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入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参差不齐。由于地区差异, 新生中既有中学阶段已经学过一些计算机知识的学生,又有 以前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整体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 度不尽相同,加大了教学难度。然后,计算机技术是一种综 合性极强,发展十分迅猛的技术,知识更新的速度很快,市 面上多数教材内容跟不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能很好地解 决实际问题,也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对应用 能力的考核缺乏有效的方式,当前考试方式以笔试为主,上 机考试为辅,造成理论知识考核过多,学生应用能力考察不 够。计算机基础作为大学第一门计算机课程,如何既达到课 程教学的基本目标,根据每个学生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
既 让学生既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又能具备很好的 动手能力;
以及如何根据医科院校各专业的实际,培养学生 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是每位教师需要认真思索 的问题。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思考。1.针对学生计算机水平的差异性,实施分层次教学 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的课堂教 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由于大学课堂信息量大、速度快,基 础差的学生跟不上,会使他们的学习难度加大,难以赶上其 他同学,挫伤其学习积极性;基础好的学生觉得老师在重复 中小学就学过的知识,是在浪费时间,会使他们产生自满心 理,降低学习热情。结果,理论课就形成了好的不想听、差的 听不懂的局面,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所谓分层次 教学,是指首先将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划分成不同层次,然 后对同一层次学生采取教学要求一致,教学进度一致的方式, 让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都能够在最短时间里有最大收获。根 据计算机水平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部分,一小部分学生由于 对计算机比较感兴趣,且自学能力比较强,已经掌握计算机 的基本操作及互联网的一般运用,有的甚至还可以进行简单 的网页设计;
另外的大部分学生虽然学习过相关课程,但基 础知识掌握不完整,只会一些简单的操作;
与这些学生形成 明显对比的是,另一些来自偏远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的了 解基本是一片空白。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次 教学,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要求。非计算机类 专业的普通本科新生入学后,由教务处及有关教学部门组织 计算水平分级考试,学生自愿参加,考试成绩达到标准者编 入提高班学习,未参加考试和考试成绩未达到标准者编入普 通班学习。普通班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知识点开始教学,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办公自动化软件、 互联网基础等。提高班以应用入手提高学生计算机综合应用 水平以及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该层次课程可分成程序设计、 多媒体制作、数据库应用、网络应用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 兴趣及专业方向自选,使他们能够学以致用。采用分层次教 学,根据学生计算机实际水平分班上课,有助于教师合理安 排教学进度,控制授课的难度和速度,尽量调动每一个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让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自信,加 强学习主导性,既有利于基础好的学生进行深层次知识的学 习,也有利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计算机知识,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2.以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处理好基 础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关系谭浩强教授曾经指出“对于非 计算机专业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目的是让他们掌握 应用计算机的知识,能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于其工作 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业务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 型人才”。这就是说,计算机基础教育应该以应用为出发点。
一般来讲,学习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较抽象的基础理论部 分,如操作系统基本知识及操作等,主要是基本概念和基本 原理,它是计算机学科规律性的知识,理解和掌握这些规律 性的知识,有助于学生运用共性规律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二 是易于接受的软件应用部分,如Word、Excel等软件的应用, 主要靠实验课上反复练习训练来掌握。理论课教学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讲解,目的是提高学生对计算机本质的认识,需要 教师在课堂上较系统地讲授基本概念,反复演示基本原理。
就医科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学习模 式,对于记忆性的知识掌握起来比较轻松,而对于灵活性的 知识,比如二进制数的概念和使用、Excel中的相对引用的概 念和使用,就相对困难,有时经过反复解释还是有很多学生 无法理解。教师必须侧重解决学生这类薄弱环节的问题,把 这方面的教学内容加重,把节奏放缓,例如,可以多举例题来 讲解知识,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和形象化,强化他们的直观 印象。另外,教学内容要考虑计算机科学和应用的不断变化, 由于客观原因,教材往往难以跟上计算机科学的推进,教师 需要通过阅读计算机报刊以获悉计算机学科发展的最新信 息,并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他们的兴趣作为 参照对教材的内容适量补充和调整。实验课教学:侧重于培 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在很大程度需要学生自己去练习 和摸索,虽然如此,教师的引导也很关键。教师既要给予学生 操作时碰到的疑难以适当的解答,更要培养学生利用书本知 识和软件的“帮助”功能的自学能力。因此,对于学生的各 种问题有时不能简单地回答,而应根据问题的种类,给予某 些引导,甚至暂不回答让学生仔细思考。计算机学科的基础 知识和能力的关系是统一的,知识是掌握技能的基础,而熟 练的操作技能又可成为学习新知识的动力和起点。因此,高 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应当把握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的要求,力求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
3.结合医学专业,实施任务驱动与项目驱动教学,培养 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是指对易于明确学习目标的内容在教学 之前就以“任务”的形式下达,直观明了,让学生在学习之前 就了解要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并按照“任务”要求去学习。
例如在讲授WORD文字处理软件模块时,首先给学生演示“成 品”,如一期小报,其中包括对文字、图片、表格及其他修饰 等效果要求,通过样板例子教学,帮助学生能够完成“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项目驱动教学是指当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了 一些系统的练习以后,对不同的应用程序有了一定的认识, 这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相对独立的项目,这些项目应 结合学生的医学专业与学习生活来设计,项目的收集、方案 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后的评价,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起 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例如学习Powerpoint中要求 同学们制作某一医学教学内容的幻灯;
Excel中完成学生成 绩管理(包含数据库的排序、绘制图表、函数等);
Frontpage 中要求同学们制作各自的主页或医学专业主页等。任务与项 目驱动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学生独立完成的项目,引起学生 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培养其独立与团队协 作的能力。
4.完善考核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技术学科,应注重实际应用能力的考察,单一性的期末考试,忽略了对学生学习过程、 实践能力、开发应用能力的考察,改革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是非常重要的。为 了使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够真正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激发学 生的学习热情,应采取综合考核的办法。既最终成绩应包括: 期末考试成绩、平时考核成绩、综合设计作业:期末考试成 绩应包括理论与机试两部分,在权重的设置上既要考虑到期 末考试的权威性又要避免部分学生的应试行为,增加操作和 应用试题的比重,让学生通过分析找出解决方法,训练学生 掌握应用领域的知识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利用机考,随 机抽题组卷,每个考生拿到不同考题,客观题自动评分。这 样既保证了教师出题的灵活性、公平性,也缩短了教师的阅 卷时间。平时考核是针对学生以练习为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的验证性实验的考核,可以抑制“临时抱佛脚”的现象,转 变学生为分数而学的思想,还有助于随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 况。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