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婚礼 >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真实创业故事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真实创业故事

来源:婚礼 时间:2019-08-18 08:16:34 点击: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篇1 王婷:90后女大学生创业开米线店 2014年12月,“90后”济南女孩王婷的开店梦终于实现了。这个位于济 阳县城区商业街附近,只有20多平方米的米线店,承载着王婷从上大学到现在一 直以来的梦想。

不顾家人反对,辞掉实验室的稳定工作,从济南来到济阳开米线店, 王婷的理由只有一个“喜欢做饭,也想做给别人吃。”因为天冷,她的手指几年来 第一次被冻得肿了起来。

不顾反对 辞掉实验室稳定工作 王婷辞掉稳定工作,自己创业的想法,一开始便遭到家人的极力反对。

2012年,王婷从泰山学院化工学院毕业,随后便在济南一家实验室开 始工作,收入不高,但工作却十分轻松。在王婷父母看来,女孩能找到这样一个 离家近且相对轻松稳定的工作,还是不错的。

但谁知,2014年7月,王婷便不顾父母反对辞掉工作。王婷说,辞工 作之前,曾和父母提过这事,但父母都不同意。后来,考虑到自己一直想开店创 业,还是决定辞掉工作。

王婷介绍,早在上大学期间,自己便有开店创业的想法,但那时,还 没想好用多大的店铺,开什么样的店。直到在济阳偶然找到一间20多平方米的出 租房。

走街串巷 骑电动车寻找店铺 2014年11月,王婷追随老公第一次来到济阳。在济阳租了房子后,王 婷便开始骑着电动车走街串巷寻找出租的店铺。因为王婷老公白天上班的缘故, 王婷只能靠自己。对于济阳,王婷一点都不熟悉。以至于现在,她对于济阳的认知,还 仅限于2条道路,纬一路和纬二路。而她的米线店就开在纬一路,竞业园学校东 侧。

王婷说,对于济阳两条道路的认识,还源于最初的走街串巷。“开始 时,也不知道哪儿有出租店铺的,就骑着电动车,顺着这两条道路逐个找。”她 说,后来对这两条路了解后,她将店铺的位置锁定在济阳两条商业街附近。

“想着商业街附近,人流量大,做起买卖来也容易些。”王婷说,但找 了一个星期,都没有找到要出租的店铺。这时,王婷就想,“不行就先放弃,在 济阳先找工作,找到工作以后,再继续找合适的店铺。” 但谁知,这时,竞业园学校东侧一个要出租的店铺却突然出现了。王 婷想都没想,直接就租下了。

好朋友辞职来帮忙 米线店开张 王婷租来的店铺很简单,甚至称得上简陋,一块木板隔离出来的20 多平方米的房间。

“啥都没有,就是一间空房子。”租来的空房子,让最初的王婷有些摸 不着头脑。“房间太小了,最后决定开米线店。”王婷说,找房子时想着在麻辣烫 和米线店两者之间选一个。

安装空调、油烟机,购买桌子、凳子……下定决心开米线店后,王婷 便开始忙活起来。为此,还特意花钱到济南学习了做米线、土豆粉的相关知识。

开业前一天,王婷怕自己忙不过来,便给自己的好朋友兼大学舍友江 鲁平打电话,让其过来帮忙。接到好朋友电话后,江鲁平当天便辞掉工作,和父 母简单打了声招呼,第二天便从潍坊赶到济阳。

同为“90后”的江鲁平,辞职来济阳前,在潍坊一家实验室工作。她说, 接到好朋友电话,便立即赶来帮忙了。

一天40余顾客 自己能忙得来 2014年12月1日,王婷的“天下第一粉”米线店开张。此后,两个“90后” 女孩开始做起生意。“一天大约有40多个顾客。”记者见到王婷时,这个扎着马尾,手冻得 红肿的年轻女孩,正忙着给顾客做米线。无论是购买食材,还是做米线,她都一 个人完成。

米线店进门左手边的墙壁贴了满满的便签纸,便签纸上大多都是顾客 留下的祝福语。右边墙壁上有王婷写的无线账号和密码的提示。没有顾客的时候, 王婷为了节约开支,不舍得开空调。也因此,她的手指都冻得肿了起来。

刚开始,江鲁平还在米线店帮忙的时候,王婷和她最愿意做的事情, 就是每天晚上下班回到出租屋里数钱。“看看今天又挣了多少钱。”王婷想着能快 点把投到米线店的本钱挣回来。

今年1月5日,记者采访时,米线店中只剩下王婷一个人。王婷说,现 在米线店慢慢走上正轨,再加上平时也不是很忙,江鲁平走后,自己一个人也基 本能忙过来。

王婷说,因为米线店靠近学校,现在吃饭的大多都是教师,也基本都 是熟人带来的回头客。她相信,接下来,米线店会越来越好。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篇2 英国27岁女孩,把丢弃蔬果变成了高价果酱 清晨四点,伦敦New Covent Garden市场里挤了两百多家花卉、农产 品、食品业者,两千五百多个工人在英国最大的蔬果市场里忙进忙出,叫卖声此 起彼落,抢夺着来自全球的新鲜蔬果。

在他们之中,一个二十七岁女生的身影穿梭。她一头金发、雅痞穿着, 高学历的年轻白领模样,却跟商家们聊着肯尼亚四季豆、菲律宾芒果、土耳其西 红柿,接着走进比人还高的弃置蔬果堆,一颗一颗的捡起、打包,载回家。

她是珍妮道生(Jenny Dawson),手里捡起的那些蔬果,让她三十岁不 到就登上CNN、BBC、Financial Times、泰唔士报等英美主流媒体。

2010年创立〝废墟中的宝石〞(Rubies in the Rubble,简称RIR)这个品 牌,用了四年的时间,珍妮不仅让RIR成为市场中高端的酱料品牌,攻进英国近 七十个通路,连英国名厨奥立佛(Jamie Oliver)的菜单、英国女皇爱用酱料的名单上,都看得见RIR的名字。

将市场旁一堆堆的被丢弃的蔬菜水果,转变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高端 品牌,珍妮道生四年来每天起早赶晚,以市场为家、 与菜贩天天在一起工作。

原来在私募基金工作的她,有着人人称羡的薪水与职位。

珍妮说:“我的前老板与同事都认为我疯了”。

“是什么让你离开光鲜亮丽的生活,走进市场的那堆被丢弃的水果蔬 菜垃圾中呢”、记者问道:
“第一次清晨拜访市场的震惊。”珍妮说:
“那天清晨天还未亮呢,我骑着自行车前往,气温很低,需要多穿几 件保暖的衣服才能御寒。”珍妮回忆。时间是清晨的四点,当时市场正是最热闹 的时候,许多批发蔬果的买家与卖家互相议价着。

盯着被丢弃的“蔬果山”,珍妮的睡意全都被问号与惊叹号赶跑了。“这 些蔬果都没坏掉,为何被丢弃呢”珍妮向菜贩们打听。

原来是长丑了、大小不对。这些还都新鲜的蔬果只是长相不好,让那 些采购主管、主厨们看不上。

珍妮用数字描述她离开私募基金的金饭碗,开始她的果酱生意的心路 历程:
全球超过十亿的人口面临饥饿。

在英国,每年有一千八百万吨的食物因此被丢弃、掩埋,价值超过了 一百二十亿英镑。每年还需花费超过二百二十亿英镑的公共预算,改善食物浪费。

“这些被丢弃的蔬果一定可以做成什么的”。珍妮这么想。

于是她收购一些被弃置的蔬果,按着妈妈的配方做成了果酱、甜辣酱 (chutney)等,在伦敦的市集摆起摊来,几十罐产品一个上午卖光,净赚了两百英 镑。

“这是个生意!”,数字在脑中跑了起来,“也是一个能够解决社会问题、实现自我的创业机会”,珍妮于是辞掉工作、开始创业。

“资源被这么荒谬的浪费掉”,就是这种惊诧让珍妮有了创业的火花。

但让这把火继续烧下去,并在四年内成为全英国知名的品牌。

“要成功,除了有了点子以及热情是不够的,需要无所不用其极的接 近真实。”珍妮说。

“过去在私募基金的工作经验给了我很多帮助,我知道那些成功的公 司,都给了消费者他们想要的东西” “此外,紧盯着数字、了解现实的状况是公司长期经营的王道。”珍妮 说。

珍妮更进一步以RIR的成长历程,解释她是如何贴近现实:
第一, 需要找到关于市场需求的真实状况。珍妮认为,产品的设定 应该由下而上。

RIR 的市场调查很专业,从蔬果的产业链、供应量的稳定性,到果 酱、甜辣酱的市场通路分布, 〝要先确定『最大的需求』是什么,在哪里卖最 适合、(架上其他竞争者)强弱分析也很重要!〞。

RIR 的商业计划书直到六个月后才有第一版。

“就是为了接近事实啊!”珍妮通过对市场需求的研究与了解后,确认 了 RIR 的定位、商业模式、产品包装等。

透过分析目标产量、成本等,珍妮决定定价、营销策略以及财务可行 性后。她稳健并量力而为的发展着这个生意。

“不知道怎么活下去的生意,肯定走不远”珍妮说。

第二,找到企业的”真实价值”。伦敦不乏以高端食材、小农为诉求的 产品。“当然,靠故事吸引消费者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那些重复购买的 顾客为什么支持你”珍妮说。

RIR 花了整整两年时间透过摆摊、与消费者直接互动,来确认自己产品的竞争力。

“透过摆地摊,你会知道谁再来而谁没有,为什么不来了,一定要仔 细了解,要问出来。就是我们产品的真正价值。” 除了消费者,珍妮还跟着那些长期为伦敦几千家小区小店配送果仁、 高价食材的物流队,四处拜访,了解真实的需求。

“这些人最知道产品的价值差异,以及该怎么卖出去。” 经过这些实际的市场调查,珍妮调整配方、并拟定通路策略。

如今RIR的一罐以弃置蔬果做出300克的果酱,要价约五十元人民币。

面对事实,这样的思维帮助我做很多的困难决定,从2014下半年开始, RIR产品制造过程决定外包,放弃了自己设置工厂,为弱势家庭创造工作机会的 第二重社会使命。

就像所有关怀社会的创业家一样,没有一刻不想着如何更能贡献社会, 珍妮犹豫了很久,也试着将生活百分之百付出,试着减低成本、增加产能,但怎 么样都无法在质量稳定的情况下扩大生产规模。

“这本来是一个很难的决定,但我拿起数字来看,一下子就知道该怎 么做了,毕竟持续经营是最重要的目标”。

产线外包之后,RIR顺利展开与在线零售商Ocado 的合作,2014年顺 利将五万吨的弃置蔬果化为产品,年营收超过六百万台币,英国电讯报(The Telegraph)预估,RIR2015年营收将是今年的三倍。

利用被丢弃的蔬果制造果酱、甜辣酱的商业模式,被CNN形容为“把 厨房剩菜变成宝物!”。Forbes杂志说,这是从剩食创造道德消费的一种致胜模式。

从社会关怀起步,却能把梦想转换成现实,不仅量入为出,更脚踏实 地的从最底层做起。去年更入选为英国观察家报(Observer)〝英国50大不媚俗的 梦想家〞。

从关怀地球资源,将被丢弃的新鲜蔬果,重新赋予价值,是珍妮的创 业原点,“但是懂得紧跟着现实,了解消费者需求,并灵活的改变商业模式、改善产能,这是RIR能持续成功的原因。”不到三十岁的珍妮说:“能持续经营下去, 才是我们对社会最大也重要的责任之一。” “我们不会停止,因为还有许多被人类浪费掉的东西,可以创造成为 美好的产品” 人生有梦,筑梦踏实的珍妮道生(Jenny Dawson)。

成功女人的创业故事篇3 王莹莹:95后女孩创业爱上萤火虫 树林、星空、萤火虫……都市人群对遥远乡村生活的记忆,总是那么 浪漫和唯美。忽闪忽闪的萤火虫在城市中更是难得一见,成为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在十堰,湖北医药学院一群90后学生,敏感地捕捉到这一情感载体, 利用专业所长,将萤火虫孵培这一科研项目运用到了商业领域。

95后女孩爱上萤火虫 卵冻技术获得专利 95后女孩王莹莹是十堰人,圆脸、长发、语速平缓,第一面给记者的 印象十分沉稳。

在她的QQ空间里,70%以上内容都在记载萤火虫的培育过程。透过 显微镜拍摄的萤火虫,从虫卵到幼虫,再到成虫,不同的阶段呈现粉色、紫色、 橙色等,美丽得像一幅幅抽象画。现在还在上大二的她,是湖北医药学院生物科 学专业学生。在指导老师陈绚丽的带领下,渐渐接触到萤火虫培育技术。一开始, 她对这些小虫子很恐惧,但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些小家伙。

通过深入学习和了解,王莹莹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东西,比如, 萤火虫主要吃螺蛳、蜗牛、贝类等,位于生态金字塔的最底层,城市里没有萤火 虫是因为空气、光电、声音等污染,让它们没有生存空间。

萤火虫幼虫分为水生和陆生,从虫卵到成虫整个生命周期为一年,而 萤火虫成虫的寿命只有短短五六天。成年雄虫在这短暂的生命里抓紧时间利用发 光讯号招徕雌虫,雌虫也以发光形式回应,因此我们才能看到大自然闪烁的光影美景。

众所周知,萤火虫只有在夏天才能看到。然而,去年底,王莹莹所在 的医药学院出名了,原因就是他们实验室研发出了萤火虫卵冻技术,实现了一年 四季都可以看到萤火虫。目前,这项技术已经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

科普为主商业为辅 闪闪亮光带来财富 “除了卵冻技术,我们还可以人工培育,在室内繁育萤火虫。另外, 可以生态复育,就是在萤火虫稀少或消失的区域引入适宜品种,复育成生态景观 地。”王莹莹对记者说。

一个偶然的念头,让她有了新思路:淘宝上一只野外捕捉的萤火虫能 卖四五元,而日本水生幼虫一年能创造100亿元产值。如果能将这一先进成果向 市场转化,岂不是既能做科普又能产生经济效益 她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同学们,结果得到一致认同。今年初,由王莹 莹发起成立了精灵生态旅游开发公司,15名同学和老师都成为公司股东。暑假时, 公司在武当山举行了萤火虫放飞主题活动,短短两个晚上,就吸引了三四千人参 观体验。“一张门票卖10元,相对于几万元的收入,其实我们更满足于初次创业 的兴奋。”王莹莹说。

目前,公司已设计出萤火虫灯笼、萤火虫树以及类似观赏鱼的萤火虫 生态缸等工艺品,同时配合生态造景,与博物馆、科教馆及景区达成合作。他们 的创业计划也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业训练计划创业项目。“未来 还有很多有意思的设想,比方说将项目嫁接进婚礼、咖啡馆等。”尽管公司运营 还不成熟,但王莹莹很淡然,“以科普为主,开拓市场赚钱将水到渠成”。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