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及其基本构成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一概念最早由美 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 于 1974 年提出:“信息素养就是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1989 年美国图 书馆协会下设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对信息素养重新概 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 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寻、评价和使用所需的信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认为,信息素养是一种能力, 它能够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地生产、使用和交流 信息,并解决面临的问题。2015 年2 月2日,美国大学与研 究图书馆协会(ACRL)在网站上发布ACRL 理事会批准的《高 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将信息素养的定义扩展为:“信息 素养是包含一系列能力的整体,包括:反思性发现信息,理 解信息如何产生和进行评估,利用信息创建新知识并合乎伦 理地参与学习社团。”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有六大种,每 种框架包含阈值及其阐释、知识实践、意向三大要素。六大 信息素养核心临界概念包括:权威是建构的和语境化的、信 息创建是过程性的、信息具有价值、研究即探究、学术即交 流、检索即策略性探索等基础性概念。这系美国高等教育界 和图书情报界对信息素养教育的最新认知,对全球信息素养 实践的影响极大。
拔尖创新人才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砥柱力量,应该具 有更强的信息素养能力,要具备超越一般性人才的信息特质。
主要包括:认知信息的重要性与新特征;
学会信息的有效检 索、处理和评价;
擅长使用各种新媒体进行信息收集、开发 与研究;
遵守相关信息法规和道德要求;
善于信息创新与创新信息等。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是一种多维度的综合性 素养,是与技术素养、科学素养、网络素养、媒体素养、数 字素养等多种素养有着交叉内涵的“大统一”素养。
(二)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基本构成 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 力、信息道德组成。
第一,信息意识———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构成之基。
信息意识主要指对信息的认识、需求和理念,包括:一是信 息主体对信息的认识过程,即对信息需要、信息价值及社会 信息环境等的自觉心理反应;
二是对信息的评价过程,包括 对信息的态度和评估,并以此指导信息行为。基本的信息意 识包括信息认知意识、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信息 应用意识、信息判断意识、信息安全意识、信息道德意识等。
拔尖创新人才除应具备一般的信息意识外,还应具备信息主 体意识、信息价值意识、信息洞察意识、信息整合意识、信 息研究意识、信息更新意识、信息创新意识等。
第二,信息知识———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构成之本。
信息知识是指信息学的基本知识以及在开展信息获取、评价、 利用等活动过程中所需的知识。指一切与信息有关的各个层 面的理论、方法、工具的利用,包括信息的本质、特性、构 成、运动规律、信息技术的新发展等。信息知识还包括对信 息来源的认识,信息生成方式的认识。拔尖创新人才应具有 渊博的信息知识,既体现在对信息理论及技术的牢固掌握程度,又体现在对信息理论、方法、技术及工具最新动态的了 解及使用方面。此为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构成之根本。只 有根本牢固,才有助于加强自身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 道德的提升。
第三,信息能力———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构成之实。
信息能力是信息素养的核心。主要由信息获取、信息分析、 信息评价、信息创新四个维度组成。信息获取包括对信息资 源的查找和收集;
信息分析即运用科学方法对杂乱无序的信 息进行挖掘、加工、整理,把握其核心;
信息评价在于消除 信息获取和信息分析过程中的错误信息,辨别信息的价值;
信息创新指对已有信息的处理和吸收而研发出新的信息成 果。拔尖创新人才应当具备上述四个维度的全面信息能力, 尤其在信息创新上应有突出表现,包括信息知识、信息技术、 信息方法、信息工具等一系列信息成果的创新。这也是拔尖 创新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显著标志之一。
别雪君李祖超汪孟旋: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 素养构成与培养第四, 信息道德———拔尖创新人才信息 素养构成之魂。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利用信息过程中所表现 出来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品质,是在信息采集、加工、贮存、 传播、利用各个环节都要遵循的道德操守、责任担当与行为 规范。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道德主要体现在能独立承担利用 信息的责任,文明使用各种信息,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和道 德判断,熟知并坚守职业道德与学术规范,也包括对不良信息的自觉抵御,对信息安全的维护,对信息生态净化与信息 公益性的捍卫等方面。
总体而言,构成信息素养的四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依 存的关系。就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养构成而言,信息意识 是基,是先导;
信息知识是本,是本源;
信息能力是实,是 核心;
信息道德是魂,是方向。四者缺一不可,共同构成拔 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统一整体。
二、新媒体环境对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挑战 新媒体作为区别于传统媒体的新型媒体业态,是继书籍、 报纸、期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发展而来,是利用数字、 网络、移动、无线、卫星等技术,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 视、iPad、kindle等电子终端阅读设备,向用户提供信息和 服务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随着人们对新媒体的使用日渐 频繁,新媒体在满足用户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已汇聚成一 个集民意、观点、自由为一体的公众表达平台,呈现出迥异 于传统媒体的信息特征:信息主体的匿名性,信息渠道的多 样性,信息传播的快捷性,信息空间的无界性,信息交流的 开放性,信息内容的广泛性,信息价值的批判性,信息评价 的多元性等。这些特征对人们使用信息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 影响,也难免会衍生出许多新的信息问题,也对拔尖创新人 才的信息素养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信息容量剧增挑战信息判断能力 随着人类社会活动的频繁和扩大,人们需要的信息量日益增多,与此同时信息高速公路也遍布世界,信息唾手可得。
漂浮于人们生活中的必备因子,地球间的距离也缩短为信息 资讯瞬间即达的面对面与零距离。正是在大量信息包围的环 境中,新的危机———信息过剩产生了。信息过剩是指系统 或个人所接受的信息超过其自身处理能力或信息未能有效 应用的状况。这就意味着人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从海量 信息中甄别有用的信息,这首当其冲对信息判断能力提出了 挑战。
拔尖创新人才信息意识中的核心能力是“知道何时需要 何种信息”。而在新媒体环境下,任何人都可通过各种微媒 体将任何信息随意发布到信息平台。人们每天除了接收与己 有关的信息外,同时也接收大量垃圾甚至是有害信息,必然 加大寻找、筛选、辨别、挖掘有效信息的难度。这不仅耗费 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而且给拔尖创新人才精神上带来压 力。更可怕的是,若因选择不慎而相信了错误或虚假的信息, 将会导致信息事实的扭曲,并作出错误判断与结论,后果不 堪设想。
(二)信息良莠不齐挑战信息筛选能力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容量与日剧增,这对拔尖创新 人才信息知识也提出新的要求。
首先,在信息内容上衍生出许多五花八门的网络新词和 时髦流行语。教育部、国家语委已连续11 次向社会发布年 度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 年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表明:“互联网+、众创空间、获得感、非首都功能、网约 车、红通、小短假、阅兵蓝、人民币入篮、一照一码”十大 新词真实记录了2015 年出现的新事物、新概念、新状况。
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和科技等多个领域的“抗战胜利70 周 年、互联网+、难民、亚投行、习马会、巴黎恐怖袭击事件、 屠呦呦、四个全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为2015 年十大流行语。这些词语是经过层层筛选统计得出。
由此可见,新媒体的流行词汇已作为代表时代特征的语言力 量被载入历史。他们具有创造力、冲击力、凝聚力,这正是 信息时代动态发展的标志之一。伴随信息内容的不断扩充, 随时都在产生新词汇。拔尖创新人才只有及时获取最新词汇 及信息内容,才能在信息容量剧增的当下应对自如,游刃有 余。
其次,挑战也来自于对各类新媒体的应用。现如今,微 博、微信、博客、QQ 等的应用已非常广泛。2016 年1 月, 腾讯网发布《2015 年度全国政务新媒体报告》。随着“互 联网+”战略的提出,我国的政务管理与互联网逐步深度融 合。2015 年政务新媒体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据统计, 我国政务微博账号已达28万,政务微信公号已逾10 万。“两 微多端”已成为新媒体政务发展的趋势。“两微”指的是微 信、微博,“多端”即多种移动新闻客户端。当下微博、微 信、博客、短信等传播的各种信息中,也夹杂着虚假、欺骗、 恶搞等垃圾信息。拔尖创新人才必须不断学习信息技术,擅长用新的信息工具提升信息筛选能力。
(三)信息污染挑战信息净化能力 信息污染是由信息过剩引申而出的更深层次的问题表 现,也是影响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形成的关键问题。信息 污染的表现形式主要有信息垃圾、信息病毒和信息渗透三种。
信息污染对拔尖创新人才信息能力的挑战,首先体现在 信息生产环节。新媒体信息的生产方式以转载、转发居多, 信息的同质化和重复化现象十分严重。另外,由于有的信息 发布者素质低下,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少甚至成为僵尸网站), 质量问题突显。2013 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数 据显示,国内只有不到50%的网站会定期更新内容,大量网 站都存在陈旧数据未更新的情况。这就使得拔尖创新人才获 取的一手信息不论真假与否都会重复且过时,使大量的信息 分析及处理变成无效劳动。最严重的是在互联网松散、开放 的管理环境下,一些不法商家或不怀好意者恶意地传播大量 虚假或有害信息,有的甚至是有组织、有目的破坏国家安全、 民族团结的政治蓄意攻击行为,且往往以慈善、正义、公正、 人权、民主、自由、博爱等面目出现来欺骗公众、蛊惑人心, 给国家、社会、个人都造成极大危害。这就对拔尖创新人才 信息筛选与识别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其次,在信息传递环 节,从信息源到接受者的传递过程中,由于人为操作失误, 或是有意更换等不良动机都会产生被污染的信息。如信息分 类标引失误,篡改内容蛊惑人心,商家包装与水军狂点炒作热点;
又如一些黑客进行信息恶意修改、非法截留等。这都 会导致信息的失真,产生信息污染。最后,在信息接受环节, 不论是主动还是被动接受方式,不论是用户个人还是信息供 应商的原因,都可能产生信息污染,使用户置身于垃圾信息 的包围中。
(四)信息侵犯挑战信息道德抵御能力 当信息组织从自上而下的纵向传播转变为相互间的横 向传播,尤其是网络信息被用作舆论工具时,信息侵犯也愈 演愈烈。抹黑英雄、颠倒黑白、造谣惑众、骚扰诈骗、篡改 历史事实,凡此种种,令人真假莫辨。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 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表 明:2015 年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捕获及通过厂商交换获得 互联网恶意程序样本数量为1477450 个,较2014 年增长 55.3%。按行为属性统计,恶意扣费类的恶意程序数量仍居 首位,为348859 个(占23.61%)、流氓行为类328092 个(占 22.21%)、远程控制类222941 个( 占15.09%)。2015 年,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共接收境内外报告的网络安全事件 126916 起,较2014年增长125.9%。在接收的网络安全事件 中,数量排前三位的分别是网页仿冒事件(占59.8%)、漏 洞事件(占20.2%)和网页篡改事件(占9.8%)。同年有媒 体称内蒙古自治区192211 名高考考生信息遭泄露。这些信 息包括考生姓名、身份证号码及其父母姓名、电话,名单覆 盖了内蒙古的12个盟市。近年,电信网络诈骗日益猖獗。2016年8 月,山东18 岁准大学生徐玉玉得知自己的9900 元学费 被骗真相后猝死。随后又爆出清华大学教授1760 万元卖房 款被电信网络诈骗者洗劫一空的新闻。电信网络诈骗者导演 的戏码每天都在上演,骗人剧本在不断翻新。2013 年至今, 全国共发生被骗千万元以上的电信诈骗案件104 起,百万元 以上的案件2392 起。很多群众的养老钱、救命钱被骗,倾 家荡产、家破人亡;
有的企业被骗,破产倒闭,引发群体性 事件。有调查表明,54%的网民认为个人信息泄露严重,其 中21%的网民认为非常严重;
84%的网民亲身感受到个人信息 泄露带来的不良影响。
信息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道德水 平,特别是在侵犯行为影响到工作及生活时,就对信息道德 的抵御能力提出严峻挑战。在信息侵犯的过程中,信息源头、 搜索引擎、调查机构都是侵犯行为的帮凶,不论是错误的信 息来源还是借以传播的引擎平台都有可能使人一不小心就 陷入虚假的信息漩涡,假如不能抵御不良的信息侵袭,个人 隐私泄露不止,甚至可能在意识上也出现偏离,危害到个人 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正确取向。
三、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构成内涵 (一)海纳与慎取相结合的信息意识 在新媒体环境的背景下,信息的价值与日俱增,现代社 会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在对有用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上。拔尖 创新人才首先对信息要有敏锐的寻求意识,能够及时发现有价值的信息。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海纳各种信息的“百事通”, 又是积极探寻各种信息的真实性有用性的急先锋。拔尖创新 人才要想拥有广博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专业研究能力, 敏锐的信息意识是其提升信息素养的第一步。拔尖创新人才 要具备一定的质疑精神与批判能力,方可保持明确的信息需 求。批判意识并非怀疑一切和全盘否定,而是不盲目接受事 实依据不足的观点,用科学方法分析,剔除有害、虚假、反 动信息,保证信息的有用性和权威性,在海纳的基础上慎取, 最终才能稳操胜券。
(二)专精与广博相并存的信息知识 新媒体环境是以技术为支撑的信息主流环境。拔尖创新 人才要想在有关领域里取得突出业绩,必须具备专业信息知 识,包括专业信息的查找方法、获取渠道等。信息知识广博 是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 面,一是现代信息技术。如信息获取、传输、处理、控制、 存储、应用等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等。可分为四个层次:
信息基础技术,指新材料技术和新能量技术;
信息支撑技术, 指有关元件、器件的制造;
信息系统技术,有关信息的获取、 传输、处理、控制的设备技术;
信息应用技术,即信息管理、 决策技术。二是网络知识。如全球网络信息资源的类型、涉 及的服务范围、记录格式、存取途径和使用情况等。三是多 媒体知识,包括多媒体技术的特征及应用;
多媒体软、硬件 环境;
声音、图像、视频等媒体数据的采集软件;
计算机辅助工作原理、类型、实施等。四是语言能力,除母语外,最 好能用多种外国语进行国际交流。
(三)巧用与创新相融合的信息能力 信息能力作为信息素养的核心部分,最能体现拔尖创新 人才区别于一般人才的优势所在。首先,要了解基本的网络 知识,掌握信息检索方法与原理,将各种信息整合分析。由 此,“系统性”成为信息技能操作的核心原则,主要表现在:
一是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材料,并系统地加以整理,使之成 为有序的、便于检索的信息素材或建立数据库。二是进行信 息处理时要有系统的步骤,纵向要将有关信息的历史、现状、 未来按时间序列系统研究;
横向对其他学科信息进行综合研 究。惟有如此,方可全面而深入地应用拥有的信息。其次, 对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拔尖创新人才而言,需要从更高瞻的角 度获得从信息应用到信息创造的整体提升。仅就提升拔尖创 新人才的信息素养而言,搜集信息只是手段而非目的,更重 要的是运用多种科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归纳、分类、评析、抽 象与综合,最终形成信息生成能力。从已知的信息中推演出 未来的信息,最后还可将创造的信息传播出去,实现更高的 信息价值。
(四)抵御与坚守兼具的信息道德 信息道德是牵涉信息安全与信息伦理的重要特质表现, 在新媒体的应用实现了互通、共享的地球村时代后,其技术 的革新必然会带来新的社会问题。拔尖创新人才在信息道德方面,不仅要自主过滤不良信息,尊重他人信息权益,而且 要成为职业道德的模范坚守者,社会公德、传统美德和民族 精神的引领者,还要积极参与和谐信息社会建设,帮助建立 并完善信息法律法规,在信息社会中发挥模范的榜样作用。
四、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信息素养的培养 当前,政界、学界都大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其实,并 非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而是要培养人的创新素质。信息素 养是创新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信息素 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发挥新媒体宣传作用,全面增强拔尖创新人才的 信息意识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Sukhomlinskii)指 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 的教育。”在新媒体环境下,拔尖创新人才只有提高对信息 素养的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才能始终规范信 息行为。在新媒体开放的网络环境中,拔尖创新人才既是校 园文化的熏陶者,又是校园文化的创建者,应具有强烈的信 息素养意识。当前,有些人仍然信息意识淡薄、信息能力欠 缺。因此,要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作用,增强人才的信息素养 自我培养意识,变被动为主动,争做信息素养培养的主人。
(二)利用新媒体在线平台,开设多维度的信息知识课 程 美国高校十分重视信息知识课程,图书馆员等利用网上课堂等形式讲授信息检索方法,提供相关资料和在线馆藏目 录等,帮助学生提高信息素养技能。事实证明,将信息能力 培养整合入课程是最有效的培训学生提高信息能力的方式。
利用新媒体的多种在线平台,将课堂教学搬到新媒体上,作 为交互式的教学空间实体,这种互动的教学方式更有成效。
如今,慕课(MOOC)、翻转课堂等挑战传统教学,多媒体平 台和新的网上学习资源极大地方便了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信 息素养。在教学内容上,多维度的信息知识主要包含:现代 信息技术、网络知识、多媒体知识、语言能力等。教师在新 媒体的平台上播映课件、在线考试、交流作业。学生可充分 表达观点,对教师或其他同学的提问进行讨论,对疑难问题 可在线分组同时互动。课后学生还可使用电子邮件、即时通 讯软件、QQ、微信等与教师交流。整个教学活动中,新媒体 成为师生沟通的重要桥梁。
(三)多方加强与媒体合作联动,协同培养信息素养创 新能力 在美国,课堂教学并非学生学习的主要形式,学生大部 分学习和研究时间在图书馆和实验室度过。因此,美国高校 十分重视图书馆建设,注重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来培养学生的 创新能力。密歇根大学有24 座图书馆,耶鲁大学有15 座图 书馆,哈佛大学拥有70 多座图书馆。美国大学的很多图书 馆节假日照常开放,有的甚至24 小时开放。目前,信息素 养教育已由传统的“书目指导”发展为信息素质教育,就创新能力特征而言更需要多学科整合与共同培养,建立横向的 合作教育平台对信息素养教育更有实效。在宏观上,可将高 校与各类图书机构、技术企业结成联盟,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进行全方位信息素养培养。在中观上,主要加强校际间的联 系,借助各高校的馆藏资源等方式,形成信息共享平台。在 微观上,主要集中在校内各主体,如图书馆、院系、社团之 间开展各种活动,如讲座、沙龙、竞赛等。在实践的过程中, 为学生信息创新能力的生长提供沃土。
(四)拓展新媒体教育渠道,加强信息道德法律法规教 育 当前,全社会高度重视依法治网。要求加强网络伦理、 网络文明建设,发挥道德教化的积极引导作用,大力加强网 络生态文明建设。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互联网 的信息服务功能。互联网上的信息内容不仅要积极、权威, 而且要贴近现实生活,做到信息的新颖性、实效性与丰富性 相结合。要满足拔尖创新人才新需求,打造网络新天地,传 递网络正能量,树立网络新典型。要及时利用新媒体加强信 息法律法规的教育,提升拔尖创新人才信息道德水准,做遵 规守法的楷模。
(五)净化新媒体网络空间,营造提升信息素养的良好 氛围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把国家、集体的利 益放在首位。其次,在净化网络空间的过程中,积极构筑绿色环境和平台。依法管理互联网,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 色情等危害健康的信息传播。再次,切实加强有关部门的监 督管理。有关部门要利用法律的武器对网络信息的产生与传 播进行监管,加快推进网络实名制、上网身份认证制,维护 网络空间的正常秩序。最后,抢占新媒体高地,用先进技术 传播先进文化,用新阵地引领新风尚,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 信息环境。
最强大的时间 多少热闹,都熬不过一个时间:有一天。
有一天,炙手可热的,突然黯淡了;有一天,阿谀恃宠 的,突然失势了;有一天,春风得意的,突然落魄了;有一天, 一直前呼后拥的,突然冷清了;有一天,始终鞍前马后的, 突然翻脸不认人了。
人生多少热闹,都在有一天,成了烟云。
繁华逝,热闹散,人到苍凉,易被冷眼看。才知道,人 生宜淡泊经营,浮华不得,喧嚣不得,更张狂不得。人也只 有在大起大落大荣大辱之后,才会活得明白,才会活得老实。
当然了,没有大欲望,就没有大惊扰。活得战战兢兢的 人,大都是欲望强烈的人,生怕哪一天会失权失宠失势失色。
这样的人,表面有多风光,精神就有多空虚;样子有多暴戾, 心底就有多虚弱。不像淡泊的人,不用倚仗什么,也就不怕 失去什么,一辈子无风无雨,无惊无扰,静啜檐底一杯茶。
幸福,其实就是内心的宁静感。静到,名利不扰,尘世不扰,己心不扰。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