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 近年来,我县城区教师对科学教育改革进行了一些尝试, 大家认同正规活动中既要有可控性又要有灵活性,给予幼儿 一定的自由度,允许幼儿以不同方式去感知、观察、操作, 用不同的语言表达不同的答案,使可控性与开放性互相配合 协调运用,为幼儿的科学活动创设多样新颖的探究环境。
实践表明,有意义的正规活动主题能使幼儿积极进行科 学探索,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要精心设计正规活动中的每一 个问题,问题要富有启发性,既可以启发幼儿从不同的角度 思考问题,也可以从单一方向层层深入地激发幼儿思考。单 刀直入,简明扼要的提问,多鼓励少命令,让幼儿在教师的 启发之下愉快地进行探索性思考,幼儿“学”的兴趣浑厚, 使教育活动真正融于幼儿生活。
在幼儿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用不同的方法作用于同 一种材料,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材料,在幼儿讨论的基 础上,将自己操作过程的发现及结果与大家分享和交流。这样,幼儿在操作活动中,随时有新的发现和想法,善于提出 各种各样的问题,要说的话也多了。
如在玩沙水游戏中,物体的沉浮是幼儿感兴趣的话题, 这时教师为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可以从主题《认识沉浮》入 手。什么东西会沉在水里?什么东西会浮在水面?激发幼儿 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为幼儿准备了4组材料,有塑 料、木块、铁块、瓶子等丰富的材料,保证每个幼儿都有充 分的与材料相互作用的机会,让幼儿自己选择小组进行活动, 自己去摆弄,利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当幼儿观察到铁块等东 西在水里会沉下去,木块等东西在水里会浮起来时,教师请 各组组长相互介绍他们组的情况,交流分享各组的经验。什 么物体会沉下去?什么物体会浮起来?经常给幼儿提出问 题,引发幼儿在观察中分析,幼儿在对比中发现有的东西沉 在水里,有的东西浮在水面的现象,并由此感受到水的浮力。
通过这样有效的指导,幼儿对“沉浮”的知识有了较系统的 全面了解。不少幼儿还想办法把铁块、橡皮泥、瓶子等沉下 去的东西也浮起来,教师及时给予鼓励,从而使幼儿的思维 向纵深层次发展,在探索过程中理解、解释科学现象和概念, 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摆脱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
通过多次诸如此类的众多实践,“学习是建构知识,而 不是传递知识”“知识不是教会的,而是学会的”的观念逐 步被教师的内心所接受。教师不同的“教”有不同的效果, 我们要有目的地去选择其长处,改进不足的一面。“教”要为教学内容的实施和促进幼儿的能力发展服务,要保证每个 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积极参与,那就要选择有意义的正规活 动主题,才能激发幼儿的探索意识和创造性。
二、把握非正规活动契机,进一步延伸正规活动 三、关注幼儿兴趣,抓住偶发性活动时机 偶发性活动是针对偶然发生的事进行科学教育。如幼儿 都喜欢的玩具易坏,遇到这种情况,以往教师就把它扔了, 而现在教师会耐心地关注幼儿的兴趣,抓住教育时机,启发 幼儿想办法自己修理,看能提出几种修理方案,并让尝试实 施自己设计的修理方案,或拆卸一些带有机器的玩具,并使 它发出声响,改变形状,这样就将以往的消极教育行为转化 为积极的教育行为。
又如夏天雨过天晴,有时小朋友会高兴叫起来“快看, 天上有座彩色的桥。”按传统的教学方式,“上课”才是学 习的时间,以前教师会忽略幼儿偶发事件中提出的问题和想 法,现在教师能及时抓住偶发性活动的契机,不嫌麻烦,立 足幼儿日常生活,重视随机引导,及时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 告诉小朋友“那不是桥,是彩虹。因为太阳光是由红、橙、 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太阳光照到这些水雾里,小 水滴会把太阳的七种颜色折射出来。下雨后,空气中有无数 细小的水滴,太阳光照到这些小水滴上,就出现了彩虹。” 并且当场做实验,使幼儿能越来越多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与发展的机会。幼儿潜力很大,把握时机,“教”得适时,比课堂上言语教授效果好得多。
无论是正规科学活动,还是非正规科学活动或者偶发性 科学活动,三者的教育目的是共同的,教师的指导平衡点都 是要落到幼儿身上,都是为了幼儿科学素质的培养和身心的 健康发展。但三者又有区别,三者中正规科学活动的可控性 较强,开放性较弱,而非正规科学活动及偶发性科学活动的 开放性较强,可控性相对较弱。可控性和开放性两者缺一不 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互相结合。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