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
新兴媒体;
道德失范 近年来,由于新兴媒体获取各种信息的便捷,它被安装 在手机中跟随人们形影不离,网站链接的点击率提高了,在 线视频观看量增多了,网络电商的销售量大幅增长了,站在 网络时代这个角度看是一种进步一种发展,但是新兴媒体传 播的娱乐性强,其中又参杂有较多低俗、虚假和负能量的报 道,这些内容恰恰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理,大学生的电脑、 手机推送消息中无一例外的充斥着这些消息,在潜移默化地 影响着大学生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并渗透到大学生的学习、 生活等各个方面。如何能让大学生更好地利用媒介获取信息、 辨析信息、利用信息,以及如何能让高校结合媒介的力量更 好地培养在校大学生,是当代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在 当代媒介素养严重缺失的形势下,高校应该着手开展大学生 媒介素养教育的工作。
一、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相关概述 (一)媒介素养的内涵“媒介素养”是一个外来词。1933年,英国学者FR.利 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合作出版了文学批评著作 《文化和环境:批评意识的培养》,提出了“媒介素养”的 概念,目的是为了维护传统价值观念和传统文化,对抗大众 传媒中的流行文化。20世纪后期,传媒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 的进展,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传媒生态以及公众对于媒介的 理解,人们开始需要寻求媒体化生存,突出强调人们对于各 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分析、评价和使用的能力。媒介素养作 为一种素质概念,宗旨是让大众成为能够成熟地运用媒体、 创造新的媒体产品以及对众多信息有主观理解和独立思考 能力的优质公民。美国媒介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 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 评估能力、创造和生产能力以及思辨的反映能力。
(二)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 “媒介素养”是一个内涵非常复杂的概念,他不是指某 种单一的技能,而是指一种宽阔的理论文化视野,这种宽阔 的视野建立在完备的知识结构上。因此,媒介素养教育也是 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197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为媒 介教育提出明确定义:媒介教育指的是对于现代传播媒介的 研究和教学,它具有独特而专门的知识范围,作用跟利用传 媒达至其他教育目标有所区别。然而由于媒介本身的复杂性 和世界各地文化的多样性以及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媒介素养 教育并不能够通过明确一个定义来统一成一个模式,各个国家、不同文化,对媒介素养的理解以及对达到这种素养的要 求不尽相同。然而当代媒介发展飞速,利益的趋向使媒介环 境存在诸多问题,过分夸大媒体调节生活的功能,一味迎合 视听者的低级趣味,让一部分大学生沉迷于娱乐消遣之中, 从而迷失了理想和信念,失去学习动力,甚至忽视或扭曲现 实学习生活中如“诚信”、“道德”等严肃问题,导致大学 生价值取向功利。甚至过分的依赖还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 康和思维发展,对大学生未来的个人发展制造了巨大阻碍。
二、新兴媒体道德失范的表现 (一)媒体为博人眼球,内容过度娱乐化、低俗化 新媒体的诞生使得新闻媒体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越来 越商业化,些许媒体受到利益的驱使或是受社会上部分受众 需求的诱导,为了提高收视率和点击率,这些媒体的道德标 准一降再降,各类花边新闻、名人绯闻应运而生,“黄色新 闻”“性丑闻”随处可见,譬如“某某明星出轨”、“某某 明星夫妻离婚或被离婚”、“某某富二代又有新欢”、“某 地某官员被曝包养小三”这样的信息几乎充斥着各大门户网 站的热搜榜头条,给原本普通的新闻内容冠以与内容毫不相 干的低俗题名,用夸张、捏造、渲染等手法吸引大众,从中 获得利益。不难看出新闻传播过度追求娱乐效应的严重程度。
新媒体传播“娱乐化”、“低俗化”日趋严重,究其缘由, 除了整个社会的风气问题,还有媒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问 题,媒体人的道德观念低下,是导致媒体内容娱乐化、低俗化的重要因素。
(二)媒体内容虚假化、商业化 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以及新兴媒体的迅速发展,使得新 闻传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新闻生产已经进入自媒体时代。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是新闻的生产者、传播者,每个人都可围 观新闻事件,新闻事件更是能在极短时间迅速传播的时代。
这就造成在媒体产业化的激烈竞争中,人人都可以随意夸大 新闻事实,或把事实情节表现得离奇,以提高点击率。在新 媒体产业发展蒸蒸日上的时候,许多商家看准了其中的商机, 不惜花大价钱在各种新媒体平台、各大门户网站的手机客户 端上通过诱人、夸大的用词吸引受众的点击率来为自己的产 品或者是项目做广告推销,甚至有些根本是不靠谱的陷阱。
比如2016年9月初许多人的微信朋友圈都在疯传一条关于 “熊本熊限量公交卡免费领”的消息链接。点开看内容基本 上都是一个模式,都是要求人们关注他们的微信公众号,然 后链接分享到朋友圈集赞。因为熊本熊最近大热,骗子就抓 住了这样的时事热点不择手段地进行诈骗,为的就是骗取公 众的关注。事实上,为了骗取公众关注,骗子会不断紧跟新 政策和社会热点,将诈骗手段“推陈出新”。作为未来社会 中最有行动力的群体,当代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对各 种新兴媒体的接触和使用,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媒介素养来要 求自己,正确的利用媒介达到丰富、完善、提高自己的效应。
三、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途径(一)开设有关媒介素养的教育课程 大学生对于网络、手机上的新兴媒体可谓是再熟悉不过, 可是对“媒介素养”这一名词有可能了解甚少,对于更深一 层次的媒介素养教育学科的涵义的了解肯定更为匮乏。各高 校可以在大学的选修课程中加入有关媒介素养教育的课程, 从理论以及实践层面上,全方位的给大学生传输“媒介素养” 的重要性。
(二)营造良好的校园媒介素养氛围 各高校可以通过举办相关活动,以讲座、辩论、知识问 答以及情景剧等形式,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新兴 媒体中生活的态度。在大学校园中,可以充分利用校园中的 广泛传播力量和文化优势,加大对媒介素养宣传力度。通过 校园广播、学校公众号、报纸、社团及网络论坛等能被在校 学生迅速接收到信息的传播方式,做好拥有良好媒介素养的 带头作用,为在校学生营造一个充满正能量的媒介素养环境, 对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生养成良好媒介素养有着不可替代 的作用。
(三)加强媒介素养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 各高校应加快培养媒介素养教育的教师,加强媒介素养 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目前,各高校这方面师资十分缺乏, 普遍没有专门从事媒介素养教育的师资,主要是依赖本校从 事新闻传播类教师,而这些教师不能很好地保证所有在校大 学生都接受到媒介素养教育。所以,必须采取―切积极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地加快进行相关教师的培训、培养。如 在职培训、进修等方式,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媒介素养, 使他们不仅能够开展专门的媒介素养教育活动,而且能够将 媒介素养教育的内容带入到学科教学当中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