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业讲话 > 【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药物性肝损伤

来源:开业讲话 时间:2019-10-30 07:48:49 点击:

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诊治 【关键词】 老年人;药物性肝损害 药物性肝损害(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药物治疗过程中, 由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毒性损害,或肝脏对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过 敏反应所致疾病[1]。老年药物性肝损害一般指年龄超过65岁的DILI患者,年龄 越大发病率越高。老年人的老年性药物性肝损害是老年人消化系统常见病及多发 病,是具有潜在生命危险的中毒性疾病,由于老年人的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脏器 功能减退,基础疾病多,服用药物种类多数量大,极易造成肝脏损害,老年药物 性肝损害越来越受到重视,故有必要探讨其临床特点。

1 易导致药物性肝损害的基础 疾病大多数老年患者伴有多种基础疾病。由于慢性疾病如:肾病、慢 性支气管炎、肺结核、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全身 性疾病,使机体抵抗力下降,同时需要服用大量药物控制病情;因此老年人的DILI 发生概率随着年龄增大而增加,年龄对药物的生物学影响,尤其因血流减少而导 致的肝脏对药物的改变,药物从微血管向肝细胞的弥散能力等都有改变[2]。

2 药物性肝损害反应类型及其代表 药物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既可以是普通治疗剂量药物导致的不能预料 的特异反应,也可以由于摄入大剂量肝毒性药物所引起的中毒反应,既可以是涉 及肝实质细胞或其胆汁分泌功能的急性肝损害,也可以隐袭性发展的慢性肝损害, 主要分为急性活动性肝炎型、肝细胞伤害型、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型和混合型[3]。

大量文献报道造成老年人DILI以中药类占的比例最大[4,5],其次为乙酰氨基酚、 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胺碘酮和抗结核药物[5],这与患者对中药无毒的错误 认识和平时滥用抗生素有关。

3 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表现 老年性DILI的临床表现很复杂,最常见的是类似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 汁淤积型肝炎的表现,常有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肝肿大、黄疸和血清ALT、 AST等升高,轻者停药后症状在短时间内消退,重者可致爆发性肝功能衰竭。

4 药物性肝损害的诊断主要依据发病的时间过程特点和临床诊断标准并排除其他因素,其时间特点包 括以下几个方面:(1)可疑药物的给药到发病多数在1~12周。但既往已对该种药 物有暴露史或致敏的患者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发病(1~2天),一年以前服用的药 物基本排除是急性药物性肝损伤的诱因。(2)药物治疗停止后肝功能异常和肝损 伤消失,常常数周内可完全恢复。如停药后临床表现在几天内消失而转氨酶在一 周内下降超过50%以上,则对诊断非常有意义。(3)偶尔再次给予该药物可引起肝 脏异常的复发。但不可故意重新给予可疑药物,特别是对免疫致敏性肝炎,重新 给一片药物有时会引起暴发型肝炎。此外还需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详 细询问病史,排除其他引起肝损伤的病因,如有无肝胆疾病史、心功能不全、过 量饮酒。肝活检有助于早期了解肝损害程度和病变类型。

5 药物性肝损害预防和治疗 合理用药是预防老年人DILI的最主要方法,根据老年人的药物代谢特 点,尽可能选用肝毒性相对较小的药品,严格控制剂量,用药应注意个体差异, 用药期间密切观测肝功能,避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老年人发生DILI后首先应立 即停药,同时可通过洗胃、导泻、活性炭吸附、渗透性利尿、血透等方法清除肝 毒性药物。维生素类、降酶药物可使肝功能好转;熊去氧胆酸、门冬氨酸可促进 黄疸消退;静脉滴注促肝细胞生长素或前列腺素E保护肝细胞;在有免疫高敏性证 据患者中可考虑使用皮质激素;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补充蛋白质等全身 性支持治疗也应及时跟上。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