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取向选择【推进教育均衡的取向选择】

取向选择【推进教育均衡的取向选择】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1-27 07:54:33 点击:

推进教育均衡的取向选择

推进教育均衡的取向选择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把均衡发展作为教育教学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落 实《纲要》精神和切实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教 育公平,有效遏制“择校热”、“奥数热”,实现优质教育平 民化、普惠化,西安市于2012年启动“大学区管理制”,试点 阶段在4区283所中小学实施,然后逐步推广。这是今后一段 时期内西安市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战略性政策导向,也是该 地区积极探索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向选择。

一、“大学区管理制”的基本思路及运行模式 根据西安市教育局《关于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实施 意见(试行)》的解释,“大学区管理制”的基本思路是在区 (县)中小学中,以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吸纳3-5 所学校,相对就近,合理组建“大学区”。“大学区”实施“捆 绑式发展”,逐步在“大学区”内实施“统一教学管理、统 一共享设施、统一安排教师、统一课程资源、统一教学活动、 统一组织备课、统一教师培训、统一质量监测、统一评价激 励”,让所有学生共享教育资源。同时打破公办、民办学校 教师管理的机制界限,按比例实行教师校际间交流[1]。

(一)名校带动,捆绑发展,建立城乡学校互动发展联盟。

在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同时,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带动 作用,推进基础教育各办学层次和类型的学校城乡结对互助, 形成互动发展联盟,在课程改革、教学管理、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校本研训、教育科研等方面形成合作互动互助的发 展团队,实现互利共赢。西安市现初步规划四个大学区,学区 长学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些优质教育 资源,使名校带动战略常态化,学区长学校与普通校建立校 际联盟,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研讨、观摩活动,互相听课,开展 教学反思和合作,共同交流研讨。学区长学校输送优质师资 力量及名师定期到普通校讲课,并进行说课和探讨。通过数 字网络,充分利用学区长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实现资源共 享。

(二)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形成“大学区”再生机制。“大 学区”发展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大学区管理制”要求 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的学区长学校通过输出品牌、管理、资源 以及依靠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等多种 方式与途径,带动成员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 提高。通过提高成员学校的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和社会声誉, 促进成员学校在学区内成为新的品牌学校,进而在条件成熟 时脱离现有学区,利用其品牌和教育资源组建新的学区,扩 大优质资源并使其增值,使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从而实 现“多米诺骨牌效应”。

(三)先行试点、摸索前进,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纵深 发展。西安市将结合全市教育改革发展的进程和不同区域、 学校的实际,坚持先行试点,总结经验,再全面实施,积极稳 妥地推进。2012年春季,西安市首先在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试点,探索推行“大学区管理制”的实践经验;
在总结试点探索经验的基础上,2013年春季,将在全市教育 系统全面推开;到2015年,逐步完善“大学区”管理运行机制, 总结推进“大学区管理制”工作经验,进一步促进工作管理 常态化。通过创新教育管理机制,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扩大管 理效益,建立健全“大学区”发展的长效机制,推动“大学区” 纵深发展。

二、“大学区管理制”模式下基础教育均衡中的外延发 展和内涵发展 任何事物都有外延式和内涵式两种发展形式,外延式发 展靠的是政策的引领和支持,以及经济的保障等外部力量的 推动来实现规模扩大、数量扩张等。内涵式发展强调的是以 内部结构的改变、要素的重组、自我能量的聚集等方式来实 现事物内在质的飞跃。我们的教育在经历了教育资金投入不 足、办学条件差、教学环境恶劣等教育外延式不均衡发展后,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学上”等教育问题解决后,“上好 学”成为教育发展的核心。家长对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愿望 愈发强烈。然而,由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使得优质教育资 源供需矛盾突出,引发“择校热”、“奥数热”等教育失衡 问题。因此,外延式发展是基础教育均衡的物质基础和保障, 内涵式发展才是基础教育均衡的根本。“大学区”在外延发 展实现了外部条件均衡、解决了教育资源不足的问题后,其 均衡发展的策略应该朝着内涵均衡的方向努力。不应该把楼房盖得有多高、校园面积有多大、硬件设施有多齐备当作是 教育的均衡,真正的教育均衡是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 爱好,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自主选择,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发展是由学生内在的需求和愿望来决定的。“大学区”是由 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倡导实施的,是靠外部力量来缩小学校 之间条件性的差距,主要方式是优质教育资源的外部输入和 名校带动、扶持。要求以优质学校为龙头的学区长学校通过 输出品牌、管理、资源以及依靠课程改革、师资培训、教育 科研、成果交流等多种方式与途径,带动成员学校管理水平 和教育教学质量的快速提高。这是“大学区”初步实施的阶 段,属于区域内部学校之间的均衡发展,主要依靠政策扶持 和名校引领示范来推动,要真正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 依靠内在的能量聚集,逐步形成优质教育动态生成机制。

“外援只是‘输血’,只有转化为‘内发’即内在发展,才能 真正达成义务教育内涵均衡发展的目的。”[2]“大学区管 理制”的实施只能为弱势学校发展创造一个发掘潜力、不断 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的外部条件。要实现优质教育均衡发展 还得靠各个学校的自身努力,积极调整思路,发掘内部潜力, 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学生的自主学习及创造性,实现学校、 教师和学生的自我创生、自我超越、自我发展内在基质的转 换。这是“大学区管理制”的路向选择,更是我国基础教育 均衡发展的战略调整和发展方式的重大转换。

三、“大学区管理制”实施中的目标战略取向“大学区管理制”是以政策为导向积极推进基础教育优 质均衡发展。面对人们对公平分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强烈需求, 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政府要做出明确的、正向的回应,这 是政府的责任所在,要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突出 “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更多地考虑大多数民众的意愿,才 能有效地保证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只有以“公平”为价值取 向的教育政策才能带领基础教育走上高度均衡发展的良性 轨道,最终保证教育机会和教育产出的均衡[3]。西安市要实 现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必须在“大学区管理制”的 战略政策推动下,明确发展方向,体现主体性、自主性、创造 性和生成性,走内涵式均衡发展道路。

(一)加强名校辐射带动作用,促进教育优质资源区域内 流动 “大学区管理制”以区域内的优质学校为学区长学校, 吸纳3-5所学校组建成大学区。学区长学校是在深入调研论 证,结合区域教育发展水平和实际情况后确定的优质学校, 其在教育教学水平与质量、师资力量、办学理念、教育思维 和文化品位等“软实力”方面成绩显著,是影响广泛的名校。

通过名校这种“软实力”的辐射带动作用,逐渐为弱势学校 注入新鲜血液,提升其教育质量和办学品位。主要通过名校 与薄弱学校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帮扶结对、现场听课评课、 名师巡讲示范、师徒式汇报讲授、共同开发研究课题等形式 来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提高。名校把先进的办学理念、管理方式、教学方法带到薄弱校,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思维习惯 和育人风格,以及在教育教学实践和反思中不断感染、影响、 改进弱势学校学生的学习习惯、行为方式等,双方在文化、 思想、教育、教学以及情感等方面的对话、沟通等,都可以 不断地促进弱势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发展。

(二)合作办学、委托管理,促进区域教育填谷扬峰、高 位均衡 要通过各种渠道,扩大校际间的合作范围,寻找差距,填 成员学校发展不足的“谷”,扬学区长学校教育优势的“峰”。

在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过程中,加大对薄弱学校的 扶持力度,克服短板,在教育资源利用方面予以保障或给予 优先使用权,使其有公平的发展空间;继续发挥优质校的办 学优势和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作用和效能,加强学校特色建 设等。“填谷扬峰”的核心,是促进成员学校在办学理念、 发展方向、特色建设等方面实现质的跨越,促进区域教育整 体发展和高位均衡。根据“水桶理论”,决定水桶盛水量的 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同样,决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程度的是 区域内教育质量最差的学校。所以对于弱势学校应该以委托 管理等方式,重点扶持。例如,2010年陕西师范大学与西安市 曲江管委会合作创办曲江一中,并委托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 学管理,通过输出管理、师资、经验等要素,全面推动曲江一 中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培养、校园文化建设到 课堂教学、学生管理等的每一个细节都由陕西师大附中全面管理,通过输入办学理念和教育教学经验,找准文化定位和 积淀文化内涵,附中百年来优异的育人元素慢慢渗入曲江一 中的方方面面,实现了教育要素的优质化。两校教研组每周 举行一次研讨会,共同探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在精品课录 制、优质课评比、青年教师赛课等方面由陕西师大附中全面 把关。在两校共同努力下,曲江一中从创办到如今一年半的 时间里,各方面成绩优异,先后获得“中国教育装备行业教育 现代化先进学校”、“全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 “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 地”等荣誉,在社会上赢得广泛赞誉。2012年1月,曲江一中 被评为陕西省标准化学校(重点中学),在极短的时间里,创 造了区域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奇迹。

(三)促进区域教育由粗放均衡向要素均衡转化 “粗放型”是借用经济领域的名词,讲的是靠消耗能源、 资源,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一种不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方式。

移植到教育领域指的是靠消耗物力财力、消耗师生的精力来 提高升学率。这种“粗放型”发展方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 育质量的改善,但带有明显的工具性和功利主义色彩,所采 取的教育手段也是强制性的而非学生自主自愿的,这与我们 所提倡的优质均衡不相符合。在实现教育设施、校园建设等 硬件设施条件式均衡后,重点要关注师资数量、结构、质量、 水平等要素,在办学理念、教育教学思维与经验、优秀传统 文化的培植与积淀等内涵式层面的要素充分凸显,使教育均衡由注重外在物质基础的改善向培养教育内在要素的优化 等方面转化,使培养的学生由注重升学率、分数等粗放均衡 向注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潜力发掘等内涵式要素 均衡转化。

(四)实现区域内优质教育均衡由政府主导推动向学校 主动发展过渡 “大学区管理制”是由政府倡导、推动实施的,政府为 学校提供均衡的办学条件,在资源配置、政策制定以及宏观 调控等行政决策中,都体现教育均衡发展的思想。在这样优 越的政策导引扶持下,弱势学校应该抓住发展机遇,迎头赶 上,乘“大学区”之东风,实现教育教学质的跨越。弱势学校 切不可等、靠、要,即等命令、靠帮扶、要资源。任何事物 发展外在的力量只是条件,内在的要素才是发展的根本。政 府只能在宏观上积极推动,真正发展要靠学校的内在努力。

弱势学校注重培养自身的文化底蕴和教育品位,不断积淀优 质要素,传承历史、凝聚智慧、创建特色、提高质量,依靠学 校系统变革的内力,以优化教育过程为主的教育质量和教育 软实力的均衡发展,由政府主导推动向自主努力探索过渡, 把在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丰富经验和先 进观念等要素以制度等形式确定下来,成为教育教学实践中 自觉的行为,注重养成教育,实现内涵式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必须面向每一类教育、面向每一级教育、面向 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学生[4]。不同学校不同类型的教育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探索出有自己特色的办学之路。这就需 要政府、学校乃至全社会形成有效合力,从点到面,逐步均衡。

均衡发展不是受限发展而是积极发展,不是平均发展而是分 类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而是提倡特色发展,不是短期发展 而是持续发展,不是粗放式外延均衡而是内涵式优质均衡 [5]。西安市基础教育在“大学区管理制”的模式下,积极探 索,分步推进,但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不可忽视,需要政府 统筹规划、加强领导,需要学校积极配合、大胆改革,需要社 会各界理解关注、大力支持,需要教育同仁齐心协力、努力 拼搏,使“大学区管理制”成为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的有效模式。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