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瓶颈 1.1中职教育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在社会上存在着重学历轻技能,重高等教育轻中职教育的观念。
在许多人眼里,认为中职教育是“二流的教育”或是“末流的教育”,甚至有些用人 单位不愿意接收中职生就业,还有部分中职学校认识不到发展中职教育的深远意 义,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把中职教育等同于岗位培训或混同于普通教育两种错误 的办学倾向。其认识误区,一是未能认识到现阶段发展中职教育,是促进库区产 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部分基层领导和教育界人士重视普 通高中教育,把资金设备投向普通高中,宣传上将普高放在突出的位置,造成了 普高热;
其次,未能认识到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 产业逐步转型和升级,需要培养数以万计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也需要中职教 育来填补。由于重视不够,好的师资都被选派到普高,致使中职教育很少有人问 津,逐渐成为被遗忘的角落。此外,还有大批农民对技术教育质量和就业也存在 认识偏见,尤其是库区农村中职教育,这些偏见影响了广大农家子弟选择农校的 积极性,使涉农专业长期以来备受冷落,包括“以农为主”的农村职业教育对广大 农民青年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弱。2009年,重庆中等学校中,在校生占有农林类人 数只有2.3%,而土木水利、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医药卫生、财经、文体等所占 的比重高于农林类,其中加工制造和医药卫生类高达25%,两者之和都超过一半 人数,由于认识不深入,导致推进中职教育专业发展单向偏重,难以突出库区以 移民特点促进“三农”发展服务。
1.2教学模式单一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中职教育中套用类似普通高中人才培养模式,使得中 职教育在应试教学的指挥棒指引下,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 学生记,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绝对权威,学生只能 被动服从。这种模式依然是教师为中心、知识为本位,难以让学生习得真正的操 作和技能,更难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求知的意愿和欲望都被严重压制, 这样长期下去使得很多学生由于在就学时期并没有掌握真正的一技之长而难以 择业,导致中职教育已经与其教学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其社会效益并未得到实现。
1.3师资力星匿之 师资力量薄弱是制约中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职业教育教学内容客观上 要求职教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然而,重庆中职双师型教师比例仅为29.95%,很 多中职学校多是由薄弱的学校改制而来,文化课教师较多,专业课教师较少,比 例失衡,生师整体情况比从2003-2007年由23:1增到28:1,专任生师比从1997年到 2009年由17:1增到53:1,即学生占比教师力量资源薄弱,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 严重不足,且专业课教师多数是文化课教师改行而来或者是从大专院校直接分配 而来,专业知识面狭窄,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不足,职教教学理论缺乏,实践经 验少,致使中职教育学历达标率和职称较低。有关资料表明2003-2007年间,重 庆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学历达标率不高,本科以上学历占2.32%,高级职称教师 只占14.13%,中级40.38%,初级38%,无职称的7.39%。2000年,重庆中等专业 学校专任教师开始减少,到2009年降到2035人,平均以7.66%的速度递减,同时, 中专学校规模以4.2%速度递减,师资力量递减速度已远远超过中职教育规模。尤 其是在库区农村职业教育更为突出,因为农村现有的生活条件和福利待遇对较高 学历、较高职称的人才缺乏吸引力,加上一些政策的限制,导致企事业单位中具 有相当学历和职称的有丰富经验的科技管理人才难以被引进中职学校任教。部分 学校由于专业教师紧缺,由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中学教师直接承担中职教学任务, 还有部分学校直接聘请社会上操作经验丰富但专业理论知识不足的人员承担教 学工作,严重影响了中职教育教学质量,从而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中职教育发展制约根因分析 对中职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使人们认识到发展中职教育未达到预期的效 果,导致这种问题的产生既有思想原因、社会原因又有学校自身条件不足的原因。
2.1思想因素有些职教人看问题比较片面,只看局部不见整体,认为中职教育满足市场 需求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是不可调和的矛盾,两者不可兼顾,所以只取其一,不 顾另一面,尤其是三峡库区大量的移民农村中,由于教育层次、世界观、知识面 不同,对职业教育思想观念很保守,存在多种思想偏见就不足为奇了。
2.2社会因素 社会方面根因在于:一是学生基础差,学生就是本着学一技之长,尽快去 就业或自谋职业而来的,而社会又有对具有一技之长毕业生的需求,这就造成了 部分职教人把中职教育等同于岗位培训(技术短训班)的倾向;
二是学生就没打 算学技术、尽快就业,而是想继续深造,追求高学历,社会又提供了这方面的便 利条件,如对口升学或参加大学入学统考及高自考等,造成了部分职教人把中职 教育混同于普通教育,致使中等学校规模下滑,重庆直辖市以来,从1997年开始 中等专业学校规模由高峰时的83所减到2009年的24所,平均每年以4.2%速度递 减;
三是国家、企业、雇主对中职教育重视或支持不够,造成其在市场经济大潮 中偏离航向,失去特色。
2.3学校自身因素 学校自身原因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中职学校办学实力不足(如:教师、实验、 实习设备、经费等方面),一些中职学校基础设施薄弱,教学实验设备落伍,实 验实训基地难以满足基本需求,部分厂矿、企业所办职业学校,根据自身优势偏 向于岗位技术、技能的培训,无力顾及其他。还有部分国办职业学校(包括由普 通高中转过来的那部分学校)受普教影响较深,偏向于普通教育。
3中职教育发展与高职衔接对策思考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整体走向低谷,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形成鲜明 的反差现状,这就要求我们在办学思想、办学模式、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 必须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人,让学生成为生活的主人。
可以看出,中职教育适应生存必须向高职发展,如何在职教发展转向高职教育观 念,必须做好中职与高职教育发展的过渡与衔接。
3.1培养目标衔接 中职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重点,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中等应用型专门人才和劳动者。
要改变中等教育现状向高职发展,必须确立实践教学的理念,将教学模式由单纯 的应试教学转向面向社会办学、面向企业办学,在时间上解放学生,创造民主和 谐的环境,以求满足学生的就业需要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在培养目标上与高职培 养目标衔接,就要体现学生综合素质较高,职业能力较强,学生对前沿性技术了 解和掌握较高以及专业的复合性。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人才 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指示,其培养目标应以培 养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定位的理念,践行“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标 准,坚持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重点的原 则,深化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强化服务,拓展辐射功能,内化信念,促进内 涵提升,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的理念。同时,中职 教育向高职教育转变思想,应加强素质教育,注重能力培养。培养掌握必需的文 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具备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具有继续学习能力和适应职 业变化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3.2学制和教学制度转变衔接 在学制上,根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实行两年制或三年制灵活多样的 弹性学制,还可以中职为依托,实行中、高联合办学等。比如:试行“2+1+1.5+1.5” 直通模式,即“2+1”指前2年开设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1年到企业实习, “1.5+1.5”是高职1年半在校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后1年半到企业顶岗实习。这种模 式的优势在于可统筹安排学生知识、能力、方法、品质的综合培养,并有效利用 教育资源,发挥效益。在教学制度上,根据不同个人职业发展目标和爱好可跨学 校、跨专业选修课程,实行学分制或中高职业教育相近专业学分互认制,给学生 创造较为灵活的学习机会。
3.3专业与教材过渡衔接 在专业设置转变上必须突出职业性,可与高职专业设置尽量一致。按照市 场需求、行业定位的原则,将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复合起来设置专业。同时,中 职专业设置口径变宽,逐渐向高职的专业设置靠拢。在教材转变上,要有针对性, 压缩基础课或专业基础课,适当降低文化课的内容广度要求,加入专业课,强化 应用性,做到学以致用,并构建以职业学习主干课和一两个近似专业形成的延展 课为两个模块化的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结构体系,便于中高职业教育理论 相衔接。在技能实训培养活动中实施项目化教学和理论一体化教学,让学生在做 中学,摆脱单一的理论灌输,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3.4师资队伍过渡衔接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大背景下,必须积极地转换教师角色,让教师从单纯 的知识传道者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做一个实践型的教学工作者,使教师成为真正 的“双师型人才”,并做到言传身教,让学生从教师的做中学到更有“效益”的知识。
一是鼓励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攻读硕士或博士,开展教师培训,完善专业知识 结构,提高向高职办学的师资条件转变;
二是鼓励教师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参加 科研活动,提高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能力;
三是引进高层次人才,扩充教师 队伍;
四是建立教师稳定定期实践制度,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 技术开发、技术创新活动,培养双师型教师,向高职教育转变提供人才支撑条件。
4结语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两个不同重要层次,彼此有机衔接是 必然现象。职业教育作为区别于其它教育的一种类型,必须结合本地区经济产业 发展实情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做好与高职对口衔接工作,促进中等职教向高职 教育的稳定过渡与相互衔接,保障其教学顺利进展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作者:杨和平(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万州404155)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