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是项目教学改革的重要理念和切入点。课程 组织与内容的关系正如瓶与酒的关系,新瓶可能被用来装旧酒,但旧瓶没法用来 装新酒。要实现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突破,仅仅从课程内容入手的改革效果是微 弱的,首先必须打破的是课程设置,进行课程组织改革。因此可以说,当前职业 教育课程面临的首要问题是组织问题,而不是内容问题,只有变革了课程组织, 课程内容的彻底调整才有了可能性。
另外,伴随着社会与新闻业界发生的剧烈变化,信息化、全媒体、媒 介融合各类新名词纷至沓来,新闻教育的目标、任务、对象及面临的形势都发生 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对于高职新闻专业教育而言,亟须在新形势下对学科架构、 师资队伍、课程体系及教学平台进行有效、深入地改革。其中,课程体系的改革 则更显迫切,在这一历史挑战和机遇面前,能否重构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体、 精专业且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各项新闻专业能力的课程体系都考验着高职新闻教 育工作者的智慧。
一、学生如何获取专业综合能力 任何一门课程都可以有多重目标,如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 等,职业教育必须突出其中的能力目标。课程要有准确的能力目标,课程实施过 程必须紧紧围绕这些能力目标。
但是,仅有明确的能力目标还不够,学生如何能够获取能力、获取能 力的载体是什么这是改革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基于原有的知识经验生成意义、建 构理解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常常是在社会文化互动中完成的。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 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 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
简言之,学生综合能力不是“听”出来的、不是“讲”出来的,也不是“看” 出来的,只能是自己动手、动脑“练”出来。学生需要在“做”中学习,边做边练能 力、边做边学知识,将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有效融合起来才可能有效获取“能力”。
而“课程教学项目”为主要载体,学生在完成“课程项目”的过程中可实 现“边做边学”,从而获取专业综合能力和知识。
二、如何改进课程评价及考核 明确了课程能力目标、确定了能力训练载体和途径,但是,现有的课 程评价、考核却在一定程度上与这一形式背道而驰。如前文所述,课程更注重理 论和知识点的考核,而对能力的考核则不够充分。
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课程考核内容和过程,注重能力和过程考核。首先 取消原有的期末试卷理论考试,改为“积分制”过程考核,即通过后一单元的项目 考核前一单元的各项教学目标,依次累计获得平时成绩;期末考核则采用课上梳 理教材目录的考查形式,以此使学生对知识点有系统的认识和总结。
需要强调的是,在本单元项目不作为本单元知识、能力考核内容,即 允许学生在安全限度内犯错,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各种错误的情况和可能的后果。
学生通过“不断犯错、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纠正错误、总结正确的操作方式(工 作流程)”的过程来达到“经验积累”的目的。
三、什么是最适合新闻专业的“课程教学项目” 通过“课程教学项目”这一载体实现综合能力的训练的理念得以确定, 但究竟哪种形式、哪个“课程教学项目”适合新闻专业,这是需要解决的另一重要 问题。
所谓“课程教学项目”是以实际职业活动、企业工作为背景,按照认识 论要求改造得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改造”主要是指将现实工作改造为尽可能覆盖课程所有主要 能力点、知识点;项目展开过程改造为从简单到复杂、从感性到理性、从具体到 抽象、从定性到定量的方式;同时需要将学生内在兴趣列入改造内容重点考虑。
“课程教学项目”必须包含两类要素,其一是“认知要素”,如能力训练、 知识学习、理论学习、教学活动设计等;其二是“行业要素”,如行业规范、行业 标准、职业规范、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等。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企业、行业分析本行业在当地发展和人才 需求,了解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实际情况,掌握行业典型工作过程和任务以及相应 的职业能力、知识需求。
根据学院及本系实际情况,前期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已基本完成以 上工作,课程则需要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及毕业生就业岗位确定典型工作过程和任 务,以此确定“课程教学项目”。
该专业主要培养区县级媒体记者、编辑,企事业单位宣传干事,新媒 体记者、编辑,据此,我们认为“校园媒体新闻编辑部(院属电视台新闻栏目)运行” 适合作为两门课程的教学项目。
作者:魏楠 唐朝元 来源:智富时代 2016年4期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