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开学 > 创新能力构成元素及创新教育研究_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构成元素及创新教育研究_创新能力

来源:开学 时间:2019-11-11 07:54:06 点击:

创新能力构成元素及创新教育研究

创新能力构成元素及创新教育研究 摘要:针对当前高等学校对创新教育教学的模糊认识, 以分析创新能力内涵及其构成元素为出发点,把创新能力聚 类为显性特征集和隐性特征集,提出对大学生应注重创新能 力隐性特征的培养。通过分析隐性特征集的培养薄弱要素, 给出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和创新心理等要素以及专业教育与 创新教育相融合是目前创新教育的薄弱环节,为开展创新教 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

关键词:创新能力;
构成元素;
薄弱要素;
显性特征;

隐性特征 高等教育全面深入地开展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 深远的意义。这是我国发掘并储备社会创新人才,提升社会 创造动能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政 策引导下,各高校纷纷开展创新教育。但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体现在创新教育的片面性上,把工程教育简单地作为创 新教育,用项目式教学代替创新教学;
二是体现在创新教育 的急功近利性上,用创新结果(成果)代替创新教育的过程, 用社会实践活动代替创新训练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 因,是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对创新能力 的构成元素缺乏深刻全面的理解。论文在分析创新能力内涵 和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创新能力构成 元素,并分析创新教育的薄弱要素,为探索创新教学体系建 设和创新教学改革提供思路。1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元素研究现状 一切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皆可构成代表创新能 力的元素。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大学生创 新能力的影响因素也不同。蔡离离把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分为 创新学习能力、创新知识基础、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技能四 个方面。其中,创新学习能力细分为发现问题能力、信息检 索能力、知识更新能力、标新立异能力等因素;
创新知识能 力细分为基础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交叉知识水平、创 新知识水平等因素;
创新思维能力细分为直觉思维能力、逻 辑思维能力、创新想象能力、批判思维能力等因素;
创新技 能细分为创新活动成果、课题独特水平、课程设计质量、毕 业论文质量等因素[1]。显然,其没有考虑到非智力因素对 创新能力的影响。余华东认为创新能力应该由创新思维能力、 非智力因素、创新实践能力这三个要素构成[2]。其虽然考 虑了非智力因素对创新能力的影响,但未把知识水平、学习 能力等纳入到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因素中。笔者曾把大学生 创新能力培养划分为创新意识、创新基本能力、创新实践能 力三个阶段,其中,创新基本能力包括创新知识能力、创新 学习能力和创新心理能力等方面[3]。陈若松虽然考虑了智 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影响,但仍然未能 系统、全面地构造出创新能力的影响元素[4]。

2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元素 要全面清晰明了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元素,首先应该清楚关于创新能力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此为分析的出发点,进 而完整合理地聚类出创新能力的构成元素。

2.1创新能力 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不同的人亦有不同的认识。陈若松 认为创新能力并非单纯意义上的智力因素,而是一种性格特 征、精神状态和综合素质[4]。李才俊认为创新能力指主体 (人)从事创新活动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智力 能力和人自身具备的性格特征[5]。林健认为创新能力是指 人们在丰富的知识和开阔的视野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性的思 维活动,发现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途径,并 通过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产生新产品、新技术或新方法的能 力[6]。金盛华认为所谓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指高校 学生在各种类型的创造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 已有知识和经验,新颖而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 新思想、新方法和新成果的本领[7]。美国心理学家麦金农 认为真正的创新能力应当同时满足新颖而不常见、适应性或 现实性、具有独到的洞察力三个条件[8]。无论怎么定义, 可以通俗地把创新能力解释为“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提出新 设想、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发现并解决新问题、提出新 设想、创造新事物”,可视为每个正常人或群体所获得的创 新成果,创新能力则是在取得创新成果的这一活动过程中所 表现出的能力。

2.2构成元素通常,人们把授权专利、发表论文、出版专著视为标志 性的创新成果。对于大学生来说,在各类科技创新竞赛中获 得一定等级以上的奖项,也是标志性的创新成果。可以把这 些具有标志性的创新成果所表现出的创新能力称之为创新 能力的显性特征。无疑,这种显性特征代表了成果获得者具 备了创新能力。由于大学生特别是本科以下层次的学生在大 学阶段的主要任务仍然是学习并积累知识、提高综合素质、 培养专业技能,加之这个阶段多数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尚未完 全成熟,因此,在这个群体的在校学习过程中,出现了只有 少数人能取得创新成果,而多数人未能取得创新成果的普遍 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这些学生不具备创新能力。当他们走 入社会,进入到25~45岁人生的发明创造黄金年龄阶段时, 很多人会在其专业领域取得创新成果。究其原因,是由于在 校学习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从事创新,取得创新成果的潜在 能力。可以把这种潜在的创新能力各影响因素视为创新能力 的隐性特征。图1为基于上述思想构建的大学生创新能力构 成元素思维导图。创新能力的隐性特征包括知识能力、实践 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等五大部分。知 识能力包括一般知识、专业知识、交叉知识、动态知识和创 新方法知识等元素。实践能力包括创新设计能力、试验实践 及动手制作能力、调研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外语计算机应 用能力等元素。学习能力包括信息检索能力、分析归类能力、 知识更新能力、记忆能力、发现问题能力、质疑立意能力等元素。思维能力包括发散、收敛、直觉、逻辑、批判、灵感 等思维能力和创新想象能力等元素。非智力因素包括创造性 人格与创新心理。创造性人格包括创新意识、创新动机、创 新情感、创新毅力等元素,其中创新情感和创新毅力可归类 为创新心理。

2.3元素聚类 根据上述大学生创新能力构成元素的构思,可以把大学 生创新能力构成元素构建为两个元素集,一个是创新能力的 显性特征元素集(简称为显性集),一个是创新能力的隐性 特征元素集(简称为隐性集)。显性集可描述为:显性集={专 利,论文,专著,竞赛获奖}。隐性集可描述为:隐性集={知 识能力,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思维能力,非智力因素}。

隐性集又可以分为若干个子集,每个子集有若干个元素,例 如,知识能力={一般知识,专业知识,交叉知识,动态知识, 创新方法知识}等等。可以运用这些集,建立大学生创新能 力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对每位学生创新能力的显性能力和 隐性能力进行评价,为社会评估、储备创新人才。对于大学 生群体来说,具有显性集特征的人群只占有全体群体的少数, 且多集中于大学本科高年级生,具有隐性集特征的人群占有 全体群体的多数,且大学本科低年级生这一特征更为明显。

如果把创新教育划分为通识教育和专长教育两部分,则通识 教育即为培养创新能力隐性特征的部分。可见,探讨对大学 生创新能力隐性特征元素的培养方法更具有普遍意义。3创新教育的薄弱要素分析 观察创新能力的隐性特征集的各元素,可以得到这样的 结论:在高等教育中无论是否提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其 实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标之一即是培养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

例如,公共基础课程,在给学生教授着一般知识,提高了大 学生一般知识的能力。专业课程在教授着专业知识,提高了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的能力,实践环节在培养着学生的动手实 践能力等等。这可以用来解释为什么在过去的大学教育中, 虽然未明确提出和实施创新教育,仍有部分学生取得了专业 技术领域的创新成就的现象。但毕竟能取得这样创新成就的 人所占全体学生群体的比例很小,且取得创新成就常常是依 靠一时的创新灵感,创新效率较低。虽然大学教育已经在润 物无声地培养着学生的创新能力,但对于很多创新元素的教 育,如果从真正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角度来看,却存在着很 大的问题。例如,教学手段陈旧,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模 式,导致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较差等等。特别是 对于创新能力有重要影响的元素(简称要素),其教育严重 缺失,更是造成全体学生群体创新成果低下的主要原因。有 学者认为,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造性人格和 知识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 新心理和知识能力是影响创新能力的要素。而当前的高等教 育,这些要素恰恰是创新能力培养的薄弱环节。具体表现为 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思维教育的缺失。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说,一个成功者和一个失败者的差别,并不在于知识与 经验,而在于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创新思维在一个人的创 新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但即使创新思维这一元素在人的 创新过程中如此重要,目前高等学校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教育 却存在着严重缺失甚至是空白。经过调查,某省所有高校均 未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创新思维课程或创新思维训练,仅有3 所高校面向极少数学生开设了创新思维课程或创新思维训 练实践教学内容。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等学校对大学 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缺失的程度。当然,如果从一个人一生 中创新思维形成的过程来看,最好的创新思维教育阶段应该 是大学前教育,但中国的教育现状决定了大学前的应试教育 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高等教育阶段实施创 新思维教育既是补充大学前教育的短板,也是培养大学生创 新能力的重要一环。二是没有全面开展创新方法教学,教学 手段陈旧。掌握一定的创新方法并学会应用,可以提高人们 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缩短创新周期,提高创新效率。

和创新思维教育的现状一样,所调查省份的高等学校仅有3 所高校面向少部分学生开设了创新方法课程。其中一所省属 著名高校仅有可怜的3名从事创新方法教学的教师,且开设 的创新方法课程基本上是教师自愿所为的选修课,而非教学 计划设置的必修课程。目前全国虽然有一部分高校开设了创 新方法课程,但受赫尔巴特传统教学观的影响[9],仍然以 PPT陈述式的教学手段为主,且少有设置创新方法应用能力训练教学实践环节的。由于创新教学内容不能结合实际,难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创新热情。三是专 业教学与创新教学融合不够。专业技术领域的创新,仍然是 社会创新的主流。掌握并深刻理解专业知识,是开展专业技 术领域创新的前提。专业知识是潜在创新能力的十分重要的 要素。当前专业教育领域开展了广泛的教学改革,各种教学 手段和方法并用,各类专业实践教学的深入开展,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有的高校把专业领域的项目式教学视为创新教 学,则显得有失偏颇。毕竟专业知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仅仅是 潜在创新能力的两个重要的元素,即使这两方面培养的再好, 也不能全面体现一名学生的潜在创新能力。如何在利用项目 式、案例式、讨论式等教学模式的专业教学改革基础上,广 泛地融合创新教学的元素,是专业教学改革应探索的问题。

四是创新心理教育几乎为空白。创新心理归属于创造性人格 [10]。可以把创新过程中的各种创新情感,创新毅力划分为 创新心理部分。一个人如果没有创新热情,不发自内心的主 动从事创新,则难以主动运用创新方法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 题,当然更难以产生创新灵感。一个人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 毅力,则难以知难而上,持之以恒地去克服创新过程中遇到 的困难,攻克道道难关。因此创新心理在一个人的创新过程 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在高等教育中,还没有开展创 新心理方面的系统训练。当代的大学生,独生子女已经成为 大学生的主体,他们当中的大多数,从小到大生活在幸福、甜蜜、和顺的环境当中,除了学习、应试,几乎没有受到过 挫折,情感脆弱。针对这个大学生群体,十分有必要开展创 新心理教育。

4主要措施 4.1加强政策引导作用 目前我国教育主管部门通过制定并发布创新创业教育 政策,在宏观上引导各高校广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 很好的政策引导作用。但由于政策的宏观性,使一些对创新 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够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有机可乘,避重就 轻,甚至是应付了事。应制定具体明确的政策,强制实行创 新思维与方法课程及创新实训的修学学分,以推动创新思维 与方法教学的开展。推动创新思维与方法教学的开展,需要 做好创新思维与方法教材建设,考虑到教学学分的限制,教 材应更精炼,应把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把创新课程 教学与创新实训相结合等等。

4.2加强各层次人员的培训 目前教育主管部门和创新创业培训机构较为重视创新 创业师资培训,并已初见成效。但更应该对高校教育教学管 理人员开展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管理人员对创新教育重要 性的认识,使之能够主动地组织开展创新教学。

4.3加强典型示范作用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高校的相关教育机构或专业教师, 对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性有高度的认识,凭借着对教育的热爱和对创新教育的情有独钟,在创新教育教 学方面先试先行,大胆探索,通过局部创新教学改革试验, 摸索出了一些行之有效层次递进的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教育 主管部门应注重凝练、培植能突显各学科专业特色的创新教 育典型案例,并全国推广,以打破很多高校对如何开展创新 教育不知所措的尴尬局面。

5结语 明晰创新能力的内涵和构成元素,是全方位、有层次、 系统地开展创新教育与教学的前提。创新教育应注重过程培 养和能力培养,不应把创新教学成果化或结果化。创新思维、 创新方法、创新心理等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是目前创新教育的 薄弱环节。应注重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方法应用能力培养, 全面开展创新思维与方法教学,应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 点,探索大学生创新心理教育的方法。专业知识是创新能力 的重要构成要素。但各种方法手段的专业知识教学过程并非 是创新教学过程。应注重探索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方 法。

参考文献 [1]蔡离离.普通本科高校学生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的构 建及应用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3. [2]余华东.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探究[J].太原 师范学院学报,2011,10(3):116-121. [3]夏怀成.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全过程阶段式实践教学方法[J].教学研究,2013(4):1-3. [4]陈若松.德育的双向互动主体性激活式教育法[J]. 株洲工学院学报,2003,1(3):31-32. [5]李才俊.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探析[M].重庆:重庆 出版社,2006. [6]林健.卓越工程师创新能力的培养[J].中国高等工 程教育研究,2012,5(9):117. [7]金盛华.论创造力的奉质与测量[J].北京师范大学 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68. [8]B.NelsonandD.Rawlings.RelatingSchizotypyandPerso nalitytothePhenomenologyofCreativity[J].Se-hizophrB ull,2010,36(2):388-399. [9]沈亚平,王胜刚.价值与规范:高校规制改革的两个 视角[J].中国高等教育,2003(5):41-42. [10]MihaIyCsikszentmihalyi.创造性―发现和发明的 心理学[M].夏镇平,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