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为企业实现管理体制改革的有效突破口 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特征是对不同工程对象的生产要素在施工 现场进行1‘优化配置、动^管理”。一方面,在工程项目上按建筑产品的内在规律组 织施工;
另一方面,以项目管理进行企业的生产方式变革和内部的配套攻革,建 立起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以工程项目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由于建筑产品的固定性与施工队伍的流动性,以及项目构成的层次性 i投人产出的经济性、组织施工的社会性,决定了项目本身要求管理班子相对稳定、 施工队伍按需随进随出。因此,我们认为改变原先行政管理层次过多的现状,按 照经营决策层、项目管理层及劳务作业层三个层次建立和完善企业管理的组织机 构是椎行项目管理的关键,而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分开,是推行项目管理,逐步 形成内部劳动力资源有序流动和重耝机制不可缺少的必要条件。为此、从1992 年初起、我们将建筑公司下属的原工程处解体,分别组建成立内部独立核算的项 目经理部和劳务公司,只用了一年多些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管理层与劳务作业层 的”两层分开"改匣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只对上负责的五层次行政管理为适应市场 经济体制需要的三层次管理。又经过两年多时间,培育劳务怍业层独立作战、自 我发展能力,通过承包工程、分灶吃饭、划小核算单位等、在工程上实现两层优 化的动态组合和向社会开展各项多种经营业务,使劳务作业层向专业化、小型化 企业方向发展,逐步形成机制灵活、形式多样,适应性强、有竞争力的新型企业 耝织形态3与此同时,为适应工程施工项目管理和两层分开。
我们根据“一本帐、两分开、三同步、四配套”的要求,探索运用系统论、 控制论和信息论原理,实行企业各项业务的系统化管理,建立起了企业内部的要 素模拟市场,使要素部门与各项目间按照对等原则建立经济合同关系,以确保项目中生产要素及时、准确供应,如材料供应的订昀关系;
大型机构设备的租赁关 系;劳务提供的分包关系;资金使用上与”内部银行的借贷、结算关系;
向项目现场 人员提供有偿生活服务的关系等。这样以公司作业利润中心对项目实行矩阵式管 理,项目真正成为责任成本中心和对外履约的主体,最终形成“企业围着项目转, 项目围着市场转”的新型管理体制。随着一系列与项目管理相配套的改革揞施的 出台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深人,特别是近年明确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体制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改革进人了机制转换、 制度创新和配套改革的新阶段。从1995年开始,我们对第三层次的劳务和要素单 位实施归井、剥离工作,从内部市场走向社会大市场,为改制创造条件::从19% 年起,我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合理的专业化分工与资产重组有机结含, 第三层次通过分解分流逐步向智力密集的管理型企业过渡,第三层次则实现从企 业内部的两层分开向行业的两层分开的进步,一大批改制为多元投资主体的自主 经营、自负a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股份合作制企业和有限责任公司脱颖而出。
预计到年底.全集团第三层次企业可基本完成改制。
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为企业经济增长方式加快向内涵型转变的原动力 实施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确立项目为企业管理的基点,使以往按固定 建制承揽任务的“企业法"转变到了以工程项目为对象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的u 埂目法企业内部围绕一个个项目,建立起一定数量的项目经理部,形成各项目同 时运作、共同发展的格局。与此同时,两层分开后,使企业组装社会生产要素成 为可能,打破了传统体制下自我配置生产要素.追求“小而全,大而全”的封闭经 营模式,充分利用社会生产要素为我所用,走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化分工协作之路, 这就从内涵上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规模生产能力:以1987年为例,当时的建工局 近10万名职工.施工总面积400多万平方米,一个建筑公司的年施工面积多的有80 至90万平方米,少的只有50至60万平方米。而我们现在的建工集团,职工数从10 万名减到5.6万名,旌工面积则从400多万平方米增长到1000多万平方米,一个建 筑公司的年施工面积多的达到180至190万平方米。可见施工企业的生产能力得到 了成倍增长。同时,随着上海改革开放步子的加快和境外来沪投资及土地批租项 目的增多,传统的施工、专业承包已不能适应国际惯例,市场呼唤的建设总承包 管理模式应运而生。在此背景下.大型骨千建筑施工企业拓展施工总承包,走内涵 型发展路子成为可能=以我们建工集团正在承建的88层金茂大厦为例,该工程总投资5.4亿美元,进行国际招标,按国际惯例实施“交钥匙”式总承包,由我们建工集 团对工程从深化设计到材枓设备的采昀,到工程进度、质量、技术和合同等全过 程实施全面管理协调,直S最终工程交付使用。与以往施工承包相比.总承包完成 的工作量增长可达5倍以上,能够取得如此超常发展速度.是与集团1994年初改制 后,就把建设总承包作为集团的四大发展重点之一来抓是分不开的。目前我们集 团已承揽了17项总承包工程.总承包产值占集团综合营业额10%以上。建筑施工企 业开始从单一施工型承包向综合管理经营型承包转变,向管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 型企业方向迈进= 三、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为企业塑造形象展示水平的“窗口" 从适应上海要建成现代国际大都市和塑造企业形象的要求出发.实施 “名牌”工程战略,进一步拓展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的内涵。随着硬地坪施工法、 目网围档封闭施工、商品混凝土使用等规定的出台.我们将原标准化管理以安全 生产为主.拓宽到以安全为突破口.工程质量为基础,把生活.卫生、工地宣传.精神 文明建设、班组建设、综合洽理和1‘爱民、便民,利民"等内容均纳人文明工地 建设之中-我们强调施工现场的场地布置图的制订和实施,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 时就考虑合理性、科学性和可行性3同时,推行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规范工 地外观形象"做到工地进口处悬挂统一制作的企业标志旗;工地大门、围栏的造型 和色彩统一规范且有特色;企业精神宣传口号的标牌栏目色彩鲜明.随处可见i工 地岗位职责等各类标牌齐全,一目了然t这些外观形象较好地发挥了企业广告效 应、宣传激励作用、美化环境功能,构成了建筑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 还把文明工地的各坝要求作为员工的行为规范.在抓文明I地建设的同时,注重职 业道德建设,评选文明职工.以典型引导.使职工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还有不少 工地将文明工地管理标准同政府的各项法规法纪融汇起来,主动走出去开展“社 区共建’’活动,贏得各方支持:越来越多的企业领导和项目经理把工地形象视作 是企业的形象,视作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工地这个“窗口"巳经与企业的生存与发 展休戚相关。在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中,搞好文明工地建设和施工现场标准化管 理,已产生了良好的“滚动效应”。
四、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成为企业依靠科技进步提离效益的载体在市场激烈竞争中能否取胜,越来越取决于项目消化压价让利的能 力:推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落实项目经理负责制和成本核算制.为以市场为导向 实施科技进步与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提供了载体。项目体结合不同项目实际,围 绕经济效益,推进科技与生产经营、科技与创优、科技与管理的结合,把新技术、 新工艺推广运用到施工生产中去,加快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e项目管 理的针对性、系统性的特征集中反映在工程质量(Q)、成本(C)、工期(DK安全(S) 四大基本要素上.必然要求项目体通过科技进步来优化施工方案.实现最佳目标。
上海二建在承建上海地铁一号线中开展的地下深基础逆作法施工技术.已成为该 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一大支撑r逆作法施工一改以往先地下后地上,由下而 上的施工方法,地上和地下同时施工.既缩短工期.又减少对交通、周边环境的影 响,是城市建设中施工技术的一大课题。诙公司在编制标书参与闹市中心项目投 标中.积极向业主推荐这一独特的先进施工技术。并成功地运用于恒积大厦,仅 用半年时间就建成地下4层和地上4层,工效提高了一倍以上。
本文作者:章华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