相关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就在身边, 能够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

[1]黄吉武.预防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23. [2]王建华.流行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47 参考文献: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