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离任 > [探索建构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新常态

[探索建构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新常态

来源:离任 时间:2019-10-26 08:07:32 点击:

探索建构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

探索建构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 【摘 要】新常态教育是回归与超越的统一与融合, 其主旨是探索育人模式。把育人异化为“育知”“育分”的 教育是非常态教育,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培育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特征。而核心素 养聚焦在立道上,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育人模式。立德 树人的育人模式,需要以目标模式、课程模式、管理模式来 支撑。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1005-6009(2015)31-0019-05 一、新常态教育是回归与超越的统一与融合,其主旨 是探索、建构育人模式。

新常态教育的内涵相当丰富。

新常态教育是教育的回归。教育改革应当回到教育的本 质中去,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坚守与彰显教育的本义与真 谛,呈现教育的常态。

新常态教育又是教育的超越。教育改革应当与时俱进,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回应正在改变着的新时 代,追求教育的新内涵、新境界,呈现教育的新形态。

新常态教育不是简单的回归,也不只是意味着超越,而 是在回归与超越的互动中形成,是解构与建构、批判与建设、 探索与创造相伴而行的生长过程,是对教育原本常态的追寻、 回复,又是对原本常态的创造、发展。因而,新常态教育既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革性,是稳定中的变革,变革中的新 稳定。稳定性,让教育保持安静的状态,去功利主义,去形 式主义,有基本规律可循;变革性,让教育保持发展的状态, 有新的想象和新的追求。

教育发展的历史正是这样。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五 十周年的时候,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历史案卷中挑选出世 界公认的教育思想之精华,出版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 书,其主要意图是在跨世纪的教育改革大潮中,认真总结和 吸取半个世纪以来世界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从现在到 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是丛书中的一本重要著 作,它勾勒出了20世纪末教育内容变革发展的主要趋势。书 中指出,我们已深切地“感到一种对整个世界现实,特别是 对教育现实认识的新觉醒”。接着,中肯地分析了“教育决 策者与研究者观念和方法论等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其中 包括“对于淡化学校课程(尤其是与道德等方面教育有关课 程)中过于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的必要性,人们也有了较充 分的认识。人们看到,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青年的识 别能力”,[1]等等。在“结论”部分,报告明确指出,“当 代世界性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变化的节奏愈来愈快”, “于是,一般教学便担负起提供一个牢固基础的任务,这一 基础是一般文化共同主干”,“要求学校不仅能够与变化共 存,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变化”,“正是出于这些想法,我们 尽可能对将要成为(或)应当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内容的东西”。[2]这样的展望,首先是一种回望。展望是在回望基础上的 预想、预判,这样的展望才会更踏实。而展望又让回望更具 反思性、深刻性。进入新世纪以来,教育也正是在这样一次 又一次的回望、展望中,回归,超越,向前,发展。提出新 常态教育是一种历史的必然,既是对过去教育的深刻反思, 又是对未来教育的深切把握。新常态教育推动着教育的改革 发展,因而新常态教育充满了魅力。

需要追问的是,回归与超越所带来的新常态教育,其主 旨究竟是什么。新常态教育的稳定性、变革性,说到底是为 了探索并逐步建构起一种育人模式。模式是理论与实践的结 合,是理论化的实践,是实践化的理论。当建构起模式的时 候,实践有了理论的支撑和深度的理论思考,理论有了实践 的支撑和深层的实践探索。进一步说,当育人模式逐步建构 起来的时候,培养什么样的人,用什么来培养人,怎样培养 人就得到了落实,育人的方向性更鲜明,育人的路径更明晰, 育人的效果会更好。新常态教育的主旨就是为探索、建构育 人模式,促使新常态教育在科学的、规律的轨道上运行,达 到日臻崇高的境界。

二、育人:新常态教育的本质,探索、建构育人模式 的核心。

教育至少包含三种形态:非常态教育、常态教育、新常 态教育。三者的分水岭在哪里?最为根本的评判标准又是什 么?标准只有一个:是否育人。育人,成了非常态与常态教育、新常态教育的分水岭。人,是教育的目的,育人是教育 的核心。尽管这似乎是个常识,不用讨论,更不用争辩,但 实际上并非如此。用英国哲学家、教育理论家怀特海的话来 说,“最大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3] 育人,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业。但现实是,她遭到了侵蚀, 受到了伤害,使育人——这个教育的常识问题,显得扑朔迷 离,甚至发生了迷乱,以至于教育发生了扭曲和异化。新常 态教育首先要对这常识——教育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加以 厘清。

其一,把育人异化为“育知”“育分”的教育是非常态 教育。

教育是必须,传授知识的。知识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十分 重要的任务,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把知识、技能作为课程三 大功能和目标之一,因为,知识是有价值的。但是,在知识 教育中有两个重要问题没有廓清,没有准确把握,更没有在 实践中落实好,一是究竟为什么要传授知识,二是究竟以什 么方式获取知识。前者是目的问题,后者是方式、手段、途 径问题。怀特海早就说过:“虽然智力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 是传授知识,但是智力教育还有另一个要素,模糊却伟大, 而且更重要——古人称之为‘智慧’。没有一些基础的知识, 你不可能变得聪明;你轻而易举地获取了知识,但未必习得 智慧。”[4]接着,他又进一步说,教育的职责“就是把一 个孩子的知识转变为一个成人的力量”。他把力量称之为“希腊众神之上的命运般捉摸不定的东西”。[5]至于获取知识 的方式,怀特海“断然反对灌输生硬的知识,反对没有火花 的使人呆滞的思想”。[6] 当今教育严重的问题还在于,把知识教育窄化为分数教 育,教育从“育知”异化为“育分”,用分数代替了成长, 用升学代替了学生的发展,分数、升学率遮蔽了智慧,挤压 了思想,驱赶了力量,让“人”淡出、退场,人成了工具, 成了知识的碎片。“早上起来得最早的是我,晚上睡得最迟 的是我,作业最多的是我,负担最重的是我,是我,还是我”, 这样的学生怎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怎能培养起创新精神、探 究能力? 分析原因,除了应试教育体制的控制以外,培根 的“知识就是力量”的判断,在理论上误导了大家,也是一 个重要原因。尽管怀特海认为力量在知识之上,但知识毕竟 是有价值的,问题是,把知识不恰当地抬高到让人顶礼膜拜 的地位,让学生与教师在知识面前诚惶诚恐,把知识当作唯 一,必然让人成了知识的奴仆,教育自然成了“育知”“育 分”。其实,培根在“知识就是力量”的背后,还有关于快 乐获取知识的论述,而我们却忽略了。这种选择性阅读带来 的一定是误读和误导。我们要坚决地把教育从“育知”“育 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回到教育的本质上去,回到教育的 核心即人的发展上去。

其二,以育人为核心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这才是常态教育。常态教育要求我们:教育要以人为目的,以人为主体,从人的需求出发,让人得到发展。以人为 目的,不是以知识为目的,更不是以分数为目的。以人为目 的,就是以人的发展为目的,让人成为真正的人,舍此无其 他目的。以人为主体,是让人成为教育的主人,使“他人的 教育”成为“自己的教育”,并在教育力量的影响下,开发 自身生命的创造力,改变自己,塑造自己。从人的需要出发, 不只是从社会的需要,不只是从家长的需要出发,而是应从 人的发展需求出发,把社会的需要与人的发展需要统一起来, 寻找人的发展方向,推动人从可能性逐步转化成现实性。这 里的“人”,主要指学生。一些学校提出,让学生站在学校、 课堂的正中央,正是“人是目的”的具体化、形象化的表达。

而这一切,最终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

教育的常态,揭示了教育的本质,彰显了教育的核心, 追求的是教育的本真和本真的教育。于是, 在常态教育面 前,我们需要不断追问的是,教育中的“人”在哪里?他们 是以什么方式站立的?他们的人性得到尊重、保护了吗?以 育人为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帮助学生成为具有人性的 人。我永远为一个故事所震撼:一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 后来当了美国一所学校的校长。每当有新教师入职,他都送 上一信:“我在纳粹集中营里,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看到的 情景:儿童被学识渊博的护士杀死,妇女和婴儿被受过高等 教育的士兵枪杀。这一切令我疑惑。我请求您帮助学生成为 具有人性的人,只有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读写算能力才有价值。”因此,以育人为目的、为核心的教育,说到底就 是培育人性的教育,是常态教育。

其三,培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新常态教育的本质 特征。

尽管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不是一个新概念,却是一个十 分重要的新问题。随着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与知识社会的到 来,以经济发展为核心,致力于公民素养的提升,已成为世 界各国发展的共同主题。随之,一些重要的问题就凸显出来 了:现代公民应该具备哪些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 情感态度,才能更好地促进个人自我实现与成功生活,继而 更好地推动社会健康发展呢?如何更有效地培养公民的这 些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呢?这些最重要的知识、能力与情 感态度怎么体现出本土特点呢?这些问题已进一步转化为 当下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中无法躲避的核心问题。因此,新世 纪以来,世界各国和一些重要的国际组织纷纷启动了核心素 养的研究与发展计划。新世纪教育必将呈现新的形态。所以, 新常态教育是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为主题的教育。这是新常 态教育的本质特征。

在我国也同样如此。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课程改 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把研制、把握学生 发展核心素养作为第一件大事,并以此为目标,研制我国的 人才规格标准,包括价值取向、素养框架、实施途径、评价 方式等。同时,以核心素养为依据,修订课程标准、教材,改进教学方式。我深以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体系、育人模式 将会发生重大变化。这是教育的重大转型,将建构起教育的 新常态,以适应时代的要求,与世界教育改革合流、合拍, 建构起教育的常态,当然这是一种新常态。

新常态教育与常态教育并不是截然分割的,更不是对立 的。新常态教育是常态教育的延续、拓展,其本质没有改变, 但是延续、拓展中,教育的目标、内涵、要求发生了变化, 教育的政策、制度也会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便做出新的设计与 安排。因此,教育的意蕴、品格、境界等会有新的提升。

新常态教育的主旨在于建构育人模式。毋庸置疑,育人 模式首先解决育人问题。不解决育人问题,育人模式建构势 必是一句空话。关键是,我们育什么样的人,通过什么事育 人。

三、立德树人:新常态教育的根本方向与任务,新常 态教育模式是立德树人模式。

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聚焦在哪里呢?应当聚焦在立德 上。

1.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根本方向与任务。

立德树人是党的十八大提出来的。立德树人是教育改革 发展的战略方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

毫无疑问,这也应当是新常态教育的根本方向与根本任务。

新常态教育之“新”,就是坚定不移地全面落实“立德树人” 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方向,这是根本的“新”。

“立德树人”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历 来重视以“立德”来“树人”。《大学》开宗明义地强调, 也是朱熹一再称道的“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提倡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 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心者,先诚其意……”以“立德”来“树人”,正是对中华 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弘扬。所以,“立德树人”是具 有中国特色的育人模式。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道德问 题成为世界各国的普遍性问题,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加 强道德教育,坚守道德价值,提升道德水平,成为世界性的 共同呼声。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的涌 入,我国的道德教育面临着不可回避的严峻考验。如何坚持 道德教育,如何坚持通过“立德”来“立人”,成为新时期 教育的战略主题。立德树人,是历史的必然,是时代的呼唤, 是未来的期盼。中央的这一重大决策,既是对世界教育改革 发展方向的回应,对现实教育改革发展的指引,又是对追求 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品格教育体系的深沉思考与坚强决心。

与此同时,立德树人的内涵、路径也有了新的变化。

2.立德树人彰显道德的伟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道德的 育人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教育家、哲学家们也有类似的论述。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一个人必须用道德的眼光来观 察他在世上的全部态度”,“只有从道德观的美学威力出发, 才可能出现那种对美的纯粹、摆脱了欲生的、用勇气与智慧 相协调的热情,借以把真正的道德化为性格”。[8]他甚至 说,在普遍上说,道德是人类的最高目的,也是教育的最高 目的。美国哈佛大学政治经济学教授桑代尔也强调,道德是 在经济发展、全球化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伟大力量。教育是科 学,教育也是艺术。没错,但教育首先是道德事业,教师首 先是道德教师。

道德的力量是育人的力量。苏霍姆林斯基说,“道德是 人全面发展的光源。”道德之源不断发出温暖的光,给学生 以力量,给学生以前行的方向。可见,道德不只是道德教育 的任务,道德和道德教育应当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教育, 应当让道德之光永远照亮学生全面发展的旅程。学生的全面 发展,需要生成智慧。而智慧离不开道德,用亚里士多德的 话来说,“智慧就是那些对人类有益的或有害的事情采取行 动的能力状态”,其前提是,智慧一定要对人类有益。以德 生智,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命题。学生全面发展,需要增强法 治意识,而法律是最基本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用法 律支撑道德,用道德滋养法律,法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密不可 分。这也应当是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命题。学生全面发展应 当是一个幸福的过程,而幸福应当充满道德判断,否则,幸 福就会失去了评判标准。道德应当是幸福之源,让学生在道德意义生长的过程中获得幸福。通过以上简单分析,我们不 难得出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道德是育人的伟大力量,立德 树人方针的提出是深刻的,立德树人必然成为新常态教育的 根本方向和根本任务。

3.新常态教育育人模式实质是立德树人模式。

立德树人是新常态教育的根本任务,不难理解,新常态 教育育人模式实质是立德树人模式。建构这一模式,应厘清 一些基本问题。

首先,厘清“立德树人”模式的育人目标。如前所述, 新常态教育要以培育、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核心,学生发 展的核心素养正是育人目标之所在。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可 以有诸多建构方式,我认为应当聚焦在社会责任感、实践能 力和创新精神上。这三个要点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长远的战 略意义,是核心素养之“核心”,是育人目标的重中之重。

目标如此定位,中华民族的未来才会有再次自立于世界先进 民族之林的可能。要实现这一育人目标,重要的是从小要做 到“三个学习”。一是从小学习做人。习近平总书记说:“世 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 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人、好人,是一 个最基本要求,又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要学习 做人。如果我们都是好人,那么,中华民族必定是优秀的、 伟大的民族。二是从小学习立志。习总书记说:“志向是人 生的航标。……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但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这是人们各种具体志向的 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家国情怀,乃是学生的鸿鹄之志, 怀着这样的志向才能挺起脊梁,担当大事,走向世界,走向 自己的未来。三是从小学习创造。习总书记说:“人世间的 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是源于劳动和创造。……需要你们用 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联合国教 科文组织于2003年提出的“学会改变”,实质是学会创造, 在改变中创造、在创造中发展自己,推动社会进步。

其次,要厘清“立德树人”的课程模式。立德树人的课 程育人模式是丰富多样的,而不是一种模式,但各种模式都 是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的。紧紧围绕这一核心,无论哪种 课程模式,都需具有一些基本要义。一,建构学校课程的概 念。所有课程到了学校便获得一个新的身份——学校课程。

学校课程意味着学校对课程要整合,要加强各种力量、资源 的统筹。尽管当下这一空间不是很大,却不是无能为力的, 其实真正的空间在于自己的创造。二,遵循课程综合化的走 向。课程综合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有利于校本 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 综合是一种跨界之美,跨界带来了创新。三,加大课程的选 择性。有选择才有发展的机会,选择即发展,这是被实践所 证明了的。课程选择性不只是存在于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在 内容、要求、方式上也应扩大选择性。四,坚定不移地推进 学习方式的变革。学习方式的背后是学习主体确立的问题,让学生与教师都成为学习者;学习方式变革的深处是思维方 式的变革,是思维品质的提升。学习方式变革要推动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探究,学会改变,学会创造。五, 鼓励教师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真正的诠 释者、实现者,也是课程真正的研究者、建构者。课改的深 化,更重视教师课程创造,只有教师创造课程了,课程才是 真正有效的、有意义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才能真正 得到落实。

再次,要厘清“立德树人”的管理模式。要从管理走向 领导。这不仅仅是概念的改变,更是理念、内涵、方式的整 体性变化。之于管理,领导更重视宏观视野、战略思考、系 统建构;更重视专业和科学,寻找理论支撑;更重视自下而上 的改革路线,让教师成为参与者、文化建设者;更重视让所 有的人都被卷进改革的潮流,人人都可以成为领导者。无论 是领导,还是管理,其模式的核心是解放人,让人在解放中 有自由感,有创造的激情,焕发创造的潜能。这样的领导, 是一种道德领导,是用文化的方式展开的领导。因此,这样 的管理模式实质上也是一种育人模式。

“立德树人”管理模式,释放人是这一模式的本质,但 在实践中常常发生一些猛烈的碰撞,以至成为悖论。规范与 释放就是其中一个难题。从理论上看,这一命题涉及规范伦 理学和德性伦理学方面的关系。应当承认,人生活在社会中, 需要规范,如黑格尔所言,秩序是自由的第一条件;如涂尔干所言,正因为规范可以教会我们约束和控制我们自己,所 以,规范也是释放和自由的工具。问题是需要什么样的规范, 规范是为了什么。有学者批评了规范伦理学,不过,紧接着 又解释:“这里对伦理学的批判仅仅是警告性的。”之所以 要批判,是在规范的旗帜下,我们“看不见生活的美丽之处 而只看见了却不难看的‘效用’”,“剥夺了人性的光辉”。

[9]之所以是“警告性”的,是因为批评、批判不是否定, 而是校正,那就是当规范为人的释放服务时,这种规范是真 正有价值的。此时,对规范的尊重,实质是对人性的尊重, 是对创造的尊重。

还有不少问题需要厘清,以上三方面对于建构“立德树 人”模式是最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2]S.拉塞克,C.维迪努著.从现代到2000年教育内 容发展的全球展[M].马胜利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6,前言3,中文版导论4、5,274. [3][4][5][6][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庄莲平,王 立中,译注.上海:文汇出版社,2012.10,2、42、18.前言. [7][德]福禄倍尔.人的教育[M].孙袒复,译.北京:人 民教育出版社,2001.5,5、6. [8][法]赫尔巴特.赫尔巴特文集3[M],李其龙等,译.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12,12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