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代表发言 > 什么是传播学专业【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挑战本科论文(共7篇)】

什么是传播学专业【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挑战本科论文(共7篇)】

来源:代表发言 时间:2019-11-21 08:33:37 点击:

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挑战本科论文(共7篇)

新闻传播学教学改革研究与挑战本科论文(共7篇) 第1篇:现阶段高校新闻传播学教育研究 一、历史回顾与现状 从1918年北京大学设立“新闻研究会”、徐宝璜先生为北大学生讲授 《新闻学》算起,中国的新闻教育已有近九十年历史。1949年前的30年里,全国 共开办过59个新闻教育机构,但规模不大,在校学生人数最多时不超过400人, 共培养出毕业生不到3000人。新中国成立后,新闻学教育事业进入了新时期,在 1952-1955、1958-1960出现了两次高潮。文革后,新闻学教育恢复正常秩序并迎 来了大发展的春天。传播学也渐渐传入中国。据统计,1994年前全国新闻学类专 业点共有66个,1995-1999年共增加58个专业点;
2000-2004年共增加335个;
而 截至2005年6月,全国新闻学类专业点共计661个,即广告学232个,新闻学209 个,广播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

中国新闻传播教育的急速升温,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理性的思考, 也不乏盲目的跟风,办学质量也参差不齐。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资、教 材、设备等办学条件严重不足。

二、新闻传播学教育的问题 创办历史较早、实力雄厚的院校,新闻传播教育是比较成功的。但是 一些院校的新闻传播教育却存在着不少问题,急需寻找解决的对策。

1.供过于求 新闻学专业点超常规发展带来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一方面,新闻 媒体对毕业生需求有限,另一方面,毕业生人数却在急剧增长。全国新闻学专业 的在校生人数约在130,000人以上,平均每年毕业约32,000人,显然供过于求。

我国新闻媒体目前的数量大体上为:报纸约2200多种,期刊约8000多种,广播电 台、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各约1000家。近3-5年国家新闻总署的方针是“控制规模、 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增进效益”,这意味着新闻媒体在一段时间内将维持现有 规模,不会有大的增长,并将致力于新闻报道质量的提高,因而对新闻人才的需 求将是有限的。中央及多数省市新闻媒体已经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学历较高、知识结构较合理的队伍;
对能从事一般记者、编辑工作的本科毕业生,需求 量已接近饱和;
而为提高报道质量,在招聘人才时倾向于多元化,不再局限于招 收新闻学类专业毕业生。

2.实践机会少、理论功底薄,毕业生质量不高 新闻学是一门实践性、技术性强的学科,参加媒体实践,到媒体实习 更是一项必不可少的锻炼机会。但随着新闻专业学生呈几何级数增长,我国的新 闻媒体也不能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

我国新闻传播学教育速度和数量上去了,质量却不尽人意。学生在校 期间所学内容陈旧,到报社“没有两年上不了路”。“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着理论与 实践严重脱节的问题,一些新闻与传播学院培养的人不会写有新闻的新闻,只会 写无新闻的‘新闻’。”也有媒体领导认为,新闻院校培养的学生敏感和工作适应性 强,但后劲明显不足,“写小而浅的东西可以,写大而深的报道则不行。”这其中 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平时吃的是“快餐”,理论功底单薄,中文写作功底不厚。

另外,学生个性发展不足。表现在能采写的多,会编辑、组版、画版 的少;
擅长写社会新闻的多,能写好深度报道、时政新闻、经济新闻、问题新闻、 专刊新闻的少;
懂得发行、品牌推广、广告经营的尤其少。

3.课程设置、学生知识结构与市场需求的偏差 目前新闻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大多是基础理论课,都是“书本加概念” 的抽象学习。从新闻实践性强的特点来看,这明显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而课程设置的狭窄、落后,必然导致新闻专业学生的知识单薄、结构单一、视野 不开阔、新闻敏感性差、动手能力差。这与注重具备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 培养时代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新闻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媒体不需要,媒体需要的新闻院校又培养不了。

背离市场需求的教育模式增加了毕业生就业困难。新闻媒体急需媒体经营管理人 才,而建国后新闻院校集中力量培养编辑人才,却长期忽视了也需要培养经营人 才,几乎没有高校设置过媒体经营管理类专业。

另外,新闻媒体紧缺复合型人才,即不仅掌握新闻学科的基本理论知 识和技能,同时还具备另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因为新闻媒体的专版、专刊、专 题节目除了要求增大信息量以外,更需要对各行业的情况和问题有深层次的分析和评论。遗憾的是,由于新闻院校难以提供,新闻媒体在招揽人才时只好留出部 分名额给其他学科的毕业生。

4.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目前,全国新闻院系共有硕士点约80个、博士点约20个,相对于661 个专业点而言,硕士点和博士点显得太少。主要问题有: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 内容没有拉开档次;
博士点少,博士生导师负担过重。博士生导师学术造诣比较 深,在研究方向上各有专长,但一位导师要带多达20名博士生,质量究竟能有多 少保证,实在令人堪忧。博士 5.师资奇缺及浪费 随着新闻传播专业点的超常规发展,一些匆匆上马的专业中,特别是 地方本科院校,有不少连基本的主要专业课程都开不出,有的学校甚至只有一、 两位专业教师主持专业教学,或者有许多教师根本没有新闻专业知识,更不用提 理论和经验都丰富的专业教师了。这就造成教学质量不可避免地打折扣。这也是 近年新闻专业学生滞销的一个重要原因。

另一方面,全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共有教授约260人,除了有博士点的 学校共有博士生导师以外,约有200位教授因不在博士点而不能招收博士生。他 们的学术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十分可惜。在西方国家,只要是教授、有专 长,就具备了招收博士生的条件和资格。

6.对新闻教育的认识落后及投入过低 由于一些教育主管对新闻教育的本质认识有偏差,把新闻教育当作一 般的文科教育,认为不需要多少投入就可以办学。教师有本子和笔就可以备课, 粉笔加黑板就可以讲课。这是一种典型的“短、平、快”的“快餐”教育,也许这是 很多新闻学生工作后劲不足的重要原因。

三、策略研究 1.控制办学规模,提高教学质量 应该提请教育主管部门充分重视新闻教育事业目前的状况和存在的 问题。当务之急就是控制数量的超常规发展,严格审批申请程序。对不具备办学条件的专业点,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或者暂停招生,或者坚决停办。

另外,新闻类专业的布局也应该力求合理。一般不宜在同一城市举办 过多的新闻专业,以便集中师资、设备和优势,真正办好新闻专业,避免重复浪 费。

2.提高毕业生质量 因为社会需求不大,今后应该停止招收大专层次的新闻学生。而历史 悠久、办学经验丰富、师资力量强大的新闻院系,可以考虑调整培养目标,转向 以培养研究生为主,本科生为辅,多输送高层次人才。

可以考虑引进MBA的案例教学法用于新闻传播教育,因为现在进入 高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高中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大学的,对社会的了解甚少,一味 地灌输概念会比较抽象。

新闻教育还应该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奠定其人文素养,进行中 文、政治、经济、法律等相关的跨学科教育,培养“通才、杂家、复核型人才”;

同时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加强道德素养教育、责任意识、爱民意识,培养学生养 成爱思考、重调研、讲真话的职业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从第一节专业课 开始,就要培养学生的记者角色意识。学生的仪表、胆识、口头表达能力、逻辑 思维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博闻强记能力都是未来记者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3.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课程设置 应该适当调整不同院校新闻专业的定位,增强新闻专业教育的针对性。

目前全国高校新闻传播院系有综合、财经、政法、体育、外交等各类大学办的, 这些院校应该发挥自己的优势,培养有特色的新闻传播人才,以适应新闻媒体对 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例如,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就应定位在 财经新闻媒体的需要上。这种媒体需要的人才既应具备新闻传播技能和理论,又 要掌握财经专业知识。

除此之外,既要注重新闻专业课程的教学,又要鼓励复合型人才的培 养,重视非新闻专业包括文学、哲学、法律、经济、心理学、历史学甚至自然科 学各相关学科的知识教育,对于提高新闻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大未来新闻工 作者知识面和业务后劲无疑是有益的。要做到这一点需要避免以下两种失衡的课 程设置:一是新闻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比例过低;
二是只重视新闻学专业课程而忽略甚至无视相关课程。“记者应是杂家,编辑须是通才”,这是对新闻工作者 的要求,也是对新闻传播教育的要求。

另外,可以成立媒体经营管理专业、网络传播、品牌推广等新专业。

可以坚持双学位制、主副修制,或者试办硕博连读班、招收非新闻专业的本科毕 业生成立硕士班,探索一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最佳途径。

4.提高研究生层次办学能力 研究生段的教学内容应该和本科段拉开挡次,应该对硕士生、博士生 的培养方案重新审定。另外,可以适当增加新闻学与传播学的博士点。有专家建 言:只要是具备国务院学位办制定的博士点条件和标准,就不应该人为地在数量 上加以限制。

5.优化师资结构 新闻传播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要求教师具有专业知识的同时, 最好还要有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新闻记者、编辑在采访第一现场的生动故事、 在把关第一现场的化险为夷的智慧和“化腐朽为神奇”的技能最能打动和感染学 生。因此可以聘请、引进既有厚实专业知识、又有新闻实践经验的采编人员为教 师,以提高学生的感性新闻业务知识,同时邀请在线总编、台长来校讲学、讲座, 给在校新闻学生介绍当前新闻战线的新现象,更新新闻理论,改变新闻传播教学 与实践脱节的现状,弥补师资力量的不足。

调查显示,美国大学的新闻学院中,只有17%的教授没当过记者;
而 80%的教授认为新闻从业经验是聘任新闻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先决条件,并坚决主 张把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记者聘为教授。这些有经验的新闻记者的研究成果包括 对新闻学和新闻媒体深刻批评的著作,对新闻教学和工作都极具指导意义。长期 以来,传媒业高度发达的美国新闻界领袖人物坚信,成功的新闻学教育模式应该 是贴近专业知识、远离脱离现实的纯学术性的问题。

我国新闻学非博士点的200位教授,可以向所在院校提出招收博士生 的申请,通过有关标准的应该准许招收博士生。这样有利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发挥他们的潜力,有力于减轻博士生过分集中的博导的沉重负担。另外,在研究 生招生扩张之前就应该做好增加导师的工作。

6.树立高投入的教育观点廉价办新闻教育的观念早已过时,因陋就简的新闻教育观已经明显落 伍于现代的新闻传播事业。事实上,新闻教育也如医学院的教育,需要一流的设 备、器材。传统的报学专业,已经采用电子排版、激光照排,而广播电视专业的 摄录编播各个教学环节都需要重装备和高消耗。培养动手能力的新闻业务课程如 采、写、编、评、摄,都需要注重实践教学。因此,办新闻教育,必须有“高投 入”的观念,必须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一定的实验手段,所以必须加强实验基地 的建设。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才能掌握实战的技术与本领,这样才能培养 高素质、高质量、适应社会需求的新闻传播人才。高校可以考虑给新闻院系更多 的办学自主权,使之能够以更多的途径实现开源,获取社会资金投入到新闻传播 学科的建设中去。

7.加强新闻专业教育的新鲜性 尽量使用最新版本的教材,以免知识老化、观念滞后,不适应媒体的 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更无益于学生的培养。

教学内容也要经常更新:一是最新的新闻学专著、学术期刊上的新观 点、新成果、新问题,应该及时地补充进教学内容;
二是教学中涉及的案例要使 用最新的热点新闻、典型报道,在新闻采、编、评、策划、制作等方面的新经验、 新思路,因为具有及时性、新鲜性、生动性都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手段要创新。新闻专业教育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静 态知识进行动态加工,对动态知识进行分层分析,使抽象问题具体化,使枯燥单 调的知识趣味化。专业课程的教学都可以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提高教学 效果。

四、结语 新闻的特性即反映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紧跟时代节拍,加上新闻传 播科技的日新月异,导致新闻教育必须随时适应社会需要和时代变迁。因此新闻 教育不能关起门来办,无论是课程设置、培养目标的制定,还是培养途径的选择, 都必须走出校门实行开放教育教学方式。对当前新闻教育出现的问题,先要正本 清源、转变观念、回归新闻教育的本质,才能进一步提高新闻教育的质量,新闻 专业的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长,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作者:张熙锦第2篇: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现状与挑战 2006年12月7日至8日,来自大陆各主要新闻院系的负责人以及香港、 英国、美国新闻传播教育界的知名专家共50余人,汇聚复旦大学,针对我国新闻 传播学科研究生教育的现状、问题和对策进行了学术交流和讨论。会议由教育部 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 学创新基地、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和新闻学院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总结 并反思我国新闻传播学科的基本状况,并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讨论存在的问题, 提出解决的措施与未来规划。

一、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概况 二十多年来新闻传播学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升对新闻传 播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科层次的教育,据教育部高教司统计,截至2005 年全国共有661个新闻学类本科专业点,其中新闻学209个,广告学232个,广播 电视新闻学146个,编辑出版学50个,传播学24个;
研究生层次的教育,据国务 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复旦大学新闻传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 基地主任童兵教授介绍,在经过十轮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工作后,目前全国 共有新闻与传播学硕士点123个,其中新闻学60个、传播学63个;
博士点19个, 其中新闻学10个、传播学9个;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
另有复旦大学、中 国人民大学和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3个。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涂光晋教授、复旦大学新闻传 播与媒介化社会研究中心黄旦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胡正荣教授、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张金海教授、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李建伟教授根 据此前的调研,分别就国内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广告学、编辑出版专 业的研究生教育情况做了专题报告。综合各专题报告的统计,目前各专业师资情 况如下表:
总体而言,各专业的师资状况呈现出高职称、高学历和年轻化的特 点;
在研究方向设置及专业课程设置上,普遍呈现多样化的特点,研究方向设置 宽、窄不一,而且仍有扩展的趋势。调查者认为,这种趋势反映了学科建设的繁 荣,但繁荣背后潜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科边界的模糊。例如,大部分学校将广 告学专业归属于新闻传播学,但也有不少院校依托于经济、管理、文学、艺术等 学科;
编辑出版专业在不同院校分属于出版编辑、出版发行、文艺学、新闻传播学、纸浆造纸工程、图书馆学等;
传播学的学科定位与边界不清也导致传播学科 专业特性不清、课程体系缺少规范以及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含混。

二、新闻传播研究生教育的问题、建议与对策 1.关于优化学科结构 学科结构的调整是本次会议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代表们的热烈讨论。

一种意见认为目前新闻与传播学下设两个二级学科,整体结构偏小,建议通过修 订二、三级学科目录、增设二级学科以调整结构、夯实中坚力量。这样有利于进 一步厘清学科边界,回应其他学科的蚕食之势,维护本学科的整体权益。胡正荣 教授认为目前广播电视专业与社会的互动进一步密切,学科发展态势良好,已有 几年一级学科授权单位自主设置了广播电视学博士招生方向,应当将其设置为二 级学科,有利于学科内涵的建设。张金海教授、厦门大学黄星民教授等建议,将 广告学提升为二级学科,既将其专业归属明确到新闻与传播学,也可为广告学的 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李建伟教授、南京大学张志强教授等则认为编辑出版专业 晋升为二级学科条件已成熟。

但也有些代表则认为,在优化结构的同时更应关注学术品质和学理基 础的建设。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董天策教授指出,学科结构的调 整应当以学科内涵和学术成就作为重要参照指标,应当着力提升学术品质和内涵。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吴飞教授认为,二级学科不宜设立太多,应 当考虑这些学科的学理基础。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方晓红教授认为, 结构调整需要考虑学科本身的生存与发展,如果将其他部分从传播学中抽出设立 二级学科,传播学可能会被架空。深圳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吴予敏教授指出,传播 学科本身具有跨学科性质,一方面,研究生生源的多元化是必然趋势,既面临困 惑,但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机遇;
另一方面,媒体工业发展趋势 下,传播手段的融合性也会越来越强,因此不能只考虑为单一媒体提供人才而增 设二级学科,而应当立足于发展多元传播学教育。

2.控制研究生规模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新闻传播专业在校学生约10万,教师约1万人, 教授约1000人。就发展速度和数量来看,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 过滥。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罗以澄教授介绍,自1983年以来,新闻学类 专业点保持连年高速增长,几乎每五年翻一番,可以用“几何级态”来表示这种增长状态。

就本次五个学校提交的调查的报告看,新闻传播专业一位导师所带研 究生的人数大约在8~24人之间,半数以上导师与研究生见面的时间难以保证。胡 正荣教授介绍,“一个茶壶配若干个杯子”是对高校研究生培养中一个导师带若干 弟子现象的生动描述,这种现象导致每个学生分配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严重影响 了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水平。而且糟糕的是,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与会人士认为, 新闻传播教育规模偏大,需要控制。黄旦教授代表会议主办方建议:建立硕士点 的准入与退出制度,由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和学科评议组共同牵头, 研究并提出切实有效的评估及检查方案。

3.关于提升教育质量 “培养目标不明确”是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普遍问题,“大学教 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的趋势同样出现在新闻传播专业。硕士生培养目 标究竟应以研究型人才为主还是以应用型人才为主? 与会代表普遍认为面对社会发展的多元化,既应肯定研究方向开设的 多样性、人才培养的个性化,同时也应注意学术规范和人才规格。安徽大学新闻 传播学院院长芮必锋教授认为:新闻传播教育不要被传统学科、市场和宣传部牵 着鼻子走,而应培养分析能力强、有独立思考意识的人才。华中科技大学信息与 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认为,研究生培养应存在着“一”和“多”的矛盾,即单一的 培养模式和要求与多样化的生源(来自不同学科)、多元化的需求和目标之间的矛 盾。西北大学杨立川教授主张,硕士生培养应定位于有较强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 的一线人员,作为业界与学界的连接。

代表们普遍关注研究生规模扩张后的培养质量问题。涂光晋教授认为, 应当加强对新建专业的适当检查和招生规模的适度控制。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张志强教授认为,强调研究生培养质量需要政府监管、学界指导和学校自律三个 方面的力量。方晓红教授等则认为,研究生培养的规模与质量应当建立自我约束 机制,过度强调自上而下的评估有可能会制约发展。罗以澄教授介绍了他在英美 等国考察的情况,英美等国的专业评审基于自愿,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由专业 评审委员会认定,同时努力获得社会认可。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高福教授指出,目前研究生来源广 泛,来自外语、文学、工科等跨学科的学生增多,而来自经济、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其它社会科学的较少,因此应当慎重对待学制问题,加强新闻传播学基 础能力与研究能力的培养。黄星民教授指出,研究生培养的学制宜灵活,不能以 牺牲质量来完成时间的缩短。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白贵教授批评目前的研究生 教育存在实用化的倾向,淡化了对新闻专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

亚洲的新闻传播教育如火如茶发展之时,英美新闻传播教育界则在思 考应对正在到来的新挑战。据英国威斯敏斯特媒介研究中心ColinSparks教授介绍, 在英国不少新闻院系正在调整对策: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对多种技能的显著需要、 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认可多重择业的可能、适应国际学生而不是只注重国家特 性、不同的学校采取不同的培养途径等等。美国马里兰大学ThomasKunkel教授 认为,在美国整个媒介大环境和新闻工业正处于转型期间:传统新闻业持续走低、 可替代媒介在崛起,针对这种形势,新闻院所更关注多媒体以及获得多面向的传 播技能,同时亦试图延续新闻专业主义技能与标准。香港中文大学陈韬文教授通 过调查发现:从业者与学生最看重的能力依次是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和广博知识。他认为当前新闻传播教育面对的问题有:信息科技冲击传媒的传统 边界,社会加速变化需要适应能力强的人,全球化迅速发展需要更多拥有跨文化 和跨境传播素养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短期需要与长期需要的矛盾:上手快与后 劲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陈教授认为应当改进课程设计。

4.新闻传播学专业硕士学位教育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徐泓教授介绍了申办新闻传播 专业硕士学位的基本情况和目前的进展。据介绍,专业硕士以培养特定职业高层 次人才为目标,目前我国已设有工商管理硕士(MBA)、法律硕士、艺术硕士 等针对不同职业的学位15类。调研发现:新闻传播业采编人员需要这种与职业教 育联系紧密、以案例教学为主、以撰写研究报告方式修成学业的专业硕士学位教 育,招生具有较大的潜力。专业硕士学位教育有利于满足新闻传播实践的需要和 教育的拓展,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已将金融、新闻传播、社会工作等硕士专业学位 列入2007年的启动计划。

作者:张晓峰等 第3篇:国外新闻传播学教材形理解析 近十年高校应用文科教材不断地适应时代和专业要求进行更新,更多 的国外成熟或经典的新闻传播学教材被引进。根据2005年新闻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数字,全国共有新闻传播类专业661个,成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超常规发展” 学科。对于这样一个学科来说,深入探究学科的共性,促进学科教学的成熟,促 进专业水平的提升,就成了一件具有战略意义的要事,而规范和提高教材编写水 平对教学质量的普遍提高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近年来,国内各个出版社都纷纷推出权威的新闻传播学国外教材,其 中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的“新闻与传播学译丛国外经典教材系列”、华夏出版社的 “影视传播主流教材译丛”、新华出版社的“欧美广播电视高级教程”等都在高校受 到欢迎,还有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等都出版了许 多有特点的译著。对这些教材特有的新闻传播类教材编写体例和思路系统分析, 总体特色非常明显,对国内高校“十一五”精品教材规划和编写借鉴价值凸显。

一、守正创新齐举,知识智慧并重 国内外同学科教材形态框架并不同,这既有观念上的不同,也受科研 管理中考核教师成果的标准影响。

国内占据教材功能主导观念的是知识观的教材观,“这种观念视教材 本身呈现的知识为目的,教学即以教材所负载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掌握为宗旨, 它也重视智慧的或发展的功能,但终究是把这种功能视为知识的从属和附庸”。

国外的的教材功能观念是知识智慧并重,是对知识教材观的超越,“希望强调在 知识的吸收过程中,态度、才能和本领的形成实际上比知识本身更重要”。

另一方面,国内高校在评鉴科研成果时,教材和专著是分开的,这似 乎在做着一种鉴定:大学教材,首先是一本面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书籍,是基本的, 已经成为定论的知识,求扎实,求准确,求谨严,求稳妥,与重视研究创造的学 术专著不同。这就使得以往教材编写者更多地关注“守正”,框架稳定成为教材写 作的出发点,于是后来者总是在前人打好的框架中修补裁剪,规范性高于开放性 和启发性。就新闻传播学而言,经常忽视教材出版“进行时”的传播生态环境和媒 体特征,这就使得教材出现了明显的脱离实际“自说自话”特性。比如从来我们的 新闻实务教材从来采访和写作都是分开的,但在实践中,采写永远是一个整一的 思维场域,这就使教材天生就带有滞后性。

国外教材一个非常鲜明的特点是:教材是教师物化自己教学科研成果 的完整集中的体现。对大学教材的双重性体现突出:作为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书, 是基本的,已成定论的知识,但同时教材明显也在整合研究成果,将学生带入前沿学习,专著的特性明显。编写者既推崇传授基础知识,同时善于吸取和整合最 新研究成果,这使得教材带有明显的学术专著研究启思特性,教材的个性和较为 长久的生命周期就有了前提。

另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教材厚度明显超过国内教材,重印再版率高。

蓝鸿文先生将美国阿拉斯加安克雷奇大学教授卡罗尔·里奇所著《新闻写作与报 道训练课程》誉为“一部经典新闻教材”,其中认为“丰厚”是其最明显特点,其内 容包括了国内教材采访写作,打通了报刊和电子媒体,涉及专题报道,强调写作 中涉及到的新闻伦理,而且“高度关注新技术给新闻采写带来的变革和影响”。” 权威的《美国新闻史》一书,曾获得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全国研究成果奖 的最高奖,翻译过来的是第九版,初版是1954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的《创造性的采访》是第三版,已经在美国作为教材使用了25年。梅尔文·门砌 著、展江主泽的《新闻报道与写作》,初版是1977年,美国300多所大学选用此 书作为教材,到2000年第八版时累计印刷295·635册,2003年推出第九版时又加 进了“9·11事件”等内容。《大众传播动力学》是第七版,此版的书名副标题是“数 字时代的媒体”,中文版序中,说明“在过去几年中,全世界的大众媒体经历了几 波惊人的转变,他们永久性地改变了媒体景观”,成为内容变化和修订再版的由 头,也是保持畅销的原因。“多次修订、再版,不断更新,滋养了几代学人”,也 “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了新闻与传播学教育的权威性、全面性、时代性和前沿性”。

所以,教材中的“变与不变”在历次修订版的体例上目录中都有清晰的 显示。既守正,注意把握专业的特点但非因循守旧,也是创新,创新依据的是专 业的发展和社会生态折射,而且越来越重视教材在体现经典知识的同时,对学生 扎实功底、广阔视野、文化素养等的规定性强调。

二、案例先于概念,强化专业精神 面对信息化时代的呼唤,其实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学者都在不断出 版新教材,旨在建立学科完善的理论建构和学科体系,这本来无可厚非。但一个 明显的不同在于对构建“学科理论”的理解,也在于对具体写作结构和体系操作的 思路。

如大凡属于学科前沿和科技含量较高的教材如网络传播和媒介经营 管理等,国内教材习惯于先出版“概论”和“学”,但国外在先期更集中于对案例的 解析。国内教材强调体系,“伊始就是关于某个‘学’的基本定义、基本结构、意义 等等,占了很大的篇幅”,逻辑严谨,按部就班,结合实践尤其是最新实践尤缺。究竟应该用怎样的写作起点和思维链条搭建教材的整体布局乃至学科理论? 新闻传播学高等教育的职业发展路径一般有三步:首先是强调专业的 实务价值取向,强调掌握专业技能和规范;
其次是通过技能训练确立专业理想, 如为公众服务、讽喻社会现实,当然也要熟悉各国不同的传媒功能属性;
最终是 建立一套特有的学术理论体系,为实务做好理论支撑。而国内外无论是专业理论 教材还是实务教材,都必须分别致力于对此三个层面的专业感知、理解、掌握或 运用。如果基于此前提,结合国内新闻传播学科教育发展阶段,其实是应该遵从 新闻传播学科本身性质特点,善于从具体实务或案例出发,渗透专业理想,确定 一个整体写作思想或贯穿线索的。这一点,很多国外教材无一例外强调实践中的 问题,专业精神也贯穿始终。虽然看上去似乎少了中国学者的严谨,有时还显得 有相当的跳跃性,但“实用”功能突出,从而对专业特质和学科理论也有了准确的 思考。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的美国卡罗尔·里奇著的《新闻写作与 报道训练课程》,一以贯之的线索是“获奖记者的秘诀”,(我们的教材是忌讳这 种提法的),然后从四个方面掌握基本采写理念、方法、模式和规范;
感悟采写 之精髓:赏析优秀作品;
练习再练习。以从构思到结构报道为顺序展开,先是新 闻报道基础,后采集信息,再组织报道结构,思考报道带来的相关社会问题,掌 握技巧。

而新华出版社“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文库”的《新闻采写教程》则立意 通过采写确立“公共新闻学”,着眼于理解“新闻应该发挥什么样的功能的哲学观 念”,强调传统新闻学和公共新闻学的对比。是一本强调解决“怎么办”的同时思 考“为什么”的教材,所以顺应逻辑,强调“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角色思考”,其研究 起点和落脚点更多着眼于地区性新闻。这部著作的副标题是“如何挖掘完整的故 事”,成为全书的框架支撑。

这种框架和主题其实是我们多年缺失的新闻实务的研究起点,国内教 材特别强调的似乎是“思维训练”,强调理论的严谨和知识体系的完整,是围绕教 学内容组织教材,特别看重概念的理解,先有理论,再建框架,后装材料。但新 闻传播的应用特性决定了其出发点应该是“引例”,实践最新的实践永远是学科的 出发点。

三、学生先于教师,重视启发引导有学者将教材观分为知识教材观和智慧教材观。“知识教材观认为教 材是教学的蓝本、规范,控制着教师的教学”;
“智慧教材观视教材为发展学生能 力的素材,教材的价值不在于控制教学,而是为教学提供基础性文本,教材的结 构具有开放性和创生性”。对于新闻传播学科来说,合作——问题——实践是构 成教育范式的三个维度,具体到教材使用的层面上,便是师生作为共同的“探索 者”进行合作,继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进行实践,最后解决问题。

虽然古代教育家早有“教为不教”训导,但传统教材更具教师强势,是 比较典型的“知识型教材”和“教师用教材”,典型如章节思考题,“对于观念性的 东西要求记住的过多,而这些观念大多是作者编织的套话,并无价值”。

国外教材的出发点和“诉求对象”一般都是学生。前文所提的《新闻采 写教程》在前言致学生中以身说法,极言新闻职业的神圣,强调无论作为记者还 是公民,都有了解事实和了解新闻领域的重要性。教材在编写时显然更多地考虑 学生的特点和尽量融入学生的认知世界,尤其在文字表述和内容编排上很注重人 性化,术语概念自然引入,讲解详尽清晰。几乎每一本的教材每一章后都有结构、 要点、复习题、评论性思考题、关键术语,进一步阅读的建议,互联网冲浪导引, 方便的是自学。所以国内的教材更多是“讲授用教材”,而国外则主要是“阅读用 教材”。

对教师,则强调对内容的整体理解和服务性。《新闻采写教程》在“致 教师”中,开门见山推销“此书”不同于同类教材的优势:强调新闻工作者对支撑 民主方式中的关键作用理解。另外,还有一些教材后面附有教师反馈表,近年随 着数字出版发展在纸质教材出版后便开发了教师手册、习题解答等教学课件以及 网上资源。承诺“如果你用做教材,出版公司将免费提供英文原版的教师手册和 教学课件”,服务性、针对性以及品牌拓展提升是普遍特征。当然这一点在近年 国内出版教材的过程中也在强力突破。

在注重“启发性”和激发兴趣上,国外的同类教材更是形式多样,甚至 追求新奇而不拘形式。《新闻采写教程》中,特地虚拟了两位人物:杰克·卡特 和姬尔·阿普莱特,犯一些记者因为经验不足的常犯的错误,然后有针对性进行 解释分析。其实注重浓郁的人文特性不仅激发学生阅读和学习以及从业的兴趣, 更是潜移默化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知识的记忆也就成为没有强制和负担的内 容了。兴趣成为导引,也为非专业学生入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潜移默化扩大了 专业影响和魅力。这些方法,初看浅显,但“溶解”和“催化”作用强劲,学生参与 ——感受——发现——研究——创造,在主动与自觉状态下自主完成了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

综言之,写作过程中考虑学生和老师的“实用”,善于引导,方便阅读, 而且不断创新,这使得教材定位清晰,并有良好的感染力,同时推崇启发问题以 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培养激发思考兴趣。这和国内教材“适合东方人思维模式, 演绎式,条理性强,但不利于创新”形成明显对比。

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教师和学生分列两极——学生是主体,教师为主 导,教材便是连接器,是教的依据学的对象,教材编写的高度和特点实际上决定 了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学科的学术高度。对国外教材编写方法和思路以及编写体例, 一味接受或排斥皆有不妥,须有取有舍,但何取何舍?取舍之间分寸如何把握? 旧的专业教材无论是宏观策划还是每本书的撰写思路如何调整?本科生教材和 研究生教材区别何在?等等,皆是需要重视的问题。其实国内出版社如高等教育 出版社,早在2002年就推出了“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重在“适应素质教 育的需要,既传授知识又引导能力的提高”。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 版社作为本学科的权威阵地也在数十年里筚路蓝缕,竭精殚力,但飞速发展的专 业教育呼唤更高水平和更具专业特质的精品教材。毕竟国外新闻学教育历史较中 国大规模开展专业教育早了近一个世纪,所以其教材无论是内在机理还是外在形 态,都提供了一个批阅新闻传播学专业的模板和标准,值得不断提炼吸纳。

作者:韩捷 第4篇:从文化人类学视野考察民俗新闻传播学的构建 2003年在《报刊之友》上看到卜元先生的文章《试说创立新闻民俗学 的迫切性》,感触颇深,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我的硕士专业是新 闻学,师从武汉大学张昆老师。参加工作后,基于兴趣爱好和工作需要,我拜师 中央民族大学邢莉老师,系统地学习了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一些重要课程。几 年来关于新闻传播学和民俗文化研究的实践和思考,使得我对构建民俗新闻传播 学(或新闻民俗学)有着许多新的认识。这里我将从文化人类学视角来探索民俗 新闻传播学的构建,算是对卜元先生积极倡议的一点响应吧! 文化人类学研究人类创造和享用的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 人类创造的,同时,文化又陶冶和塑造了人类本身。由于不同的自然地理历史条 件,人类创造了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
不同类型、不同模式的文化又将人 类塑造成了不同文化特征的群体。而相同文化特征的群体往往具有相似的心理特征、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美国著名学者本尼·迪克特在《文化模式》一书中认 为“个人生活史的主轴是对社会所遗留下来的传统模式和准则的顺应。每个人, 从他诞生的那刻起,他所面临的那些风俗便塑造了他的经验和行为,到了孩子能 说话的时候,他已经成了他所从属的那种文化的小小创造物了。①文化和民族不 可分离。“文化与民族都是历史的产物,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文化的同 时,也创造了民族。一个人们共同体在自身的生产和社会活动中,创造了共同的 文化并形成了民族;
一个民族及其文化在发展中必然也要形成独特的文化传统。

这种文化传统世代影响着该民族群体及其每个成员,而一个民族群体又靠这种传 统文化紧紧凝聚在一起。因此,该传统文化一方面表现为本民族全体成员所共有, 一方面又与其他民族相区别。”②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 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 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 规范人们的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 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③从“民俗”的概念,我们可以清晰看到民俗文 化在本质上是大众的文化,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影响着大众的心 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由于对民俗内涵外延认识的发展,民俗学研究和实践 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形成了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社区和不同群体民俗文 化的多方位多角度思考。民俗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 不断扬弃,不断发展。人类创造了不同类型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同时又生活在 这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受着自己民俗文化的影响。因此,考察人 类一切社会生活和实践,都不能离开其特定的文化背景,尤其是大众的民俗文化 背景。

新闻和新闻事业是因为社会的需要而产生和存在发展的。媒体和新闻 传播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人的社会实践,是为社会的“人”服务的。“人”作为社会 的存在,深受社会环境影响,人们需要通过新闻媒体的信息及时了解社会的变动, 迅速对社会生活环境的变动做出反应调适。我们不能离开文化来谈新闻传播和新 闻事业。在现代社会里,文化是新闻传播的依托,它影响、制约和包含着传播, 没有文化,一切传播都将失去意义。从目前新闻传媒的内容来看,许多是与民俗 文化紧密相关的,有的直接就是民俗知识和民俗知识变动的描述与传播。另外, 新闻传播的价值和意义的实现,主要在于“传通”,要让受众注意接受并内化为自 己的思维和行动。众多研究表明,受众的接受行为与其在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心 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紧密相连。这些往往与民俗文化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新闻实践中形成的新闻文化在本质上是大众的文化。新闻文化,换个角度理解,可 以看成是新闻广大的传播者和传播对象在传播实践和接受解读享用过程中共同 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是现代意义上的新闻民俗文化。蔡凯如先生在《新 闻传播的文化观照》中指出:“新闻文化虽然是聚各类文化于一身的融合文化、 综合文化,是一种内涵与外延及其丰富的博大精深的‘大文化’,但它同时又是一 种服务大众的平民文化。所以我不主张将它视为高居于其他文化之上的精英文化, 供奉在人类文化的最高殿堂顶礼膜拜。它自始自终是属于民众,服务于民众的。” ④从新闻传播实践和研究的实际来看,新闻大众传播学视野的形成,对受众的高 度重视和关注,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巨大变革和成就,正是新闻传播学自觉和 不自觉地对其“民间大众文化”本质的回归和认同。大众传媒细分市场、分众窄播, 主动去适应受众需要,是基于受众不同的民俗文化背景的影响而产生不同的心理 习惯、思维方式和价值观。

大众传媒具有积极的教育引导功能,担负着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江 泽民同志曾经指出:“我们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 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地培养一代又 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有力的思想保证作用和舆论支持作用。”⑤这是党和国家 领导人对我国新闻传媒提出的要求,也是传媒义不容辞的职责。新闻传媒要完成 自己的使命,达到这一目的,需要对其传播的内容进行选择和优化,需要选择那 些符合社会发展,能促进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的大众文化,同时,要充分考虑传 播受众的心理思维习惯和价值观,这样才能达到“传通”效果,从而达到目的。现 代社会,文化的重要价值被充分认识,现代社会文化的主要形态为大众文化,大 众文化的最佳载体选择了大众传媒,原因在于:“首先,大众媒介和大众文化的 对象完全一样。其次,大众媒介的特性契合了大众文化的内容要求。再次,大众 文化的形式多追求感官刺激,这也正是大众媒介的所强。”⑥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媒介得到巨大的发展,成为社会文化的主 要载体,在社会生活中起着无比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社会中,新闻传媒所引 起的两个重要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思考。一是大众媒介娱乐化趋势严重,大众媒 介传播的内容更多地呈现为异化的大众文化,给社会带来及其严重的负面影响。

美国政治学者、前美国总统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在《大失控与大混乱》一书中, 指责大众文化破坏了西方社会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大众文化”所产生的不良后 果和影响已经引起业界和学者的关注,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原因寻求解答。大 众传媒娱乐化倾向下的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为:时髦、肤浅、便利、批量、快餐式,这是西方传媒文化异化的结果。从传媒历史发展来考察,传媒文化异化是资 本主义制度下私有化与市场大生产的矛盾所致。体现为单方面追求经济效益,忽 视了公众利益和传媒的社会效益。传媒具有商品属性,可以商业化运作,但在运 作过程中忽视了传媒本质的文化特性。无论是从社会制度,还是传媒自身,或是 受众自身的媚俗心理探索解决的办法,都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建设的积极意义。但 是,在我看来,解决这个问题,从根本上还得回到传媒文化的大众文化本质。另 外一个是关于文化帝国主义问题。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经济技术 优势,向世界范围推行他们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念,造成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之间信息传播量与向的严重失衡。发展中国家强烈谴责发达国家无视发展中国家 的实际和文化传统的影响,无视发展中国家文化的自身优势和特点,是一种文化 价值观念的侵略,并由此提出建立国际新闻新秩序。这场纷争,从实质上看,还 是对大众传播媒介民俗文化生态环境的不同理解和重视度的不同所导致的。

在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化的今天,“地球村”日益形成,社会变化不断加 剧,新闻和大众传播媒介深刻地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 处。而人是生活在特定的时空环境下的,生活在特定的民俗文化环境下的;
民俗 文化影响着人,影响着人的思维习惯和行为。因此,新闻价值标准,新闻价值观, 作为为“人”服务的新闻选择标准,不可能不考虑文化的因素;
也只有从社会的 “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去考虑新闻的传播,才能够真正做到与受众心理和思维习惯 的统一,才能够真正达到新闻传播“传通”的目的和效果。大众媒介要做到以科学 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 人,从而避免新闻娱乐化不良倾向,需要对大众媒介文化做出正确和科学的理解, 需要充分利用历史形成的优秀的民间大众文化,从这种文化所影响形成的不同心 理和价值观去整合传播,推动社会发展。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在历史发展 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都是优秀的,在推动其国家 和民族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世界范围,我们要充分尊重这些文化, 求同存异,才能符合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需要,从而相互理解相互尊重,达到世界 的共同和谐发展;
另外,在国际传播中,只有充分展示本国本民族独特的大众的 民俗文化,才能让世界真正了解你,才能充分展示自己光荣的发展历史,赢得世 界的尊重,振奋民族精神,致力民族建设。而现代社会里,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 和扩布,新民俗文化的形成和扩布,都离不开高科技的大众传媒这一载体,离不 开大众传媒历史形成的技术优势。可以这么说,今天离开了大众传媒的作用,民 俗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很难开展。今天,要做好大众的民俗文化传承和扩布、保护 和开发,离不开新闻传媒的介入和作用;
而新闻传播要达到“传通”,实现自己的 价值,需要对内容、角度方式进行选择,需要充分考虑并努力适合受众的心理思维习惯,新闻传播和民俗文化关系紧密。因此,无论在学理研究还是操作实践层 面,都需要把两者加以结合,从民俗文化环境去开展新闻传播活动,从新闻传播 角度去思考民俗文化的保护、推广、传承和扩布。实践的开展离不开理论的指导, 为了更好地开展民俗文化和新闻实践,需要对这两门学科进行整合,需要建立一 门新的学科——民俗新闻传播学。

作者:张斌 第5篇: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分析新闻传播学学科发展 内容提要:本文从1993~2006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闻传播学类 年度立项数量、研究成果形式、立项单位、项目主持人所属单位系统、主持项目 次数较多人员以及项目研究主题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发现:新闻传播学类 项目逐年增多;
立项单位以北京为多,反映学术资源向北京集中;
立项项目以传 媒集团化、网络传播、媒介管理等现实急需的课题居多,反映了新闻传播学科的 实践性质。

关键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新闻传播学;
学科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是我国目前唯一国家级的、具有前瞻性、全局性、 战略性的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立项面向社科院、党校、高 等院校、党政机关科研部门、军队学院等全国五大系统,其覆盖面之广、涉及学 科领域之多,被全国社科界同仁视为衡量一个单位科研水平、科研成果和科研发 展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的设立,不仅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 提供了有力支持,其立项项目也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水平和方向。

具体来说,作为国家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级别最高的科研基金,国家 社会科学基金新闻传播学类的具体资助项目,无论是对于我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 还是对于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相当程度上反 映出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轨迹、现状与发展趋势。因此,笔者认为,对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新闻传播学类立项的分析,是考察我国新闻传播学发展的一个独特视 角。这种考察不仅有助于研究者把握新闻传播学的研究现状,减少立项和研究的 低水平重复,而且还可以认识研究的发展态势和未来走向,为相关科研人员提供 指导。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