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50 人,其中29 例男患者,21 例女患者,年龄26~ 75 岁,平均年龄 ( 54.6116.14) 岁,其中口腔鳞癌患者13 例,恶性淋巴瘤患者11 例,纤维肉瘤患 者9 例,恶性黑色素瘤9 例,混合瘤恶变患者8例,游离组织瓣修复患者32 例, 带蒂组织瓣修复患者18 例。这些患者在习惯上均无明显差异,配合治疗,所用 组织瓣对放射治疗耐受性均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 性。
1.2 方法: 两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根治的基础上,行组织瓣 移植术进行立即整复。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的给予抗生素的方法治疗以避免 术后的发炎感染等。试验组患者术后在给予抗生素基础上进行放射治疗,放射治 疗时间视患者肤质及组织瓣移植面积的不同而因人而异,为2 ~ 6 周,最短为 10d,在5cm7cm~8cm10cm 的放射野中进行放射照射,每次照射1.9Gy,放射总 剂量40 ~ 72Gy /4 ~ 7.5 周,平均56.8Gy。放射治疗的具体实施方法是进行鼻咽部和颈部的一体化的调强放射治疗,鼻咽部放射为66 ~ 76Gy /32F,颈部为 65 ~ 70Gy /32F,高危预防区56 ~ 60Gy /32F,低危预防区50~ 52Gy /28F,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组织瓣的修复效果。
1.3 疗效评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组织瓣的成活情况,包括组 织瓣全部成活,部分坏死及全部坏死,组织瓣全部成活率即为组织瓣成活率。比 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近期、远期急性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及发生率。急性放射 反应包括组织瓣移植部位出现红肿充血、溃疡化脓及糜烂出血的症状。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 软件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 以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组织瓣成活情况: 对比观察,试验组患者经放射 治疗后组织瓣成活率( 98.00%)明显高于术后常规消炎消毒处理的对照组组织瓣 成活率( 68.00%) ,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2.2 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 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 观察组织瓣移植部位的近期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情况;
并随访一年,观察组织瓣 移植部位的远期急性放射反应的发生情况。试验组患者组织瓣移植部位的急性放 射反应的近期、远期发生率( 6. 00%、2. 00%)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34. 00%、 32.00%) ,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3 讨论 口腔颌面部肿瘤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纤维瘤、神经纤维瘤、脂肪瘤、 造釉细胞瘤及血管瘤等属于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多发生于青壮年;
口腔鳞癌、 纤维肉瘤、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及混合瘤恶变等属于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 属于癌,多发生于中老年。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在经过一定的保守治疗方法后, 可达到根治的目的。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具有浸润性生长速度快,病理变化迅速 的等特点,故应在确诊后及时进行根治,以避免面部神经受到损伤麻木、疼痛及 面瘫。由于口腔颌面部肿瘤生长位置的特殊性,为使患者在术后面部形态在最大 程度上恢复至正常状态,因此在治疗方案上与其他部位恶性肿瘤方案有所不同。
随着人们对生存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术后面部修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因此现代临床在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根治方面,在组织瓣移植后在给予抗生素基础上进行放射治疗。组织瓣移植部位出现红肿充血、溃疡化脓及糜烂出血的情况 发生率的降低使患者在术后面部恢复情况良好,患者不受手术面部手术痕迹的影 响,能够自信的面对术后的生活,生存质量明显提高。本文研究表明,试验组采 取放射治疗后,组织瓣成活率( 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68.00%) ;
组织瓣移植 部位的急性放射反应的近期、远期发生率( 6.00%、2.00%)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 34.00%、32.00%) ,统计学上有意义( P0.05) 。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