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学体育 教学 人文化 一、大学体育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在市场经济大潮下,高校片面追求所谓的学术一流,对 学科建设、学术环境的改善重于对学生成长环境和教育的投 入,这实际上是偏离了大学的职能。大学的社会责任是什 么?是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要提高整个民族的素质,学校 的体育教育非常重要。”高校学生们的体育成绩往往都是靠 传统的“跑、跳、投”评定的,但是事实上评定成绩的标准 与最终的结果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体育教学的目的是让喜 欢运动的人得到快乐,壮大健身的队伍。因此国内一些大学 从人文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体育教学的形式等做 出了积极调整和改革。高校的竞技体育应该和体育教学结合 起来。一流大学的学生不该是一副弱不禁风的孱弱形象,应 该通过体育强身健体,陶冶情操。大学体育应该实现三个目 标:引导学生热爱体育,教会学生们科学锻炼,全面提高学 生体质。
二、实现大学体育教学教育人文化的措施以及积极作用 1.构建人文化大学体育 ,树立人文体育观体育课程是促进身心和谐发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 学教育、生活与体育技能教育于身体活动并有机结合的教育 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推进大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根本之策是树立人文体育 观,进而在人文体育的思想意识之下,以人为本,推进改革。
在逐步淡化生物体育观、树立人文体育观的基础上,推进大 学体育人文化改革的核心任务是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新体 系。
目前国内高校比较成功的改革措施当属将活泼、活跃的 方式融入大学体育教学和课外活动,具体表现为由学生任意 挑选各自喜爱的项目,并组成各种运动队或是俱乐部;
如果 想换项目或是俱乐部,随时都可以“自由转会”。如此一来, 一些在球类项目上技术好,但体能差的学生,也可以在运动 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让体育的魅力发挥至极致。切实让学 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获得愉悦的身心。
2. 课程内容层级分布,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 新的体育课程体系要求紧紧结合学生特点,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改善学生缺乏体育热情的状态,有步骤地逐步培 养起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文化涵养,所以将有限的课程内 容进行层级分步设置是新课程体系的一部分。
通过大学体育社团建设与体育课程建设相结合的形式, 加强对学生体育精神的培养。把体育部改制为体育中心,并 投入经费建设设备齐全的学生体育活动中心。改变单一的体育课形式,在学生中组建不同的体育社团,使大多数同学能 根据自己的条件参加一到两个体育社团。教学组织形式的多 样化也是这一新体育课程体系的科学之所在。由于各年级学 生的特点不同和体育课程内容的层级分布,要取得良好的体 育教育效果与相对应的教学组织形式分不开,所以,这里谈 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与课程内容的层级分布分不开。另外, 采用学分制、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方式是必不可少的,科学 的体育课程新体系要求摒弃教师绝对主导的旧模式,注重发 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性。
3. 大学体育教育加强社会性 大学体育不仅要注意完善内部机制,而且要加强与社会 的联系,研究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相衔接的问题。通过体育 教育不仅让学生锻炼起来,身体强健,还能培养学生按照规 范、规则来做事的意识。另外从心理学角度,热爱体育的人, 一般性格外向,容易接受新事物,创造力比较强。因此,要 培养一个有创造力的青年群体,就一定要下功夫培养他们的 体育精神。
三、小结 大学是人一生接受学校教育的最为关键的承上启下的 阶段。大学体育在进行体育基本知识、技能的教学过程中, 既要考虑到学生在校期间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要求并达到相 应的考核标准,更应考虑其毕业以后更长时期坚持有效的体 育锻炼和健身习惯。因此强化大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意义。
[1] 张志前;;新课程?新技术?新变革 运用现代教育技 术促进初中物理新课改的实践及思考 [A];中国教育技术协 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曹彧 董新光;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现状分析 [N];中国体育报;2002年 [3] 黄旭;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体育课程的发展研究 [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参考文献】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