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会议 >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职业教育是农村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职业教育是农村

来源:会议 时间:2019-11-10 08:07:24 点击: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挑战 【摘要】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的 要求,这也为我国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指明了方 向。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为了适应这一新的发展要求农村 职业教育该如何发展,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在这一 过程中该如何解决农村职业教育所面临的困境也值得深入 研究。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农村职业教育;
问题;
策略 【中图分类号】G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1�玻福罚梗矗ǎ玻埃保叮�02�玻埃埃福椽玻埃 �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基本 上进入以工业促进农业、城市发展带动农村发展的新的历史 时期。其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推动城镇化发展、进而实 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要求 1城镇化及新型城镇化 任何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要经过城镇化的过程,中国也不 例外。在这一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转移,放弃原来的 农业生产,去从事新的非农业生产,从而也使城镇的规模、 数量以及城镇人口不断扩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 在规模上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是城镇化的质量却没能取得 与之相应的提高。由于大规模涌入城镇的人口无法得到很好的安置,随之也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民工随 迁子女的受教育问题、农民工的医疗保险问题、户籍问题等 等。这都与我国当前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不相吻合。党的十 八大明确提出城乡一体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十八届三中全 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 定》全面部署了农村的改革工作,为农村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这也为解决我国过去一段时间内只重视城镇化的数量,忽略 质量指明了方向。在此基础上,新型城镇化道路被提上日程。

新型城镇化,以城镇化为基础,坚持以人为本为核心,以统 筹兼顾为基本原则,以新型的工业化为发展动力,推动城市 实现现代化、集群化、生态化以及农村的城镇化。这一发展 道路更加注重城镇化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更加注重科学发展, 注重环保节约以及城乡一体化和社会和谐。[1]新型城镇 化道路与构建和谐社会相吻合,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发 展,为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2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第一,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符合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新农 村建设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主要方向。新农村的发展更加重视 内涵发展、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对 提升农民素质及转变农村的经营方式和生产方式都有重要 的促进作用。第二,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符合新型城镇化道路 的要求。新型城镇化要求实现人口综合素质的提高、人文环 境的转变。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使农民接受新的农业知识、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转变农民的思维方式,进而实现人口 的城镇化。第三,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符合构建和谐社会的要 求。和谐社会的构建坚持以人为本,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这 一要求相吻合。

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挑战 新型城镇化对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现 实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却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1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条件薄弱 教育要发展,基础条件是不可缺少的因素,一旦基础条 件薄弱,投入不足,教育发展就很难实现大的突破。教育部 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周凤华教授在第三届中国农村教 育论坛上的发言指出,2014年的数据显示全国中等职业 教育学校生均占地面积29.54平方米,生均图书19. 57册,生均教室面积2.76平方米,生均图书馆面积0. 4平方米,只相当于普通高中生均的74.37%、59. 67%、60.43%、62.27%。从生师比上看,中 等职业教育是22.97∶1,普通高中是14.95∶1, 中等职业教育的生师比远远大于普通高中的生师比。

2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 对教育来说,吸引力是影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因为具 备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才能保证具有足够的生源,才能维持学 校的生存与发展。然而,当今农村职业教育吸引力不足。由 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学生和家长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就算最后选择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往往也是一种无 奈的选择。学者王一涛2014年在浙江对初中学生进行调 查发现,选择就读普通高中的学生占样本总数的69.3%, 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比例为25%,选择短期培训 的比例为1.1%,待业或求职的比例约为4.6%。另外, 根据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班的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调查,3 7%的县级职教中心不能完成招生指标,50%基本完成招 生指标,只有11%的学校超额完成招生指标。有些中等职 业学校为了完成招生指标不得不动用行政力量来加以推动。

教育部职教所2014年11月在新疆和田一市三县的调 查显示县级职业学校招收的新生素质都比较差,有的学生实 际上是文盲或半文盲,这就给教育教学工作带来极大的困难。

以上足以看出农村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不够。

3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费保障不足 经费是教育发展的基本保障。但是目前农村职业教育发 展的经费保障很难得到保证。2013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 生均经费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为8784.64元,大约 占全国普通初中的95%,占普通高中的56%,远远没有 达到职业教育实习调高办学成本所需的经费需求。另外,农 村职业教育经费预算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也使得经费难以得 到保证。目前,还有三分之一的省份没有出台中等职业学生 生均经费标准,已出台的省份标准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确 定生均拨款标准,有的是制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在预算方面,有的地方按照专业进行核算,有的地方则是不论什么专 业和地区,采取统一的经费标准,并且大部分经费偏低。

4涉农类专业学生规模在萎缩 农村职业教育在新城镇化背景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新 型农民,尤其是要注重留守儿童、留守学龄青年及留守农民 的教育,使其学会经营、懂技术、会管理,更加高效地经营 自己的土地。这一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的是农村职业教育的 涉农专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状况却是涉农专业的学生规模 在萎缩。相关数据显示中等职业教育农林牧渔类专业的招生 数和在校生数从2009年开始大幅上升,招生数在201 0年达到最高峰110.43万人,在校生数在2011年 达到最高峰225.96万人。然后双双逐年下降,到20 14年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分别比最高峰时减少64.24% 和41.41%。

三、新型城镇化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 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城镇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我国走 向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我国在新世纪面 临新的社会环境下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的必然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必须进行改革 和发展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环境,满足新型城镇化发展提 出的新要求,进而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1加大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教育要发展必须有充足的资金投入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只有具备了满足教育发展所需的基本条件,才能实现 教育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也不例外。为了更好地发展农村 职业教育,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省级主管农村职业教 育的部门要制定符合本省及各地区实际情况的教育经费标 准,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经费标准模式。因为不同地区的 发展需求不同,这就决定了各地区要发展不同类型的职业教 育,所需要的经费自然也就不相同。第二,实现农村职业教 育经费单列。农村职业教育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教育,这一教 育更加注重实际的应用,所需经费也就与其他教育在性质、 数目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经费单列对改 善办学条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第三,要根据专业进行经 费预算。不同的专业发展要求不同,所需的经费自然也就存 在着一定的差异。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必 须摒弃原来所有专业预算相同的做法,要根据各专业的实际 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费预算。

2开展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提升吸引力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此为契机,深化改革、提升农村职业教育 的竞争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寻求适应新环境 的生存之路,而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改善教育教学质 量,提升吸引力是必然选择之路。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 要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结构。农村职业教育的专业 设置要以农村产业结构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较以前发生了变化,农村职业教育要想 发展也就应该在适应新的产业结构的前提下,紧密结合当地 的实际状况来设置相关的专业,从而使所设置的专业能够发 挥科技兴农的作用。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要构建符合当 今发展要求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 系应该在办学方向、专业设置、教材选择等各个方面都为农 村经济发展和进步而服务,都要为农村、农民、农业而服务。

深化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要在办学方面有所突破。第一,要 加强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尤其是要培养一批综合素质高、 技能强的中青年教师。第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第三,要选择适合本地区 农业发展需要的课程,使农民的生产劳动和学习能够有机的 结合。

3注重培养学生对农村的感情,使农业后继有人 农村职业教育要想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就应当从娃娃抓 起,让孩子从小就接受相应的教育,从小就了解农业,熟悉 自然,热爱农业劳动,树立“务农光荣”的自信和自豪。在 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以色列和韩国的成功经验。以色列人对 土地有特殊的情怀,体现在教育上是重视基础教育阶段的农 业教育,制定并颁布各年级农业教育课程大纲,中小学均有 针对不同年级的农业教育课程,并建有33个农业教育农场, 便于学校开展农业教育。韩国在小学阶段以“实科”名义安 排环境美化、植物栽培、动物饲养等农业相关内容的课程。初中阶段,根据实际在农村生活、家庭生活、工业生活以及 渔村生活中选择一个领域进行“实科”教育。其中,农业生 活内容丰富,有植物栽培、动物饲养、食品加工等内容。

4改革教学模式,尤其是涉农专业 由于涉农专业学生规模的萎缩,对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 镇化建设都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国家为了鼓励学生选择涉农 类专业,已于2009年出台了免学费的优惠政策,但是, 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涉农类专业依旧是长期处于低 迷的状态。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革涉农专业 的教育教学模式,让学生能有机会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生 产劳动有机的结合,以尽快地转化为生产力,转化为经济效 益。在涉农专业教学模式改革方面,河北省探索出了成功的 经验,即采用涉农中专送教下乡。通过这种实地教育,培养 符合实地需求的实用性农民。送教下乡打破过去的教学模式, 根据各个村或镇的实际需要设置专业、选择教材,通过调查 农民所需的知识而开设相应的课程,这不仅使农民有了学习 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使课程的实用性大大增加。农民学 习的知识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用于自己的生产劳动,从而使 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决。这种教学模式 不再有固定的教学时间和场所,而是根据农民的实际情况来 进行教育。既能使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不耽误农 民的正常生产劳动,在实际的运行中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5建立健全政策,出台公益性农民培训制度 当前,我国存在着较大数量的农民工,2013年全国 农民工总量达到26894万人,但是接受过技能培训的农 民工仅占32.7%,还有相当多数量的农民工没有接受技 能培训。在农村中生活的人口也是数量巨大,2014年为 6.2亿,这些人口中的劳动人口教育水平多为小学、初中。

对于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处理继续加强涉农专业及职业院 校的扶持力度,还需要完善制度,加快出台公益性农民培训 制度,建立公益性的资助体系,给予学历型职业农民培养财 政支持。在这方面有些省份已经采取了有力的措施,并取得 了良好的成效。如福建省从2013年开始,已经将新型职 业农民非全日制学历教育纳入财政免学费保障;
陕西省20 14年基于新型职业农民综合素质培训补贴,人均补贴达3 000元;
广西省2014年对1.5万新职业农民进行了 免费培训。这一系列的措施,都为农民在新形势下接受职业 技能培训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罗宏斌.“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意义[N]. 湖南日报,2010�玻埃勃玻保梗� [2]孙佳鹏.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学校发展的 问题及策略探析[J].职教通讯,2013,(34)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