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接受美学;
期待视野;
读者参与 ;
空白 一、高级英语的现状调查 《高级英语》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处于一个不可或缺的重 要位置,是英语专业必修的主干课。我院英语专业采用《现 代大学英语精读》第五、六册作为《高级英语(一)、(二)、 (三)》教材,该教材的选择不但延续了基础英语1~4册的 基础知识且内容新颖,结合了全球化、种族问题等热点话题, 较全面地介绍了西方文化,巧妙地将历史、地理、政治、经 济与文化融合在篇章里。
2012年4月,笔者承担了辽东学院外语学院的教育教学 改革的立项课题:《接受美学观照下的<高级英语>教学模式 探究与尝试》,立项以来,笔者便开始对自己所教授的《高 级英语》课程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探索和改革。
面对这样两册内容丰富的教材,我校英语专业学生却误认为《高级英语》只是《现代大学英语精读1~4》简单的时 间延续,并习惯于“教师讲授,学生记笔记”的教学模式, 这种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学生的主体能动 性难以发挥,创造意识得不到激活,教学效果不佳,难以实 现高级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此外,《高级英语》课文多取 材于名篇佳作、生词多、篇幅较长、难度偏大、课时少(周 学时仅为4学时),虽然我院将两册书分三学期完成,但仍 存在实际教学进度“滞后”现象。因此,解决“以教师为中 心”和“费时低效”这一突出问题是摆在英语专业高年级教 师面前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有必要引入新的指导理论 完善《高级英语》教学理论和方法,而接受美学则应运而生。
二、理论背景——接受美学 接受美学主要是一个文学评论理论,它是由康斯坦斯大 学的一些学者于20世纪60、70年代提出并发展而来的,其主 要代表人物是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俩 人提出的“期待视野”、“读者反应论”“空白点”“审美 经历”等相关理论使接受美学备受瞩目。
姚斯重视文学与历史关系的文学接受史研究,而伊瑟尔 重视文本与读者反应的文本接受美学理论研究。
姚斯认为 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 味等,对于文学接受课题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即“期待视野”。
三、接受美学理论在《高级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1. “期待视野”与课前预习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 一。它是指读者在阅读前大脑中形成的“预成的心理图式”, 即阅读文学作品前先行具备的一种知识框架和理论结构,也 就是既定的先在视野。这种先在视野既包括读者个人的生活 经历,欣赏水平又包括读者从已阅读作品中获得的经验、知 识等,这些因素形成一种期待,一种对艺术的要求与判断尺 度。因此,高级英语的学习者若要对课文有所接受和理解, 必须将这种期待视野与文本视野相融合。而若要完成这种融 合,读者(学生)必须丰富和完善自己的视野。这一认识为 高级英语教师科学地设计学生的课前预习提供了方法论依 据。
2. “读者中心论”与课堂实践 接受美学理论中最主要的一个观点是读者参与了创作, 是作品“最后的完成者”。“读者中心论”认为阅读的主体 是读者,文本本虽然存在着意义,但仍然处于潜在状态之中, 只有读者的参与解释,其意义才会表现出来。读者不再是被 动的接受者,而是文本意义的生产者和批判者,文本的价值 最终由读者来检验。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不但参与文本分析而且尽可 能地使之成为阅读的主体。这样,文本分析才能多样化,学 生的创新性思维才能得到激活,整个课堂也才能有激情。但 是做到这一点,并不是易事。首先,授课教师必须更新观念, 要尊重学生作为读者的地位,不能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宣布或判定文章的“确切”意思。但是这并不是指教师由此而退 居二线,纯粹旁观学生的阅读活动,又会走向另外一个极端 ——不负责任。因此,我们应该摆正教师在《高级英语》教 学中的角色。以第五课Love Is a Fallacy为例,教师应该 抛出这样一个疑问:“爱”怎么能是“一个谬误”呢?带着 疑问学生则很乐意完成授课教师所布置的任务——以表演 的形式完成此篇文章的分析。同时教师应该适当调整表演时 间并向学生表述何为逻辑意义上的“谬误”。这样,不但使 学生掌握了分析课文的主动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还发挥教师作为学生阅读过程中的影响作用,实现《高级英 语》的教学目的。
3. “空白”与论文写作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只提供读者一个框架,这个框架 无论在哪一个方向上都有许多“空白”,有待于读者在阅读 过程中填补和充实。因此,“空白”启示教师要放手让学生 去理解作品,启发并引导学生挖掘文并创造性地完成文本中 “空白”的填补。而学生对“空白”的填补需要将自己的经 验和情感渗透到作品中,各自去领悟并充实作品。当然,不 同个性的学生对同一作品的理解都是站在自己特定的立场 上,以特定的视角去诠释文本的意义的,因此,作品的意义 就有了多解性。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为学生论文写作的多角度打下了基础。历届学生每年都苦 于论文的选题,因为学生接触的英文原著有限,且学生数量较多,难免会有多位学生对同一作品进行分析,但是若学生 在课堂上能主动填补文本空白,拓展思维空间,在论文写作 上也不难对同一作品以不同角度来分析。
四、结论 《高级英语》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不是教师的一言堂。教师应该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通 过课前预习扩展学生视野;
通过鼓励学生参与课堂实践激发 学习兴趣;
通过启发学生填补“空白”提高自主和创新能力。
这样不但会解决《高级英语》“费时低效”教学现象而且还 有效地完成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到“以学生为中 心”鉴赏教学模式的转型。
参考文献 [1]沃尔夫·冈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 [2]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Z]上海:上海外语教 育出版社,2000:23 [3]金元浦.接受反应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8 [4]马萧.文学的接受美学观[J].中国翻译,2000.(2) [5]司有伦.当代西方美学新范畴辞典[C].北京: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 [6]杨立民. 现代大学英语精读5 [Z]. 北京:外语教 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