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笔者在当年学习电路的并联时,初步认识了几种形 式的并联电路,能理解并联电路的实质——所有用电器都是 并列连接的,互不干扰。但对于家庭电路中的并联电路认识 起来非常困难,为什么书房、卧室、客厅和厨房所有的照明灯,只需将它们连接在火线和零线之间,就彼此构成并联电 路? 在教学中,果真有学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为解决这一 问题,笔者从教材之外寻找例子:把三个小灯泡按照明电路 的连接方式接到电路中,然后再把火线和零线接到电源上, 这样三灯泡正常发光,互不影响。为了看清这一电路的本质 结构,笔者把零线和火线这两根线平行拉开放置,于是,学 生明显地看到了三色灯泡是并联的。这个例子其实很简单, 但它却让学生们直观地认识了家庭电路的结构。
在动滑轮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类似问题:动滑轮明明是 一个圆的,怎么说它是一个省力杠杆呢?支点在哪?笔者结 合当年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结合学生实际这样陈述:杠杆的 本质是“硬棒”。在研究不同外形的杠杆时,我们可以不考 虑它的粗细、形状等。依次画出杠杆的“生长”过程——最 初杠杆是一根硬棒,后来硬棒的外形逐渐长“胖”、长成椭 圆形、最后长成一个圆形,这好像是杠杆长出“肌肉”了, “肌肉”的出现并不影响杠杆的各项功能,依然可以“透过 现象看本质”。
二、跨过学科寻找教材之外的例子自然界的事物是相互联系的,教学亦如此。教师要突破 学科本位,软化学科界限,强化学科渗透,根据教学内容构 建独特而鲜活的课堂。寻找这样的例子,教师必须在课前认 真研究所教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寻找切入点。如研究物 理教材中关于声学的例子,可以寻找到“音调”“响度”和 “音色”等知识与音乐知识的联系;
研究光学知识关于颜料 的颜色的例子,可以寻找到颜料的颜色与绘画知识的联系;
研究气体压强知识,可以寻找到气体压强知识与化学知识拉 瓦锡实验的联系;
研究物理教材中声、光、电的知识,可以 与汉语成语联系起来,如研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可以引导 学生用这一光学知识来解释“一叶障目”这个成语的含义 …… 以下是许霄同学在学完《声现象》一章的内容后,写的 成长日记,记录着别开生面的复习课——“物理课上学成语”, 用成语来描述声音的特性,或用物理知识来解释成语—— 物理课开始了。我估计朱老师今天会带领我们复习第一 章——声现象。可是刚刚开始,朱老师就提了一个问题:“声 音响度特大时用个什么成语来形容呢?” “什么成语?”全班同学面面相觑,这可是物理课呀! 提成语干嘛?我一时也没回过神来。“震耳欲聋!”肖宇反应总是挺敏捷。
“答对了,加10分!”朱老师模仿着电视主持人王小丫 的语调。“还能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 哦——原来是这样,不少同学恍然大悟。
“如雷贯耳”“响彻云霄”“人声鼎沸”,好几个同学 抢着说。
“好!这几个成语都是在形容声音的响度大,那么有没 有形容声音其它特点的成语呢?”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说出了很多成语,如:掩耳盗铃、窃 窃私语、珠圆玉润、鸦雀无声、河东狮吼、一锤定音、山崩 地裂、惊天动地、鹦鹉学舌等。老师让大家一一写在黑板上。
然后,老师又引导同学们将以上成语按照声音的音调、响度 和音色进行了分类。
后来,在学完光学、热学和力学的知识后,也分别让同 学们收集了相关成语:一叶障目、镜花水月、扬汤止沸、釜 底抽薪、刻舟求剑、一泻千里等。好似语文课的物理课,不仅让学生明白了声音的特性, 而且理解了不少描写声音的成语,一举两得,事半功倍。这 种教材之外的例子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会了用物理知识解释 成语! 三、从生活中寻找教材之外的例子 美国教育家杜威关于“教育即生活”的论述告诉我们:
教育是儿童现在的生活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最好 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学习。笔者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贴近学生 生活,寻找到教材以外的例子,不仅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 习兴趣,而且会大大拓宽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 与方法,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笔者常常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寻找 物理实验器材的替代品,把身边的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改造 成物理实验器材,于是“瓶瓶罐罐做实验”成了课堂教学的 一道风景。风吹草动、电闪雷鸣,皆是物理现象;
一笔一纸、 一筷一杯,都是实验器材。
在《光的反射》教学中,学生用金属勺代替凹面镜和凸 面镜,观察到放大和缩小的虚像;
在《凝华和液化》的教学中,用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放到冰箱的速冻室里,一段时 间后拿出来,可以观察到“霜”和“露”;
在《杠杆》的教 学中,除了把日常生活中的扳手、钳子、起子等工具带到课 堂上找支点、力臂外,笔者还把在景德镇陶瓷市场买回的陶 瓷工艺品带到课堂上,用它提起盛水的水桶,逼真地模拟辘 轳的工作过程,这是讲解轮轴的最好教具;
从旅游景点买回 来的“撒尿娃娃”是讲授气压与气温关系最好的实验器材;
在小摊上买回一种叫竹哨子的乐器,可以吹出动听的歌曲, 正是教材上介绍的“音调可变的哨子”… 还有些无法用钱买回家的“器材”,如鼓浪屿的涛声、 黄果树的瀑布和巴渝人家昼夜转个不停的水磨等,就拍成视 频带回家,成为独一无二的教材之外的绝好例子。
四、从教学现场捕捉教材之外的例子 目前,学校教育的“脱水”情况严重,德、智、体、美、 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脱水成了单一的“教学” 目标;
教学过程中教师又将“教学”目标脱水成“教材”目 标;
大家觉得目标还不能“速成”,于是又将“教材”目标 脱水成“考试”目标;
为了提高考试效率,人们又将“考试” 目标脱水成“考试纲要”和“考试重点”……这样一来,我 们的课堂就成了冷冰冰的“知识”灌输的场所。笔者认为,“教育”与“教学”应如影随形,浑然天成。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灵魂的自由对话,精神的愉悦交往, 人格的平等交流,思维的主动碰撞,才是我们要追求的真教 育。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 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学完“声和光”的有关知识后,学生正在做教师布置的 作业。突然一名学生偷偷地把课前准备的糖拿出来吃。取糖 时发出了声音,且把同桌的视线也吸引过去了。尽管这名学 生很小心,却还是被发现了。此时笔者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先扫视了“目标”处,然后向学生提问:“你们听到一种声 音了吗?”一学生说“听到了”,笔者问:“是什么声音?” 学生说:“好像是塑料纸摩擦发出的声音。”笔者又问:“你 是怎么判断的呢?”学生说:“我是通过音色来判断的。” 笔者再问:“后面的同学听到了吗?”学生说:“没有听到。” 前面的学生解释道:“因响度随距离的增加而减弱。”笔者 继续追问:“前面的学生知道这位同学究竟在干什么吗?” 学生说:“他在塑料包装袋里取糖。”笔者问:“你怎么知 道的呢?”学生说:“因为光沿直线传播,只有我和他右边 的同学才知道。”说到这里,这名吃糖的学生已是面露惭色。
一番有趣的师生对话,教育了个别学生,又使全班学生受到 了启发,在讨论中学习,在学习中接受教育。将“教育”寓 于“教学”之中,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无论从哪个层面寻找教材之外的例子,作为一线教师, 必须具备丰厚的知识储备,博览群书,在教学中随机应变地 从知识储备中选取教材之外的例子,让课堂丰满而具有乐趣, 这是一线教师的基本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