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太极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 太极拳注重“神形合一,内外兼修”,太极拳的运动不 仅注重身体的操练,更加重视心理的静养。得到身心共同的 发展并不是每个太极拳练习者都能够达到的。在太极拳习练 过程中需要做到心静体松,呼吸自然,有实有虚,内外和谐, 长久下来才可能投入其中,感受乐趣,进而排除烦恼,培养 情操。长期坚持,太极拳练习可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 质。
3、高校太极拳课程现状 3.1、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缺乏多样化日前,我国普通高校大都开设有太极拳课程,研究表明, 多数高校只设置了简化24式太极拳课程。多数设置有体育专 业的高校,大学生选修的体育课程教授的是简化24式太极拳, 体育专业学生专修的也是简化24式太极拳。这种现象,显然 不利于太极拳运动在高校的多样化发展,并且容易形成“饱 汉撑,饿汉依然饿”的状况。应考虑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 业,不同基础的大学生开设不同类型的太极拳课程。就太极 拳的教学方法来看,多数太极拳课程均采取教师领做,学生 跟做,一边示范一边讲解的传统模式。这种教学方法或教学 模式对于目前高校体育课程班级人数普遍偏多的实际基本 不适用。并且,高校体育教师边讲解边示范,打破了太极拳 固有的动作节奏,不利于学生多整套动作的连贯把握。再者, 太极拳属于武术套路,其中的手、眼、身法、步变换较多, 且要求内外兼修,呼吸与动作的协调配合,学生则很难从教 师简单的示范中学透动作路线和技术细节。
3.2、太极拳教师自身业务水平普遍较低 调查和研究表明:太极拳课程的教师,大多是高校本校 的各个项目的体育教师,有些高校聘用很多代课教师,更有 甚者,一些学校直接是在校的研究生担任太极拳课程的教师。
这些教师来自不同的专业或专项,对太极拳的技术动作的了 解不够深入和全面,对太极拳课程的教学更是缺乏经验。太 极拳教学中武术专业的教师所占比例甚少,其他都是自己作 为学生时接触过,基础较差,缺乏系统练习和培训,理论薄弱,技术不高。这种现象很容易造成,太极拳教师动作不统 一,跟学生讲不清楚具体细节,缺乏权威,造成学生失去兴 趣,应付太极拳课程的现象,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太极拳功 能作用的发挥。
3.3、教学时间和教学课时难以满足要求 大学课程,完整的一学期安排18周左右,体育课均是每 周一次(体育专业学生除外),显然,学生每学期只能上18 学时的体育课。第1学时:点名、核实选课人员、通知上课 地点、选取班长、记录学生联系方式等琐碎小事基本沾满课 堂;
第16学时停止教学、复习动作,第17、18学时安排考试。
这样一来,18学时的课程仅剩15学时左右,再加上下雨下雪 天气、国家假期等原因的影响就更加可怜。在这样短的时间 内学习一套最简单的简化24式太极拳尚且十分苦难,每周一 次课造成的上周学过的这周上课时又不记得的尴尬情况更 是屡见不鲜。学生只能在每堂课上比葫芦画瓢,到期末考试 时,动作学完了,也忘得差不多了。这种事实,使得学生将 太极拳作为自己的终身体育项目困难重重。
4、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略 医学研究表明:人的身体、心理和精神是三位一体。运 动能够使人身体产生一系列化学变化,使运动者血液中产生 一种让人欢快的物质―――内啡肽,并认为它是防治抑郁症 的物质基础。找出高校太极拳课程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策 略十分重要。(1)领导及教师重视太极拳课程建设;
(2)举办理论知识讲座和相关技术比赛;
(3)渗透心理健康常 识和知识;
(4)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5)通过太 极拳学生社团扩大影响。
5、结语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