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致辞 > 全球化有哪些方面 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基础教育创新走向

全球化有哪些方面 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基础教育创新走向

来源:开业致辞 时间:2019-11-08 07:58:28 点击:

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基础教育创新走向

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基础教育创新走向 全球化形式下我国基础教育创新走向范文 人类自进入21世纪,全球化趋势日益彰显,迅速发展成 为一股超越国家界限与民族文化差异的强有力的社会浪潮, 同时也演变为浸漫全球文化与思想领域的重要思潮。作为文 化的重要内涵和核心,教育是受全球化冲击最直接和最深刻 的领域之一,教育全球化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 大共同特征。为了应对全球化的挑战,中国著名人类学、社 会学教授费孝通先生提出了“文化自觉”的观念。费老指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 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 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 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 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 择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过程,首先要认识自 己的文化,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才有条件在这个已经 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 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 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施所长、联手 发展的共处守则[1]。费老把这种文化自觉的历程概括为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也就是说, 如果人们能够做到在欣赏本民族文明的同时,也能欣赏、尊 重其他民族的文明,寻求多元文化之间的共生理念,那么,地球上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就达到了一种和 谐。费老所提出的这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天下大同”的文化自觉历程也正是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基础教 育改革的基本走向。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也是一 种“教育自觉”历程。在当今不同民族的文化教育不断接触、 碰撞与交流、融合的态势下,我们需要对本民族的文化教育 形成清晰的认识与理解,珍视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承认文化 差异的存在,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的教育和文化。在坚持多 元化的基础上寻求普遍共识,这无疑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全 球化的应有之义。

一、各美其美 各美其美,就是不同文化中的不同人群对自己传统的欣 赏。这是研究中国基础教育在全球化背景下改革的立足点和 出发点,也就是我们要加深自我认识,对中国基础教育发展 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明己之长,知己 之短,扬长补短,日臻完美。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学校教 育源远流长。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朝便已产生了学校的雏形, 历经各个朝代的发展,至明清时期,已经形成了社学―府州 县学―国子监的学校系统,积累了丰富的教育思想。中国古 代学校教育对各民族的融合、文化的交流、社会经济的发展, 都起过重大作用。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教育始于19世纪末 的现代化改革运动。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用大炮和鸦片轰 开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大门,中国出现了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剧烈变革,传统的古代教育也踏上了艰难的现代化历程。

洋务运动时期,一批新式学堂相继建立,其中创立于1878年 的正蒙书院是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小学。维新运动 时期,盛宣怀、康有为、梁启超等有识之士借鉴西方教育, 积极构建中国自己的三级学校制度,兴办了各类新式学堂。

清末新政时期,随着1904年《癸卯学制》的颁布实施,中国 现代普通教育制度正式形成。新式中小学堂如雨后春笋般涌 现,书院、义学等旧式教育机构也相继改为学堂。中华民国 建立后,南京临时政府先后颁布一系列法令章程,使基础教 育顺应了现代化潮流,向共和民主政体转变。五四新文化运 动奏响了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新篇章。随着杜威、罗 素、孟禄等世界著名教育家纷纷应邀来华讲学,西方教育理 论被引入中国。设计教学法、道尔顿制等实用主义教学方法 在国内中小学中得到广泛试行。1922年颁布的《壬戌学制》 以美国学制为蓝本,针对中国实际,力求“适应社会进化之 需要”、“注意国民经济力”、“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注意生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世界教育发展新潮 流。此后,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基础教育逐 步走向了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发展道路。20世纪50年代直至21 世纪,是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深入发展的时期。前期在反复、 曲折中艰难前进,后期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要面向现 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素质教育”思想的指导下, 基础教育在学制改革、课程结构、教材建设和教法创新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少教育学者开始将国外先进的教育 理论和实践引进国内,自觉地与国情相结合,开展各种教育 实验,丰富了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

纵观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史,我们应该认识到以下两 点:(1)中国基础教育的发展是在传统教育和西方教育的冲 突交融中逐步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 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刻变化。尽管变革的步伐艰难而蹒跚, 但是中国从未放弃教育现代化的探索,并在不同历史阶段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就。直至今日,完整意义上的教育现 代化并未实现,仍然是我们不懈努力的美好理想与方向。(2) 中国基础教育有着优良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 现代化的强大内源性力量。任何文化的发展和创造,都必须 植根于深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中国基础教育的现代化 离不开它的文化根基。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形成了 许多优秀文化价值,如注重伦理道德教育的思想,“天人合 一”、“刚健有力”、“贵和尚中”的教育思维,严谨治学、 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的教学思想,“中西融通”的教育借鉴 观等,对这些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发扬光大,使 中国的教育传统薪火相传下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全球 化背景下,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与独特性,而不是跟在别人后 面亦步亦趋。

同时,我们也要适时地以全球化视野看待中国教育发展 与世界教育发展之间的关系,深刻认识中国基础教育自身的问题。(1)教育价值观不健全。中国有着强调社会本位的教 育传统,总是从社会需要的工具层面上来思考教育目的,没 有切实关注人的需要、强调人的独立性、尊重人的个性。因 此,我们的基础教育仍然是以社会统一标准来要求学生,没 有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教 育评价体系也不完善,过于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从而导致 中国学生的创新精神不断受到压制,素质教育只能徘徊于无 根状态。(2)教师缺乏全球素养。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教师 肩负着培养学生全球素养的重任,因此,教师自身应该先具 备全球素养,即教师不仅要具备开阔的文化视野,了解健康、 环境、人口、国际组织、和平、人权等全球知识,而且要具 有对其他文化的敏感性,批判分析、解决冲突、与人合作的 能力,以及对学生进行全球教育的能力,更要具有民主、公 正、尊重他人、宽容等品质。而中国由于教育目标、师资培 养体制的不完善,在教师的培养中对全球化教育不够重视, 教师的全球化素养比较欠缺。(3)教育国际交流处于不平衡 状态。全球化绝不是某一文化主体的单一化,而是基于平等 对话基础上的相互主体。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后来者,中国 有许多需要向发达国家学习的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 量引进西方教育理论和经验,积极选派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到 国外进修、考察,但在向外介绍本国的教育成就和经验,开 发国外基础教育市场等方面,显然做得不够。中国也是一个 有着悠久历史和巨大潜力的不断改革的国家,应在国际交流中主动传播自身优秀的教育因素。否则,我们将永远处于被 动状态,生活在别国的阴影下。(4)对传统文化教育重视不 够。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的基础教育中所占的比重一度很小。

今天的许多青少年对传统文化已相当隔膜,除了了解教科书 上一些现成的结论和陈述性知识外,他们已说不上具备什么 传统文化素养了。许多青少年,盲目追“新”,对西方的情 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节日非常投入,却几乎遗忘了自己 民族的重阳节、寒食节、端午节等,而实际上他们对中西方 节日的文化底蕴知之甚少。如果在少年时期不能很好地培育 民族文化的根基,那么将来也就不能很好地吸收和整合外来 文化。全球化是当代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特殊际遇。面 对全球化浪潮,我们应在深刻反思本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史 的基础上,吸取历史经验,针对所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的 应对措施,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在教师教育中加 强全球教育,促进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等,重视传统文 化教育等,在全球化语境下切实地从事自身的现代化建设。

二、美人之美 美人之美,就是要求我们了解别人文化的优势和美感, 这是不同人群接触中要求合作共存时必须具备的对不同文 化的相互态度。文化是多元的,即使在当前全球化时代,任 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不可能完全放弃自己的传统和优势,因 此教育呈现多元化趋势。我们不仅要承认文化差异的存在, 还要尊重、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教育,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消化和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西方社会有其独特的 教育传统,主要体现在:(1)在理想人格上,提倡个人本位, 注重个性人格的培养,追求人格的自由独立;(2)在人性与教 育功能上,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在于人是有理智的,注 重人的理智本性;(3)在课程论上,西方课程结构属主智型, 体现了西方教育传统的自由品性;(4)在教学方法论上,主张 天人相分的分析思维,提倡科学理性和实验精神。随着社会 的发展,西方社会的这种教育传统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西方 近代教育精神的特点可以概括为科学、民主与个性独立,那 么西方现当代教育,特别是现代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则表现 在:(1)强化科学教育,注重基础知识训练,着眼教育质量提 高;(2)树立未来观念,养成世界意识,提倡培养具有独立个 性、创新能力与合作精神的新理想人格;(3)重建道德理念, 关注品格教育,提升精神追求[2]。

中国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伴随着对西方教育的 学习而展开的。直至今日,西方发达国家教育中重视培养学 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重视教育的民主性等体现现代教育发 展方向的做法和经验,仍然被我们所借鉴。诚然,由于教育 现代化起步较早,西方国家确实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

但西方文化教育只是世界多元文化中的一个构成部分,我们 对异文化的欣赏绝不应仅限于西方国家。其他教育现代化起 步较晚的国家,由于和中国国情相似,也能为我们的基础教 育改革提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因此,我们需要拓宽眼界,了解和尊重发展中国家的文化教育。例如,印度、马来西亚 等国的基础教育体系是在20世纪中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以 后,以促进民族国家的振兴和经济发展为目标而逐步建立起 来的。在多种族、多文化、多语言的独特问题情境下,在东 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碰撞过程中,这些国家的基础 教育通过借鉴和创新,不断探索自己的道路,形成了自己的 特色。其中蕴涵了许多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经验教训。

如正确认识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或民族主义教育,既不闭 关自守、唯我独尊,又不妄自菲薄、丧失自我,而是将其看 作是构成人类价值的框架,是与全人类交融的通道;克服民 族主义的狭隘眼界,保持和促进文化多元性,将有利于调动 各民族的积极性,发挥各种文化的优点,最大限度地发掘国 家的发展潜能。

正如法国比较教育学家库森所说的,一个民族的真正伟 大之处并不在于它没有向别人借鉴什么东西,而在于它是否 借鉴到好的东西,并使其适应本国情况而有所创新。在借鉴 外国教育经验时,我们一方面要深入分析“他人之美”所赖 以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社会背景,另一方面要注意对“他人之 美”的借鉴吸收不应机械地照抄照搬,而应与本土实际相结 合,方能收到成效。在这方面,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 些教育家堪称典范。他们在不断借鉴和吸收西方先进教育理 论和方法的同时,参照中国传统教育的有益经验,结合中国 实际,积极探索着中国化的新教育途径。如陶行知通过对杜威教育理论的改造,提出了有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在他看来, 对待外国先进的教育经验就如同对待本国经验一样,关键是 看它适用与否。他说:“至于外国的经验,如有适用的,采 取他;如有不适用的,就回避他。本国以前的经验,如有适 用,就保存他;如不适用,就除掉他。去与取,只问适不适, 不问新与旧。”[3](P191) 三、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美美与共就是在“天下大同”的世界里,不同人群在人 文价值上取得共识以促使不同的人文类型和平共处。为了应 对全球化的挑战,解决人类所共同面临的严峻问题,促进世 界的和平与民主,我们需要跨越文化差异寻求教育的普遍共 识,创造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文化局面。在这一过程中, 尤其需要处理好教育的普适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全球化的现 状和未来是统一性和多样性、普适性和特殊性并存的局面。

全球化的这一特性在教育领域则表现为:其一,对教育普适 性的认识。全球问题直接导致了教育的全球视野,人们对教 育的使命、作用与地位达成了共识。片面强调经济发展所带 来的种种社会问题使人们认识到,“‘一切为了经济增长’ 已不再被看作是可以使物质进步与公正、尊重人的地位、尊 重我们应完好地传给后代的自然财富和谐一致的理想途 径。”[4](P3)从更长远的利益出发,必须转变发展观念, 把人的发展置于全部发展行动的中心,这是解决全球面临的 社会问题的必然选择。而教育的目的也只有一个,那就是培养完善的人。“教育不仅仅是为了给经济界提供人才:它不 是把人作为经济工具而是作为发展的目的加以对待的。使每 个人的潜在的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这既符合教育的从 根本上来说是人道主义的使命,又符合应成为任何教育政策 指导原则的公正的需要,也符合既尊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 又尊重传统和文化多样性的内源发展的真正需要。”[4] (P70) 根据这一认识,教育必须是终身的,只有终身教育才能 培养完善的人。而且,教育必须是全民的,每一个人都享有 平等的受教育权利,要满足全体儿童、青年和成人的基本学 习需要。此外,教育必须使人学会共存,即要促进各级教育 中的和平文化与跨文化理解,教会儿童相互尊重独立性与文 化差异,融洽共处;并通过道德教育使儿童养成宽容、尊重 人的生命、共享与平等、真诚、理解等全球伦理观。总之, 在以人为本这一教育目的观下,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展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重 视国际理解教育和道德教育等已经成为全球教育改革的主 导性理念。其二,对教育特殊性的认识。每个国家、民族的 教育都有其独特的文化生存土壤,各个国家和地区对普适性 教育观念的接受是以文化多元性为基础的。所以,每个国家 都是立足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来吸收国际教育理念的,创新 教育、终身教育、全民教育、全球伦理教育等理念在各个区 域具体实践的方式并不一样,有其特殊性,不可能存在一个全球统一的操作模式。如发展中国家的全民教育的实施以普 及初等教育、消除成人文盲、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为重点;
发达国家的全民教育的实施重点则在全纳教育,即“加强学 生的参与,减少学生被排斥”,包括将特殊儿童纳入普通学 校学习,为所有学生提供与他们个人的学习需求相适应的多 样化的教育。此外,每个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建立了 各具特色的教育制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

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各个国家都需要加强相互了 解,促进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把自身教育中的优秀因素 推向全球化的潮流之中,使之成为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全球思考,区域行动”(thinkglobally,actlocal-ly) 已成为全球化时代处理教育普适性与特殊性关系的一个基 本准则。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尽管存在着政治、经 济、历史文化的不同,但在教育目的上却存在殊途同归的趋 势,即培养完善的人。围绕这一目的,各国基础教育改革的 内容主要集中在:教育目标上,关注个人发展与社会责任;教 育管理上,协调集权与分权的关系;课程构成上,兼顾知识 和能力、深度和广度;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双边性等。

但是各国所采取的改革方式却存在很大差异。例如,美国和 中国的基础教育改革有着同样的目的,都是为21世纪培养合 格的公民。而美国所采取的改革措施是:加强学校管理,制 定相应的考试制度,考试的结果公开并用于测定学校和教师 的工作,实行将学生考试成绩与教师工资挂钩的责任制;在每个学校设置天才班,以便及时发现和培养特殊人才;政府 加大对课外补习班(暑假班、校外班等)的投资,使每个教室 与因特网联网,增加学生学习机会;允许自由择校,给学生 和家长选择的权利。中国的改革措施则是:积极开展素质教 育,小学取消百分制,不留或少留家庭作业;禁止对考试结 果进行公开排名或将考试分数公开;取消重点学校,就近上 学;砍掉一切补习班;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和开办各种兴趣班。

可见,中美两国所采取的基础教育改革措施截然相反,这说 明各国都是依据自己的实际需要来实践教育的普适理念的, 不同的国家会采用不同的方法来改革本国的教育体制。而这 也提醒我们:在我们试图向他国学习的同时,也要看到对方 不足的一面,不能忽略我们自身的长处。全球化时代的中国 基础教育改革是一个“教育自觉”的过程,需要我们从相互 交流中获得对自己和异己的认识,以使中国教育适应并促进 全球化进程。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