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致辞 >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来源:领导致辞 时间:2019-11-18 08:13:35 点击: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对大学生政治信念培养的影响力分析 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和西安邮电大学是三所具有人文社科和 理工科专业特色的高校,在各自迥??的学术氛围影响下的大学生政治信念有利 于进行对比研究。为了探究集体政治学习对三所高校大学生政治信念影响力,我 们在开展理论研究的同时,线上线下问卷访谈和采访调查,从而对新时代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更深的领会,结合调研情况,在文后附带提出一些有效性方案。

一、相关范畴界定 (一)集体政治学习 集体政治学习,是指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参与的以国家党政方针及 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听课或研讨的学习方式,具有学习形式和主体多样性的特点, 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一概念源于中共中央政治局的 组织学习。它经历了由自发讨论、制度化系统学习到听课与研讨相结合的三个阶 段。现阶段的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活动形式更加多样,针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 进行讨论,以集体讲座、观影、阅书、讨论和调研等为主。

(二)政治信念 政治信念包括政治认知、政治意志、政治情感和政治行为四个维度。

有效的集体政治学习是形成科学政治认知的重要途径,在集体中学习 可以达到倾听与讲述的有机统一,有助于成员之间在交流思想的过程中克服认识 的反复性;
是锤炼坚定政治意志的良好契机,政治意志始终伴随人们的政治行动, 通过集体政治学习锤炼政治意志的过程中可以形成榜样的力量,促使大学生政治 素质符合目标取向要求;
持续有效的集体政治学习是培育和改善政治情感的基础, 但如若把握不好,易使参与者产生厌恶感和其他负面影响;
又是锻造理性政治行 为的有力保障,政治意志坚强的大学生往往能够形成自律意识,将政治认知、政 治情感、政治信念转变成政治行为,[1]集体政治学习所论的话题有助于激发大 学生对自我政治行为的反思,形成理想的政治意识,用以指导政治实践,帮助其 在适当时机做出恰当的政治行为。

(三)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与政治信念 1.体现民主开放的学习[2],高屋建瓴的思想碰撞集体政治学习这种形式并非传统的灌输式教学,而是和他人讨论,思 想彼此激荡。大家一旦融入集体氛围便不会感到约束,而是体验到了互相提问的 深邃敏锐和高瞻远瞩。有利于从新的角度对事物重新审视,想别人之未想,思别 人之未思,提别人之未提,就相关问题探讨所得出见解和结论,对大学生思维能 力和政治信念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2.具有现实意义的学习,与时俱进的价值引领 纵览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的内容可以看出,这种学习并不仅仅是为了 号召加强学习而率先垂范,而是围绕近期的时政热点或者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 进行讨论评述。实际上,每次学习都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

3.发挥导向示范的学习,行之有效的自我教育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集体的行为和风貌不仅为社会大众所关注,而且 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形成巨大的影响,直接对社会大众起导向和示范作 用。使人们聚集在一起互相探讨,观点相互碰撞,催生思想碰撞的火花,因而必 然成为传统学习方式的有益补充,对优化参与者的政治认知、激发其政治信念自 我培育的积极性,从而对加速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供潜在动力。

我们在实地调研中却发现,大学生集体政治学习情况当前存在着自主 性差、参与积极性不高、收效不显著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辩证看待集体政治 学习以及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有效性,将在后文中重点论述。

二、调查研究概述 基于院校和专业差异,我们通过问卷和访谈对三所高校大学生所参与 过的集体政治学习形式、内容及效果等进行了抽样调查。采用对比研究法――思 想政治专业为一类,其他专业方向为一类,经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一)校际差异:理工类与文科类院校学生的政治信念差异 经调查,西安邮电大学(理工科院校),有80%以上的大学生缺少关 注政治生活的主动性。相对来说,另外两所人文社科类高校的学生对自身的政治 信念要求更高。表现在出于求知所需而对时政关注度达80%以上,通过参与集体 政治学习而培养政治信念的人数比例在95%以上。可见,人文社科类学生较之理工类学生的集体政治学习效果更好。由于存在学科差异性,集体政治学习活动的 针对性和因材施教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专业差异:思政专业与非思政专业的学生政治信念差异 根据下图,在政治信念极强的群体中,思政专业的学生明显多于非思 政专业的学生;
一般化的时政兴趣群体中,各自所占比趋同;
而完全被动接受政 治学习的现象仅存在于非思政专业学生中。他们的“毫无兴趣”来自于强制性所造 成的无所适从,不过,非思政专业的学生有对政治有主动意愿的还是占有相当比 例,可看出他们对集体政治学习依然有着一定的向往,只不过没有通过有效形式 而满足其政治学习的需要。

图2三大高校思政专业与非思政专业学生对时政的兴趣程度对比 (三)基于集体政治学习内容的思考 通过对三大高校部分学生的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近1/3的学生对政 治问题较为冷淡。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政工作者本身对于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不 够坚定,或者对思想政治教育规律认识不清;
亦或是过分强调思想理论的灌输, 而忽略了实践,导致知与行的分离,使得理想信念成了“高尚的空话”。因此,教 育的内容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认知水平等都会影响集体政治学习对大学 生政治信念的培养。通过采访,我们发现集体政治学习与活动的参与者会在内心 深处不同程度地形成对政治观点的集体默认性。[3] 四、高校思政工作的有效性思考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思想政治教育与政治有着天然的‘不解之缘’,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 的本质规定性。”[4]教育工作者首先应当历练深厚的思想政治素养,才能更有效 地传播以中华民族核心价值为内核的政治文化,实践证明,无论外在环境怎样变 化,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最本质属性不能替代,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 价值多元化的今天,面对西方意识形态更频繁更强劲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的政 治色彩不但不应削弱,相反更应得到加强,“讲政治”更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秉 持的基本价值立场。[5] (二)模拟政治性情景,尊重学生主体性我们借鉴“模拟联合国”和“模拟法庭”,提出“模拟政府”这一形式。在 “模拟政府”的团体活动中,学生们可以身临其境,模拟现实情境,通过扮演外交 官、政府工作人员等角色,参与到由政府间组织召开的模拟会议中,为扮演“社 会公众”的群体服务,使参与者深入了解自己所代表的政府机关的职能和运行流 程。还可适当模拟西方国家的政府模式,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 优越性。

显隐教育相结合不仅增加了大学生政治知识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主 人翁意识。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应利用知识优势和思想??势,把抽象的意 识形态蕴含在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之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同大众政治观的沟通 对话,[5]在最大程度上达成思想共识,我们认为这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旨所 在。

(三)创新思政话语体系 当下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和可塑性为高校思政话语体系创新研究提 供了新的契机,回归人本质应是话语体系改革立足点。要以促进价值认同为旨归, 帮助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把握中国共产党的全 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在充分运用史实资源和新时代大发展的基础上,拉近理论 与现实的距离,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高校是各种社会思潮交融激荡之地,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 重要场所。坚守高校意识形态这块高地,引导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观、价值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真正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务落到 实处,把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导权牢牢抓在手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 养合格的接班人。本文来自《伊犁教育学院学报》杂志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