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就业难;
大学生;
就业形势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毕业生人数逐年攀高,2015年高 校毕业生达749万,相比2001年的114万可谓天差地别。社会 对于新世纪以来高校扩招一直质疑不断,一定需求的用人单 位与年年人数递增的大学毕业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 业人数不断增加,不同学历层次就业差别较大,大学生素质 也参差不齐。于是年复一年高呼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了常态。
多方面原因造成了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 注的问题,就业问题成为反映我国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 程度,衡量我国高等教育,关系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成功 与否的重要因素。
二、就业难原因探讨 随着国家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大学生就业观念正迅速 发生变化。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破解大学生就 业难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大学应届毕业生人数迅速增长,就业压力不断增 大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迈入“大 众化”阶段。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2001年114万,2009年突 破600万,继201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突破700万之后,2015年 的毕业生人数持续突破700万,并超过去年的727万达到749 万之多!毕业生人数在年年递增,就业之难也似乎成了常态。
(二)择业期望过高 一方面,对于部分大学生来说,许多用人单位的工作性 质、薪酬待遇等达不到学生的心理期望,宁可“事业单位打 杂,不去中小企业骨干”“撒网式考公考事”。另一方面大 学生初次就业工资也只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对于人民生活 逐渐富裕、逐步迈入小康社会的中国来说,结果就是“啃老” 人数增加,延缓就业时间,以期获取更好的工作岗位。对比 国外和国内、国内农村和城市的相关数据可知,大学毕业生 对工作的期望过高也可以说是由中国教育思想、家庭环境等 因素纵容而成的。
(三)就业过程的性别歧视 就业的性别差异由来已久。在高校毕业生中,成绩优秀 的女生比男生数量多得多,但用人单位更倾向于招男生。高 学历的女性自觉抵制性别歧视的结果就是:女研究生就业困 难度上升,而且表现为女研究生的签约薪资水平显著低于男 生,在就业机会和就业率上也是如此。性别歧视的另一个表现在于,在就业薪资上,女生比男生更少,发展也更不稳定。
而且性别歧视也造就了女生对薪资的期待低于男生。本科毕 业生中,可以接受3500元以下月薪的女生比例为68%,比男 生高8.3个百分点;
硕士毕业生中,可以接受5000元以下月 薪的女生占53%,比男生高14.6个百分点。在要求男女同工 同酬的呼声中,这样的现象既现实又无奈。
(四)高校推行多年的素质教育并未使得专门人才素质 达标 我国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过于陈旧和单一,专业和课 程设置未能跟上国际形势,内容过时,实践和实习课程偏于 形式化、流程化。使得大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心理 素质上未能达到企业的用人标准。存在“重书本轻实践”“重 分数轻能力”的问题。根据麦克斯公司的近几年对高校毕业 生的跟踪调查,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最不满意前三点分别 为:实习和实践环节不够,无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课程内 容不实用或陈旧。除此之外还有供需信息不畅,区域经济发 展不均衡、人才的地域分配不均衡,人才供需结构失调、不 能人尽其用等原因。
三、积极方面与展望 虽然大学生就业问题在未来几年仍会困扰社会和家庭, 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能够有所改变,而 且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许多方面正在向积极方面发生 变化,就业难有了新常态。(一)高校扩招放缓 因人口政策带来的90、00后人口增长放缓而导致学龄人 口的逐年减少,以及出国留学、自主创业等渠道的分流,使 得我国高校扩招也在放缓,在未来几年甚至可能出现零增长 和负增长,毕业生数量也将回落,这种情况预计到2022年之 后才能有所好转。
(二)国家产业转型升级 恰逢国家产业转型升级这个新机遇,尽管学者们对于在 短期和结构上是如何具体影响就业持有不同观点,但普遍认 为从总量上来看在长期上有利于就业。并且随着产业升级的 进行,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产业升级将为大 学生拓展新的就业空间。如何通过调整高等教育模式和专业 设置来更好地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需求,从而适应产业转型 升级要求,是高校要着重考虑的。
(三)国家对高校就业创业指导的愈加重视 国务院要求各地各部门各高校共同努力,积极引导毕业 生到基层就业,例如苏北计划、西部计划等等。要求把高校 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列为重要督查内容之一,建立高校毕业 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跟 踪调查和回访,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和就业、鼓励参军入伍, 进一步加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后续服务工作。
(四)财政补贴 在发达国家中,政府财政从就业服务与管理、就业补贴、失业补贴、劳动力培训、社会保障措施等各个方面给予强力 支持。令人欣喜的是,随着我国法规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 国逐步建立了起了完善的贴补制度,各地方对引进人才的补 贴力度也不断加大。人社部发〔2013〕43号以及2015年的补 充条款:对申请助学贷款、享受低保家庭的毕业生给予一次 性的求职补贴。是全国性的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求职补贴。各 地方还有各自针对大学生就业的优惠政策和引进人才的制 度,例如,东莞给予2008年及以后毕业的东莞户籍大中专毕 业生,工作累计满一年(含一年)以上,给予“企业就业岗 位津贴”,最长可补贴24个月,按中专、大专、本科、硕士 分别补贴200、400、500、800元/月。
四、结语 虽然广大学子身处就业难的环境中,但不应盲目悲观。
国家、社会已调动起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未来几年就业难 问题或有所缓解,需要社会、高校、用人单位共同做出努力。
大学生则应做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这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参考文献:
[1]李付俊,孟续铎.我国产业转型升级下的高校毕业生 就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人口与经济,2014(6). [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大学生就业状况究竟怎 样[N].光明日报,2014. [3]陈鹏.公众主观感受与就业率的差异――新常态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6). [4]陈艳.从产业升级的角度透析大学生就业问题[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4).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