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是应对气 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措施。《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 都议定书》规定了主要发达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和量化减排目标。为履行国 际义务,主要发达国家陆续通过立法和行政命令确认本国的排放控制目标,实施 以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等为主要途径的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措施, 并辅之以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等市场机制,以期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在哥本哈根召开前后,主要发达 国家基于国际谈判策略和国内发展的需求,在应对气候变化立法方面出现了一些 重要动向。分析研究这些动向的内容、背景及其战略意图,对我国开展应对气候 变化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1 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艰难前行 2009年6月,美 国众议院表决通过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这是气候变化立法首 次在美国国会全院大会获得通过。但随后,与之匹配的参议院立法进程进展缓 慢:2009年11月,参议员克里将《2009年美国清洁能源就业与美国能源法案》提 交全院大会讨论未果,2010年5月,克里与参议员李伯曼联合提出了《2010年美 国能源法案(讨论草案)》作为新的立法版本,使得本届国会的气候变化立法进 程又前进了一步。
1.1 《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简介 法案的立法目的是保障美 国的能源安全与独立,促进国内清洁能源技术发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促进就 业。内容包括七大部分:(1)促进国内清洁能源发展;
(2)减少温室气体污染;
(3)消费者保护条款;
(4)保护和增加就业;
(5)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行动;
(6)防止气候变化侵害,即适应气候变化项目;
(7)预算条款。
国内能源发 展突出核能、海上油气开发、煤清洁利用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提高能效。法案 要求政府支持核能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核电项目担保贷款、投资赋税优惠,提高 项目审批效率;
对海上油气开发的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赋予沿海各州否决在本 州海岸线120km以内开发油气资源的权力;
对燃煤电厂的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做出 规定,要求政府每年提供不少于20亿美元支持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研发、示范和运 营;
支持开展农村节能项目和州立可再生能源发展、提高能效项目;
加强与发展电动汽车相适应的基础设施,要求各州和大都会区提出交通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和 计划;
建立清洁能源技术基金支持清洁能源技术的开发,以确保美国在先进能源 技术方面的全球领先地位。
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以促进 温室气体减排。法案要求自2013年起实施全国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主 要管制年排放温室气体大于等于2.5万t二氧化碳当量的实体。要求受管制的排放 实体,年排放量不得超过其拥有的排放许可量和各种合规减排项目产生的碳信用 量。美国国内的排放许可、碳信用以及法案规定的部分外国排放许可和碳信用可 在美国市场进行交易。电力部门将于2013年起受管制,而制造业将从2016年起。
交通部门实施类似于“排放税”的制度。
作为与众议院2009年6月通过的《2009 年美国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相匹配的参议院版本,本法案对排放许可的分配进 行了调整,突出了对纳税人能源消费权益的保护,对维护碳市场稳定进行了更多 规定,并提出更加严格的“碳关税”条款。
1.2 立法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美国总统 奥巴马公开表示对《2010 年美国能源法案》的支持,但参议员在气候变化立法 问题上的分歧仍然十分明显。法案在2010年年底时如果尚未经参议院通过,并经 两院协商一致,则将因本届国会任期届满而被废除。但在为时不多的本届国会任 期中,《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如果要得到参议院立法表决通过,必须通过终结 辩论程序,方能提前提交大会进行立法表决。就目前参议院席位看,力推气候变 化立法的民主党难以获得通过终结辩论所需的60票支持。同时由于国内民众对气 候变化的关注度减弱和怀疑上升,国际上应对气候变化合作进程迟缓,加之2010 年年底有32位参议员面临换届,因此,预计参议院在换届选举前对气候变化立法 的态度将趋于保守。而民调普遍显示,共和党将在本次换届选举中胜过民主党, 因此,一旦本届参议院未能通过《2010年美国能源法案》,以后一段时间内美国 将很难进行气候变化立法。
2 日本提出原则性的立法方案 2010年3月12日,日 本内阁提出《地球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提交国会审议。但伴随日本政坛变动, 其立法前景也出现变数。
2.1 法案对日本应对气候变化提出原则性规定 《地球 温暖化对策基本法案》立法目的是在减排温室气体、降低温室效应对地球带来的 不利影响的同时,通过尽可能降低能源供给对化石燃料的依存程度、率先促进能 源供求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确保经济发展、稳定就业、能源供给和保护 地球环境、保护当前及未来国民健康生活。
法案要求全国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 比1990年下降25%,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公平减排协议的基础上;
2050年比 1990年下降80%,但这将建立在全球达成2050年减排50%的协议基础上。
法案 责成环境大臣在征求民意的基础止确定行动计划,并由内阁会议决定。其中,要 求实施温室气体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税制“绿色化”改革、可再生能源 电力定价,全额调配制度,促进核电发展,提高能效,促进教育、研发等。
2.2法案的立足点 与美国法案类似,日本法案也将产业部门的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 的质量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基础。由于日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仅为美国的48%,欧盟27国的60%,已经属于能源消费经济性很高的国家, 因此日本工业界对法案提出的减排目标表示怀疑。例如丰田公司认为在2020年以 前难以实现绿色技术的突破,因此对实施类似于欧洲的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 制度表示担心。为此,日本环境大臣表示,日本实现上述目标将更多地考虑居民 居住部门的节能和可再生能源利用,例如采取安装双层玻璃、集中供热、节能灯、 太阳能电池,以及鼓励发展混合动力汽车等措施,而不是仅仅限制工业部门的排 放。
法案明确提出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必须同与能源有关的措施相协同,要求 通过普及能源利用效率高的设备和节能建材、加强建筑节能、提高交通效率、促 进提高能效的智能化等节能和提高能效措施,以及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措施, 同时通过加强相关技术创新,实现减排目标。
立足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法案中除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外,对中期和长期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均设立了生 效条件,即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形势相协调。同时,法案要求政府努力促成 国际社会达成上述附加条件中的规定,这与美国法案要求政府促成全球平等减排 的目标一致。
3 澳大利亚转向能源利用专项立法 2010年4月27日,时任澳大利 亚总理陆克文宣布,由于难以在国会获得足够的支持票数,以及考虑到应对气候 变化国际合作进程的迟缓,政府决定暂缓将《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提交国会审 议。但同时,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修订和《建筑能效标识法》立法将 被提上议事日程。
3.1 搁置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碳污染减排计划法案》 《碳 污染减排计划法案》旨在通过建立排放限额与排放许可交易制度,减排二氧化碳 等温室气体。法案主要内容包括:确立国家排放限额,规定澳大利亚排放许可和 其他可采用的排放许可与减排量,建立澳大利亚国家排放许可登记簿,规定受管 制排放实体及其法律义务,对能源密集型和受外贸冲击型企业实施补助,温室气 体排放的监测、核查、信息披露和公告,防止欺诈等。与美国和日本的法案不同, 澳大利亚法案是完全旨在减排温室气体:履行国际义务的法案,没有提出对节能、 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支持。
法案曾于2009年6月4日通过众议院三 读审议后,提交参议院审议,但分别于2009年8月13日和12月2日两度被参议院否 决。在进行重大调整后,工党再度向国会提交了该法案,并且于2010年2月11日 顺利通过了众议院的三读审议,但参议院仍未通过该法案。陆克文表示,在《京 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之前(即2012年以前)不再提交国会讨论《碳污染减 排计划法案》,除非美国、印度等国的减排政策与行动更加明确。
3.2 力推促 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 尽管单纯减排温室气体的立法进程受阻,但澳大 利亚积极促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专项法,以实现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的目标。近期先后于2010年2月26日和3月18日提出了修订《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和制定《建 筑能效标识法》。
为确保实现202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总发电量20%的目标, 澳大利亚政府将《可再生能源目标法》拆分为《小规模可再生能源计划法》和《大 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并进行修订,以促进澳大利亚不同规模的可再生能源 利用。原《可再生能源目标法》于2001年4月1日通过,设定了到2010年可再生能 源发电9500GWh的目标。根据新的目标,预计2020年澳大利亚可再生能源发电 量需达到4.5万GWh。为此,《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目标法》规定了2011-2020年大 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到2020年须达到4.1万GWh。同时,《小规模可再生 能源计划法》将对小规模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 提供补贴,其额度为每1单位“可再生能源信用”(相当于发电1MWh)补贴40澳 元,并且不设上限,以辅助实现国家目标。
《建筑能效标识法》旨在建立国家 大型商业建筑的建筑能效标识制度,要求面积大于2000m2的大型商业建筑在交 付、销售、出租、转租和进行相应广告时,提供建筑能效标识,以促进开发商和 运营商采用有效的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此外,近期澳大利亚政府还就修订建 筑能耗标准公开征求意见,拟于2010年年底形成新的方案。
4 其他国家和经济 体立法动向 4.1 欧盟通过专项性的《建筑能耗指令》 欧盟委员会于2010年5月 18日通过了修订的《建筑能耗指令》。该指令旨在加强2002年12月16日通过的《建 筑能耗指令》中的相关措施,以取得更显著的建筑节能效果,为实现欧盟提出的 2020年减排温室气体20%和节能20%目标,提供相对低成本的手段。修订的主要 内容包括:逐步统一欧盟成员国设定本国最低建筑能效标准的算法,要求新建建 筑利用可再生能源,所有建筑在进行主要结构改造和功能设备系统改造时满足最 低建筑能效标准要求,成员国制定并以政府部门带头实施低碳或零碳建筑方案, 对建筑进行能效认证,加强对暖通系统运行状态的检查等。
4.2 英国通过专项 性的《2010年能源法》 2010年4月8日,英国《2010年能源法》生效。该法的立 法目的是规范碳捕集和封存技术示范、评估与利用的相关活动,规范电厂发电低 碳化与采用CCS技术相关事宜,规范电力和燃气市场管理局以及国务大臣与之相 关的职能,规范发电许可和电力与燃气供应商相关事宜。
4.3 加拿大众议院通 过原则性的《气候变化责任法案》 加拿大国会众议院于2010年5月5日通过了《气 候变化责任法案》。该法 案的目的是确保加拿大能够履行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 际义务,共包括13条。法案设定全国2020年的减排目标比1990年下降25%,2050 年比1990年下降80%,要求政府通过设立排放标准、建立排放权交易等市场机制、 出台财政激励政策等措施,实现上述国家目标。
5 对我国的启示 上述发达国家 节能减排和气候变化立法进展,为我国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 工作,促进向低碳经济的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参考。
5.1 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根本目的在于保障本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美国本届国会气候变化立法 与上一届国会最显著的差别在于,上一届国会涉及到减排温室气体的气候变化立 法几乎都是就气候变化问题论气候变化问题,并部署全国的减排行动,但这一届 国会的三份主要立法,均是将气候变化问题与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和技术创新三 大战略相联系。日本提出的法案也是将节能、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与应对 气候变化作为一个整体考虑,将经济发展、改善民生、技术创新与保护环境有机 结合。这表明,美国、日本减排温室气体的根本目的,不单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 应对国际压力,更多的是从本国发展战略考虑,为本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巩固 在全球的地位服务。我国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也应当从国家全面发 展的角度,综合看待节能减排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对国民经济各方面的影响,并 做出相应的部署。
5.2 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是立法的核心 主要发达国家的 相关立法进展表明,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不能与能源政策相割离。应对气候变化 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能源发展问题;
全球各国减排温室气体的措施,主要还 是能源生产和利用方面的技术和措施。气候变化问题对发展的影响,对大多数国 家而言是远期制约,减排温室气体问题在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环境容量不明确、 各国排放权的产权不明确之前只是道义上的问题,属于软约束;
而能源问题对发 展的影响,对任何国家而言均是现实制约和物质基础的制约,属于硬约束。因此 美国的气候变化立法进程才会时疾时徐,却始终把能源政策作为国家的核心战略 问题。我国在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政策,尤其是温室气体排放控制战略和政 策时,应重点从突破能源对发展的硬约束考虑,以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发展可 再生能源、保障能源供给的安全与独立为主体,水到渠成地实现应对气候变化、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而不应将远期和国际软约束作为制定战略的优先考虑。
5.3 政策应获得公众广泛支持 主要发达国家的上述立法都特别注重公众的支持, 千方百计在法律案文和解释、辩论中体现对纳税人的保护,对公众意见的关注和 采纳,以及向公众信息公开。美国的立法进程明显表现出与公众支持的呼应:众 议院法案表决时,公众支持应对气候变化的势力高涨,法案得以在国会顺利通 过;
而当公众支持下降或怀疑上升时,国会的行动变得迟疑,表现为参议院法案 要么被搁置,要么迟迟不提交全会讨论表决。这说明一项新的政策出台,需要建 立在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我国当前宜加紧出台和修订《节约能源法》和《可再生 能源法》及其配套规章制度,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等惠及千家万户、改善环境、 提高生活质量的工作;
而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和行动,尤其是立法方面的行动, 宜进行细致的调研与原则性规定。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