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人创业故事1:30下岗40创业50知谋略 张哥是个开朗乐观的人,对自己下岗的事直言不讳,好像那是发生在 别人身上的故事。张哥的小面馆就开在厂子附近,自从2000年厂子效益不好,张 哥被精简下岗后,他的小面馆就开张了,店面不大,顾客不少,效益不好。
说起当年下岗,张哥说他有一段时间特别不习惯,感觉自己已经提前 退休了。“当时为什么想到要开个面馆”“以前上班的时候,一下夜班就特想找个 地儿吃点儿夜宵。想着投入不大,也就开了,没想这一失业反倒成就了以前的梦 想!” 说到开店的资金,可是让张哥自豪了半天,张哥说他在1998年曾卖过 皮衣,当时皮衣在太原特别畅销,张哥的一个哥们就是靠卖皮衣发家致富的,也 就是这个哥们给张哥指了条“明路”,让张哥一下子就进了两三万元钱的皮衣,朋 友的皮衣很快就销售一空,可自己的皮衣还在家里堆着,张哥想在社区里摆摊卖 货,可社区的办公室却又明文规定“不允许游商小贩在社区内乱摆摊点”。
不让我摆摊,还不让我晾衣服吗张哥把家里三四十件衣服全都拿出来, 在社区里大晒特晒,光晒不卖,搞得社区的监管老大爷一个劲的紧张。张哥的“皮 衣广告”打响了,人们都跑到家里来买皮衣,张哥狠赚了一把。这笔钱也就成为 了张哥小面馆的启动资金。
可在经营小面馆的过程中,张哥的小聪明也就派不上用场了。张哥说 他在经营上犯了两个致命的错误,首先是选址上,当时只是盲目地想开个店,没 有考虑周边的消费情况,开在厂门口,自然招待的尽是厂里的工人,厂子效益不 好,工人哪有钱下馆子;其次是顾客,张哥在厂里人缘不错,开了面馆后,更是 顾客盈门,可一看来客都认识,哪好意思要钱,生意就是这样在红红火火中衰退 下去…… 已经三十多岁的张哥对记者说,由于面馆一直是收支持平,没有再做 下去的意义,他准备过了今年就“关门大吉”。最后,张哥对记者说,古人常说:三十而立。他现在的状态也能用4个字概括:三十不立。
40岁下岗,听起来都觉得残酷,尤其是对于一个男人,作为家里的经 济支柱,“下岗”无异于是晴天霹雳。起码对老于来说是这样的。
老于以前在厂里的工作很稳定,突然一下子从一种安逸的状态转入到 了社会激流之中,下岗初期的老于还真是不适应。2000年下岗后,老于在家里只 呆了一个礼拜。“下岗了,能有什么办法只能是赶紧找个干的,要不一家老小怎 么办!”可40岁的老于没多少人想用,一来是年纪大了,观念跟不上;二来是社会上 的就业情况本来就不太乐观,找一个合适的职业更是难上加难。老于看找工作不 容易,还不如自己干。听似盲目,老于却是下了一番苦心。在投资项目前,老于 先做了市场调查,发现自己想投资的这个服装品牌在太原还没有总代理,有很大 市场开发潜力,项目合适后,老于又分析了自己的情况,自己以前在厂里干的主 要是管理,在经营的管理上应该没有什么问题。
下岗工人创业故事2:从普通编辑到百万富姐 1985年7月,我从南方某大学国画系毕业分配到北京某杂志社任美术 编辑。作为南方小城的人,摇身一变成了首都的一名公民,我连做梦都不曾想过。
我发誓要努力工作,否则太对不起我家的祖坟。但我是个不安分的人,工作3年 后,觉得一眼望穿的人生不过瘾,于是1988年,随着出国潮,我下决心倾囊而出 完成“理想”,放弃了那份令不少人羡慕的职业,多方筹措一大笔学费以自费留学 的名义到了美国。
到美国后处处碰壁,流浪了15个月仍找不到工作。几经周折后,我总 觉得日子过得很乏味,于是还清出国的债后,又回国重返杂志社工作。但一些同 事常常奚落我,说我在美国混不下去了就滚了回来,在工作上处处刁难我。
到了1992年底,由于杂志社不景气,很多同事到领导那儿告状,我觉 得在中国和人斗,这种活法挺累的。于是我又有了出国的念头,到哪国去呢当时 正值柬埔寨大选,我从媒体了解到,在万众欢呼声中,国家将结束动荡不安,政 府将领导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重建家园,战乱后的柬埔寨深得国际间的关注 与同情,那里的机会很多,同时那里创业的起点较低,所以我决定去柬埔寨找机 会。就这样,1994年2月1日,我从广州白云机场乘飞往金边的737客机到 了柬埔寨。
靠毅力、靠文化挨过艰难的日子 到柬埔寨我租下一座老房子的一个小阁楼房间住,楼下是70多岁的房 东夫妇,祖籍中国海南,已是第三代华裔了。我听了老太太的劝告,要想在柬埔 寨立足,必须要学好当地语言,于是每天参加了两个小时的柬文学习,从9点至 11点。其它时间,我要找一份工作交房租。
我到柬埔寨最大的银行——嘉华银行老板办的《华商时报》打工了, 想尝尝在异国当美术编辑的滋味。但我结结巴巴幼儿园水准的柬语吓怕总编。秘 书小姐是个华裔,一脸的同情,极力推荐我留在报社做了第一份工作——送报。
3300柬币(相当1美金)一小时,早上5点半到8点半,完工后正好上柬文学校。
半年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到了第二份工作,在一家意大利人开的 装饰公司做室内设计。由于工作出色,老板给我加了两次薪水,从周薪100美元 到300美元,又到400美元,在那里我拿的工资最多。
下岗工人创业故事3:下岗后自主创业“从头再来” 周峻雄是土生土长的江门人,曾经参加三次高考才考上大学。在江门, 他本有很好的工作,但后来还是下岗了。下岗后怎么办周峻雄选择了自主创业, 开起了知识产权技术信息咨询部,专门为企业提供专利创新、版权登记和知识产 权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
一路走来,虽然辛苦,但周峻雄热情服务企业,乐在其中。
周峻雄1958年生于江门,1975年高中毕业后,他进江门港务局当了一 名工人。周峻雄告诉记者:“在那个年代,当一名工人已经是很让人羡慕的了, 可我意识到,如果不继续求学,以后一定会落后,于是我下定决心参加高考。” 周峻雄一共参加了三次高考,前两次他都是一边工作一边复习,由于 工作太忙,最后都没能考好。“如果坚持半工半读,我估计考很多次也考不上。” 于是,周峻雄决定停薪留职,专注备考,终于在1979年的高考中,他成功考上了 焦作矿业学院(现为河南理工大学)。1983年大学毕业后,周峻雄先是到韶关一个煤矿工作,后又调回江门 在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当起了科员。周峻雄说:“我学到了知识,当然最想回家乡 工作,为家乡做贡献。” 周峻雄在科委一直工作到1995年,当时他已升任副科长,可出于工作 需要,他又被调到江门市旅游总公司工作,直到2002年下岗。“2002年下岗后, 我决定从头再来,成立了现在这个知识产权技术信息咨询部,专门为企业提供专 利创新、版权登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咨询服务。”周峻雄说。
他说:“10多年前我就发现,江门是一个企业创新发明能力很强的城 市,可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却相当薄弱。此外,在科委工作期间,我经常接 触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东西,我不仅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有经验,我还对知识产 权保护有兴趣,所以我决定以此创业。” 从2005年开始,周峻雄的生意开始火起来。他分析认为:“这是因为 企业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了,而我又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比较有经验,赢得 了企业的信任,所以生意才越来越好。”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