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卡尔?波普尔;
证伪;
异化 在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技术带来的负面效应也日 益显著,在促进生产发展和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的 同时,也对自然和人自身带来了种种负面影响。技术异化就 是技术在其使用或运用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所造成 的消极后果或危害,因而,技术带来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发 展新技术来消解技术异化,在消解技术异化的过程中实现技 术的更新或发展。技术的异化问题在马克思技术思想中有过 深刻的思考,但从卡尔?波普尔技术观出发,反思技术异化, 对技术异化进行批判,还是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一、卡尔?波普尔技术观的解析 卡尔?波普尔认为,社会科学通过不断的证伪,提出新 的理论。或者通过尝试性地发现取得意外的结果。同样,卡 尔?波普尔对技术的见解也在于通过不断的试错,在发现过 程中找到对技术本身不利的因素,认清技术的本质,看到技术的两面性,最终找到对社会起指导作用的新技术。在卡尔? 波普尔的技术观中,可以发现,问题总是最先出现,而且问 题反过来又会指导新的技术产生。在这里波普尔提出了证伪 的手段,通过发现问题,反思技术的本质,提出新技术,只 有准确清晰的明白技术的内在规律,才能不断进步。然而, 我们在反思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新审视我们身边的技术异 化现象。
我们在对卡尔?波普尔技术观的研究中发现,他在研究 科学与技术时高举证伪的旗帜进行批判。通过对问题发现后 的否定,拿起批判的工具进行证伪。通过大胆的怀疑,提出 问题,再进行证伪与反驳,最终实现不断革命的过程。技术 与科学在研究世界方面具有统一的整体性。技术对科学上的 每一个重大突破,都将在一定时间内导致影响人类生活的新 技术的出现;
新技术的发展又促使我们认识自然的实验手段 不断增加、不断提高,从而推动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同样, 卡尔?波普尔的证伪主义模式不仅推动科学不断发展,也进 一步指导技术认识世界。模式可以概括为:P1→TT→EE→P2, 即技术始于问题(problem),由问题引出许多试探性理论 (tentative theory),经过批判性的检验,排除试探性理 论中的错误(elimination of error),得到暂为人们确认 的理论。在新的认识基础上又会产生新的问题(problem), 从而开始新一轮的发展循环。如此循环往复进行批判与改进, 推动技术的可持续历史性。证伪主义模式下的技术被卡尔?波普尔被看作是“渐进 的技术”。波普尔谈到,“我是意识到这种危险的,所以我 加上了‘渐进’这个词,提出渐进技术。”他还认为,“由 于人们对社会的改进提出批评和建议,或者更确切地说,由 于人们力图发现某种经济行为或政治行为会不会产生预期 的或所希望的结果,从而使社会科学获得了巨大的进步。这 种方法确实可以称之为古典的方法,而这就是当我把技术方 法归结为社会科学或归结为“渐进工程”的时候我心中所想 的方法。”波普尔的技术观是不断批判、不断证伪的技术观, 也是渐进的技术观。
二、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对批判精神的升华 卡尔·波普尔认为:“科学始于问题,而不是始于观察。” 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且愈来愈深化问题,愈来愈 启发新问题。从问题中来,通过反思批判,改进技术,再提 出新问题,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在卡尔?波普尔看来,技 术就是渐进的技术,强调的是实际的技术方法在实际问题中 的批判和证伪。在批判理论上,卡尔?波普尔从问题出发, 针对问题提出新的观点,再进行批判,不断更新,形成新的 理论体系,证伪的批判精神使理论体系不断完善,逐渐满足 技术的可持续性和时代性。具体表现在:
1.技术的可持续性。
技术的发展是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人之间相互 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一个纽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突出强调的是在发展基础上的可持续性,技术是人类认识世界,改 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技术活动从技术的规划研究到技术研 制,再到技术生产,是一个从抽象带具体,从精神到物质, 从认识到实践的发展过程。这个过程的经历耗时长,费用高。
如果能在技术的使用时间及利用率上加以改进,那么技术就 可以把发挥技术水平,改进世界有机体作为发展的主要内容。
也就是通过技术的可持续性,减少技术在历史中的更替,使 技术既能适应历史的发展还能具有长久的持续性。
2.技术的时代性。
历史问题我们已经在文章开头已经加以描述。历史是技 术发展中实践过程的集合,历史的发展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 移;技术是历史条件下特有的技术,是属于本历史阶段特殊 性的的技术手段。但技术的发展恰恰需要人来发挥主观能动 性,适应时代的需要,使其技术手段是历史性的技术手段。
因为我们并没有有效的理由可以期待历史发展有任何明显 的重复,以致它将继续与其原型保持平衡。所以,历史的发 展也不具有完全再现的功能,同样技术手段也要适应历史的 发展,保持先进的时代性。如果技术与历史的统一过程中出 现了不和谐的因素,那么技术手段必然与自己对立,出现异 化问题。
三、现实世界的异化问题 异化在哲学上指:主体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分裂出自己 的对立面,变为了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其主要表现包括:1.劳动异化。
劳动异化的观点是马克思异化观的核心思想。马克思在 批判前人非科学形态的异化理论时,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最 典型的异化本质。在马克思表述异化思想之前,人们所揭示 的种种异化,基本上都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而马克思则 从事物的内在出发,揭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内在本质异化 形式,即异化劳动或劳动异化。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异化 是人的生产及其产品反过来统治人的一种社会现象。其产生 的主要根源是私有制,最终根源是社会分工固定化。在异化 中,人丧失能动性,人的个性不能全面发展,只能片面甚至 畸形发展。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达到最严重的程度,必将随 着私有制和阶级的消亡以及僵化的社会分工的最终消灭而 被克服。
2.思维异化 马丁·路德最先把希腊文圣经中表述异化思想的概念翻 译成德文hat sich gesaussert(自身丧失)。人的自身的存 在是思维的载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应。自身的丧 失即---思维异化。黑格尔的异化思想最初表现在对于基督 教的“实证性”所作的批判中。他继费希特揭示人与自然的 异化关系之后,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 系。黑格尔把存在的一切都归结为“自我意识”,把异化也 归结为“自我意识”的异化。用人的异化说明主体与客体的 分裂、对立。“自我意识”的异化也就是我们解释的思维异化。
3.技术异化 ??我们认为马克思之前的异化思想和理论是不彻底 的不全面的不深刻的。但是异化思想本身所要提示的本质的 东西和产生的作用,确是不可估量的。从“异化”一词在德 国古典哲学中产生,即是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 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来思索。人们在自己 适应社会的过程中不断的同外界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和 影响,并产生出与自己对立的并有对人类产生巨大反作用的 事物和枷锁。对于现实社会的异化问题,例如: (1)人们发展了核物理学,在推进了科学进步和人类福 祉的同时,将人类自己也逼进了死胡同.核恐怖无时不在我 们的身边.(2)人们在发展了化学工业的同时却将人类自己 置于各种恶劣的外部环境污染之中.(3)现在生活好了,可我 们的饭桌似乎越来越恐怖。什么都可能被造了假,什么都可 以添加,三聚氰胺奶粉,苏丹红红心蛋、甲醇酒、面粉掺滑 石粉、大米拌工业油、小米染黄颜料、炸油条用地沟油,还 有致人死命的瘦肉精,我们每天吃下的已经不是食物,而是 各种各样的激素、有毒色素、瘦肉精、敌敌畏、黄曲霉、添 加剂等,防不胜防。
这些社会现象背后隐藏着技术异化,是伴随人们历史的 进程不断发展,分裂和扭曲出来的。技术的异已的力量,正 在侵蚀着我们社会健康的机体,阻碍社会进步,使社会的发展偏离正确健康的轨道,正逐渐成为社会的异已力量。
四、卡尔?波普尔技术观对技术异化反思的指导意义 第一、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对技术异化反思的重要性 现代技术已经不再是专属技术专家和工程师的事情,而 是属于社会的技术和人类的技术。技术的发展与我们芸芸众 生的生存状态和命运,早已密切地融为一体。关注技术的发 展和进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容回避的话题。技术 的发展对我们人类社会而言及其重要,任何反对技术发展的 理由在现实面前都将变得不再充分而略显苍白无力。在现时 代的哲学反思活动中,不能失去的或回避的是技术问题!出 于对技术时代的自觉的、深刻的反思和对技术的终极关怀, 我们很有必要对技术的异化深刻认识,进行反思和批判。
第二、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为技术异化的改进有促进 作用 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是指出,科学始于问题,那么问 题从何而来?卡尔?波普尔说,问题就是矛盾。新技术与旧 技术之间的矛盾;
对同一技术来说,不同的变现形式之间存 在的矛盾,都能为技术异化的批判问题提供了方法论和认识 论研究基础、理论支撑。
第四、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为技术异化问题的终极关 怀指明前进道路 当今历史背景下的技术已经产生不利于我们和谐发 展的异化现象,而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则始终被和谐的主体保护起来,没能发挥对技术异化问题终极关怀的作用。然 而,卡尔?波普尔的技术观应该承担起对技术异化问题指明 前进的方向,顺应时代,进而技术与历史的统一的历史重任。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把握集体和人类的未来,远甚 于把握个人的未来。我们对技术的反思,构成了对未来的期 望。卡尔?波普尔技术观的批判精神是社会发展的推进力量, 也是构建新的技术体现的新工具。
参考文献 [1] 卡·卡尔?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1987年9月版. [2] 卡·卡尔?波普尔:《开放社会及其敌人》第一卷、 第二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 2000年5月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