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您的当前位置: 钻爱网 > 发言致辞 > 表态发言 > 产经新闻记者 从企业员工到产经新闻记者

产经新闻记者 从企业员工到产经新闻记者

来源:表态发言 时间:2019-11-19 10:06:46 点击:

从企业员工到产经新闻记者

从企业员工到产经新闻记者 2年前,我结束了一家大型能源环保企业的工作,转而投向一家并不 是很知名的杂志社。在多数人看来,时值纸媒不断被唱衰,几乎遇到的每个同行, 凡是在工作之中曾有交集,或者知道我曾经的履历的业内人士,都会对这次转型 充满了好奇,但他们最大的兴趣点不约而同——待遇会不会有所下降。

实际上,薪水是每个人的生存之本,也是我们工作成果的体现,恐怕很少 有人真的领着微薄的薪水,歌颂新闻理想。但是,如果说两份待遇相同的工作, 其中一项是平凡而稳定,另一份却具有相当的社会价值,那么恐怕多数人会选择 后面的这项工作。

环保产经记者恰是这样的一份工作。

环保人不分角色 投身环保早已有规划,这并不是机缘巧合。

2006年,结束高考,在填报志愿一栏,懵懵懂懂地写下了“环境工程” 四个字。事实上,与大多数人一样,当时并不知道什么叫环保产业。那时,环保 产业并未像如今一样热门,2006年,在诸多同学走向工商管理、金融学的时候, 我就这样选择了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

其实,我相信一切都有前因后果,至少现在仍然能从事环保行业,我 感到十分幸运。

回顾过往,我相信命中注定我会参与到环保产业中,毕业后,我毅然 决然加入一家环保企业,曾经也与多数人一样,雄心勃勃投身于产业,然而,事 与愿违,刚刚跨进环保产业的我却遭遇了人生第一次挫折。

2014年,《大气十条》《水十条》颁布,不少工业企业、污水处理厂 需要进行提标改造,由之催生了数千亿庞大的市场,政府给予了大量资金用于雾 霾治理,我所在的企业,也自然而然地加入到治霾大军中,被地方政府委以秸秆 处理重任。其中有一件事令我记忆犹新:根据地方政策,秸秆处理有权享受国家 补贴,然而,政策制定者却有一事未曾考虑——秸秆是具有地域性的原料,你从 哪里找秸秆呢这种最基本的常识性错误导致项目最后流产。当然,这只是遭遇的 诸多困境中的一个。作为一个曾经的从业者,地方保护、低价竞标早已屡见不鲜。此外,推动环保产业的政策也难以落地。

中国的环保问题迫在眉睫,另一面,环保企业却步履维艰。在工作中, 我时常反问自己——“中国的环保产业究竟怎么了” 2015年,我带着遗憾离开了那家公司,但是之前的挫折更激发了我投 身环保产业的决心。只是我的选择可能更出乎意料,在我看来,中国的环保产业 不仅需要一些企业去摸索前行,它更需要一些人把当中的教训、困惑加以研究、 分析、反馈,在我看来,这是中国的环保产业更需要的一些东西。所以,从环保 公司的员工跳槽成为环保产业的记者,看似不可思议的逆行,谈不上所谓的情怀, 但却是一个渺小的公民能够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唯一手段。

也因此,从填报高考志愿的那一刻,我就命中注定成为环保人,尽管 身份有所变化,但从未离开过环保产业,一直在这个行业前行。

产经记者更像是分析师 我很少认为自己是记者,要不是在署名时,看到了“本刊记者”四个大 字,我甚至忘了自己记者这个身份。事实上,很多情况下,我觉得我自己愧对于 记者这个称号。“最佳环境报道奖”最佳记者得主,她只身前往非洲,与象牙走私 团伙当面对话,这种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调查的精神令人无比敬重,这才是真正的 调查记者,而相比之下,我却远远不够。

我们发现新闻线索的途径也和其他记者的途径不大一样。新闻线索来 源于爆料人,但是爆料人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对于产经记者来说,我们喜欢从日 常新闻报道中找规律,更多的是对一种社会现象的解读。譬如,在颁布《土十条》 之前,一大批环保企业已经蓄势待发。你去环博会、环保论坛上多溜达几圈,跟 业内人士交流,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当我们在高谈《土十条》带动万亿 市场之时,多数环保企业仅仅将目光聚焦在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很少有企业考 虑西部市场,那么,西部市场怎么了,这不是一个很好的选题吗 着手从事垃圾发电调查就是这样。早在大学期间,我们就被灌输—垃 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垃圾发电,是解决日益增长的城市、工业垃圾问题,同 时实现循环经济的最优解决方案。每年我都会接触不少企业颁布自己在垃圾发电 方面取得的业绩,但同时,我也能接触到不少对垃圾发电进行抗争的人士。

大约是在去年中旬,一则天津泰达以不到30元垃圾处理补贴中标的新闻引爆了市场,天津泰达只是一个引子,在这次报道过后,涌现出许多低价竞标、 邻避效应的报道。

这背后一定是有问题的。我也初步进行了采访,但令我失望的是,采 访过程中,我接触了太多的协会专家,他们不遗余力地鼓吹垃圾发电的环保,成 为了利益集团的代言人。而媒体成为了他们为利益集团发声的窗口,许多媒体人 由于缺乏专业背景,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

唯一一个在我看来说了句良心话的专家,告诉了我一个非常有用的信 息——垃圾发电项目有一盈亏平衡点,根据补贴、垃圾成分的不同,即日处理量 在500~1000吨上下。

这个线索,贯穿了我的工作始终。我花费了三天时间,把2013年到2015 年落地的垃圾发电项目逐一梳理。

但即使真正走到了垃圾发电现场,也不可能有实质性的突破。不会有 从业者能够自我爆料,他们只是友好地接待记者而已,对于采访,他们充满抵触。

事实上,真正去垃圾发电现场调查,更多的也是与这些从业人士面对面接触,扩 充下自己对垃圾发电厂的认识。对于环境工程出身的我来说,这并不是什么难点。

最关键的地方还是在于分析环节。将盈亏平衡点和我所走访,以及未 能走访的垃圾发电项目予以分析,我看到了巨大的泡沫——低价竞标时期,我们 却很难看到能够盈利的项目落地。

所以产经记者一定不能只靠采访,事实上,产经记者需要将所有的采 访融汇贯通,加以自己的分析。所以把自己定义为一个研究员、分析师,就能作 出一篇非常具有含金量的产业界经济新闻了。

我们呼唤理性的环保产业 其实,我自始至终都相信,垃圾发电一定是处理日益增长的垃圾的权 宜之计,但是,缺乏行业规则,这个行业已经变了味道。垃圾发电只是环保产业 的冰山一角,环保产业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大气治理、固废处理还是污水处理,“政 府补贴+发电上网/产出”成为了普遍的盈利模式,在业内被称为BOT或者BOO 等, 近两年,也有PPP概念兴起。

但无论模式如何,中国的环保产业不得不面临一个严峻的事实——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很少能再看到一些优质的项目落地,相反,低价竞标已经是一 种规律,而操作这些企业低价竞标的,我们发现他们有同一个规律——上市公司, 或者国有企业。

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可怕的事实,其实不仅仅是垃圾发电,近些年落 地的市政水务、大气治理项目,不少处于亏损运营。但上市公司为了年报比较好 看,所以不惜低价并购,但低价并购压缩的成本只能通过环保支出来解决。

这些并购看似是很好的业绩,能够有效地拉动股票市场,实质上到了 10年或20年后,当环保市场饱和之时,很难想像中国环保产业的未来。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时期,而环保产业是带动新的经济增长的 重要引擎。

我自己本身不炒股,但我已经深深感觉到中国股市已经成为企业炒作 概念招商引资的平台,而环保热导致了一大批环保企业走向资本市场。我们不忍 心看到环保产业充满虚假和炒作,只是希望能够通过文字进行一些理性的呼吁罢 了。

报道发出后,有许许多多的人与我联系。有些对我工作进行了相当大 的认可,也有不少人对我进行了人身攻击。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质疑,也 引发了我内心的一些纠结——“你的文章几乎打死了一个产业,如果不焚烧发电, 你拿什么手段处理垃圾” 这位业内人士道出了中国环保现状的最大矛盾。当下,处理日益增长 的污染环境的垃圾已经迫在眉睫,而循环经济的道路,仍然可望而不可及。

我曾经反思,我是不是做错了我自己本身并不知道这次报道有什么后 续影响,但在中外对话的活动上,当很多位同仁告诉我“垃圾发电行业的‘遮羞布’ 就此揭开,将从这篇报道开始渐渐走向理性,公平而透明。” 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呼唤的结果吗 我不认为我是在打死一个产业,相反,我相信这是对一个产业的推动。

从一个环境工程专业出身的人来看,我们早已不缺处理固废的技术,循环经济也 并非天方夜谭,然而,当下意识浅薄和产业秩序的缺失,恰恰成为中国绿色经济 的掣肘,这才是一个文字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在任何一种技术手段还未市场化之时,我们不能对垃圾发电全盘否定。但是,当环保已成利益驱使之时,我们仍然 需要用手中的笔去推动这个产业理性的发展。

这篇文章引起了诸多业内人士的共鸣,中外对话的活动让我们这些人 走到了一起。我曾经以为,对垃圾发电产业的剖析会因此而告一段落,但现在, 在经过和大家的共同探讨才发现,我的工作还远远不够,对一个产业的挖掘才开 始,但是,未来我不再孤军奋战。

随着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我们呼唤一个理性、公平、公正的环保产 业。只有每个企业能自觉做到严格守法,才能享受到追求环保品质的成果。我想 这不仅是企业,更是深受环境污染痛苦每个公民的共同呼吁! 作者:闫笑炜 来源:中国周刊 2016年7期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