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学生的实践教学和对写作教学的研究发现,写诗并 非高不可攀,每个孩子都有成为诗人的潜质。他们创作出来 的儿歌和儿童诗比成人的创作更富有童真和情趣。尝试诗歌 写作教学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培养敏锐捕捉生活瞬间感受的习惯 所有诗歌创作的素材都来源于生活,要想创作出优秀的 作品,不仅要细心观察真实的客观生活,更要善于体察内心 对于生活表象的感悟。对事物独特审美特征的细心观察和发 现,及时捕捉脑海中电光石火的一瞬,才能寻到诗歌创作灵 感的蛛丝马迹。
那么,平时生活中如何注意培养小学生细致的观察和细 心的体验能力呢?首先教师可以经常以生活中的所见询问 小学生的所想,比如:“当你在寒冷的夜晚看到一位老人推 着一车馄饨沿街叫卖,你会想到什么?”“回到家,脱下运 动鞋,换上舒适的拖鞋,堆在门口的大大小小的鞋是否引发 你的联想?”“每次回家,当看到母亲站在门口翘首等待你 放学归来时,你又会想到什么?”这种引导性的思维训练长 期进行下去,必然会触动小学生心底那份悄然萌动的情思, 保留住艺术灵感的火花。
台湾诗人林武宪有一首诗《鞋》正是源于孩子们童真的 感受:“大大小小的鞋/是一家人/依偎在一起/说着一天 的见闻,大大小小的鞋,就像大大小小的船/回到安静的港 湾/享受家的温暖。” 这首诗写的对象是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可是小小的 鞋蕴含着暖暖的亲情。家里的每一个人一回到家,就把鞋子 脱下,这是一种再平常不过的生活现象。可是诗人通过孩童 的视角,把每一双鞋子看作是家庭成员的代表。鞋子摆放在一起,就好像一家人依偎在一起,互相诉说着一天中各自有 趣的见闻。那一双双紧紧依偎的鞋,代表的是亲密,诉说的 是家庭的温暖。这种对于鞋的拟人化感受,相信很多孩子都 有过,但是如果不把这种瞬间的感悟敏锐地捕捉下来,灵感 就会倏地消失殆尽。
培养小学生的这种感悟能力可以从仿写开始。比如下面 这个补充句子的小练习。
看看,秋的色彩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大雁姐姐说:秋天是蓝色的,瞧,秋天的天空像海一样 蓝。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蚯蚓弟弟说:秋天是金色的,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小鸟妹妹说:秋天是_____,_____就像_____的。
秋天是什么颜色的? 小朋友说:秋天是_____,_____就像_____的。
这种仿写相对简单,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创作兴趣,同时 有效地训练了小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为以后的自由创作 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挖掘丰富的想象力 一首诗,有与众不同的奇思妙想,才会有独特的韵味。
没有想象力的推动,小诗人无法从生活境界进入诗的境界,无法进行由模糊到清晰、由一般到典型的艺术提炼,更无法 把他在生活中捕捉到的独特感受、独特认识结晶为诗。
孩子们的想象新颖奇妙,远胜于成人。从一首首鲜活灵 动的儿童诗中,我们看到海带就是海的女儿头上迎风飞舞的 飘带,豌豆花则是一朵翩翩飞舞的蝴蝶花,山间蘑菇是头戴 小笠帽的娃娃,匍匐于树根的木耳则被看成是树爷爷的耳朵。
只有天真聪颖、未受社会习俗礼仪束缚的孩子才会有如此新 颖绝妙的想象力,教师怎能不想尽办法把这些精灵脑子里蕴 藏的像水晶球一样莹润剔透的奇思妙想挖掘出来呢? 从气象万千的大自然人手挖掘孩子们无穷无尽的想象 力,我们尽可收获孩子们雪片般的诗作。一位教师在一次诗 歌教学实践中,为了减少诗歌创作难度,对小学生做了如下 要求:写四行诗句,观察某一季节的特有景物,运用想象拟 一个绝妙比喻,用上贴切的动词。教师先出示例诗:柳梢上 /泛着绿芽点点/如一张毛毯/上面睡着春天。小学生纷纷 发挥奇思妙想,作诗如下:
田野上/冒出一抹绿/像一只只毛茸茸的虫子/上面 爬着春天 枯木上/露出绿芽一片/如一张小嘴巴/里面吐着秋 天 果园里/悬着一个个小柿子/如一盏盏红彤彤的灯笼 /上面挂着秋天 柳树上/弯下一串小叶儿/像一条飘扬的裙带/上面系着春天 树林里/飘下一片枯黄的叶/像一枚古老的邮票/上 面刻着秋天 三、锤炼朗朗成诵、富有张力的语言 孩子们的语言是天生成韵的,不必给他们讲韵脚和平仄。
读他们的诗,韵律竟是如此美妙和谐、浑然天成。冰心老人 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她教孩子们念儿歌:“金咕噜 棒,银咕噜棒,爷爷打板……”还未说完,孩子们已异口同 声脱口而出:“奶奶唱。”孩子们当然不懂得“唱”和“棒” 的韵律关系,但这不妨碍他们出口成章,自然成韵。
诗的语言远比其他文体的语言富有张力。为了加强小学 生对诗歌语言的感受力,教学中可以比较诗和散文的语言有 何不同,看以下两句话:
A.微风轻拂水面,在水面上吹起层层涟漪,一道道, 一行行。
B.风在水面写诗。
语言都很美,但A句是散文,B句才是诗。散文是实描, 而诗歌的语言则融入了诗人个性化的感受和想象。打比方说, 散文是走路,诗歌则是跳舞,是经过变形后给人以陌生化感 受的艺术性的语言。这种语言像弹簧一样富有张力,达到了 “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效。“风在水面写诗”一句抓住了诗 人看到一行行有规则的波纹后激发的瞬间想象,水面就像一 张白纸,风就像一支笔在水面上尽情挥毫,所到之处荡起一圈圈涟漪。这种想象带来的意境之美比散文的精雕细绘更令 人回味。
再比如:“看到一位老人推着一车馄饨,沿街叫卖,你 的感受是什么?”如果想到老人已近古稀之年,应该在家享 受子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如今却在寒冬腊月里还要沿街叫卖 以求温饱,如此,句子可以改成:“一位老人推着一车辛酸, 沿街叫卖。”如果学生认为老人不愿在家无所事事,想出门 尽自己微薄之力,为家人减轻经济负担,那么老人此时心里 是充满希望的,对未来的生活依然憧憬,这时诗句可以改 为:“一位老人推着一车希望,沿街叫卖。”同理,如这句 “渔舟,沿着湖心荡开,一张张捕鱼的网”改成“渔舟,沿 着湖心荡开,一张张捕梦的网”,诗意顿出,意蕴隽永,令 人回味。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