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实验室管理模式改革 1.1 管理体制 我院2003年7月成立了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整合各类 实验室设备设施资源,实现了学院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 校内实验基地由中心统一管理、统管共用,构建了“教学、 科研、基地三位一体”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缓解了扩招带来 的本科教学实验设备和设施不足的压力,保证了实验教学任 务的完成,在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变为能力的过程中发挥 了重要作用。
目前,园艺学实验教学中心仪器设备总值2 780余万元, 实验基地占地200亩。2007年,中心被评为国家级实验教学 示范中心建设单位,2013年通过教育部组织的验收。1.2 运行机制 1.2.1 实验室建设及运行 实验教学中心利用省部共建园艺学基础实验室与山东 省高校第一、二期骨干学科实验室建设等资助资金800余万 元,购进了一大批实验教学急需的仪器设备及设施;
利用“八 五”“九五”“十一五”重点学科建设,“十一五”重点实 验室建设,“十五”重中之重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等资 助资金2 000余万元,购进了以气-质联用仪、等离子质谱仪 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仪器设备,保证了教学、 科研、社会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本科教学经费、研究生教育经费、学科建设经费中的设 备维修费,由学院统筹管理、统一使用。实验教学中心对科 研项目收取一定的大型设备使用成本费,保证了实验室仪器 设备良好的运行状态。
1.2.2 实验基地建设及运行 园艺实验基地占地200亩,有现代化的温室、大棚、日 光温室等设施10 000余平方米,有果、菜、花、茶名贵品种 资源300余种。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摸索总结,形成了实验基 地“一个平台两条主线”“三种运行体制”共存的运行模式。
一个平台是学校、学院投资搭建实验基地基础设施、安 保管理平台;
两条主线是按照学校土地有偿使用的规定,实 验教学和科研示范分别由学院教学、科研两条主线计划投 入;
三种运行体制是实行园艺实验基地教学用地由教学经费保障,科研用地由各科研项目保障,科技示范用地由承租园 艺企业投资保障的运行体制。
2 保障措施 2.1 完善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 实验室开放是提高实验室和仪器设备利用率的重要措 施,是加强学生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2.1.1 中心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规定 明确了实验室使用与登记、实验设备使用与交接等一系 列具体措施,保证了实验室的运行秩序。
2.1.2 加强实验室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岗位培训 采用“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集体培训与自学 相结合的方式,中心逐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实 现“一专多能”,提高实验室开放保障能力。
2.1.3 采取灵活的方式加强实验室管理力量 发挥教师学历高、水平高的优势,根据各自特长,聘请 相应教师担任大型设备技术指导。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实验室 管理和技术力量相对薄弱,实验室根据工作实际,邀请研究 生协助工作,申请本科生勤工助学岗位。
2.2 拓展实验室开放内容 2.2.1 实验室实行多种形式开放 建立了时间、内容、实验器材的“三开放”模式,为学 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大的自主空间。积极为学生的课程 论文和毕业论文研究服务。每年相关专业50%以上的学生要借助中心的实验条件完成论文。2010年以来,在中心完成的 论文中,12人获优秀学士论文奖励。
2.2.2 重点支持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计划项目 将相对独立的科研训练起始时间前移到一、二年级, 激励学生自主创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学生参与创新活动。
三年来,共支持国家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6项、学校SRT项目 12项、学院创业创新项目60项。
2.2.3 将学生社团的科技创新活动纳入开放管理 相关专业的学生社团数量多、活动多、参与学生多,依 靠中心的条件支撑,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茶文化协会自编自 演的“谢师茶”“沂蒙干烘情”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茶艺技 能大赛”中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个人二等奖。“茗风”茶 学创业团队集茶叶生产、加工、审评及茶文化于一体,为学 生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每年惠及学生200余名。
2.3 改进实验教学方法 2.3.1 坚持本科实验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我校有上百年的办学经验,发扬光荣传统十分必要。
“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是我校传家宝之一,园艺专业在 传承实训认知“模拟承包制”的基础上不断创新,面向二年 级学生开展“青春创业竞赛”,为学生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 践搭建了平台。园艺学院有为学生提供土地搞专业实践的传 统,最早是一个班一块地,院里免费提供种子、肥料,让学 生在探索中了解农业,热爱专业。近几年,为更好地锻炼学生,学院在实验站开辟了“青春创业基地”,面向大一学生 组成模拟公司进行土地使用权竞标,试行“模拟承包制”, 划片划地,划树种分品种,明确责任义务,“承包”到人到 组,放手让学生参与生产、管理和经营决策,增加了学生的 责任感与贴近社会生产的真实感,探索了本科生深度共享科 研资源的新途径。
2.3.2 本科教育实施导师制 实施“大学全程导师制”,即在本科一、二年级设由 班主任和青年教师共同承担的导师制。青年教师由学院坚持 高标准、高质量、高素质,从优秀的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 中选择。导师经常深入学生中间,提供思想引导、学习指导、 生活辅导、心理疏导、成才向导。使学生管理从以“管”为 主到以“导”为主,导师对学生学习、选课、第二课堂活动、 就业等进行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需求, 同时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进行必要的生活、心理等方面的辅 导,结合专职政工人员的日常教育管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 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在大三第一学期让学生和所有教学科 研教师自由“双向选择”,一旦确定选择对象,教师则负责 学生课程论文的指导、生产实习及毕业论文的指导。
导师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安排实习培养方案,使导师因 人而异、悉心施教成为可能;
学生选择心目中的理想导师和 感兴趣的学习方向,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实验室工作,深度参 与教师及研究生的科学研究工作。大学全程导师制的实施,铺设了一条因材施教的人才培 养之路,创建了一条学生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建构了一个教 书育人的新机制。实施大学全程导师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思想政治业务素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挥,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就业能力。
3 效果与效益 3.1 设备使用率高 实验中心成立以来,实验室管理及运行状态良好,设备 使用率、设备完好率、设备效益均较高,深得学院内外师生 的好评。2012年学校根据山东省统一要求进行了全校大型仪 器设备使用情况审计考查,中心在7项考查指标中有5项名列 前茅。
3.2 教学成效显著 3.2.1 学生学业成绩优异 近三学年,学生课程考试平均分77.7分,毕业生中研究 生考取率一直保持在50%左右。2013年考研率高达59.2%,其 中考取985和211工程等全国重点院校的研究生比例达到 58.7%。
3.2.2 学生综合素质提高 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具有较高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 力。近三年,200余名学生参加国家创新性实验计划、SRT、 “挑战杯”等创新竞赛活动,25人次在省部级以上创新创业 竞赛中获奖,157名学生组建了17支创新创业团队。茶文化协会学生2010年参加全国高校首届茶艺技能大赛荣获团体、 个人二等奖各一项。
3.3 科研成果丰硕 课题档次不断提升。近年来,学院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 学基金16项,其中杰出青年基金1项、优秀青年基金1项,承 担国家跨越计划、国家科技攻关、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基金、 国家948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际合作项目等以及山 东省科技厅、教育厅、山东省自然基金等项目100余项。近 年来,学院年均研究经费4 000多万元,教师主编和参编全 国通用教材和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15部,发表学术论文328 篇,其中SCI收录73余篇。2010年以来,学院教师获省科技 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获取各类国家专利32项。
3.4 社会影响力增强 近年来,学院招生第一志愿报考录取率逐年提升,2010 年为44.1%,2011年为54.9%,2012年为58.7%,2013年为100%。
本科毕业当年考取985和211工程等重点大学研究生录取率 高,2010年为21.1%,2011年为16.1%,2012年为17.7%。学 生一次性就业率稳定在93%以上。
园艺专业毕业生谢思惠,坚持自主创业,2012年获全国 “就业创业先进个人”称号。山东省2011年启动名校建设工 程,2012年园艺专业被确定为首期应用基础型重点建设专业。
普通园艺学成为国家精品课程,2013年建设为“国家精品资 源共享课程”。2012年学院获得“山东省科技兴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 王玉法,梅兰兰.开放与共享实验室教学模式的构建 [J].实验室科学,2013(1):118-121. [2] 周林,陈雨海,孙建迎,张庚灵,钟杰.坚持科学发 展观推进“四位一体”教学管理改革[J].山东农业大学学 报:社会科学版,2009,40(1):123-125. [3] 王帆.关于构建高校实验室共享平台体系的研究[J]. 中国轻工教育,2010(3):52-5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