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家庭教育方式的特点 任何一种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形成后就会自然地显示 一系列的特点。渗透性:家庭教育的方式体现在父母对子女 教育的方式、方法,家长作风,以及家庭氛围上,父母对待 孩子的态度时刻都会影响、感染着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 用。因此,家庭教育方式具有强烈的渗透性。强化性:家庭 教育的方式具有强烈的强化作用,即强制孩子按教育者或父 母的世界观、人生观、人际态度、处事方法等去生活,稍有 违反,孩子就可以从父母的表情和态度上得到反馈,便又立 刻顺应父母的要求,时间久了,孩子就适应了这种被强化了 的特定模式。超前性:不少父母在教育子女,都潜意识地按 照未来的需要采取一定的教育方式。明智的父母大都根据社 会的发展教育子女的,教育子女学会做人、努力学习,或者 掌握一技之长,或者学会经商、自食其力等。家庭教育方式 的渗透性、强化性、超前性等特点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学校 教育,可以抵御社会阴暗面对孩子的侵蚀与污染。
(三)形成家庭教育方式的因素 1.历史条件的制约 中国家庭教育受中国旧式封建思想的影响,父母的命令 就是道德的准则、行为的规范。清末,在维新、改革思潮和洋务运动的影响下,这种封建式专制家庭教育也没有受到任 何冲击。民国以后清王朝被推翻,民主宪政思想开始流行, 这种家庭教育观念开始动摇。但是,直到“五四”运动以后, 在“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强烈冲击下,这种旧式家庭教 育观念才从根本上开始崩溃,然而,还留有它深深的烙印。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思想日益 深入人心,人际关系,人们的思想意识、观念都变了,教育 观念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家庭教育方式也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旧式的封建式专制家庭教育已不复存在。
2.父母的文化、理想、信念、性格的影响 父母对子女都有期望,这种期望直接取决于父母的文化、 理想、信念、性格等因素。父母是孩子在复杂的社会环境里 健康成长的向导。父母文化水准的高低标志着家庭的文化素 质和文化程度,它是家庭教育这座精神大厦的一个框架,理 想和信念是这座大厦的栋梁和支柱。在一个文明、和谐的家 庭里,家庭教育方式一定是民主型、说服型的。
3.不同类型家庭的影响 家庭教育方式还取决于家庭类型。家庭类型取决于父母 双方和睦与否、父母的职业、家庭经济情况、家庭是否发生 异常事故等。父母不和,往往导致对子女教育的放任;父母 如果忙于经商或只顾自己的工作,也往往会忽略对子女的教 育;家庭经济不稳定,收入时多时少,父母时而高兴时而失 望,也会影响教育子女;某些发生了意外重大事故的家庭,会放弃或忽略对子女的教育。
二、家庭教育是儿童的第一个心理“课堂” 家庭教育是幼龄儿童第一个心理“课堂”,是人生各种 心理因素萌发和初步定型的关键。这个萌发和定型的过程悄 然来临,但又是相当迅猛的,因此,可操作性和可控性难度 比较大。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我们都面临着这样的困惑: 随着孩子的长大,要改正小时候养成的许多坏习惯,孩子越 大,需要改正的毛病就越多,而且这时候的教育很难见效。
这要归之于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没有注意保护孩子心理 成长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使许多孩子的成长步入心理误区。
这种情况在独生子女的家庭里尤为严重。中国有句古话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3岁是孩子个性心理的形成时期, 到7岁个性心理基本定型了。通过对许多孩子的跟踪调查表 明,他(她)们心理品质(任性、懒散、富于攻击性、好胜、 内向、外露、认真、细心、善思、文静、善良、自尊、伶俐 或迟钝等)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婴幼儿时期。其中最坏的是任 性,大多数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任性最初是怎样产生的,更 不会预料到任性发展的严重后果,父母总认为孩子太小不懂 事,可以迁就,但是孩子有了任性之后的教育就会变得困难。
孩子有任性不可怕,关键在于教育,而且越早改正越好。家 庭是孩子的爱的熔炉,也是第一个心理熔炉。父母是孩子良 好的心理品质奠基人,也可能是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扼杀者。
应注意到,大多数孩子是在溺爱中成长的,溺爱助长了孩子的任性,而任性又阻碍了对孩子的教育。父母都疼爱自己的 孩子,如果疼爱与教育是不一致的,那么,疼爱就向溺爱转 化,理智的父母应当引起注意。
三、中国的家庭 (一)家庭教育及其类型 家庭教育受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条件的制约,是 一个历史的范畴,它与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文化传统、经 济发展状况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 旧类型,如专制型、自流型、惩罚型、矛盾型等已经很少见 了,这反映了随着中国社会巨大变化而引起的家庭文明水准 的普遍提高。现在的中国家庭教育方式主要有说服型、溺爱 型和奢望型等类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革新与进步,新的 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因此,又涌现出一些新的家庭教育方式 及其类型,例如:民主型:与前面说的说服型不同,在民主型 家庭里,父母尊重孩子,在生活中孩子享有一定权利,有发 言权、有提出自己要求的权利。这样会使孩子身心和谐发展, 在生活中心情舒畅。这种教育方式下的孩子自主、自立能力 强,性格开朗,富有忧患意识。全方位型:父母重视孩子德、 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全方 位培养孩子,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孩子全面发展,品学兼优, 性格开朗、活泼,有较高的智商。智力型:父母只注重发展 孩子的智力,忽视了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平衡发展, 模式单一。在这种方式教育下,孩子的心理得不到全面发展,性格孤僻,思维单一,反应不敏捷,缺乏创造性,劳动观念 差。道德型:父母过分强调孩子的品德教育,规范孩子的行 为、教孩子做人的道理,却忽略智、体、美、劳的发展。在 这种方式教育下,孩子安分守纪、忠诚老实,但是思想不活 跃,胆小,没有开拓创新意识。经济型:父母让孩子过早地 放弃学习的机会,让孩子学习经商、务工、务农等。这种方 式教育使孩子的身心受到摧残,是一种没有教育的家庭教育。
(二)家庭教育者对教育的影响 家庭教育的目的、方式和方法是由父母的思想、情操、 性格与知识水平决定的,但是家庭教育这些因素也会随着社 会的变化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不可 能一成不变。社会的影响通过父母作用于孩子,父母好像一 个具有特殊构造的“过滤器”,这个“过滤器”是有特殊功 能的,具有强烈的选择性。通常人们所说的家庭教育指的是 家庭对孩子的教育,其实,家庭教育中也应包括父母的自我 教育,因为: 1.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是教育者之所以成为教育者的前 提和必要条件。在许多家庭里,父母常常用自己的偏见去教 育子女,甚至在习惯、生活方式、情态等方面,也要求子女 同自己一致。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这些东西,未必能适 合今天的孩子。
2.父母也是人,而不是“神”,尽管他们年长,但在思 想、知识等方面还需继续发展和渐趋成熟,并非事事精通、样样知晓。
3.父母是家庭中的成员,家庭教育是在生活、情感、工 作、学习、游戏、娱乐等方式中通过交流、相互影响进行的。
父母与子女是家庭中对立而又统一的两个方面,完整的家庭 教育应该是教育与自我教育,忽视哪一方面的教育,都不能 构成家庭教育。
实践证明,只有那些严于律己的父母才能履行自己家庭 教育的职责。通常,有些人理解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对孩 子占有、控制、训斥等权利,其实不然,家庭教育虽不像学 校教育那样严密,但也有明确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由于家 庭教育具有强烈的渗透性、亲和性和超前性,如果目的、任 务、要求不明确,就会降低它的可操作性和可控制性。对每 一个人来说,家庭教育是最初的奠定性启蒙教育,是一项极 为艰难的教育工程,它全面地影响人的感知、记忆、想象、 思维、能力等方面。今天的中国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家庭 教育是不容忽视的一环,家庭教育有它特殊的职能、特殊的 地位和特殊的作用。在当今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年轻的父母 一定要有紧迫感和科学育儿的意识,对孩子教育切不可疏忽 大意。因此,家庭教育是一项艰辛的基础工程,它需要父母 献出自己全部的爱心和智慧。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面的教 育是一个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整体工程。我们必须审慎地、 全方位地关注三方面的教育,使它们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家庭教育薄弱,就会降低孩子上学后的教育效果,孩子受社会消极影响的几率增大, 许多少年犯罪的原因,几乎都可以从家庭教育的失误中找到。
每一个正常儿童,各种心理因素从零岁就开始产生和发展, 不同的家庭里普遍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家庭教育的误区。例 如:知识分子家庭里,父母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使孩子力 不从心,造成精神压抑、心理变态;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里, 孩子容易产生优越感,从而缺乏吃苦的精神;工人、农民的 家庭里,父母忙于工作,往往会忽视对孩子的教育。环境对 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各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各有利弊, 我们要注重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对孩子施以科学的教育,考 虑到家庭教育的可控性和可操作性强,这个主动权掌握在每 个家庭的父母手里。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学校和社 会教育的补充。对每一个家庭尤其是年轻的父母来说,要及 早地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面临的严峻形势,决不能等过了最 佳时间之后再考虑子女教育。
四、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 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父母的言谈举止、情操、性格、 人品等,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因此,生活对于孩子来 说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家庭教育通常是通过生活体现教 育,有条不紊地安排生活,能培养孩子的条理性;安静的生 活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思考;欢乐和谐的家庭氛围, 会使孩子性格开朗、自信;适当的家务能培养孩子吃苦精神 和自理的能力;父母的心地善良,脾气温顺,也会使孩子变得善良、温顺、随和。父母的理想、信念、情操、性格、爱 好等都是通过生活的一点一滴渗入孩子的大脑皮层的每一 个细胞里。生活的确是孩子的第一本活的“教科书”,家庭 是孩子的第一个心理教育课堂。父母应该因势利导,使孩子 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这不仅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每个家庭的 大事大业。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