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讲话 >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建构】

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建构】

来源:开业讲话 时间:2019-10-31 08:12:08 点击:

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建构

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建构 面对新课程、新教材实验,教师需要智慧教学,边学 习,边实践,边思考,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反思 教学实践,不断提高新课程实验的水平。整体把握教材模块 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点;
生活性是化学教学的联系点;
实验探 究性是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
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化学教学的 关键点;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化学教学的突破点;
生成性是化 学教学的亮点;
问题性是化学教学的兴奋点;
课程资源的开 发是化学教学的发散点;
教材的灵活使用是体现教材的价值 点;
独立思考提高思考能力层次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点;
过程 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

化学新课程新教材教学研究与构建普通高中新课程标 准实验教科书,从教材设计的指导思想、模块式的课程结构 和建构性的教材体例结构上,都力求体现新的课程理念和课 程标准的要求。在近几年来的新课程、新教材实验中,在没 有模式范例的情况下,教师需要边学习,边实践,边思考, 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的认识,不断反思教学实践,不断提高化 学教学与构建水平。

一、整体把握模块是化学教学的基本点 高中化学课程是由两个必修模块和六个选修模块组合 构建的,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深入领会每个课程模块在整 个化学课程中的地位、作用和教育价值,整体把握课程模块 的内容特点,考虑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具体的教学条件,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化学 1、化学2两个必修课程模块的设计具有基础性和整体性,通 过两个模块的学习,使全体高中学生形成基本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也为学习其它化学课程模块打下 基础。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与初中化学课程的衔接,在教学 内容的处理上注重整体性,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核心概念、 重要物质以及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加强化学与生活、社会的 联系,创设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积极 参与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同时,在学习必 修课的过程中,要为相应的选修模块预留接口,搭建平台, 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生活性是化学教学的联系点 化学教学的生活性是学生学习兴趣甚至是学习动力的 直接来源。高中学生会接触到很多与化学有关的生活问题, 教材中编入了大量与生产、生活以及科技等密切相关的材料,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开 阔思路,综合运用化学及其他学科的知识分析解决有关问题。

例如,在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可以联系大量自 然变化、考古研究、建筑材料、热电能、科技发展等一系列 生活、生产事例,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有效获取化学知识, 并促进学生对化学学习的情感和良好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又如,“化学与生活”模块以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为 线索,介绍化学知识及其应用。在教学中要联系化学在健康、环境、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创设生动的学习情景,引导学生 通过调查、讨论、咨询等多种方式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化学 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理解和处理生活中的有关问题。

三、实验探究性是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探究性学习 是学生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教材的编写体现了这些特 点。如人教版化学1 中就编入了27个实验,7个“科学探究” 和7个“实践活动”。在教学实践中,要利用这些素材,激 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 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帮 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技能与方法,启迪学生的科学 思维,在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
通过以化 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过程,强 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有效的课堂设计是化学教学的关键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基于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 计是教师必备的技术甚至是艺术。新课程教学要求的教学设 计是以学生活动为基本点进行思考和设计的,是让学生参与 到知识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中,以达成三维目标。

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内容:教学背景分 析;
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和意义,学生学习化学的情况, 可利用的教学资源;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教学中三维目标和知识框架的设定;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策略与教学过 程;
教学效果评价与教学反思。

在具体课堂教学设计时应把握好四个有效性,即教学内 容选择的有效性,包括处理好选修与必修内容的关系;
教学 问题设定的有效性,包括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明确 目的、因材施教等;
学生活动与探究的有效性,包括课堂教 学氛围、环节设计、问题设计、交流与创新;
例题和课堂练 习选择的有效性。由于新课改下化学学科课时少,内容多, 所以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化学教学的突破点 新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 导建构性的学习——实现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发展的 学习方式,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注重过程体验,使学 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化学1关于“铁的氢氧化物”的教 学中,可将[实验3-9]改为分组实验,做Fe(OH)2的生成实 验时,有的同学按照基本的操作规程进行:将NaOH溶液滴加 在盛有FeSO4溶液的试管里。由于氧气氧化的作用,学生得 到的是灰绿色沉淀,这与课本上所讲的Fe(OH)2是白色沉 淀不同;
有的同学使用了长滴管吸取NaOH溶液,并将长滴管 伸入到FeSO4溶液中将NaOH溶液挤出,得到了白色沉淀,但 很快又变成灰绿色沉淀。实验方法不同带来实验效果的不同, 富有挑战性问题的提出,学生积极的思考、合作交流,带来的思维与智慧的碰撞,思维方式、学习过程中闪光点的发现 等。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把机会交给学生, 使学生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带来了新颖的学习方 式: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等,使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地 学,实现了学习方式的有效转变,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以及科学探究的能力,实现了化学教学的突破。六、 生成性是化学教学的亮点 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新课程的亮点。新课程强调生成, 突出学生的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实践创新和批判精神。教 师应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勇于把课堂向无数不确定性 开放,机智敏锐地把教学过程中不断产生的新的教学资源、 教学内容、教学程序、乃至新的教学目标纳入教学过程,使 课堂生成性资源更好地为预设目标服务。

如在有关SO2的漂白性教学时,围绕“二氧化硫能使含 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这一现象的反应原理,会引发 学生激烈的争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在起作用”;
“二氧 化硫溶于水形成亚硫酸,由于亚硫酸的酸性与氢氧化钠发生 酸碱中和而褪色”。如何验证原理?验证过程中,操作方式, 各种药品性质、浓度、现象的解释等都有可能生成新的课程 资源,如能很好把握时机、整合预设与生成,都将会使课堂 产生意想不到的收获。

由此看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当是:精心、精 细的预设——课堂教学情景下智慧的交融——新的课程资源的生成——预设与生成的巧妙整合——预设目标的达成 与适度延伸。

七、问题设计是化学教学的兴奋点 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 积极性,它能够使学生全神贯注进行思考、进入良好的思维 情景中,使学生进入兴奋状态。问题的设计必须把握以下策 略:把握重点,找准“着眼点”;
明确目的,有的放矢;
由 浅入深、循序渐进;
新颖别致,循循善诱;
重视差异,因材 施教。

例如,在进行选修模块4中“原电池”一节的教学时, 先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锌片与铜片分别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 杯中,进一步验证锌与稀硫酸反应,铜与稀硫酸不反应的结 论。然后,将锌片与铜片用导线连接起来,再同时插在稀硫 酸中,发现铜片表面立即有大量气泡逸出,而锌片表面则几 乎没有气泡产生。这个“一反常态”的实验现象,能引起学 生极大的兴趣,思维特别活跃。在这样的情境中展开问题讨 论,定能收到不同凡响的教学效果。

八、课程资源的开发是化学教学的发散点 化学世界实在是太丰富了,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不再 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要有效利用各种资源,如学校课程资源、 社区课程资源、学生家庭中的课程资源、媒体资源和学生资 源等。

新教材是一种筛选了的课程资源,但教师仍应当进行再度开发。这需要教师认真专研教材,吃透教材的编写意图, 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度开发与整合,依 托教材而不唯教材。如,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课堂教学的 生成性资源的智慧利用,化学研究性课题中各种课程资源的 利用等。

九、教材的灵活使用体现教材的价值点 新课程理念下的新教材与旧教材有着很大的区别。旧教 材是知识、技能的载体,知识体系较完整,是学生所学知识 的较为完整的呈现。因此,旧教材是用来教知识的。新课程 对学科的综合要求很高,但在综合过程中许多知识点在衔接 上有疏漏;
内容具有开放性强、系统性弱等特点。新教材是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创设学习环境、形成知识、技能及价值 观的载体,是主要的课程资源,教学中应当把它作为范例使 用。这是新教材的价值所在。因此,教师要依照自己的专业 理念、科学精神与智慧以及学生的学习实际对教材进行创造 性处理,以提升教学情境的适应性和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体 现新教材的价值。

十、独立思考和提高思考能力层次是化学教学的核心点 就学习过程而言,独立思考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是理解 和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学习化学重在理解,要弄懂原理。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虽然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但独立 思考能力是一个核心点。人教版教材化学1 中设置了19处“思 考与交流”,有9处“学与问”,所有这些对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直接相关的,必须 运用好。

十一、过程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 高中新课程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 些过程性目标作为在新课堂教学中实现的三维目标中的两 个目标。这就表明在化学教学中,必须要让学生在化学活动 中去“经历过程”,即强调体验性教学,强调学生的亲身经 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以“体 验”为核心,对教学提出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 探究、勤于动手”“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等要求。这 就说明过程性是化学教学的着眼点。在具体的教学中,教材 (人教版)中的“实验”“科学探究”“实践活动”、每一 章后的“归纳与整理”等,都是学生过程性学习体验的好素 材,要切实利用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2]刘仕森.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的实施与探索[M].广 州:花城出版社,2007.10. [3]龚雄飞.高中新课程改革问题与对策[M].内蒙古:内 蒙古人民出版社,2007.5. [4]常学勤.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课堂教学技能[M].北京:团结出版社,2008.6.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