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竞聘 >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_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_

来源:竞聘 时间:2019-10-13 07:52:19 点击: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研究 1 网络学习环境的含义及其特点 一般来说,环境分为主体和客体。环境的主体是指某一 事物,客体是指在该事物周围并对该事物能够产生一些影响 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对于网络学习环境来说,主体是 指人,客体是依附一些网络学习平台的,在以学习者为中心 的前提条件下,一些可见因素和不可见因素的集合。可见因 素包括大自然环境里的光照环境、外界噪音等,同时也包括 依附计算机、网络等一些硬件设备的网络学习平台,及平台 里的一些学习资源等;
不可见因素是指学习者在参与网络学 习活动时,本体所产生的一些情感因素、学习动机、学习兴 趣等,以及本体与其他参与网络学习活动的个体产生的社会 交互[1]。可见因素和不可见因素是有一定关联的,可见因 素的动态变化会对不可见因素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不可见 因素的动态变化也会对可见因素的感知产生一定的影响。网 络学习环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开放性 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 说: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和网络思想文化交流的开放 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开放性是指网络上的教学资源与学习资 源都是面向全体学习者开放的,可以供不同层次的学习者同时学习使用,没有任何限制;
网络思想文化交流的开放性是 指学习者在查看学习网络平台上的学习资源后,根据每个人 的学习层次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理解,互联网是一个开放的平 台,学习者可以和其他的学习者自由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这种开放性也会促使网络学习资源一直处于一种自我进化 的状态。

复杂性 “我们淹没在网络数据资料的海洋中,却又忍 受着知识的饥渴。”这句话就能很好地解释网络学习环境的 复杂性。在网络学习环境里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通过各类 搜索引擎来获取需要的学习资源。但是网络学习环境充斥着 大量的信息,需要评估自身的能力,明晰自己的学习需求与 学习风格等,通过各种现代化手段才能获得自己满意的学习 资源。并且网络学习环境的开放性也有可能会导致一些错误 的资源信息出现,学习者还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来判断资源的 正确性和实效性。

交互性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交互性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 说:一种是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另一种是学习者 在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互。学习者与学习资源之间的交互是 指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能力层次选 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并对这些学习资源中的知识信息做出相 应的反应,根据学习者的反应,学习资源也能够做出适当的调整反应。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人际交互是指学习者与其 他学习者产生同伴互助的行为,或者从学习指导教师获取相 应的指导交流。学习者在网络学习环境中的人际交互能够使 学习者获得人文关怀,获得相应的学习指导,提升学习兴趣, 使学习活动更加持久努力。

2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特征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是指学习者在计算机 网络创设的学习环境下利用信息化的沟通交流机制与丰富 的学习资源,自主决定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以及 相应的学习资源,开展自主的学习行为。在此过程中,学习 者可以利用各种信息化的通信交流工具,与其他网络学习者 产生同伴互助行为,支持网络协作学习的发生;
学习者也能 够及时取得来自该学习领域的教师、专家以及相应的学习支 持系统的支持与帮助。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的学习行为有 如下几个特点。

主动性 随着人类知识不断的进步与增长,社会进入快 速发展阶段,对于公民的文化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人才 的知识储备也越来越高。传统的课堂已经开始不能满足人们 对于知识日渐增长的欲望,这为在线教育的兴起与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机会。学习者一般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自己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驱动,形成 一种发自内心的、有效的学习动机,主动引导网络学习行为 的发生。

选择性 网络学习环境具有开放性、复杂性,在充斥大 量丰富、组织呈现多样化的网络学习资源中,学习者可以选 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人的学习行为是具有选 择性的,人们在处理信息的时候会习惯性地选择那些与自己 理念相同并且被自己需要的信息,过滤掉不为自己所接受的 信息[2]。而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般是事先组织一些 学习资源,学生在听课的过程中会选择性过滤掉一些资源, 这样有可能导致学生对整个课堂的知识点有所遗漏。而网络 学习环境下的学习者可以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中最大限度地 选择自己所需要的知识。

交互性 任何有意义的学习都离不开学习交互,网络学 习是在学习者与网络资源、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 的交互过程中实现的[3]。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存在交互行 为,学习者与资源、学习者与教师、学习者与学习者的交互 都是面对面的,但是这种交互是被局限在课堂之内的。随着 计算机互联网的兴起,网络交流工具的增多,如邮箱、论坛、 QQ、微信、贴吧等,使得学习者很容易地交换信息贡献讨论, 并给学习者提供获取检验替代性的视角的机会。学习者能一对一或一对多进行高交互性的交流,并为合作(如团队项目) 提供可能的机会。

3 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网络学习的发起者是学习者本身,学习者需要控制整个 网络学习的进程,故学习者本体对于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有很 大的影响。影响因素有学科知识背景、学习动机、学习策略、 信息素养、协作能力。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是指引发与维持学习者的学习活 动,并使该学习活动逐步趋近一定学习目标的心理历程[4]。

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学习 者对知识有一种自发的需求,对学习本身感兴趣,并且愿意 为之努力;
外部动机是指学习者被外界一些事物诱导,完成 某件事情之后可能会有一定的奖惩制度。故由外部动机所引 起学习行为的学习者对学习结果比较感兴趣,而不是对学习 的本身感兴趣。无论是内部动机还是外部动机,在影响学习 者学习行为的各个因素中,学习动机是十分突出的一个。它 是学习者产生学习行为的原始推动力,它的强弱能够直接影 响学习者在展开学习行为过程中的努力程度,是能否实现学 习目标的重要影响因素。

网络学习环境中的学习者一般是自主进行某一知识学习,学习动机的强弱更能影响学习者的学习行为。在网络学 习环境下,学生需要主动发起网络学习行为,并且在学习过 程中需要自主控制学习发展。因此,在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 主学习,学习者如果有较高的学习动机,特别是内在学习动 机,能在众多的信息中抵抗外界的干扰,获得更高效的学 习;
反之,如果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较弱,很容易出现半途而 废的现象。

学习策略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在一定学习目标的驱动下, 有意识地调节自身学习行为的一套操作过程,是学习的规则 系统,是学习的过程或步骤,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学习者的 学习方法与技巧[5]。网络学习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对于学 习者自身学习策略的考验是十分大的。首先,学习者需要分 析学习任务与自己的学习风格特点,然后根据这些特点有意 识地制订适当的学习计划。学习者如果使用了有效的学习策 略,学习效果会有显著增强;
反之,如果学习者学习毫无章 法可言,可能因为长期没有得到想要的学习效果而出现半途 而废的现象。学习策略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根据自身的学习状态,随时随地调整学习策略,以达到 更好的学习效果。

信息素养[6] 信息素养是全球信息化趋势下一种必不可 少的综合能力,主要由信息需求、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道德以及信息能力组成。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是 指获取、理解并利用信息的能力及使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学 习者如果是一个具有信息素养的人,他能够利用各种检索工 具制订成功的检索方案,从而获取信息,评价信息对于自身 的实用性,并能够组织应用于实际中。在网络学习环境中, 学习者如果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网络学习活动也会更加 顺畅,这对学习者网络学习效果有直接且显著的影响。具有 较强信息素养的学习者,能够在网络学习环境中,将自己原 有的知识体系与新的知识信息进行融合,并且在批判性思考 和问题解决过程中使用信息。

协作能力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学习者会在教师的引 导下与同班同学进行协作交流讨论活动。与传统课堂相似,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协作交流活动是学习者通过网络,利用一 些信息交流工具与其他学习者取得联系,形成同伴互助,共 同为达到某一目的而努力;
或者与某些专业人士取得联系, 在专业人士的带领下工作以攻破某个课题。与传统课堂教学 相比较,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协作能够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 更大程度上取得更多的资源,实践应用自身知识的方式也更 加多样化。同样,如果学习者不具备较强的网络协作能力, 可能在复杂的网络学习环境下处于一种孤立的状态,得不到 充分的人文关怀,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而放弃学习。4 小结 与传统的学习环境相比较,网络学习环境发生很大的变 化。它给了人们更多的机会来接触不同的事物,学到更多的 知识,使得身在山村的学习者也有可能获得最好的教育;
而 其学习资源呈现方式的多媒体性和网状化、学习形式的多种 多样性和多向交互性,使得学习者容易迷失在知识的海洋里。

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由学习者主动发起,并自主选择,以 学习者为中心的自由学习环境会造成学习的不确定性,但网 络也可以通过生冷的硬件、多样的软件与全世界的人和资源 取得交互,可以实现在充分的人文关怀下获得最好的教育。

虽然有许许多多的因素会对学习者的网络学习造成影响,但 是只要人们在这个领域多加研究,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来解决 这些问题,网络学习环境下的学习将有无限的可能与更美好 的前景。

参考文献 [1]李盛聪,杨艳.网络学习环境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分析 [J].电化教育研究,2006(7):52-55. [2]林阳.网络学习环境与学习者[J].中国远程教育,2002(9):28. [3]Anderson T. Modes of interac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Recent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questions[M]//Moore M. Handbook of Distance Education, 2003:129-144. [4]范晓玲.教育统计学与SPSS[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5:99. [5]穆志刚.我国学习策略研究综述[J].疯狂英语:教师 版,2007(8):29-30. [6]章慧敏,傅德荣.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 电化教育,2001(9):17-19.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