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剪彩 > [中学德育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范文

[中学德育论文] 高中德育论文范文

来源:剪彩 时间:2019-11-05 07:57:01 点击:

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论文 中学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 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 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 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 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改变‘假大空全’的德育现状,我校 在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此项工作的的着力点。

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并强调: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 以物育人。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谐的育人环境正 在我校逐步形成。

正文: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 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 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 境。可见,无论是做事还是作人德行至上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成长为马 家爵、王宝森之流,那还不如作一介莽夫。最起码他的破坏性要小得多,少得多。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 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 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

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 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 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 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 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 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 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但在现今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空全的德育教育 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 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 “小”字 。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大 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 的健康成长,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

一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 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 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 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 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

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

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 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 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 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国旗,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 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 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 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墙为人说话,物为人传情成为我校校园环境的真实 写照。但这些行为习惯的得来也并非一日之功,今天栽的花,明天就会枝折花落。

刚刚露头的小草,用不了几天就会奄奄一息。今天换的水龙头,明天也许就会怎 么关也关不上。每当孩子们步入校园大吃特吃后,准会把废弃物随手乱丢。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停止了那种毫无实效的说教,停止了那些毫无实效的 主题教育活动,来一个从我做起,全员参与。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以身示范。

什么叫身教重于言教,什么叫以身示范。半年下来,立竿见影,我们的校园变得 漂亮了,孩子们懂事了,老师们也更省心了。

二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 魂。然而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 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 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 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 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 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
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 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
要求 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
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 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 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 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 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 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 为此,我们把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 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 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 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 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 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 对不可小视。孩子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 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 孩子们跃马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 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

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拾捡废 弃的地膜,不但净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为班级活动带来了经费。垃圾分 类,不但使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雏鹰广播站的开播, 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还历练了孩子们的搜集信息及组织能力。在绿色家园 创建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认领一块草坪,一株小树,既增强了孩子么爱校如家的 意识,又增强了孩子们爱护美欣赏美的能力。在闪光的童年记录活动中,孩子们 不但明辨了是非,辨别了善恶,更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但如果小事抓不好又怎能出现今天校园内人人和谐,物人和谐的良好局面呢。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 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 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而部分孩 子们却说:“他们只顾挣钱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们的学习。”孰是孰非此时变得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能否帮家长一把。为此,我们在2-6年级广泛开展了‘走 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家访调查活动。这其中,88%的孩子不愿意听,也听 不进家长的唠叨。8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8%的家长与孩子平时很少见 面,一见面多是批评训斥多于询问谈心。28%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 满意孩子的表现。以上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畅,致使孩子不愿 意与家长交流思想,拒绝与家长谈心。

为此,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孩子归类后集中组织有针对 性的家庭教育讲座。一是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二是开展“教子有方” 的经验介绍,三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作上讲台,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得与失。同 时,以学年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民主型好家庭评选活动,有家,校,生三方共 同制定评选标准。并把此作为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从而极大的促进 了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对家长提出:尽最大可能为 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的学习场所,不训斥孩子,不在家里聚赌。每 天抽出一点时间陪孩子聊聊天,不以家长长辈自居。为孩子们提供一张书 桌,让孩子们觉得父母在关注我,没有忽视我的存在。每周陪孩子散散心,放松 心情,强化沟通。每月送孩子一本好书,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第一 要务。渐渐的,关心孩子学习的多了,不闻不问的少了。家教中讲究方式方法的 多了,动不动就横加指责的少了。讲究民主,崇尚学习的家长多了,耍大家长作 风的少了。

我们的校园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一块纯净圣洁的园地。知微而论, 可为人师是校园环境育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我们的家庭虽小,但孩子第一任教 师的担子却很重很重。他是孩子们走向成人成才的摇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 事做起,从点滴行为做起,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环境。

德育工作点滴入手 政教处德育实施总结清新美丽的校园内,琅琅的读书声飘向天空,放飞梦的希望;
宽阔的操场 上,孩子们在尽情挥洒激情,追逐狂奔,脸上荡漾着幸福的笑容……他们正沐浴 着德育工作的“阳光”茁壮成长。在德钦中学,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播洒爱的阳光, 让绿树成荫,给山花烂漫;
他们用坚强的双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擎起一片蓝天, 擎起祖国的未来。

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是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然而在现阶段, 有的教师被考试这只指挥棒所左右,在工作中只注重教学,而忽略学生的德育教 育,从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实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 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在德育教育工作 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有些唯心的味道, 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这个大环境而 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古语又云:蓬生 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 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 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 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 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 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 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但在现今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 空全的德育教育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 人,事事育人的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 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 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 阶段的少年儿童大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符合 其年龄及心理特点。

一和谐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雪山高耸、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各种花 草争奇斗艳。秋天到了,校园内几株参天白杨陪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 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 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 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 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 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 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 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校训,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 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 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 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

二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 魂。然而 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影 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子 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土 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字并用。橱窗,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 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 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
要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 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
要求孩子 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唯恐躲闪不及;
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 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 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 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搞活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 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到哪儿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 空谈? 我们要把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 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并 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 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 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 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对不可小视。学生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 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 孩子们跃马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 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

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每天的 校园卫生打扫,不但净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为班级评比带来荣誉。校园 卫生的打扫,不但使孩子们学会了劳动,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 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 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而部分孩 子们却说:“他们只顾挣钱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们的学习。”孰是孰非此时变得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能否帮家长一把。为此,我们开展了‘学会感恩,走 进学生心灵’的大型演讲活动。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让家长与学生 共同作聆听专家的演讲,促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交流。

校园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一块纯净圣洁的园地。知微而论,可为人 师是校园环境育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我们的家庭虽小,但孩子第一任教师的担 子却很重很重。他是孩子们走向成人成才的摇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从点滴行为做起,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环境。

中学德育论文 内容摘要: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 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 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 境。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是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 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古语又云:蓬生麻中, 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为改变‘假大空全’的德育现状,我校 在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作为此项工作的的着力点。

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小”字 。并强调: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 以物育人。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和谐的育人环境正 在我校逐步形成。正文:
古有“做事先做人”之说。现今,国家领导人更是不止一次的在各种场合及 会议上提到:教育工作德育为先。江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中更是提 到:要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社会环 境。可见,无论是做事还是作人德行至上的重要性。如果我们的孩子都成长为马 家爵、王宝森之流,那还不如作一介莽夫。最起码他的破坏性要小得多,少得多。

在德育教育工作中,环境之优劣起着重要的作用。“人之初、性本善”的提法虽然 有些唯心的味道,但却说明了人的后天成长依赖于环境的影响,人是不可能脱离 社会这个大环境而独立生存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择邻而居,三迁其所。

古语又云: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无不说明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

在自然界中,橘生南北却有南橘北枳天壤之别。在人类社会中,将门之后 与出自书香门第的特质不尽相同。大家闺秀与山野村姑的举止不一样,为什么不 一样,因为成长环境使然。将门因尚武而重义,必然粗犷豪爽,义薄云天。书香 世家因习礼明信,必然温文尔雅。大家闺秀一般知书达理,而山野村姑一般则直 爽泼辣,之所以性格迥然,在于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当中,受不同的氛围熏 陶,个性品质必然不同。所以,我认为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环境,作为担负着教 书育人的学校尽己所能创建和谐的育人环境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

但在现今 的德育工作中,眼高手低,俯不下身来抓德育的现象有之,假大空全的德育教育 有之,只管教书,不管育人的现象有之,致使人人育人,时时育人,事事育人的 德育目标成为空谈。鉴于此,在我校的德育工作中把“优化育人环境,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作为我校的德育工作的着力点。特别是在育人环境方面着力强化一个 “小”字 。小处着手意味着要抓好细节,抓好小事,对于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大 德育,大口号,大主题并不利于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不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

一创建和谐的物化环境,以物育人 漫步校园,红砖壁瓦、绿草茵茵、杨柳依依。每逢春末夏初之际,月季、 刺梅争奇斗艳。秋天到了,万寿菊,夜来香暗香怡人。校园内百余株参天白杨陪 伴一批批学子走过了每一天,每一年 ,到底送走迎来了多少孩子,他们也说不 清了。哗啦啦爽朗的笑声是他对孩子们殷切的希望,良好的祝福。茵茵绿草中的 警示语说:我是你们的植物朋友吗?自来水龙头大声疾呼:我不想多流一滴眼泪。

垃圾桶说:来吧,我的肚子大得很等人性化语言让孩子们懂得了什么是羞耻心。

微风吹过,一片片废纸,在校园内翩翩起舞,此时映入你眼帘的肯定是孩子们嬉戏追逐着,拾捡校园内的垃圾,然后放入垃圾桶憨憨的大肚子里满意地走了。上 课铃响了,听着自来水哗哗的声响,总会有师生返回身来,轻轻的把它拧紧。物 人合一,人物和谐在我们的校园无时无处不在。

教室内高悬的国旗,端正张贴的名人画像,不只在于装点美观,而在于“无 声胜有声”的思想渗透。《守则》也好,《规范》也罢,不只在于威慑约束,而 在于自觉遵守。室内外的园地,橱窗,板报不只为传经送宝,而在于使其成为激 励学生获取成功的人生舞台。墙为人说话,物为人传情成为我校校园环境的真实 写照。但这些行为习惯的得来也并非一日之功,今天栽的花,明天就会枝折花落。

刚刚露头的小草,用不了几天就会奄奄一息。今天换的水龙头,明天也许就会怎 么关也关不上。每当孩子们步入校园大吃特吃后,准会把废弃物随手乱丢。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停止了那种毫无实效的说教,停止了那些毫无实效的 主题教育活动,来一个从我做起,全员参与。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以身示范。

什么叫身教重于言教,什么叫以身示范。半年下来,立竿见影,我们的校园变得 漂亮了,孩子们懂事了,老师们也更省心了。

二优化健康人际环境,以人育人 孩子的成长需要高尚,健全的人格形象去影响,他们的周围需要崇高的灵 魂。然而校园也好,家庭也罢,一些不健全的人格形象,一些不健康的作为却在 影响着孩子们的成长。校园作为一方净土,教师作为孩子们的人师之范,要求孩 子们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而部分教师却时常在校园内,课堂上冒出一两句方言 土语,板书备课更是繁简(更多请搜索:wWw.hAOWORD.cOM)字并用。橱窗, 墙报,板报中也会时而冒出一两个错别字装点门面。德育纲要,校规中明确规定 要净化校园语言环境,但我们的教师却动辄训斥,言语粗俗,何谈语言文明;
要 求孩子们衣着得体,自己却身着奇装异服,穿着拖鞋进出教室有说服力吗?要求 孩子讲究卫生,自己却乱扔乱弃;
要求孩子学习雷锋好榜样,但碰到不良行为却 唯恐躲闪不及;
要求孩子正直,自己却从来不敢把不同意见摆在桌面上。凡此种 种小事,人师从何谈起,良好的育人环境从何谈起。德育课程健全了,德育活动 开展了,德育为首的大政方针也定了,但如果只停留在说一说,写一写,搞搞活 动的层面上管用吗?如果为人师者不从小事做起,注重小节,我们的孩子又会好 到哪儿 去,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必是一句空谈?为此,我们把强化德育的全员意识,强化教师的示范作用作为工作重点常 抓不懈,并制定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准则,对教师的坐立行走等进行了明确的约束, 并把此项工作列为年终考核,评先晋级的重要指标。要求教师:做有样,坐有相, 行有规,言有范,经过不懈的努力,教师们在言行举止,待人接物方面日渐规范, 成熟。无论是社区还是家长对教师们的评价也越来越高。温文尔雅的举止,得体 大方的言行为我们的校园平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绝 对不可小视。孩子们的语言不再粗俗,废物不再乱扔,穿着不再随意,校园内的 人物合一让人感到亲切。甬路上,孩子们三三两两自由说笑,谈天说地。石桌旁, 孩子们跃马扬鞭,在纹秤间自由挥洒。橱窗前,孩子们驻足欣赏,看看老师们又 为大家准备了什么精神食粮。

在此基础上,个个班级根据自身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拾捡废 弃的地膜,不但净化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还为班级活动带来了经费。垃圾分 类,不但使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增强了孩子们的环保意识。雏鹰广播站的开播, 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学识,还历练了孩子们的搜集信息及组织能力。在绿色家园 创建活动中,孩子们纷纷认领一块草坪,一株小树,既增强了孩子么爱校如家的 意识,又增强了孩子们爱护美欣赏美的能力。在闪光的童年记录活动中,孩子们 不但明辨了是非,辨别了善恶,更获得了成功的喜悦。校园无小事,事事皆教育, 但如果小事抓不好又怎能出现今天校园内人人和谐,物人和谐的良好局面呢。

校园环境虽然重要,但家庭环境同样必不可少。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 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们的第一任教师。家庭环境和家长的言行,直接影响着 孩子们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家长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管了。”而部分孩 子们却说:“他们只顾挣钱根本就没有关心过我们的学习。”孰是孰非此时变得并 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学校能否帮家长一把。为此,我们在2-6年级广泛开展了‘走 进家庭,走进学生心灵’的家访调查活动。这其中,88%的孩子不愿意听,也听 不进家长的唠叨。85%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8%的家长与孩子平时很少见 面,一见面多是批评训斥多于询问谈心。28%的家长不管孩子进步与否,总是不 满意孩子的表现。以上诸多的原因造成了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不畅,致使孩子不愿 意与家长交流思想,拒绝与家长谈心。

为此,我们利用家长学校,对存在不同问题的孩子归类后集中组织有针对 性的家庭教育讲座。一是聘请校外的知名家教人士办讲座,二是开展“教子有方” 的经验介绍,三是让家长与学生共同作上讲台,交流家庭教育问题的得与失。同 时,以学年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民主型好家庭评选活动,有家,校,生三方共同制定评选标准。并把此作为评选市县级三好学生的标准之一,从而极大的促进 了家长参与孩子教育的积极性。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对家长提出:尽最大可能为 孩子提供一个安静清洁的学习场所,不训斥孩子,不在家里聚赌。每天抽出一点 时间陪孩子聊聊天,不以家长长辈自居。为孩子们提供一张书桌,让孩子们觉得 父母在关注我,没有忽视我的存在。每周陪孩子散散心,放松心情,强化 沟通。每月送孩子一本好书,让孩子懂得,学习是他们现阶段的第一要务。渐渐 的,关心孩子学习的多了,不闻不问的少了。家教中讲究方式方法的多了,动不 动就横加指责的少了。讲究民主,崇尚学习的家长多了,耍大家长作风的少了。

我们的校园是净化孩子们心灵的殿堂,一块纯净圣洁的园地。知微而论, 可为人师是校园环境育人的落脚点和切入点。我们的家庭虽小,但孩子第一任教 师的担子却很重很重。他是孩子们走向成人成才的摇篮,让我们从我做起,从小 事做起,从点滴行为做起,从而创建一个和谐的家庭,学校,社会育人环境。

中学德育论文范文:
江泽民说:“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的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 德治国。”在改变中学德育状况,实现中学德育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 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各国专家也一致认为:应该把道德教育置于突 出地位,不然,21世纪人们面临的将是一个可怕的道德环境,而道德的沦丧又会 加剧政治经济等问题的恶化。在我国现阶段,加强恩德教育已到刻不容缓的地步。

但在作为道德教育与品格养成主阵地的学校,却普遍存在着德育低效的状况。

中学德育状况的“三化”问题:
一德育目标理想化 在德育目标的认识上,不从实际出发,习惯性的把中学德育目标定位在理 想化的虚幻的境界中,脱离了学生的道德实际认知水平,学生只能肤浅地唯心地 理解它。这就直接导致了德育目标指向的负载过重,过空,过高,进而导致德育 内容的大而宽。德育目标贵在切实可行,贵在与生命主体的和谐通融。华而不实, 大而宽的德育目标,必然在实践中失去信度和效度,进而造成德育实践的空耗, 最终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二.育人方法简单化长期以来,我们的育人方法过于简单陈旧,缺乏新意,一味强调教育者单 方面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德育,要借助于与德育内容和德育目标 相关的情境,依赖于受教育者对真善美的真实体验,靠特定情境中的受教育者的 反省,自责,自律等深层次的精神搏击过程,才能形成他的道德理念,进而转化 为道德行为。

三.环境影响的消极化 中学德育工作的一大误区,就是试图将学校变成道德上的“世外桃源”。而 德育系统是一个与外部社会相互影响的而又具有性对稳定性的运行系统。学生生 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他们的活动交往,接受的信息和受到的影响是复杂多 样的。在校内受到教师,同学,集体的影响:在校外受到家庭社会环境的影响。

如果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不一致,甚至相互抵消,德育的实效性讲大大折扣,得不 偿失。

中学德育现状的应对措施。

针对中学德育的现状,中学德育工作的应对措施是:
1 德育目标要不高不空,具有可操纵性 德育目标“应该是生命内在的要求,而不应该是游离生命以外的什么东 西。”美国道 德品质教育的目标就具体而实在,他们把青少年道德教育目标建立 在“六大支柱”上。即是:
(1) 信赖诚实,不欺骗,不偷窃,坚持真理,效忠国家和家庭。

(2) 敬重尊重别人,宽容差异,举止礼貌,用语文明,用和平方式处理 愤 怒和争执。

(3) 责任干好本职工作,自控自律,谨慎,可靠。

(4) 公平坦率办事,不存偏见,不推委过失,倾听他人意见。

(5) 关怀善良,热情,宽恕,助人。

(6) 公德合作,参与,睦邻,遵纪守法,敬重师长,保护环境。这些品质教育的目标就不空不高,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值得 我们借鉴。

2 改变观念,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扬弃传统的育人模式 中学德育的主体是学生,是鲜活的中学生的个体生命。由于我们忽视甚至 无视青少年鲜活生命的生动性,丰富性,多样性,忽视甚至无视青少年个体生命 对生活的独特体验,对精神的独特追求,从而导致了简单生硬的教条主义灌输。

在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这就要求我 们转变观念,冲破传统的育人方式,树立现代教育思想。在德育工作中,还要注 意培养学生道德主体意识,把学生看作是自身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把教育活动看 作是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引导与规范,使主体根据自我实践传递信息,及时调节 主体自我与非我的影响因素,使自我的思想,观念与行为指向有意义的德育目标, 从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

3 重视优化育人环境,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全面教育网络 首先,要大力改善学校教育环境。二十一世纪信息交流的渠道多种多样, 社会开放,我们不应该还把学生关在“世外桃源”中来进行呵护,而应该积极引导 学生走向社会,接触社会,观察社会,思考现实问题,密切联系社会实际,提高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只有把学生放到真实可感的社会生活中去接受教育, 才能使其真切地感受到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哪些该做,那些不该做。深切体验 后所受的教育,远胜于老师苦口婆心的说教。

其次,要改善学校周边环境。

江泽民同志曾明确的指出“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必须从 中学德育论文 论文摘要:当前中学德育中存在着内容与学生实际脱节、基本途径没有发 挥应有作用、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抵消了学校德育的效果等突出问题。应把握当 代中学生的思想变化的新特点、强化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构建学校、家庭、 社会性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这样才能真正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

近年来,从上到下都十分重视中学德育工作,提出了种种口号,组织了大量的教育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中学德育的整体实际效果,与广大中 学教育工作者付出的辛勤劳动比较,可以说是很不相称的,中学德育实效性差已 经成为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中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中学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严重脱节 由于中学德育目标的不确定性和缺乏层次性,导致德育内容的空泛化和缺 少预见性,与中学生德育的可接受性脱节。其表现有:(1)德育内容役有根据中学 生不同阶段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形成层次。长期以来德育内容“上下一般粗”,往往 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把中学生目前难以达到的要求硬要他们努力去达到, 而对中学生达到这些高要求、高目标的基础,如做人的基本道理,爱父母、爱师 长、做文明公民等等,又役有稳定的教育内容,以致脚疼医脚,头痛医头,教育 者和学生都难以接受。例如,在每年学习雷锋活动中,中学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一 项重要内容是“助人为乐”的教育,其效果并不佳。因为很多教师并没有思考过“助 人为乐”,包含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要求。“助人”,是帮助别人的意思,“为乐”, 是以帮助别人为快乐的意思。显然,这是道德领域里的最高境界,它涉及一个人 的世界观、价值观等。有没有人能做到有!雷锋。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只能是努 力的方向。如果降低一点,变为“乐于助人”,即愿意帮助别人,高兴帮助别人。

达到这一要求也不易,现实中有不少人做不到。如果再降低点,变为“应该帮助 别人”。因为每个人作为社会人存在,都需要别人的帮助,而每个人又都有义务 帮助别人。现实生括中还有最低层次的要求,即“不妨碍别人”。你可以不帮助别 人,但你不应该妨碍别人,以上道德要求和内容被分成四个层次,对学生的教育 首先要从最低的层次开始。(2)德育内容与德育目的不一致。中学德育课普遍存 在知行脱节,教育不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学会做人,而是为了应付 考试,而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条条,学生背条条,思想行为不沽边,其结果是德 育课成了学生考高中、考大学捞总分的工具和敲门砖。许多中学的德育活动追求 形式,不讲实效,丢掉了很多传统有效的教育形式,而动不动就是什么“知识竞 赛”,“讲演比赛”。班级、学校为了拿名次,丢掉某项括动对全班、全校学生的 教育,由班级、年级、学校挑选一些学生组成代表队集中排练,教师当导演,学 生当演员,一场竞赛、比赛结束,消耗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结果是绝大多数学 生不仅没有受到教育,甚至连该竞赛、比赛的内容为何物还不知道。

2、中学德育基本途径没有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各科教学中,通常又把政治课作为直接德育途径,把其他学科作为间接 德育途径,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首先看政治课的状况。中学的德育目标和 要求,缺乏系统性、连续性、稳定性和层次性,德育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内容存在 简单重复和严重脱节的问题,不能很好地回答学生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因此收效 甚微。中学的政治课又常常论为纯粹的知识 教育课甚至应试教育课。课堂上教师并不往重思想道德上的系统训练和理 由的阐述,尤其忽视道德行为能力的训练,常常灌输一些枯操的理论,令学生记 忆背诵,把政治课上成了纯知识课。

其次看各科教学中的德育状况。中学长期忽视这条德育的基本途径,尽管 也有这方面的要求,但各地学校在实际教学中,各科教师并役有承担起对学生进 行德育的责任,“教学即传授知识”,在许多教师尤其是理科教师看来是理所当然 的。另一方面,即使有些教师注意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却存在生硬结合,常 常将德育与知识传授分割开来进行,拖上一条“光明的尾巴”,给人一种画蛇添足 之感。不仅收不到德育的实效,反而引起负效果,让学生反感。

3、社会、家庭的负面影响较大程度地抵消了学校德育影响的效果 中学生在学校一般接受的是正面的,正统的德育影响,这种教育好比在他 们心灵上抹上一层“玫瑰色”。另一方面,学生们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社会、家 庭生活中的积极与消极、美好与丑恶、文明与愚昧、先进与落后、规范与不规范 等矛盾冲突的影响,必须会使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困惑,中学教育工作者经常抱怨: 现在的社会环境太差,学校德育工作辛辛苦苦,抵挡不住社会消极面的影响。过 去我们的工作是 6十1=o”,即学校教育6天,家庭、社会影响1天,就把学校教育 给抵消了。现在改为双休日,则是“5十2o”,社会上,不健康的书摊,“三室一厅” 那么多,我们就更不好办了。这些抱怨一方面反映了目前学校德育工作软弱无力, 另一方面说明社会、家庭消极影响巨大。在一项问卷调查中,认为社会环境对自 己影响不太好的学生高达68.4%,认为当前社会风气好的学生仅有1.3%。当前社 会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我国已经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市场经 济对学校教育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例如用经济规律代替 教育规律,把经济领域中的价值法则与教育过程中人的价值混为一谈,使教育过 程掺入“拜金主义”和雇佣思想。(2)社会风气、家庭环境的不良影响,使学校德育 的社会价值未能充分体现出来。社会和家庭中的“拉关系、走后门”,腐败、赌博、 体罚子女、伤害儿童,吸毒等等消极因素交织在一起,在青少年心灵上投下一层 阴影。(3)音像书刊、舞厅、电游网吧等社会文化娱乐环境中存在的“病菌”,对中学生的灵魂产生一定程度的侵袭。

二、解决当前中学德育问题的对策 当前中学德育工作的突出问题的确不少。不过,虽然我们困难重重、但是 办法总比困难多。笔者认为,要想解决上述突出问题,改进中学德育工作,必须 采取以下对策: 1、系统研究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 在改革开放这样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成长的一代中学生。他们的学习和生 括的环境与以往几代的学生有很大的差别,他们的思想必然呈现新的状况。研究 和把握当代中学生思想变化的新特点,是学校德育管理的出发点,也是进行德育 改革,提高实效的重要依据。(1)当代中学生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在家庭中,不 再把父母教导奉为行动指南;在学校对教师的崇敬感减弱;在集体生括中,由被动 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在思想观念上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由求同 转向求新、求异。但是另一方面,他们的独立行为又较弱,与较强的独立意识形 成巨大的反差。由于他们生活条件较好,倍受父母疼爱,缺乏艰苦的锻炼,在遇 到 挫折时,往往又表现出很强的软弱性和依赖性。与前几代学生相比,他们 的意志力更为脆弱。

(2)求真求是的观念增强,有强烈的自尊心和进取心,是当代中学生另一 明显的思想特点。是否合乎实际,是他们判断是非的一个重要标准。他们不盲从, 更相信自己的亲眼所见和亲身体验,对学校教育持有分析和怀疑的态度。另一方 面,他们又表现出社会理想淡漠,往重个人发展和现实利益,出现唯我主义和个 人奋斗的苗头。(3)当代中学生生括在一种比较宽松的政治生活气氛中;他们的思 想活跃,思路开阔;敢想敢说,敢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求新求异,易于接受 新观点。但是,他们对社会又缺乏全面了解,易受各种观念左右,思想观念较为 混乱,人生价值、道德取向上失去明确的统一导向,出现多样化、多层次的特点。

2、加强中学教学中的德育管理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是中学德育的主渠道,也是提高德育实效的根本措施。中学 加强教学中德育管理的主要措施有:(1)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变德育的自然掺透为自觉实施。育人意识,首先是个教育思想的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说:“请你记住, 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师,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括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 教师要成为名符其实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不能只教书不育人。(2)提高教师 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能力。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必须具备三方面条件:第一, 占有丰富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知识贫乏既谈不上教好书,也谈不上育 人。第二,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知识,思想道德修养和创造性地对学生进行 教育的能力。第三,掌握寓德育于教学中的规律,具有有机渗透德育的能力。(3) 深入教学,深入课堂,抓好指导和评价。中学管理必须深入教学第一线,参加备 课、听课、评课,深入调查研究,了解每学科每位教师在教学中德育的现状和存 在的问题;指导教师改进方法,提高实效;及时进行信息反馈,搞好评价工作,促 进学校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3、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地位、作用不同,各有优势和不足。如 何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相互结合、相互补充,形成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是提 高德育整体实效,从全局上根本改变德育薄弱现状的重要一环。学校、家庭、社 会教育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实现整个德育在时空上的紧密衔接;学校、家庭和社 会教育的相互补充,有利于增强德育的整体效益;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协调 统一,有利于增进彼此的了解,取得教育思想上的共识,向青少年一代实施社会 化的综合教育和创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社区教育就是一种实现学校、家庭、 社会教育一体化的好形式。社区教育就是把学校教育置于社区的大环境中,将各 方面的教育力量组织起来,关心教育,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使学校、家庭、社 会在导向一致的前提下,发挥各自的优势,逐步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网络化大 教育格局。

关于中学德育创新的思考和实践 德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主导作用,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越来越为广大 教育工作者所认识。在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经济信息化的时代,在我国加 入wto以及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中学德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面对 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如何从创新的角度,审视德育,走德育改革创新之路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深入研究和认真思考。

一、转变观念、理念创新。德 育,从根本上说就是育人。传统的德育往往是见事不见人,或者是没有充 分考虑到人的独立个性和内在需求等因素,站在居高临下的位置,进行呆板的说 教,过于凝重,过于规范,又过于封闭,缺少应有的人文关怀、平等交流和自我 教育。现代的德育越来越强调发展人的潜能,激发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积极性, 注重人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教育。

中学德育创新,首先要确定“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加强人文教育,把人 作为德育的主体和根本,把人的发展作为德育的根本出发点,充分认识和把握人 的本性,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充分引导和满足人的正当欲望,善于理解和把握人 心,最终赢得人心,取得人的信任和教育的主动权,真正解决人的精神激励、灵 魂塑造和品格提升问题,真正实现“通其情,达其理,导其行”的目的。

二、丰富内涵,内容创新。

中学德育工作要有针对性,就必须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调 整充实。

1、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作为中学德育的核心内容,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 装人,对中学生深入进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教育,深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教育,通过加 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中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

2、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中学生了解唯物论与唯心论、无神论与有神论、 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增强识别和抵制唯心主义、封建迷信及各种伪 科学的能力,使中学成为学习科学知识、宣传科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 学精神的重要场所。

3、加强法纪教育。引导中学生积极学习我国的法律法规,一方面要教育 他们做一个懂法、守法的好公民,同时要树立学法、用法的意识,当遇到不法侵 害时,要勇敢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和他人合法权益,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 能力。

4、加强道德教育。一方面努力推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践行“二 十字”基本道德规范,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道德观念;
另一方面帮助中学生树立生态伦理、网络伦理、生命伦理、经济伦理等符合时代进步和社会 发展要求的道德品质。

5、加强心理教育。通过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克 服由于竞争机制强化,变化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生活的紧张度增加带来的心 理压力,增强心理承受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健康的情感,乐观的 心态,坚强的意志等。

另外,随着中国加入wto,诚信意识、效率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创新意识等也须扩充进来。同时,还要将德育与智育的各个学科进行整合,积极 寻找最佳结合点,将“两张皮”合为一体,使其良性互动。

三、有机结合,机制创新。

笔者认为,要实现德育机制创新,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创建高立意、近距离、低姿态的运作机制。我们必须站在历史的高度, 以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德育工作。这就是说德育工作立意要高,但在实际操 作中,我们决不能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应该把高立意与 学生的需要、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创新这种理论上“登高望远”、运作上“拉 近距离”的运作机制,教育者放低姿态, 淡化身份、平等交流,能够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教育的亲和力,顺 应德育改革的趋势,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经实践检验证明,这是一种效果 较好的运作机制。

2、创建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自律是行为主体的自我约束,他 律是外部力量对行为主体的监督和约束。他律是被动的,不可能面面俱到,自律 是主动的,可以使受教育者进入较高层次。他律依赖于自律,通过自律发挥效用;

自律以他律为先决条件,通过他律逐步养成。二者相辅相成,使其有机结合,德 育工作就更有力量。

建立他律与自律相结合的教育机制,通过理论学习、榜样引导、文化熏陶 等途径,对人施加影响(他律),使人达到一定的思想境界,从而把人从个体的 自然人转变为遵规守纪的社会人,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使其遵规守纪,自我约 束成为下意识的、自然的反应(自律)。经过长期的严格自律,人可以逐步达到 慎独的最高境界,这一机制的实践意义是显而易见的。3、建立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激励是指激发人的行为 的心理过程。现代德育就是要通过创设人所需要的条件,激发人的动机,从而产 生实现目标的特定行为。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种机制已被应用于德育实践。善 用精神激励,量力辅之以物质激励,这是巧用激励机制的要点。创新,重在精神 激励机制的创新。

关于精神激励,人们一般在荣誉激励方面有所尝试,常见的是评优表模, “特发此证以资鼓励”。其实,精神激励和情感激励等,满足人参与活动、参与管 理的愿望,实际上就是满足其自尊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不让其参与,会被认为是 惩罚),这是参与激励;
设法将人安排在适当的专业(或岗位),让其具有学习 (或工作)的兴趣,产生学习(或工作)成效,快乐学习(工作)或享受学习(工 作),给人一种自我实现感,这就是学习(或工作)激励;
设定集体发展目标和 个人发展目标,使人感到每一步努力都有一个诱人的目标在牵引,这就是目标激 励;
设法进行情感沟通,使人被真情打动,可以激发出极大的热情,这就是情感 激励。

构建各各种激励方式有机结合的机制,必定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积极性 和创造性,这已被工作实践所证实。

4、建立教育与管理互补的制约机制。从某种意义上说,动之以情,晓之 以理的教育,可以看成是一项“软工程”,而依据规章制度进行的管理,则可以看 成是一项“硬工程”,实现两者之间的一种动态互补,把教育的要求体现到各项管 理中,无疑将大大提高教育的覆盖面和成功率,使教育在更广大的空间中显示威 力,同时,也使管理工作更见成效。当我们把德育原则融于科学有效的管理之中, 堵住了每一个可能出现的漏洞,消灭了每一个可能存在的盲区,我们所建立的制 约机制也就完备了。

5、定量与定性、理论与实践、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德育评价 不像智育那样便于量化。我们不仅需要进行道德知识的评价,还要进行道德行为 的评价,而道德行为是个难以把握的变量,它具有随机性,其稳定性也因人因时 因地而异。所以,关于德育评价机制的创新,非常值得研究。近几年来,我们建 立了定量与定性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自评与他评结合的评价机制,经过一段 时间的试验,可以说这种机制能较好地评价一个人的德育状况。

四、拓展渠道,形式创新。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