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课引入虽然有很多种不同的手段,但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 历,用一些简单但新奇低成本的小实验引入新课,是最能调 动学生兴趣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能在新课引入 阶段就能充分“吊起学生的胃口”,那么这一堂课就会有一 个很好教学效果保证。同时,这类新奇的低成本小实验也会 让老师“魔力”十足,充满个人魅力,从而也使得学生因“亲 其师”而“信其道”。
下面选择几个在实际教学中笔 者觉得效果比较好的课堂小实验,与广大物理同仁交流。
一、“楞次定律”:磁铁“吸”铜 众所周知,磁铁只 对钢铁有吸引作用,而对铜铝等没有吸引力。本实验就是利 用楞次定律原理实现铜线圈对快速运动远离的磁铁产生吸 引效果,从而极大地突破学生对惯有思维的认识。
实 验材料:条状强磁铁,绕制好的多匝铜线圈,塑料玩具小车。
实验操作:将铜线圈竖直固定在玩具小车上,并放置在水平 桌面上,让磁铁的一极缓慢靠近铜线圈后,迅速抽离,由于 楞次定律“来拒去留”的效果,小车会顺着磁铁抽离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磁铁“吸”铜的效果。
实验注意点:
为了有更好的演示效果,首先应该选择光滑而坚硬的水平面, 以大理石、瓷砖面为最佳,玻璃表面也可。其次应该选择比 较轻,且车轮转动灵活的玩具小车。最后就是一般玩具小车 车轮转轴为铁材料,会对实验效果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也 可能让学生对实验结果的真实性产生质疑,建议用牙签代替。
二、“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跳绳”发电游戏 学 生通过初中的学习都已经了解,电路中只有有了电源才能在 回路中形成电流。而本实验利用运动的导线切割地磁场磁感 线产生感应电流,从而让学生对此实验中的电流有一种“无 中生有”的新奇感。同时,本实验还可以充调动学生参与, 化实验为“游戏”,以增加学生对教学的参与感。
实 验材料:10 m左右的跳绳、10 m~15 m长的铜导线、灵敏电 流计或传感器。
实验操作:教师提前准备好两端连接 灵敏电流计或传感器的“跳绳”,让学生空出足够的空间。
让两个学生沿东西方向面对面站立。当两名同学快速甩动 “跳绳”时,由于跳绳中的铜导线切割地磁场磁感线,因而 实现“无中生有”的发电效果。
实验注意点:首先本 实验利用磁感强度很弱的地磁场来发电,为保证有足够的实 验效果,绳应尽量长一些。但绳太长的话学生甩动的速度就 会下降,同时考虑到在教室中的空间限制,多次实验后取10 m左右较为合适。其次,两名甩绳的同学应沿着东西方向站 立,这样就能保证绳与地磁场方向垂直。再次,就是应选用可分辨微安(μA)电流的灵敏电流计,如果实验可见度不 高,可以选用实物投影仪放大实验效果。最后,10 m长的铜 导线要快速甩动起来不容易,把它缠在跳绳上应该容易很多。
三、“焦耳定律”:锡纸短路电池点火 此实验是用锡 纸短接电池两极获得较大电流,电流产生的热量聚集在局部 形成高温,从而实现点火。此种点火方式也是现代野外生存 技能之一,但呈现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却并不常见。如果教师 能在做实验的过程中略加一些魔术手法,将会让学生惊讶地 看到能“徒手”点火的物理老师。
实验材料:纽扣电 池或干电池,包装口香糖或糖果用的锡纸,剪刀。
实 验操作:把锡纸剪成宽约1 cm,长约7 cm的矩形,对折后把 中间大半区域剪成梯形,最窄处约为3 mm宽。用剪好的锡纸 短接电池两极,约一两秒左右即可实现点火。
实验注 意点:本实验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在锡纸特定的位置快速聚集 较多的热量以实现局部高温。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锡纸必须折 叠,同时折叠处剪成最窄的连接区,这样折叠处的电阻相对 最大,更利于电流产生热量。本实验的原理和操作都较为简 单,但不同锡纸和电池性质略有不同,为达到理想实验效果, 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
四、“内能”:“空瓶” 白雾 本实验是高压气体在快速膨胀过程中对外做功, 内能减少温度降低,从而使得酒精蒸汽液化形成白雾。本实 验现象并不是很“神奇”,但本实验中对高压下可乐瓶爆裂 可能的担心,以及胶塞冲脱后发出的声音,会让学生对本实验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实验材料:可乐瓶,橡胶塞, 气门嘴。
实验操作:把可乐瓶侧面打洞,安装气门嘴 并做好密封,把橡胶塞用一根结实的细绳与瓶颈扎牢,瓶中 滴少量纯酒精,塞好橡胶塞。(这里橡胶塞的不可太紧,否 则危险,具体松紧程度要多次试验掌握)。由气门打气,当 胶塞由于内部高压喷出时可看到酒精液化的白雾,很吸引学 生。
实验注意点:本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瓶中酒精 的量及橡胶塞的松紧程度,关键之二是在本实验中学生的注 意力容易被飞出去的橡胶塞所吸引,所以教师要做好注意力 引导,以免学生只看了“热闹”忘了“门道”。
五、 “机械能守恒定律”:单摆“撞”鼻子 本实验是利用 机械能守恒的原理,使单摆不可能在自由摆动过程中撞到比 初高度略高的物体。本实验本无新意,但如果让一个学生把 鼻子放在这个被撞物体的位置,则课堂中的实际实验效果会 有很大的不同。
实验材料:单摆,离地较高的固定支 点,长刻度尺。
实验操作:把单摆吊在离地较高的固 定支点上,用尺子量出参与同学鼻尖到地面的高度,让单摆 小球从略低于此高度的位置开始摆动,则单摆小球会很接近 鼻尖,但不会撞到鼻子上。
实验注意点:本实验中第 一个参与者在实验中看到小球“扑面而来”,会不由自主地 向后本能躲避。本实验的关键点是对第一个参与者行为进行 的讨论,经过讨论后,再做同样实验会发现其实小球根本无 法撞到鼻子上。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同时实验也是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最能引起学生兴趣的部分。但 课本中要求完成的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并不能真正让大部 分学生印象深刻,反而是那些教师根据自己上课内容需要补 充的“临时性”小实验可以让很多学生多年后仍“念念不忘”。
这种小实验大多数成本低廉,操作简便,完全符合物理课程 标准中“学校和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安排足够多的 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的要求,同时这种小实验也贯彻了“人 人动手做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快乐地学习”的基本教 育理念。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