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致辞 >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的机制制定]什么是社会责任意识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的机制制定]什么是社会责任意识

来源:开业致辞 时间:2019-10-13 07:52:31 点击: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的机制制定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的机制制定 一、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影响 当前,网络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所占的分量越来越 重,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方面,更是产生了正 面和负面两种截然不同的效应。

1.正面效应 网络的运用为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了新 的载体,拓展了德育的渠道,丰富了德育的方法与手段。首 先,网络的超媒体性有助于大学生自主探索,促进了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如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很多在校大学 生就是通过网络了解到灾区的信息,从而主动去关注此事。

各高校的大学生纷纷举行了网上祈福和捐款活动,为救助灾 区人民奉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体现了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 神风貌。又如在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的今天,不少在校大 学生通过网络发表了自己对食品安全问题的看法,其中一些 有关食品安全问题的辟谣性说明,更是突显了大学生关心社 会问题、关注公众利益、不人云亦云的可贵品质。其次,网 络的虚拟性为实现学习者的角色扮演提供了可能。如在网络 模拟人大代表会议上,学生通过扮演来自各行业代表的角色, 体会到了各行各业的艰辛,阐述了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能 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时事的关注度, 加深学生对民生的了解,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自己作为社会 公民的职责所在。再次,网络的隐蔽性使大学生更易于彰显自己的个性,坦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于一些内向 的学生而言,当教师在课堂上问及他们对社会问题的看法时, 他们会三缄其口,但在网络上他们往往能畅所欲言,毫无保 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在网络上就算是说错了什么,也不会 给人带来压抑感,避免了现实交流中的尴尬。另外,网络传 播的快捷性增加了大学生网民关注社会问题的可能性。目前, 我国互联网使用的主要人群是青年学生,尤其是大学生,而 大学生天生对社会问题有一种敏锐感。近两年来网络上不少 热点话题的流行,如由郭美美事件引发的对中国慈善事业的 思考等,都与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推动是分不开的。随着微 博的广泛流行,大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与日俱增,这 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2.负面效应 网络同样存在负面效应,尤其是在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形成方面,其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具体体现在以下 四个方面:一是网络上的不良信息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价值观 的形成。网络打破了地域的限制,各种各样的信息在网上交 汇,这使得网络在成为信息宝库的同时,也成为不良信息的 集中营。尤其是很多具有隐蔽性的信息的存在,体现了不同 国家、不同文化的价值观,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 使大学生在无形中受到了影响。稍不留神的话,网络用户就 有可能在接受各种正面信息的同时,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 响。大学生的自制力和辨别力不是很强,网络上多元文化、多元价值观和多元思想的影响极易使他们产生动摇,进而对 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利于提 高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二是对网络的沉迷使得大学生对自 己的社会角色定位模糊。社会责任意识必须在社会实践中才 能形成,并不断得到强化。人只有明确自身的社会角色定位, 才能明确自己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2]。但网络的虚拟性往 往使大学生分不清其与现实世界的区别,混淆了自己的社会 角色定位,出现角色定位模糊的现象,并最终导致社会责任 感淡薄,使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3]。

例如,大量网络交友版块的存在,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大学 生现实交往能力的形成,降低了大学生的真诚度。三是网络 的开放性使得个人主义盛行,并最终弱化了大学生的社会责 任意识。网络上发言的高度自由性以及网络的隐蔽性使得学 生的个人主义倾向日益得到强化。一些大学生变得更加肆无 忌惮,随意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完全不顾及他人的感 受。四是对网络传奇人物的盲目崇拜使得一些大学生忽视了 自身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拥有高超网络技术的 人往往成为IT界的宠儿,同时也成为大学生崇拜的对象。尤 其是那些IT界的精英,如微软总裁比尔?盖茨、Facebook的 创始人Zuckerberg成为无数大学生学习的榜样。但这种对于 拥有高超计算机技术的人才的崇拜,会导致了另一种现象的 出现,那就是对黑客的盲目崇拜。黑客们拥有高超的计算机 运用能力,他们可以悄无声息地黑掉某一网站,攻击别人的电脑,甚至是不动声色地盗取他人的银行账号,以谋取私利。

个别大学生将黑客当成“知识英雄”来崇拜,而全然不顾及 他们的行为是违法的、不道德的,这样很容易造成个人价值 观的偏离,进而影响了他们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

二、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培养的对策 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大学生个体认识其社会责任、履 行责任的一种独特的道德情感。该责任意识是一种主动性的 责任意识,反映了大学生积极向上、不断进取、勇于承担责 任的精神,体现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树立社会责任意识是 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意 识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和大学生三方的 积极配合。因此,应构建由内而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教育体 系。

1.优化网络环境,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 建立网络道德失范的防控机制,是培育大学生社会责任 意识的重要举措。一方面全社会都应重视网络道德失范问题, 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展一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大学生的 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园网络建设,扮演好 把关人的角色,及时过滤网络上的不良信息,杜绝不良信息 进入校园。相关部门要加强对网络的监控,注重对网络环境 的净化。与此同时,应积极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 的网络道德意识,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要让大学生认识到 网络行为的选择应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标准,并建立在服从整个网络社会的整体利益的基础之上。此外,为了提高 大学生对网络信息的识别能力,学校应创造性地开设一些网 络文化课程,变堵为疏,引导学生辩证地分析网络信息,从 而提升大学生的网络道德素养。

2.加强自我管理,培育大学生的网络责任感 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的熏陶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 形成只能起到外部的促进作用。为了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社 会责任意识,必须使他们树立自我管理的观念。在网络时代, 对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大学生主动参 与到教育中来,使他们实现由被教育者向自主教育者的转变, 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也才能让别 人的教育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4]。一方面大学生要学会 从网络上了解各种最新知识,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了解社会上发生的变化,不断提升自身的素养。另一方面, 大学生要擦亮眼睛,学会甄别信息,正确认识善恶美丑,要 能够抵御各种诱惑,要学会客观地审视自己的行为,时刻提 醒自己在网络上也要坚守社会道德准则,要勇于承担自己的 社会责任。

3.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培育大学的的社会责任意识 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关键在于要让大学生真正 认识到社会责任意识在促进自身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 使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觉性。要实现 这一目标,学校除了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外,还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利用网络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教 育。为此可建立以社会责任教育为主题的BBS论坛,并按照 不同的主题将其分成不同的版块,如“希望工程版块”“敬 老活动版块”“国情民情版块”等,以BBS为交流平台,鼓 励学生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发表在BBS上,供大家学习与交流。

网络论坛具有交互式实时响应的功能,其打破了传统媒体在 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互学习 环境。在这样的论坛上,我们可以积极宣传大学生社会责任 感的重要性,使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得以形成、巩固、提 升和发展。

三、结语 社会责任意识在大学生综合素质中居于统领的地位。网 络虽丰富了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形式,创新了大学生 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的机制,但却淡化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

只有采取优化网络环境、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和加强校园网 络文化建设等多种方式,才能消除网络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使网络成为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阵地。

参考文献:
[1]方乐莺. 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中的道德生成机 制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1):27-28. [2]段慧兰,陈利华. 大学生道德自我之建构策略探讨 [J]. 思想政 治教育研究,2010,26(5):114-116. [3]丁凯,刘志成. 网络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8(1):85-86. [4]严萍昌,曹玉凤.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长效机制 建设的研究 和探索[J]. 高教论坛,2008(6):85-87.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