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关于冲突的论述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论述]

关于冲突的论述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论述]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2-01 07:49:44 点击: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论述

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冲突论述 一、非语言交际上的冲突 除了语言,人们还使用许多其他手段表达自己的思想和 感情,传递各种信息。一切不使用语言进行的交际称之为非 语言交际。我们主要讨论以下几个类型:
1.身姿语。作为一种非语言交际行为,它是约定俗成的, 不同的民族各有其文化习俗,这就造成身姿语的差异。比如 中国人常伸出舌头表示惊愕,美国人以此行为表示对对方的 蔑视。驻美国的汉语教师普遍认为美国学生在课堂里很随便, 缺乏纪律。但美国老师认为这样没什么不好。英美人对身体 接触很敏感,在电梯上,如果人多,他们会把肩膀和两臂尽 可能收紧,显出情绪紧张的样子。中国人常常强调“男女有 别”,而在西方国家,男女在大庭广众之下牵手,勾肩搭背, 甚至拥抱、接吻被认为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

2.手势语。各民族都用手势表达一定的意义,但很多手 势语赋予了文化内涵。中国人竖起拇指表示“好”,伸出小 指表示“坏”;
美国人将拇指朝上表示要求搭车,拇指朝下 则表示“坏”;
而日本人伸出小指却表示“情人”。又如招 呼人过来时,中国人是伸出手臂,手掌向下,手指上下移动, 而美国人是手掌向上,手指前后移动,美国人叫人走开的手 势正是我们招呼人过来的手势。在美国用拇指和食指捏成一 个圈,其余三个手指向上伸直,表示OK;
在法国,这种手势 表示零,或者表示“无价值”,在日本,表示钱。[3]3.表情语。表情语也是在文化背景中习得的,因而它们 的表现也因文化的不同而不同。中国人习惯控制自己的表情 流露,他们的喜怒哀乐往往不溢于言表,常常对对方的谈话 表露一种难以捉摸的微笑,让对方难以判断其态度。而西方 人表情外露,喜怒哀乐往往溢于言表。在交际中,在英国和 美国,人们交际时都看着对方的眼睛说话,表示在聚精会神 地听,表示“我同意”或“我对你的话感兴趣”。而中、日、 韩的人总是避开眼神的交流,不习惯长时间地盯着别人看, 认为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以致西方的演讲者认为观众对 其演讲不感兴趣。

二、产生文化冲突的原因 (一)价值观的不同 MichaelProsser对于价值观是这样论述的:“价值观是 个人或群体主要通过文化交际构成的模式。它们是最深层的 文化,我们认为所有的人都有价值观。”[4]价值观的不同 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中国文化的集体主义和西方文化的个人主义。中国文 化提倡凡事以家庭、社会和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在必要 时可以忽略。人们习惯于避免“锋芒毕露”,这使中国人养 成言行上不愿得罪人、逢人说好话的习惯,主张“以和为贵”。

西方文化崇拜个人主义,强调个人身份重于集体身份,个人 权利优先于对集体的责任义务。美国学生喜欢独辟蹊径,标 新立异。林语堂在谈论美国个人主义取向时,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们不哀鸣虑忧,他们尽力迈步向前;
他们不等待 别人援助,他们自助;
他们不等待机会,他们制造机会。” [5] 2.中国文化的“求稳”心态和西方文化的“求变”心态。

由于受儒家中庸思想的影响,中国人习惯“相安无事”和“知 足常乐”,奉行“安分守己”,向往“安居乐业”。凡是那 些背井离乡的人,一个个都要思乡、怀旧、寻根、问祖。然 而西方文化倾向于“求变”,在美国人的心目当中,核心思 想是“无物不变”,而且变化永不停止。美国学生喜欢打破 常规、具有不断创新的精神,他们不满足已取得的成就,不 执著于传统的秩序,不甘于现状,喜欢追求冒险与刺激。

3.儒家文化的“性本善”和西方宗教的“原罪说”。中 国人传统的人性论是性善为本,即“人之初,性本善”,认 为人天生是善的。这种人性论源于孔子思想。他讲究“仁者 爱人”。中国人习惯柔软宽容,相互依赖。而受基督教影响 的西方人性论是“人之初,性本恶”,即所谓的“原罪说”。

西方人认为自己在上帝面前是有罪的,他们普遍信奉宗教, 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信条和自我约束的手段。

(二)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与语言有着内在的联系,不同文化在思维方面的差 异会对交际行为产生直接影响。思维方式的不同,无疑会使 跨文化交际产生冲突。

1.东方人的整体思维与西方人的分析思维。中国人习惯把事物分成对立的两个方面,但这两个对立面被看成是一个 不可分割的整体。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他们习惯把个人 放在整个人际关系中去把握,强调人与人相互依存,相互作 用。中国人认为,凭直觉觉察到的东西是最实在的东西,他 们往往不依靠逻辑思维推理。西方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 为特点。他们注重内在的差别和对立,为了解整体必须把各 部分、各要素割裂开来,孤立起来,他们强调以经验和事实 为依据。

2.东方人的圆形思维和西方人的直线型思维。中国人在 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不直接说出来,而是采取迂回、隐含的 方式,听话人必须通过挖掘“潜台词”理解说话人的真正意 思。西方人说话喜欢直来直往,把绕弯子讲话看作是思路不 清或缺乏诚意。他们先提出自己的要求,然后再描述细节, 认为这样讲话才生动有力。美国学生常常帮助对方把一句话 讲完,而日本、韩国的学生很少这样做。美国学生接话是为 了表示自己一直在认真听,而日本、韩国的学生会把这种行 为看作是不耐烦、不礼貌。[6] (三)风俗习惯的不同 风俗习惯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 中逐渐形成、反复出现,并代代相习的生活方式,是一种社 会规范。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不了解对方的民俗 习惯、生活方式而产生的交际失误。如欧美文化对13这个数 字噤若寒蝉,认为13是不祥之数,他们尽量避免与13打交道。在荷兰,人们把“12号A”代替13栋楼房或第13号房间;
在 英国的剧院里,找不到第13排和第13号座位。这些国家的人, 忌讳13个人外出旅行,更忌13个人共进晚餐。在英语中,人 们很注意避讳“death”(死)这个词,不到非要表达“死” 这个概念时,是不会轻易用这个词的。而汉语却不然,随时 随地都可使用“死”,如“渴死了”、“急死人”、“烦死 人”等,使学习汉语的英美留学生感到难以开口。各民族的 生活习惯也不同,如你问一个留学生晚饭后你常做什么,他 很可能回答:“我常看电视”,“常去看冰球”,而中国人 很可能回答:我常去散步。“散步”是中国人饭后的习惯性 活动,但是许多外国人没有散步的习惯,因此,对“饭后散 步”感到莫名其妙。

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克服文化冲突 (一)改变现有的教学方法 很多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把侧重点放在语言知识的传授 上,忽略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我 们必须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专题讲座,以满足学 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出具有较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外国留学 生。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改进教学方法时,一定要使新的内 容与所学的语言知识紧密联系,并与语言交际实践紧密结合。

例如,在课堂中可以人为地设计一个与中国人的思想和性格 完全相反的模式,由一个留学生扮演,让他与中国人交往。还可以让学生到现实生活中去实践,可以去商店、游公园、 看景点以及到中国人的家里去做客或参加婚礼等等。

(二)加深对不同文化的研究和运用 对外汉语教师应该有必要的中外比较文化知识,通晓中 外文化,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正如语言 学家吕叔湘说:“要认识汉语的特点,就要跟非汉语比较。” [7]只有了解外国语言和外国文化的特点,才能预测到外国 学生在学习汉语时会遇到怎样的文化冲突,从而确定自己授 课时的重点,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健全人格 ,增强变通能力对待差异要有宽容和接纳的气度,以宽 广的胸怀去接纳不同的文化,去感受来自不同文化带来的冲 突之后的融合。在遇到文化冲突时,能用巧妙的方式解决, 不偏激、刻板,坚持不卑不亢的处世态度。要以平等、平和 的心态去面对每一个留学生。这不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还是 一个艺术问题。

(四)鼓励留学生广泛接触中国文化方面的材料 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时间非常有限,教师要引导学生利 用课外时间,广泛阅读中国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和时事评 论等材料,从中吸取文化知识,增加文化素养,拓宽中国文 化视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