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的医学模式随着社会的变化经历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和现在 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以概括为“天人相应,形神 统一”,早在《内经》中就已经形成,而且几千年始终不变,形成了中医学的特 色,有效指导着临床实践。
1中医学医学模式 中医学理论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形成的,整体和系统是中医学思维 方式的特点。中医学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离不开整体观念。在标志着中医学理论 体系形成的巨著《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健康和疾病的深刻认识,因此中医学的医 学模式在《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内经》中没有“健康“一词,而“平人”就 是中医学对健康人的高度概括,《素问·调经论》:“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 若一,命曰平人”;
《灵枢·终始》:“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 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来也,六经之脉不结动,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形肉血 气必相称也,是谓平人”;
《灵枢·禁服》:“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 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
从以上经文可以看出,中医学的健康观不仅是身体上没有疾病,而是强调人与外 界环境的统一以及精神与形体的统一。
首先,人体的生理活动必须与外界环境变化相适应,即天人相应。人 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和自然界也是一个整体,人来源于自然界,是自然界不可 分割的一部分,人要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适应四时的气候的 交替。古人强调养生必须要法于阴阳,应四时而调神,才能尽其天年,度百岁乃 去。如果违背了这个原则,不能适应自然界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必然损害 健康导致阴阳失调,产生疾病。在《内经》中不仅强调自然环境对人体的影响, 还意识到社会环境与人体健康也密切相关。人具有自然属性,同时具有社会属性, 在人类社会中,任何一个人都处于一定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之中,生活于一定的群 体和习俗中,因此人的健康必然受到社会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会变化了, 健康和疾病也相应改变,“往古之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 无眷慕之累,外无伸宦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当今之人不然,忧 患缘于其内,苦形伤其外,又失四时之从,逆寒暑之宜,贼风数至,虚邪朝夕, 内至五脏骨髓,外伤空窍皮肤,所以小病必甚,大病必死。”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也会出现的心身疾病在《内经》已有记载,如《素问·疏五过论》:”封君败伤, 及欲侯王,故贵脱势,虽不中邪,精神内伤,身必败亡,始富后贫,虽不伤邪, 皮焦筋屈,痿甓为挛”、“尝贵后贱,虽不中邪,病由内生,名曰脱营,尝富后贫, 名曰失精。”治疗这种由于社会因素引起的疾病,《内经》提出:“诊可十全,不 失人情”的治疗原则。《灵枢·逆顺肥瘦》还指出:“圣人之为道,上合于天,下 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
其次,中医学的健康观还非常重视形神统一。形就是形体,包括脏腑、经 络、气血、津液、骨、脉、肉、髓等。神,广义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体现, 狭义是指人体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形为神之宅,神乃形之主,二者相互依存、相 互影响、密不可分。在形神关系中,神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内经》非常重视 精神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认为正常的情志是保证体内气血通畅,脏腑和调,正气 旺盛维持健康的重要条件,而情志内伤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灵枢·本藏》“意 志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脏不受邪”。《内经》养生不仅要注 重形体的保养,还非常重视精神的保养,“神 明则安”“守神而全形”都是强调重 视神的调养,以保护和增强形体健康,古人一直把调摄精神情志作为养生的重要 方法,如“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总之,中医学的健康观 就是天人统一(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协调)和形神统一(精神愉悦,以及躯体没有 疾病的状态),而这两方面的失调就导致了疾病。因此,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可总 结天人相应、形神统一,如果用现代医学模式的格式应该为自然-社会-生物-心理, 中医学就是在这样的医学模式指导下认识人体,认识疾病并诊断和治疗疾病。
2中医学医学模式的意义 2.1构建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 天人相应说明人和自然社会的整体性,形神统一说明人体自身的完整 性,这就构成了中医学的指导思想一整体观念,指导着中医学认识人体、病因、 病机以及临床治疗。既然平人包括天人相应和形神统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的 失常也就形成了疾病,一个是人体与自然的不适应,包括了外感性疾病,一个是 形神不统一,也就是内伤性疾病。治疗的目的就是使这两个方面重新恢复平衡和 协调的状态。在治疗疾病时,中医学十分重视疾病的时间性和地域性。《内经》 七篇大论的运气学说阐释了时间与疾病的关系以及《灵枢·营卫失常》等篇章论 述有关人体的生命节律,为中医学的时间治疗奠定了基础。还有《素问·异法方 宜》中有东西南北中的地域性产生不同的治疗方法说明疾病的地域性。除此之外, 中医学治疗疾病重视整体性还表现在强调从整体层次对疾病进行调节。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从阴引阳、从阳引阴”、“病在上者取之于下”。局部病变往 往是整体病变在局部的反映,治疗还是要从整体出发,探求局部与整体病变的内 在联系的基础上适当的治疗原则,形和神是统一的,病变时可以互相影响,中医 学强调形神共养,神形共治。这些都是在中医整体观念下形成的。
2.2形成了中医学的诊疗特色一辨证论治 证是中医学诊断疾病、治疗疾病的依据,是疾病本质的反映,由于证 的不同,治疗存在差异。导致证不同的原因主要在于人体对病因的不同反映,也 就是体质。重视人的体质以及差异性是中医学治疗疾病的特色。在《内经》中对 体质理论有详细的论述,不仅注意到个体的差异性,并对人体类型做了若干分类, 以其独特的理论贯穿在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对后世医学产生了重大的影 响。《灵枢·阴阳二十五人》、《灵枢·瘦夭刚柔》、《灵枢·论勇》等等多是论述 体质的专篇。先天、年龄、性别、精神、居处环境、饮食都是影响体质的因素, 所以,中医学在诊治疾病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做到“因人治宜”。《素问·经 脉别论》:“诊病之道,观人勇怯骨肉皮肤,能知其情,以为诊法也”。《素问· 三部九候论》:“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虚实,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许多针刺药物的作用往往是通过对体质的调整而获得的。《灵枢通天》提出治太 阴之人“不之疾泻,不能移之”,治少阴之人“必审调之”,治太阳之人“无脱其阴, 而泻其阳”,治少阳之人“实阴而虚阳”,治阴阳平和之人则“谨诊其阴阳,视其邪 正”。“审有余不足”。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是中医重视体质差异的具体体现,也 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内容。
2.3突出了养生的重点一调神 情志,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是机体内部五脏六腑,气血津液等 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情志是由五脏精气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 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情志是五脏生理活动在精神活动方面的正常 体现,五脏功能正常则精气充沛,五志调和。《灵枢·本藏》曰:“志意者,所以 御精神,收魂魄,适寒温和喜怒者也……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 五脏不受邪矣”,正常的情志活动对人体是无损害的,当情志太过,或受到长时 间的精神刺激,超过了人体的承受范围,便会直接伤及五脏,引起气血失调而致 病。《灵枢·百病始生》中说“喜怒不节则伤脏”,《素问举痛论》:“怒则气上, 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惊则气乱,恐则气下,思则气结”。因此,情志内伤是重 要的致病因素。《内经》的养生观就把调养情志作为养生保健之要务,认为“恬 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在治疗疾病也要“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强调医生必须全面掌握病人的情况,以病人的神气盛衰为根本和依据,因 为神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力的外在表现,反映脏腑精气的盛衰。《素问五脏别论》 “观其意志,与其病也”。作为医生不仅要有丰富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病人的心 理状态,恰当运用心理疗法调节病人的心理,正如《灵枢师传》所说:“人之情, 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虽 有无道之人,恶有不听乎?” 2.4成为西医医学模式的借鉴 西医学的医学模式经历了若干年的发展和转变才形成了生物社会心 理的现代医学模式,而且鉴于时间短暂和西医学本身思维方式的限制,不可能把 这种新的医学模式渗透到诊断和治疗中,不能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而且,当人 类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力超过一定程度,使得自然环境发生了某种变化,威胁到人 类健康时,该模式便显示它的不足一没有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 作用。而中医学的医学模式早在2000年前的《内经》时代就已经形成了,并且渗 透到中医的各科理论中,尤其是它重视个体化治疗以及人与自然的整体性,同时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模式也是一个借鉴。
作者:王玉芳(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355)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