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领导发言 > 古代塾师发展对当今幼师发展的借鉴作用|塾师

古代塾师发展对当今幼师发展的借鉴作用|塾师

来源:领导发言 时间:2019-10-04 07:48:55 点击:

古代塾师发展对当今幼师发展的借鉴作用

古代塾师发展对当今幼师发展的借鉴作用 一、塾师的产生 私塾作为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形式,其起主导作用的塾 师成为中国文化的播种者之一。“塾师”之称在《尚书大传 中》初露端倪,卷二有云:“大夫七十而致仕,老于乡里, 名曰父师;
士曰少师,以教乡人子弟于门塾之基,而教之学 焉。”此处正式称塾中施教者为“师”。到宋代“塾师”之 称已较为常见,宋以后“塾师”已成为一个专有名词。

塾师就其社会身份而言,大致包含退闲官僚、儒士、举 人与监生、儒学生员与科举童生五类。从事塾师职业的人, 既有因家庭贫寒、科举无望的社会底层读书人,也有取得科 举功名而未能入仕的读书人,还有被罢黜的官员、退出官场 隐居还乡有一定社会地位和名望的上层人士。私塾的待遇主 要来自于束脩和膳食,但塾师的收入因私塾的级别、类别以 及塾师的社会声望不同而有很大差别。私塾的教学分两级, 初级为蒙馆,专教童蒙,主要教授识字、习字、算数教育、 读经教育;
高级为经馆,专教以科举应试为主的士子,主要 研习读儒家经典和进行习作训练。在教学中采用个别授课的 方法,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特点布置学习任务。在教学中塾 师一般较为严厉,体罚盛行,故师生关系较为紧张。

二、塾师阶层存在与发展的动力机制 1.维持生计成为塾师从教的重要原因。“两耳不闻天下 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对古代中国读书人形象的描述。广大塾师受科举的影响,自幼苦读诗书,一旦科举失利就基本 丧失其他生存技能,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就是科举制度下的牺 牲品。因此,一些读书人在别无他法的情况下从事塾师职业 成为维持生计的无可奈何的必然选择。

塾师职业收入主要是束脩,此外还有少量的礼节性收入。

塾师阶层中经师和蒙师收入差别较大,蒙师可能仅够维持生 计,而经师则可能大大改善家庭处境。福建闽侯人何青芝出 身贫苦,两度会试不第,便在家乡教授生徒。何是有名的八 股文行家,教出了多个举业成功的学生,他的教学收入一年 高达几百两银子。塾师职业对广大读书人来说可能并非理想 职业,但却是贫苦的读书人维持生计的理想选择。经济收入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塾师的职业热情。同时,塾师的职业收入 也为塾师安心从事教学创造了条件。

2.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提高了塾师的社会地位。士人政 治的环境下,由于科举制使名、权、利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不论是名门望族还是寒士家庭,科举都是牵动整个家庭乃至 家族的大事。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历史为整个社会所尊崇, 无论是处在社会底层的贫寒之士还是名门望族都希望通过 科举实现人生理想、光宗耀祖。而中国古代除官学以外私学 成为民间学习的重要形式,塾师成为传承文化、实现世人入 仕的理想桥梁。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古代对塾师尊重有加, 家长将子女的未来寄托于塾师的教导上。古代儿童到了入学 年龄,家长会择吉日举行简单的发蒙仪式,学生先四跪四拜孔夫子,再四跪四拜先生,以示对先生的尊重。且家长每逢 重要节日如春节、端午等,都会设宴款待塾师,或送塾师钱 物等。中国古代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塾 师精神上受尊重的需要。

古代塾师一方面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任,另 一方面又是“圣贤文化”的代言人,他们以圣贤文化的传播 者及代言人自居。塾师以掌握和传播圣贤学问作为自己的重 任,同时又以高尚的人格品行要求自己,为学生树立良好的 道德典范。为此,古代中国教师在社会中受到很高的尊重。

这种来自社会各界的尊重以及职业的神圣感满足了塾师的 精神需求以及人生价值的实现。

二、中国当前幼师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发展存在的问题 2010年温家宝总理在北京调研学前教育工作,提出“把 发展学前教育摆在重要位置”,中国学前教育事业迎来了春 天。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幼儿教师队伍建设日益引 起关注。为此,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合理确定生师比,核 定公办幼儿园教职工编制,逐步配齐幼儿园教职工;
健全幼 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严把入口关,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 师专业标准;
公开招聘具备条件的毕业生充实幼儿教师队伍 等。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幼儿教师建 设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幼师福利待遇低、社会认同度 低、教师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等,还需要进一步关注和 改善。1.幼师福利待遇低。目前中国幼儿教育广受关注也获得 了一定的发展,但幼儿教师流失严重。其中非常重要的原因 就是幼儿园教师的经济待遇一般偏低,特别是农村偏远地教 师的经济待遇更低。幼儿教师基本属于当地的中下层,缺乏 保障机制,一些非编制幼儿教师不能享受国家医疗、养老、 工伤等社会保险。据研究者调查:在所调查的某市35所示范 园和一级园中,有 16.5%的合同制或临时代课教师年总收入 在 4000 元到 8000 元之间。而该市规定的月最低工资标准 是 450 元,劳动者人均年收入为 1.3 万元,当时居民人均 月消费性支出为 605 元。

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给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 带来消极影响。工资待遇的低下使得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较 低,加之较重的职业压力造成幼师职业认同感普遍较低,同 时也容易引起幼师的职业倦怠。

3.幼师本身职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我国幼儿教育事 业虽然获得了很大发展,但幼师职业可持续发展却相对滞后。

影响幼儿教师职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有诸多因素:首先, 从教师自身来看,幼儿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意识不足、幼儿 教师观念与社会不同步,思维方式单一,知识更新慢等;
其 次,从幼儿教育外部来看,幼儿教师的专业地位还没有形成 共识,社会公众对于幼师职业的认同度和期望值低,政府和 社会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对幼教管理带有 随意性,对从业师资把关不严以及幼儿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
第三,从内部来看,幼儿园管理封闭,人文环境 不协调,具体专业发展活动形式化、低效性。

四、塾师阶层的发展历程对中国幼师发展的启示 私塾在中国古代教育尤其是地方和乡村教育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是官学的有力补充。私塾的发展以及中国社会对 文化价值的重视、尊师重教的传统等为塾师的生存发展创造 了条件。古代塾师中蒙师占有很大比重,且与目前幼师一样 都致力于幼儿教育事业。虽然社会背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 化,但古代塾师生存发展的动力机制对目前幼师队伍的建设 与发展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1.提高幼师社会地位,形成尊重幼师的良好风气。古代 社会各阶层对塾师礼遇有加,社会上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 气,而现今幼师职业社会认同感较低。为此,必须切实提高 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幼师的良好氛围。

首先,国家要努力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中国教育学 会会长顾明远曾指出:社会职业有一条铁的规律,即只有专 业化才有社会声望,才能受到社会的尊重。其次,要致力于 提高幼师的工资待遇,减轻幼师生活压力,增加幼师职业的 吸引力。再次,要提高幼师职业准入门槛,门槛高低是决定 社会地位的重要影响因素。

3.提高幼师经济待遇,解决幼师后顾之忧。经济因素始 终是影响职业发展的最重要的方面。维持生计成为古代读书 人从事塾师职业的重要原因,也是塾师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目前较低的工资待遇和福利待遇给幼 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 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规定政府要“依 法落实幼儿教师的待遇与地位”。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学 前教育的投入,尤其注重提高幼儿教师的工资待遇。另一方 面,由于中国公立幼儿园少,私立幼儿园多,且幼儿园中有 编制的教师较少,合同工较多,因此,幼儿园在条件许可的 情况下,应该在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和条件等方面给予教师 适当的满足,以保证教师队伍的稳定,缓解幼儿教师的职业 倦怠,为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辞源(修订本)合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2]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晚清以降塾师研究[M]. 上海:上海世纪出版社,2007. [3]侯力.科举制度与唐代社会文化的下移[J].湖南科 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5(6):161-163.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