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励激发,敢于质疑 很多教师抱怨班上的学生不会主动回答问题,更不用说 质疑了。到了高年级,课堂上静悄悄的,语文课堂俨然成为 教师的独角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教师缺乏 引导、课堂死气沉沉、教师评价不够民主等,所以,教师必 须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问。
1.适时鼓励,树立自信 这是最基本的前提。对于一篇课文,学生提出许多不同 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有深度、有质量的问题,教师应持提倡、鼓励、引导的态度,以此提高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激发他们 质疑的兴趣。当然,学生难免会提出比较稚嫩或偏离教学要 求的问题,引得同学嗤笑而挫伤其自尊心,也许从此以后就 在课堂上噤若寒蝉。所以,教师应表扬这些同学敢于提问的 一面,保护他们质疑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打破砂锅问到底”, 使学生从“敢于质疑”逐步做到“善于质疑”。
2.民主平等,融洽关系 传统的教学模式总是以教师为主角,教师提问、学生回 答似乎成了一种固定的模式。质疑好像与学生无关,学生只 要跟着教师的提问去思考就行了。这种模式不仅让师生之间 的关系变得严肃紧张,还让学生与质疑越走越远,形同陌路。
所以,教师要放低姿态,努力营造和谐、民主、平等、宽松 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愉悦中逐渐靠近教师,在关系融 洽的基础上敢于质疑,积极探究。
二、创设情境,乐于质疑 学生只有在良好的情境中,才能乐于质疑,主动探究, 获取知识。所以,教师应该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唤醒 学生的认知经验,激发其灵动的思维,为学生质疑提供肥沃 的土壤。在小语教学中,创设情境的方式很多,采用较多的是以下两种。
1.直观引发疑问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彩纷呈的图片、视频等最受他们青 睐。教学中,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课文 的特点,适当采用直观形象来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疑问 和思考。如教学《玲玲的画》一文,教师先给学生出示了玲 玲创作的画,没有讲任何和课文有关的内容,让学生仔细观 察。不少学生眉头紧锁,很明显头脑里存在疑问,笔者适时 让学生提问,学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质疑,有的说:“玲玲 为什么要画这幅画呢?”有的说:“这幅画有什么内涵吗?” 有的说:“玲玲的画画得真好看,她的画里面讲了件什么事 呢?”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引起质疑,继而引领他们主动 读课文,从课文中去找答案,质疑、释疑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2.故事引发疑问 低年级学生特别爱听故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妨给 学生讲讲故事,并在合适的地方戛然而止,引发学生猜测。
如教学《半截蜡烛》一文,教师先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学生讲 了一、二小节的内容,伯诺德夫人将情报藏在半截蜡烛里, 而它却被放在了屋子里最显眼的桌子上,躲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搜查,可就在无意之间,它竟被德军点燃了!接着,教师 制造悬念,不再告知下文了。学生们很是好奇,纷纷提问:
“老师,后来德军发现了吗?”教师故作神秘地摇摇头,继 续给学生往下讲,让学生知道伯诺德夫人机智地吹灭了蜡烛, 可是德军又将它点燃了。然后教师真的不再往下讲了,学生 质疑的劲头更足了,有的问:“这样燃烧下去后果不堪设想, 老师,后来怎样了?”有的问:“他们有没有又想办法吹灭 蜡烛啊?”引发了学生对下文的种种质疑,正中教师下怀, 不用多讲,学生就能凭着疑问去文中寻找答案。
三、教给方法,善于质疑 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提问总是提不到文章的关键处。
如果教师不授予方法,那么学生的质疑能力很难上一个台阶, 只能停留在“敢问”“乐问”的层面上,思维能力也难以得 到迅速发展。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即从 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和提出问题,从而逐步达到“善问”的境 界。
1.比较质疑 比较质疑,这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方法。只要认真钻 研,就会发现比较的方面有很多,如用这一篇课文与另一篇课文比较,用课文的一部分与另一部分比较,存在与假设不 存在比较,等等。《穷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屋外寒风 呼啸,惊涛拍岸,渔家小屋却温暖而舒适。”渔家小屋比较 破旧,屋里为什么会如此温暖而舒适呢?学生从文本内容中 发现了诸多问题,从而引发疑问,为积极探究奠定了基础。
通过品读,学生发现了“地面干净、炉火未熄”等词,更重 要的是发现了夫妻的和睦、心心相印。
2.矛盾质疑 矛盾质疑,指把课文中似乎写得有矛盾的地方揭示出来。
如《掌声》一文中写道:“在全班同学的注视下,她终于一 摇一晃地走上了讲台。”教师就人物动作的描写引导学生质 疑,学生通过品读课文了解了英子此时的矛盾心理,提出:
英子心里会怎么想呢?如果我是英子,我该怎么办?从而引 发思考,感受英子的矛盾心理,体会当时的场景,这种复杂 矛盾的心理是一种正常的表现。
3.优劣质疑 优劣质疑,即比较哪个字词、句或段写得好。如《梅花 魂》中有这么一句:“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分外爱 惜,家人碰也碰不得。”为了引导学生质疑,笔者将句子改成了“书房里那一幅墨梅画,他很爱惜”。让学生在反复品 读的基础上比较两句话哪一句写得好。学生通过质疑,感受 到第一种表达方式的分量,也学会了运用此种手法写作。
4.总结质疑 总结质疑,指根据文中总结性的句子提出自己的疑问, 从而把握全文内容,学习写作方法。如教学《桂林山水》一 文,教师让学生找一句总结全文的句子,学生通过寻找发现 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教师引发学生质疑:“为什 么说‘桂林的山水甲天下’?”从而引领学生明白这句话是 全文的总起句,全文是围绕这句话来写的,由此学到了总分 总结构的写作方法。
除以上几种方法外,如果能问出个“为什么”或“怎么 样”,同样可以构成已知和未知之间的对立联结,形成问题。
质疑的方法还有很多,教师要做个有心人,借助课文,及时、 适时、巧妙地进行引导。在适当情况下,教师还可挑疑,激 发学生脑中的疑虑,这是质疑很好的铺垫。
wWW.dYLw.Net wWW.dYLw.Net(浙江省义乌市经济开发区学校 322000)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