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体育艺术;
表演人才;
社会实践;
培养 随着近几年体育产业不断发展,体育与各个专业日益融 合,加之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增多,以体育为主 导的艺术表演专业人才逐渐呈现出人才短缺的现象。虽然近 些年国内许多高校开展了此专业领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但 都属于模糊市场定位下的探索发展,未明确发展思路和培养 模式,不能很好地满足现行体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下的需求 和要求。新疆教育学院表演艺术(体育艺术方向)专业自增 设以来,经过三年的发展,在人才培养方面不断探索和完善,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作为现 代教育转变的重要标志。
一、体育艺术表演社会实践的理解及具体职能范围 社会实践是指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向职场过渡的 准备过程,特点是能够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了解和认识程度, 根据学科特点和分布,具体到形象、气质、运动能力及沟通能力。笔者通过对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艺术表演专业 学生的调查统计发现,诸多毕业生毕业后都从事幼儿教师、 健身俱乐部、舞蹈工作室、社会公共体育服务部门等工作,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具有具体范围,本研究主要围绕此方面社 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展开论述。
二、体育表演专业人才实践培养目的 体育表演专业具有其特殊性,不仅需要体育理论基础知 识的学习,还要融入学科人才培养的具体办法。在培养过程 中重点体现学生的个人发展,让学生的学习思考与实践反思 相结合,认知和行动相结合。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的基本教育原则,把提高体育表演人才实践能力落实到位。
三、体育艺术表演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具体化 学校和社会同时作为学生的培养载体,承担着相应的角 色,学生在校期间不仅需要通过课堂学习掌握系统、专业的 知识技能,还要通过社会实践适应新环境、新局面,将两者 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提高社会实 践能力,两者的教育都同等重要。鉴于专业自身的特点以及 表现方式的不同,体育表演专业的艺术实践不仅要区别于艺 术院校的表演专业,还要有别于其他体育专业的教学实践。
建立体育表演艺术实践的教学体系,最终将实践活动升华至 模式化、规范化、系统化。
1.课堂教学从多方面进行专业素质的培养 通过多年来的课程改革和探究,教学任务从简单的知识的传递发展到今天以及呈现多元化发展,在良好的学习习惯 的引导下,更需要体育艺术表演人才多方面发展来提高社会 实践的适应能力。表演能力的提高是体育艺术表演专业学生 走向社会展示专业水准的最基本内容体现,对于学生此能力 的培养需要具备一定艺术鉴赏能力,通过音乐、舞蹈、美学、 艺术欣赏等课程提高学生对艺术体系的鉴赏能力。要具备编 排组织能力,通过大量的编排素材的积累,从中掌握规律, 利用规律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通过对队形、动作、技巧 难度的组合,逐步提高对编排内容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为社 会实践打下基础。
2.结合校内辅助和创新训练实现培养目标 以校园文化为契机,将文化宣传阵地与体育表演专业有 效地结合起来。通过学校的文化艺术节、运动会等活动增设 表演内容,安排学生自行创编表演和策划工作,此类活动作 为校外社会实践的过渡。在创新性训练中多引入一些体育融 合的案例进行分析,通过课题项目研究的方式、分组讨论、 自立计划、参与决策等内容将体育与社会经济、文化传承、 大众娱乐、拓展训练等别类行业大胆巧妙地结合起来,提高 学生对创新的认识和理解程度。3.体育表演社会实践的影响 因素据调查,多数学生很难认识到社会实践的多方性,通常 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首先,除了专业能力欠缺以外,在自 我约束和培养的过程中,由于认识不足存在一定盲目性,容 易忽视社会实践与相关专业学习存在的联系,遇到别的诱惑因素后盲从选择,产生落差感,影响自信心。其次,社会实 践考评体系不完善,学校和社会企业无法规范地制定社会实 践方案,造成评价系统不客观,无法保证学生社会实践的平 等性和积极性。
四、结论 1.体育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应从课程设计、专 业理论结合、实践活动等多方面协同发展。2.利用校内资源 丰富社会实践的类别和方法。3.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高学 生创新思维,树立正确的事业观、价值观。4.完善体育艺术 社会实践能力的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郭希.我国体育类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J]. 体育科学研究,2009 [2]翟廷立,李芳,罗元翔,胡雪,庞洁.体育院校艺术 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