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科学探索活动中的重要组织形式,也是萌发幼儿科探兴趣、激发创新能力的 重要途径。我园针对科学小制作过程中存在的目标模糊而单一,缺乏针对性;
内 容随意,缺乏差异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组织方式方法单一,缺乏自主性等问题, 进行了实践和研究,摸索出了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明确价值取向,制订具体可行的科学小制作目标 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取向,才能保证科学小制作目标的制定不偏向, 才能保证教师为幼儿选择适宜的内容和材料,让幼儿动手制作,体验设计、创造 的快乐。科学小制作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幼儿在制作之前必须对相关的事物进 行认识、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想象、创造,它涉及探究、技术、工程、学 习品质等。因此,我园在遵循科学特色教育研究过程中形成了“玩出个性、玩出 聪明、玩出成功”的价值取向,按照科学小制作活动的特征,确立了“个性品质”“科 学探究”“设计制作”和“创新思维”协调发展的总目标。如下表所示,为保证小制 作协调发展的总目标能落到实处,我们将小制作协调发展的总目标逐层分解为各 年龄阶段小制作目标、各主题小制作目标、具体活动制作目标,并形成系列,这 样就确保了教师在选择内容、材料、组织策略上的方向性和目的性。
二、根据幼儿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宜的内容 1.内容选择的生活性 科学小制作的内容选择需要体现生活性,即内容来自幼儿身边的事物, 能和幼儿已有的经验有机结合起来。如小班科学小制作活动“泡泡器”内容的选择 就是在幼儿已有经验基础上生成的。吹泡泡是孩子喜欢的活动,在未上幼儿园之 前,他们已经在玩吹泡泡游戏了,对吹泡泡的工具也有一定的了解。另一方面生 活化的内容能让幼儿体会到科学就在身边,科学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大班小 制作“神奇的探测仪”内容的选择就是让幼儿利用光的反射特点设计制作镜子探 测仪,解决高处或者低处孩子看不到而又急于要了解的“神秘礼物”,亲身体验感 知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
2.内容选择的适宜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幼儿 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年龄特点。因此在内容选择过程中, 我们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努力找准幼儿的“最近发展区”,选择的内容既 有一定的难度,又能让大部分幼儿通过努力完成操作。在小制作活动中,我们发 现有些内容深受幼儿喜欢,但制作步骤较为复杂,幼儿很难完成。为了满足幼儿 的兴趣需求,体验成功感,我们适当地将繁复的制作内容变得简单一些。如大班 小制作“会动的小汽车”,它有多种的组装方式,刚开始,幼儿的制作兴趣很高, 但最后很多幼儿没有完成作品就离开了。仔细观察幼儿的制作过程,我们发现小 汽车内部需要用到螺丝,这些螺丝太小,幼儿在组装时总是拧不紧、掉下来,屡 次失败使幼儿兴趣索然。于是,我们将汽车内部组裝部分去掉,幼儿只要制作外 部基本的轮廓,保证车子能顺利动起来就好。做了减法后,幼儿制作探索的兴趣 马上由“冷”变“热”。
3.内容的选择体现探究性 科学小制作不同于艺术小制作,它是科学原理的运用,因此在内容选 择上不仅要体现操作性,更要体现探究性。如电路组装“汽车动起来”就是一系列 探究性非常强的内容。幼儿将电路及马达组装完成后,发现汽车虽然动起来了, 但跑得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幼儿开始探寻原因。他们逐一排查,先更换 了电池,又将圆头风扇换成三角形风扇,汽车的速度稍微快了一点,但他们还是 不满足。仔细观察后,他们觉得可能是动力太小的缘故,于是从材料框里又找出 了一个马达并安装在汽车的另一端,当两个马达同时打开后,没有出现让幼儿惊 喜的一幕,汽车反而一动不动,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幼儿又开始了探索。
三、运用形式多样的组织策略,凸显小制作活动中幼儿的自主性 科学探索小制作的组织方式有两种:一是区域中幼儿自主性的探索制 作,另一种是集体活动形式的小制作。我们更多的是将小制作投放在科探区中, 通过有效的策略,引发幼儿制作、探究的热情,学会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创造 性地完成作品。
1.提供丰富多样的材料 适宜和充足的材料能让幼儿有更多自由选择和自主操作的可能性。为 满足各种不同内容的制作及不同能力水平幼儿的需要,我们提供材料“百宝箱”。“百宝箱”中各种材料齐全且数量充足,如纸质类的有纸板、纸盒等;
配件类的有 绳子、电线等;
半成品的有车轮、滑轮等。不同的材料、不同的制作方法,需要 配备不同的工具。为此我们还将各种各样的工具按其功能和操作难易度进行分类, 呈现在材料柜,以备幼儿选择使用。好玩的工具带领孩子进入科学探索的奇妙旅 程,真正体验到科学小制作中的无穷乐趣。
2.巧用各种支架 为凸显小制作中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巧妙地运用“问题情境”“图示呈 现”“成品比对”等支架,帮助其学会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1)巧设问题情境。制作过程中,教师巧设问题情境,让幼儿带着 问题去思考,解决制作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完成作品。如大班小制作“汽车 开起来”,教师运用三个问题:请你自选材料设计一辆小汽车,你想设计一辆什 么车?(车型)用什么材料做?(材料选择)用什么办法让它动起来呢?(用什 么做动力推动,是电路还是用气球)带幼儿进入设计及制作活动。
(2)巧用图示。图示是指以直观形象、简洁明了地呈现科学小制作 的步骤、方法。我们把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制作的内容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在区域 内,并进行分层,按制作难易程度标上“挑战系数☆”的标记,难度最大的用“☆☆☆” 表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进行选择性制作。对一些制作较难的步骤 (难点和细节部分),我们再进一步细化图示,帮助幼儿看懂、会做。如制作“旋 转卡”的最后一步穿线结最难,我们绘制了连续动作的图示,让幼儿通过观察, 仔细比对、模仿,最终完成整个作品。
(3)成品比对与半成品铺垫。当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出现材料选择、 连接方法、前后顺序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不是直接告知,而是提供成品,让幼 儿通过与成品的比对发现自己制作中的问题,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使制作顺利 完成。如在“吹吹乐”制作完后,幼儿发现小球怎么也吹不起来,教师提供了已经 制作好的成品,幼儿在与成品比对中,发现喷口与吸管的位置不对,经过调整, 终于成功地让小球从喷口处冲了上去。幼儿制作能力存在差异,有些动手能力较 差的幼儿往往不能完成小制作。为了调动这些幼儿制作的积极性,教师降低难度, 通过提供半成品,让幼儿体验成功。如幼儿对一些电动玩具的拆装、改装比较感 兴趣,但小肌肉动作发展不协调,往往出现只会拆不会装的情况,这大大打击了 他们探索的积极性。为此,我们把电动玩具中拆下来的马达、电池和电线连接固 定,幼儿只要装上外壳,并在外壳上加以装饰就可以变成风车、摩天轮等不同的新玩具。
3.指导同伴互学 同伴是幼儿学习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间存在的个体差异给同伴间的 相互学习提供了可能。一些能力强的幼儿通过演示、帮助,让更多的孩子完成了 相应的操作,在体验成功的同时积累了不同的经验。如在“攻城大炮”的制作中, 弹跳板与拉绳的位置是关键,毛毛一直为炮弹发不出去而着急。可当我一会儿再 去看她时,她高兴地告诉我“我成功了”,并积极地演示给我看。我问她是怎么成 功的?她指着一边的乐乐说:“我看她做的。”并兴奋地把自己发现的秘密演示给 我看“拉绳必须粘在弹跳板顶端”。看着毛毛的神情,相信她收获的不仅仅是制作 的成功,而且是比较观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的提升。
作者:贾秋美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