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泛人文倾向。课标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 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凸显了语文教学从纯“工具”到关注“人” 的价值取向。但在实际的语文课堂上,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没 有得到合理的体现。一是在课堂价值取向上矫枉过正,人文 性张扬有余,工具性严重冷落;
二是在教学实施上,人文性 被架空,学生获得人文教育不是通过言语内容的解读和言语 形式的赏析,而是机械被动地接受一些宏大的人文口号,学 生的心灵并未真正得到言语智慧的滋润。
2.碎片化严重。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过程的设计都存 在这一问题。就教学内容的选择而言,缺少整体的思考,教 师教课文时没有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文本概念,而是随意地让 学生说说喜欢哪一段或哪一句,[1]然后顺着学生所说的段 落或句子进行解读或赏析,对课文的内容缺少深层次的整体 认知。就教学过程的设计而言,教学活动的安排、教学问题 的设置随意性强,教学过程缺少内在的逻辑,先教的内容和 后教的内容之间缺少理据。这两种问题的本质是教师对教学 内容缺少整体的把握,对确定了的教学内容缺少整体的设计 意识,或者有设计意识却缺乏设计的策略,以致没有整体教学设计的能力。
4.反思形式化。反思性课堂是一种课堂理念,也是一种 课堂文化,但现在课堂反思被严重窄化,成了课堂教学的延 续,也就是惯常意义上的教学反思或者教后反思。即便是窄 化了的教后反思也未落到实处,什么时候反思、反思什么、 怎样反思、反思后怎样改进等问题都缺少扎实的思考和行动, 使得课堂反思形式化严重,自然难以真正促进课堂教学的变 革。
以上问题指向教学取向、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 价等多个方面,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语文本 体特性认识出现偏差、课堂教学理念盲目跟风、课堂教学技 巧严重缺乏、教师课堂教学机智缺少、科学理性的教学评价 缺席……还可以找出很多原因,但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缺少 课堂教学智慧:确定教学价值取向的智慧、确定教学内容的 智慧、建构教学设计的智慧、动态生成的教学智慧、反思改 进的评价智慧……基于这样的认识,笔者近年来倡导并践行 智慧语文课堂,试图改进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
二、智慧语文课堂理念描述 智慧语文课堂是汲取言语智慧的课堂。语文教育专家李 海林先生认为:所谓语文,其本质的东西,不是语言,而是 语言与人的关系的产物。并把“语言与人”的哲学化命题具 体化为三个概念:言语主体、言语环境、言语作品。语文教 学的本质规律就在这三者的关系之中,其人性成果就是“言语智慧”,语文教学的课程性质就是言语智慧教学。[2]李 海林教授的观点阐明了语文的本体特性,较圆融地解决了语 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争执。也就是说,无论是指向 工具的“语言运用能力”,还是指向人文的“人文教育”, 都要通过“言语实践”来达成目标。智慧语文课堂据此确定 课堂价值取向:言语主体(学生和教师)以言语作品(教材 文本、互文性文本等)为中介在言语环境(课堂)中展开多 向度多层次的对话,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等基本语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生命品质和人文情怀。
2.智慧语文课堂是反思性实践课堂。课堂教学智慧是一 种实践性智慧,这种实践性智慧体现出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应 对不确定问题所表现出来的素养。[4]而动态生成的对话型 课堂也决定了这种实践不是操作性实践,因为操作性实践是 线性的,不具有复杂性;
而反思性实践是复杂的,具有复杂 性,所以智慧语文课堂追求的是反思性智慧,也就是说智慧 语文课堂是反思性实践课堂。反思性实践把教师作为有教养 的人与其他人区别开来,因为它是检验智慧的标志之一。[5]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反思性作为评价智慧语文课堂的重 要依据。这种基于实践的课堂反思贯穿课堂始终,包括课前、 课中、课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反思内容和反思 路径。
三、智慧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 (一)教学设计的智慧1.教学设计体现学生学习个性。以学定教,教学设计应 该以“学习需要分析”为起点,而学习需要的分析又包括“学 习内容的分析”和“学习者的分析”,因此,充分了解学习 者的状况是进行科学的教学设计的基础。了解学生,可分为 一般的了解和具体的了解两类。一般的了解指对学生一般心 理特征的了解,是对学生共同的、规律性特点的认识;
具体 的了解则是对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个性化了解。具体了解学 生,既要了解学生已有的学习水平,从而确定新的教学内容, 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风格、情感态度等方面的特点,从而确 定适合于他们的教学策略。从学生学习需要出发,以促进学 生“怎样有效地学”为主要思考坐标,重点以学生“学什么” “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式学”等问题为 主要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笔者在教《十八岁出门远行》时依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 计了一份分层式教学设计:普通班的学生着眼于读懂文章, 追寻文章荒诞背后的真实,因为这些学生基本没有阅读这类 现代派(或者先锋派)作品的经验,在阅读兴趣、情感上期 待较低;
而实验班的学生则着眼于读出文章的妙处,领略“叙 事迷宫”的魅力,因为实验班的学生语文知识和技能都有不 错的基础,有部分学生接触过现代派作品,且在前期教学中 对加缪等存在主义思想家的关于世界荒诞性的看法有简单 接触,从预习所提的问题看,部分同学已较深入地读懂文本, 阅读兴趣颇高。2.教学设计体现文本个性。文本是确定课堂教学内容和 进行教学设计的主要依据。文本是一个多面体,横看成岭侧 成峰,不同的教师对文本的教学内容有不同的处理。但不管 怎样处理,都应抓住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也就是“这一篇” 文章所独有的价值。只有抓住了文本的核心教学价值才能在 设计教案时体现文本的个性,否则很容易出现“把诗歌教成 了散文、把散文教成了小说”的笑话。
3.教学设计体现教师的教学个性。“教师即课程”,教 师的个人修养、性格特点、知识底蕴等都直接参与并影响着 教学。因此,同一篇课文,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设计;
同 一篇设计,不同的教师上出的效果不一样。教师创设教案在 不违背学情、文本等重要因素的同时,要尽可能扬长补短, 发挥自己的教学特长;
教学个性还体现在教师的教学追求中。
通过自己对课程、教学、课堂、文本等的个性化理解,进而 通过个性化的形式在课堂上渗透,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教学《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课时,笔者觉得本文 的重点并不在于“读懂马克思”,而在于“读出恩格斯”, 即读出恩格斯得体、精准而富有逻辑的表达。如通过抓过渡 句“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
但是……”“正因为这样,所以……”中的关联词“如此” “这样”,让学生体会恩格斯行文的严密逻辑。这一方面紧 扣文本特点,另一方面也彰显了笔者汲取言语智慧的教学价 值追求。基于这种理解,笔者设计了一份语用式教学设计:读懂马克思,读出恩格斯。
(二)对话生成的智慧 1.教学设计催生课堂的动态生成。课堂是动态的,忽视 学生的即时学习状况机械执行教案必然会使课堂僵化呆板, 效率低下,因此教师应依据课堂情境灵活机动地实施教学, 这也是“生成”一词得以流行的根本原因。生成型的课堂需 要极大的教师智慧,难度很大;
但生成并不排斥预设,一定 意义上讲,教师课前预备愈充分,愈加有利于课堂的生成;
如果教师能在教学设计时进行弹性设计,自然更有利于弹性 地进行教学。
笔者曾进行过弹性教学设计研究。其基本理念是:教学 目标的确立、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流程 的安排都弹性化设计,为体现学生主体而预备充分的空间, 为鼓励动态生成保留足够的余地。弹性预设指明教学达成的 大方向,又显示高度的灵活性。预设教学目标,但只是基本 的目标,预设目标可以在教学中修正;
预设教学重点,但只 是基本重点,预设重点可以在生成中调整;
预设教学流程, 但也只是基本的流程,预设流程可以在实施中变化。弹性教 学设计在备课时实际上比单一的预设性教学设计更为复杂, 准备越充分,占有的材料越多,弹性的空间也就越大。
2.教学问题促进课堂的对话生成。问题是开启课堂教学 引擎的钥匙,好的问题是激发师生对话的最为有效的媒介。
关于问题教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主问题、问题链等。笔者在汲取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着重进行了两方面的 研究。
(1)从问题到话题 (2)从问题解决到问题发现 笔者做过一个问题教学的课题,将问题教学归为四种课 型:问题解决、问题管理、问题生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 旨在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达成目标;
问题管理 将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管理,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通过 对话解决;
问题生成强调师生在课堂对话中动态生成问题, 进而解决问题;
问题发现着眼学生能提出问题,较之解决问 题,发现问题更能突出学生的阅读深度和智慧。笔者2012年 代表浙江省参加第三届“中语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 大赛,执教《礼拜二午睡时刻》,就采用了问题发现的教学 形式。整个课堂教学从学生的问题开始,而在学生的问题发 现中结束课堂;
起于问题,终于问题,整个的教学对话过程 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的过程;
最后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继续神奇的阅读之旅。
3.教学活动激发课堂的对话生成。李海林教授认为“搞 活动”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见形态:现在提倡这样一种教学 形态,老师从文本出发,设计一系列语文活动,学生在活动 中读懂课文,掌握知识,形成能力。[6]实际上如果每堂语 文课都精心设计几个语文活动,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首先能避免教学内容的碎片化,使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其次能给师生提供一个相对广阔的对话舞台,师生在活动中充分 对话分享见解;
再次能促进学生体验,学生在活动中亲历亲 为,在言语活动实践中提升语文素养。当然,这里所说的活 动必须是语文活动,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体现语文学习的 特点,确保学生语文智慧的提升。
在上《雨霖铃》时,要求学生给这首词加一个题目,学 生有的用“伤”做题目,有的用“离别”,有的用“伤离别”, 有的用“伤别离”……最后一致认为“伤别离”好,既体现 了词的主题,又典雅优美;
在加题目的活动中,实际上学生 对词的主题已经有了较为深入的认识。
4.教学机智保障课堂的对话生成。动态生成型的对话课 堂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面对课堂的不确定性,要求教 师能敏锐准确地对每一个课堂节点、每一种教学资源做出判 断,这种即时性的判断需要教学智慧。教师的教学智慧从哪 里来?加拿大的马克斯·范梅南教授在其著作《教学机智 ——教育智慧的意蕴》中认为,教师的“机智”“是全身心 投入的敏感的实践”。这里强调三点:一是要全身心地投入。
教师必须以丰厚的积累、充沛的精力、昂奋的精神状态走进 教室,必须挣脱目标的锁定,跳出教材的樊篱,沉醉于息息 相通的师生精神交往之中,以致达到忘我的境界,机智才能 “应运而生”。二是“敏感”。机智的本意便是“触摸”, 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瞬间的直接感受,这就要悉心体验每个教 学环节的实际进程,留心每个学生细微的反应和情感起伏,及时将那些看似无助甚至有碍于学生进程的偶发事件巧妙 地转化成可遇不可求的教学良机。三是实践。教学机智是一 种缄默知识,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反复尝试、反复琢磨产生的 “顿悟”,是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专业素养等在课堂教学 中长期积蓄而迸发的智慧火花。正是这种教学机智,“它使 教育者有可能将一个没有成效的、没有希望的甚至有危害的 情境转换成一个从教育意义上说的积极的事件”[7]。
上《最后的常春藤叶》时,笔者遭遇了意外。上课伊始, 在学生复述情节的基础上,笔者问学生:“整篇文章看完, 我们知道故事结尾的树叶是老画家贝尔曼画上去的,但在你 们看完文章之前,你们想到了会是这样的结尾吗?”然而, 学生的回答在笔者的意料之外。“我们早就知道了。”“我 们早就猜到了是贝尔曼画上去的。”……计划打乱了,但笔 者并不慌张,顺着学生的意思又问道:“可是你们是怎么猜 到的呢?课文哪些地方给你提供了这样的信息?”这个问题 很简单,但学生的注意力又回到了文本上,回到了小说的情 节和结构中。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接着问:“要是让同学们 来给课文写一个结尾,你觉得怎样才能出人意料呢?需要明 确的是:这个结尾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常春藤叶有一片 一直未落,二是琼珊因为常春藤叶获得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 气。”这个问题再次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课堂对话在 意外情况的激发下闪烁出智慧的火花。
(三)反思实践的智慧智慧语文课堂是反思性实践课堂。这里的反思不只是教 师的教后反思,而是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始终,旨在提高学生 学、教师教的水平的反思,这样来看,反思性课堂实践不仅 是一种课堂理念,更彰显了一种课堂文化。可以这样说,能 否对教学实践进行有效的反思是判断教师是否具有教学机 智最重要标准之一,是否具有反思性文化是检验语文课堂是 否具有智慧品质的最重要尺度之一,没有反思实践,语文课 堂也就无智慧可言。当然反思什么、如何反思、什么时候反 思等等都要认真审视。
1.基于学生学的反思。以学习为中心,是全球学校教育 发展的潮流。反观我们的课堂观察和课堂反思,对学生的学 关注严重不足,这其实是现有课堂效率低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基于学生学的反思内容颇多:学生前学习情况(学情分 析),应该学习什么(应然状态),课堂实际学习了什么(实 然状态),课堂上是怎样学习的(主动、被动,积极、消极 等),课堂学习有哪些需要改进的,课后需要继续拓展学习 什么内容等等。这样来看,基于学生学的反思也贯穿了整个 课堂教学的始终,失去了对学生学的反思,所有基于教师教 的反思也就失去了意义。可以这样说,课堂教学反思的起点 和落点都是基于学生的学。
笔者从行为参与、认知参与、情感参与等三个维度对学 生课堂的学习状态做了一些反思案例。如教学《沂水春风》 时,设置了一情境模拟对话:假设最后一个离开的学生是子路,问孔子“何与点也”,学生会怎么回答呢?从行为参与 来看:学生反应热烈、讨论积极、回答踊跃,说明这一情境 问题激发了学生对话探究的欲望。从认知参与来看:学生能 从积极面(礼乐社会的缩影)和消极面(遁世隐居)的角度 来展开回答,对儒家的主张有一定的了解。从情感参与来 看:学生大多处在兴奋的状态,回答问题情感充沛,妙语连 珠。综合三个方面的分析,证明这个教学活动的设置是较为 成功的。
2.基于教师教的反思。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即 教学主体借助于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 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to learn)”统一起来, 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8]而美国思想家萧恩认为,能够促使从业者(包括教师) 专业能力提高的并非是外来的研究性理论,而是从业者对自 己的实践行为以及内隐其中的知识、观念进行有意识的思考, 并把这种思考的结果回馈于行动之中,使之得以改善。[9] 这 种思考可以发生在行动之中、行动之后和未来行动之前,即 为行动而思考。通过反思改善自己进而影响学生,这一点已 取得共识,坚持下来一定会有收获,可惜的是大多数教师的 反思内驱力欠缺,形式化严重。当然反思的内容、路径都有 必要进一步研究,宏观来看,教师为什么教、应该教什么、 实际教了什么、实际教得怎么样等,微观来看,教师的神态、教学语言、思维状态等,都是反思的内容。
3.基于提升教学机智的反思。智慧语文课堂对教师的素 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尤其是动态的对话生成需要教师拥有 足够的教学机智。按照马克斯·范梅南的说法:教育机智不 是单纯的技能或技巧,不是与生俱来的禀赋,不是虚情假意 的做作,也不是灵机一动的产物。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机智 由一系列的品质和能力所构成。[10]显然,教育机智是一种 综合素养,并不能单纯依靠实践训练学得,但是经常性地结 合教学实践总结反思,逐步积累应对课堂中生成性资源的技 巧策略,应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教学机智。
笔者听过一位教师上《一碗阳春面》观摩课。课堂的最 后一个环节教师请学生阐述小说主题与情节、环境和人物的 关系,其中有位学生回答“是法西斯和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 并情绪激愤地说反对学习日本人的小说。全场愕然!面对这 一让人吃惊而又无法回避的问题,教师倒也不慌不忙,对学 生说小说是虚构的,并表扬了学生的爱国情结。乍一看,教 师处理得不错;
仔细想,问题没有解决。最重要的是教师没 有意识到这一意外事件可以生成为新的教学生长点。要是笔 者的话,会这样处理:追问学生为什么反对学习日本人的小 说,估计学生会回答日本人对中国犯下的罪行。接着引导:
日本人血腥的罪行是军国主义者没有人性,而有没有反映 “人性”是评判作品好坏的重要依据,有研究者认为:一流 的作家反映人性,二流的作家反映国民性。这样就自然回到了文章的主题:《一碗阳春面》恰恰反映了人性的真善美。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指出,真正伟大的作家是没有肤色和种 族、没有国籍的,他们属于全世界;
而就在这个曾经犯下滔 天大罪的国度就诞生了川端康成、村上春树、大江健三郎这 样充满人性关怀的伟大作家。拓宽其视野,荡开其心胸,而 这一些也正是学习《一碗阳春面》应该解决的问题。这样, 这一突然的事件,不仅没有扰乱课堂教学进程,而且更加有 效地促成了学生对文本主题的深度理解。这就是生成的魅 力!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