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会议 > 永远铭记历史【一个历史永远铭记的刺客】

永远铭记历史【一个历史永远铭记的刺客】

来源:会议 时间:2019-10-19 07:58:08 点击:

一个历史永远铭记的刺客

一个历史永远铭记的刺客 公元前228年,秦王嬴政派大将王翦攻打赵国,杀掉赵 葱,遂克邯郸,掳掠赵王。强敌压境,燕国危在旦夕,燕太 子丹为了抵抗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当初在秦被凌辱 之仇,决定派荆轲劫持秦王,要挟秦王归还被侵占的土地, 如果劫持不成,便刺杀秦王,使秦廷大乱,君臣相疑,然后 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发生的。

《荆轲刺秦王》描写了荆轲刺杀秦王前后慷慨悲壮、 惊心动魄的场景。全文共分为12个场面:荆轲出场——求取 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助手——怒斥太子——易水送 别——计见秦王——顾笑武阳——图穷匕见——秦廷搏击 ——倚柱笑骂——被斩身死。这些场面按时间及事件发展的 顺序,组合成一个悲壮动人的完整故事,生动地塑造了一个 深沉刚毅、大义凛然的悲剧英雄形象。荆轲死了,他的故事 和精神却永载史册、流传千古。掩卷沉思,我们不禁要问, 是什么原因导致荆轲刺杀秦王失败了,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 “失败”的历史人物成为人们赞叹不已的英雄。下面,让我 们走进《荆轲刺秦王》来一起解读荆轲的“成”与“败”。

先从荆轲之“败”说起。根据课文的描写,我认为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大致有二:其一是太子之急。荆轲是春秋 战国时期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 卫国,原叫庄轲,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燕国是北方的一 个小国,当初燕王迫于秦王的压迫,将太子丹交给秦国做人 质,秦遇之不善。后太子丹逃回燕国,先找到智勇双全的燕 国处士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 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杀了。荆 轲接受了这一刺杀任务,太子丹非常高兴,拜荆轲为上卿, 精心侍奉。为了能让荆轲义无反顾地赴险地,成此“义举”, 太子丹可谓极尽恩宠、情意有加,有史载曰:“尊荆卿为上 卿,舍上舍。太子日造门下,供太牢具,异物间进,车骑美 女恣荆轲所欲,以顺适其意。” 荆轲刺秦王是太子丹与荆轲早已谋就的计划,但太子 丹报仇心切,过于着急了。选文中太子丹有两次急躁的表 现:一是在秦将王翦破赵兵临燕国边境之时: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 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面对强秦的进攻,太子丹惶恐至极,无计可施,只能 将所有希望寄托在荆轲身上,让其速速起身,行刺秦王。太 子丹的这一决定,在情理之中,但并非良谋善策。燕赵毗邻,唇齿相依,秦国破赵,燕国危矣,此所谓“唇亡齿寒”。燕 国之危在秦国,秦国之祸在秦王,情急之下太子丹派荆轲刺 杀秦王,企图以此来阻止秦国的进攻实属一计。可燕太子丹 并没有审时度势,透彻分析此举的可行性及其带来的后果。

从当前形势来看,秦国经过几代国君的励精图治、变法图强, 至始皇时已然成为战时超级大国,再加上秦王的雄才大略, 仅凭一国一人之力抵秦,实属下策。后事为证,由于荆轲刺 秦的失败,非但没有阻止秦国的进攻步伐,反而加速了燕国 的灭亡。由是观之,此计何其愚也。二是在荆轲“有所待” 之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
“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 荆轲在求取信物、准备利刃、配备副手之后,还是有 些犹豫,故迟迟未发。荆轲有所待,不是因为惧怕秦王,也 不是因为害怕牺牲,他是在等人,等一个真正能与他一道完 成刺杀任务之人,可这个人居住较远,一时难以赶到。出行 之缓是荆轲的权宜之计。然而,这一切太子丹并未知晓,他 错认为荆轲迟迟不动身,是有悔改之意。从这两处描写来看, 太子丹对荆轲的侠义风骨和刺杀策略并没有深刻了解,也恰 恰是因为他的操之过急而使荆轲未能完全按照自己的计划 展开刺杀行动,以致时机尚未成熟荆轲就仓促赴秦,最终身死异国。

其二是秦武阳之怯。秦武阳也是燕国的勇士,“年十 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由此观之,其人不可谓没有勇 力。然而太子丹为荆轲配备的副手,并非荆轲真正所需之人。

他之所以随荆轲同去,一则是奉太子丹之命,二则或许荆轲 也觉得此人不至于那么烂。然而事实却完全出乎荆轲所料, 荆轲与秦武阳来到秦国,,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在蒙 嘉的引见下,秦王于咸阳宫召见了他们。且看: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

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此时,荆轲已经来到秦王面前,一场蓄谋已久的刺杀 行动即将开始,然而就在最为关键的时刻,历史跟荆轲开了 一个不小的玩笑。太子丹为荆轲精心挑选的“勇士”,在刚 刚进入秦宫,还没顾上看清秦王面目之时,已经色变振恐, 两股战战了!也正是秦武阳的这一“变”一“恐”的怯懦者 之态,让秦国君臣心生怀疑,有了防备之心。也正是这一“变” 一“恐”,延误了时间,让荆轲失去了刺杀秦王最好的时机, 致使整个计划功亏一篑。

假如太子丹不催促荆轲出发,假如荆轲等到了真正能和他完成刺秦任务之人,假如秦武阳在秦廷没有色变振恐。

那么,荆轲或许会刺死秦始皇,历史或许就会重新改写。然 而,历史终究是历史,历史一旦形成就不会再有假设。事已 至此,我们只能为荆轲的悲剧感到遗憾和惋惜了。

以上是荆轲之“败”的陋析,那么又何谓荆轲之“成” 呢?我以为荆轲之“成”概有其三:一曰荆轲之勇。自古燕 赵大地从不缺义士勇士,有诗为证,“燕丹善养士,志在报 强嬴。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作为一个刺客,第一品 质是勇敢,需要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非此 不能成事。这一点,荆轲做到了。文中有两处描写:一是“顾 笑武阳”的情景:
“……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 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秦 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 来到秦廷,秦武阳胆怯引起秦王怀疑,但面对险情荆 轲从容镇定,随机应变,据实理辟,一番辩词让听者无从怀 疑。一是“秦廷搏击”的场面:
“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因左手把秦 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惊,自引而起,绝袖……,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群臣惊愕,卒起不 意,尽失其度。” 秦宫大殿,图穷匕见。面对突如其来的白刃相见, 毫无准备的秦王惊慌失措,有备而来的荆轲频频出击。霎时 间,庄严的秦廷上,荆轲“逐”,秦王“走”,群臣“愕”, 上下“尽失其度”,最后竟出现“乃以手共搏之”的戏剧场 面。眼看秦王要成为刀下之魂,侍医夏无且以药囊提轲,荆 轲被秦王断其左股,最后“被八创”,完全失去了战斗力, 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荆轲还在倚柱笑骂秦王。在这惊心 动魄的搏斗中尽现了荆轲的英雄虎胆,历史真为荆轲叫绝, 勇哉荆轲!壮哉荆轲! 二曰荆轲之智。面对杀人如麻,有虎狼之心的秦王, 荆轲深知只身赴险需要大勇,更知道秦王的狡诈多谋难以取 其信,需要大智。于是乎,他在临行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首 先提出以樊於期之头作为赢得秦王信任筹码的谋略,这是一 个残忍却又可行的计划。樊於期本是秦国的将军,因得罪秦 王,其父母宗族皆被戮没,后逃至燕国,太子丹收留了他。

为此,秦王愤意难平,悬赏金千斤、邑万家,欲购樊於期人 头。因此,樊於期对秦王恨之入骨,正在伺机寻找报仇的时 机,现在机会终于来了。然而,太子丹却徒有妇人之仁,不 忍以己之私伤长者之意,无奈荆轲只好向樊於期直陈其利弊, 以己之智成就樊於期之义。至秦,厚遗中庶子蒙嘉,乃见秦王。所有这些,表现了荆轲的大智。

三曰荆轲之悲。荆轲之悲悲在“易水诀别”,这是本 文最为悲壮的刺秦背景。其文曰: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 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 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 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 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 古人语“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荆轲死了,但死了的只能是荆轲。两千多年过去了,每每读 到《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眼前总会浮现出那日秦国大殿上 波澜起伏、惊心动魄的场面,总会为荆轲凛然赴死的大丈夫 气节慨叹不已,也总会为荆轲的悲壮之举感到深深的痛惜。

荆轲远去了,为了一个承诺、一个使命,荆轲迎接了死,他 用一个生命的终结向我们诠释了另一个生命的伟大。穿越千 年时空,伫足易水河畔,我听见沉重的击筑之声从亘古的天 外传来,萧萧秋风中,一种悠远的孤寂,在天地间回荡,回 荡……文多华,教师,现居甘肃酒泉。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