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致辞 > 多角度探讨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如何

多角度探讨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如何

来源:领导致辞 时间:2019-10-07 07:54:40 点击:

多角度探讨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多角度探讨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 贫困生是指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付教育费用或支付 教育费用较难的学生。据可靠资料评估所得,目前在我国一 般高等学校中,贫困生人数约24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0%~ 20%,其中有73%的贫困生对生活状况表示不满意,64%的贫 困生感觉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
52%的贫困生存在抑郁状态 或抑郁倾向。目前,贫困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密切关注,但 是大多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上,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的实 际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生问题,目标不能单纯地放在 经济上的资助,更要侧重于贫困生的心理救助工作。只有这 样,才有可能帮助贫困学生摆脱经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 压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由于家庭贫困他们无力支付 学习生活费,这在心理上所承受的压力要比其他学生大得多, 他们所遇到的困难和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也更多,因此需要 更多的社会关注。

一 高校贫困生心理方面的特点 1.自卑、悲观地面对学习、生活 在高校中,有着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对于贫困生来说, 他们在心理上容易产生障碍,过于将自己的缺点同别人的优 点进行比较,久而久之,容易产生自轻、自贱、自鄙的情感 体验,从而退缩、逃避、离群、厌世,或者仇视社会和他人, 在心理极端脆弱的状态下容易采取极端的方式对待生活学 习中遇到的问题,如果这些学生长期压抑的心理得不到及时的疏通和引导,将产生严重的心理疾病,致使其学业难以为 继,少数学生甚至走向极端。

2.比一般学生承受着更大的学习生活压力 家庭贫困的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希望通过发奋成才来彻 底改变自己和家庭的贫困境遇和现实命运,也承载着家庭和 个人对未来的期望。他们中的一些人给自己制定了期望值过 高而不切实际的目标,无形中给自己增加了心理压力,这就 使他们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焦虑的状态,学习压力更大。久 而久之,部分贫困学生可能对学习、生活失去信心,并引发 其他问题。

3.人际关系受挫 自卑是贫困生最常见的一种心理,但他们的自我意识已 经成熟,有着较强的自尊心。由于这种心理的矛盾性,在人 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情绪表现出明显 的不稳定性。他们渴望融入群体,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 可,但又往往因为自卑的心理和自尊心容易引发与同学的矛 盾和冲突;
他们希望得到周围环境的支持,却又不愿接受他 人的同情和帮助。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易敏感,易冲动, 常常让周围同学感到难以与之相处。一些贫困生竭尽全力用 坚强的外表来掩饰自己经济上的劣势,因为承受过多的压力, 使得自己陷入孤独的境地。

二 高校贫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是主要原因这是导致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调查显 示,90%的贫困大学生主要来源于边远山区和城市下岗职工 家庭,家庭经济收入较低。一是家庭收入少;
二是家庭子女 多;
三是意外灾害,使家庭经济水平出现经济危机。根据马 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经济上的贫困,迫使贫困大学生很难 实现社交需要、尊重需要等等,从而使其处于边缘位置。

经济压力使得贫困大学生为了维系学业,在学校期间千 方百计寻求机会打工挣钱,但同时为了获得奖学金又要拼命 学习。这使得他们经常陷入一种想打工又怕耽误学习,既要 学习又必须打工挣钱的矛盾之中。特别是因打工而致使学习 成绩下降,在班级成绩排名后移时,这种矛盾冲突更为强烈。

2.自身存在的心理弱点是内在原因 第一,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大学生活中成绩不再是唯一 的标准,特长、社会活动、家庭背景、人际关系等都被纳入 到一个立体的社会评价机制之中。来自农村或是边远地区的 贫困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只是单纯地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的 评价标准,在新环境中失去了成绩优势,因此只能获得较低 的评价。

这种落差既可能成为贫困大学生努力奋斗的动力,也可 能成为其自卑、敏感心理的诱因。

第二,戴着有色眼镜看待自己。很多心理有问题的贫困 生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没能理性地正视“贫困”这个问题,很 多贫困生都以贫困为耻。他们无法战胜自己,心门无法打开,以致把一些情绪埋在心里,再选择畸形的思考问题的方式方 法偏激地对待生活,导致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三 针对贫困生的高校学生工作任务 深入开展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普及心理保健知识,传 授心理调适方法,有效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调适 与承受能力;
对部分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要提供心理咨询与 辅导,化解学生心理困扰,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 因及其表现,以科学的态度对待心理问题;
对个别患有心理 疾病的学生,要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时地给予诊治;
对可能发 生过激行为的学生,要做好前期识别和及时干预等工作,调 动各种资源,协调各方面力量,运用各种方法,尽一切可能 阻止过激事件的发生;
一旦过激事件发生,能快速反应,按 照有关预案做好心理稳定工作。

四 解决当代高校贫困生群体心理问题的对策研究 1.基本原则 要坚持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教育相结合;
坚持普及教育 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
坚持 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
坚持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 相结合。

2.社会关注 全社会要一起齐心协力来解决影响经济困难学生心理 健康的首要问题,即经济困难。

3.学校关注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选修 课及心理健康讲座。对学生进行心理测试,根据不同情况有 针对性地、及时地加以解决。通过构建“奖、贷、补、免、 捐、勤”等多方式资助体系来加强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 助。通过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让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 来证明自己的能力,以此建立自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加 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让经济困难的 学生和其他学生一起,营造一种平等、友爱的氛围,从而增 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消极心理,增进理解,建立和谐的人 际关系。

这是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最主要的一点。通过参加 各项文体活动,调节紧张的学习节奏,减轻心理压力。正确 认识、评价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用恰当的方法解决 问题。将经济压力转为学习生活动力,通过自己努力改变当 前困境。

参考文献 [1]张群.浅谈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J].理论界,2010 (12):204~205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