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物流管理;
应用型本科;
实践教学体系;
作者简介:关高峰(1979-),男,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 与供应链管理;
作者简介:李诗珍(1966-),通讯作者,女,湖北荆州人,博士, 长江大学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产品的流动需要“更快、更强、更好”。而竞争日益 激烈,企业不得不面临成本控制的问题,高效率、低成本、合理化的物流管理对 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显,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也愈加迫切。物流管理是一个综 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学科的特色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 结合。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物流 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迫切要求。
长江大学于2005年开设了物流管理本科专业,培养定位是为社会输送 物流业、商品流通业、生产制造业的应用型和复合型物流管理人才。长江大学经 过几年的实践和探索,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有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并取得了 较好的教学效果。本文以长江大学为例,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 学体系构建方案进行研究。
2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的特点 物流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人才是指能将物流管理专业知识应用于物流 社会实践的专门人才类型。应用型本科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与研究型大学相比,其 培养的人才具备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与高职院校相比,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更 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和可供广泛迁移的知识平台[1]。应用型高校区别于研究型高 校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具有特色的实践教学模式,通过建立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培养物流管理应用能力为主线, 以“应用”为主旨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构建实践教学 内容体系,是物流管理应用型本科的显著特点,也是培养物流管理应用型专门人 才的有效途径。
3实践教学模式 目前,虽然各类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尽相同,侧重点 各异,但实践教学的具体形式大同小异,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种模式。
3.1传统实验室模式 培养实用性人才的关键环节就是实验。为了培养学生在物流工作中的 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内高校纷纷建立了物流实验室。国内物 流实验室大致可为三种类型:一是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实验的物流实验室;
二是 以物流软件建立模拟平台,并配以部分硬件设施的物流实验室;
三是以自动化设 备建立实验活动的物流实验室[2]。实验室将物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 在实践中应用理论,在实践中发展理论。如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和吉林 大学军需科技学院等院校建立起的物流实验室均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2校外实践基地模式 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是指相对稳定的且具有一定规模的供学生参加教 学实习的场所。它为学生完成实习、专业技能训练和第二课堂活动等实践教学提 供相应的条件和必要的服务。通过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接受实训或实习, 不仅可以使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物流业务相联系,而且可以增加 学生对企业、企业物流和社会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
3.3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 创新能力是创业者应具备的重要品质,创业本身就可视作创新的一种 表现形式,在创业和持业的过程中,创新是企业发展进步的主要动力源泉[3]。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加强:
(1)职业资格证。实践表明,用人单位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除了对 毕业证书、英语及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外,也非常关注毕业生是否获取相关专业的 职业资格证书,对于获取相关职业资格证书的毕业生,不仅容易得到工作,而且起薪标准也相对会高于无证书的毕业生[4]。物流管理专业方向的学生在校时可 以取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的下列职业资格证书之一:物流师、物流采 购管理师、物流配送管理师、物流仓储管理师、国际贸易货运代理师、人力资源 管理师等。
(2)设计大赛。物流设计大赛作为一个全国高校大学生广泛参与的课 外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确定参赛主题,收集、分析、 整理资料,完善论点到设计数学模型,优化系统设计和撰写研究报告,都由学生 自发组织团队共同完成,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团 队合作意识。学校的实验室、图书馆、电脑室等教育教学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 不仅让学生在参加设计大赛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锻炼了创新能力,还 使学生更加了解社会和企业,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每个大学生在比赛中都充 分展示了自我,发掘了自身的长处和弥补不足。总之,物流设计大赛是一个提高 学生自我意识和综合素质的实战平台。
(3)项目驱动学习。项目驱动学习方法,是通过具体项目的教学和学 习,使学生不仅专注于物流管理专业的中心原则和概念,同时也使学生融入有意 义的项目任务,使学生积极地进行学习、独立地完成知识架构和能力训练。比如 为企业设计第三方物流解决方案,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必须充分发挥主动 性和创造性,设计多种方案和方法来完成项目,并进行比较和讨论得到最优选择。
同时,在项目驱动过程中不仅培养学生的各种调查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也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意志力。总之,项目驱动学习法有利于培养学生 的创造能力、规划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毕业时实 现“零距离”上岗[5]。
4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4.1构建思路 (1)建立校企联席会议制度,按社会需求设置实践课程。定期召开校 企合作联席会议,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常性听取行业企业的意见。通过联席 会,协调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培训及兼职教师聘任、实习基地建设、学生 实训实习与就业等工作。双方通过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和合作办学协议等来巩固 双方的合作关系,确保实践教学课程按社会需求设置,提高学生快速适应社会需 求的能力。(2)加强实验室建设,高效提升学生应用能力。长江大学经济管理实 验教学中心从1989年建立以来一直不断强化建设和改革创新。近年来,学校累计 投入546万元用于中心的建设,配置了比较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购置了一 批先进实验教学软件,有效地改善了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条件。在实验教学 中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探索新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实 验室管理体制。由于资金方面的限制,目前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实验主要以物流软 件为主,如企业物流系统模拟实验、供应链管理实验等。此外,现代物流综合实 验室已纳入中央财政资金资助计划,正在筹建之中,预计明年可以投入使用。
(3)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快速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应用型本 科培养是一个非常注重实践的教育活动。创业实践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业精神、 提高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举办各种创业策划大赛,鼓励学生从事创业实践 活动,帮助大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指导学生准备商业计划,使创业项目转 化为现实生产力,让学生能体验到创业实践过程的乐趣,使其具备攻坚克难的创 业精神,使他们在潜意识中形成创业意识。项目经费常通过学校资助、学生自筹、 企业赞助等多种形式获得。
4.2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性的基础上,结 合社会发展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特性,长江大学对物流管理实践教学的组 成部分进行了系统的调整,构建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新的构架体系,如图1 所示。
(1)基础知识学习。围绕长江大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首先要夯 实物流管理专业基础知识,才能开展好实践教学。依据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定位 和培养目标,确定了由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与专业方 向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后三种类型的课程中均不同程度安排有相应的实验上机 或实地参观。推行“2长1短”学年教学的学期制,即将每个学年划分为3个学期, 即2个长学期和1个短学期,长学期大约为18周,短学期3-5周不等。长学期主要 安排必修课和部分选修课,学生按照本专业通用标准进行理论课程和相关实践课 程的学习;
短学期主要安排学生在学校或到企业进行学习实训,学生按照企业对 人才要求的标准进行不同层次的实习。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并重,课堂教学 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使学生感受到所学理论是活生生的理论,所获取能力是实 际有用的能力。(2)专业素质提升。这一阶段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专业技能的训练,从 而使学生的专业素质得到提升。一部分课程在实验室完成,如企业物流模拟实验、 供应链管理实验等,另一部分则在校外实习基地完成,如物流认识实习、毕业实 习等,通过实习达到加深学生对相应原理的理解和应用的目的。目前,长江大学 先后与成都威诺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江汉油田供应处、河南油田供应处、荆 州邮政物流局、两湖绿谷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湖北荆鹏软件集团有限公司签订长 期合作协议,共建校外实习基地6个,基本满足物流管理专业各类实践教学的需 要。长江大学从大二开始就选派教学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聘请企业技术人员 作为学生的专业导师,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增强教 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通过大学生创新课题研究、校企合作等各类项目 的引导,培养实用的物流管理人才。
(3)综合能力开发。综合能力开发阶段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军训、社 会实践、学科竞赛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目前长江大学实习带队老师与学生一起参 加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活动;
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全国性的学科竞赛,如:全 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等;
鼓励学生从事科学研 究,指导学生申报“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项目”的立项和研究工作。学生每 年的毕业论文按“应用选题、真题真做”的要求,结合企业实际或科研真题,聘请 校外专家承担物流管理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和答辩工作,既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和 研究问题的能力,又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
5结束语 实践教学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目标及学 校的实际情况实时作出调整。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实验条件的 不断改善,长江大学也将不断调整实践教学体系,以新建的实验室为依托,加强 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综合开展以第二课堂、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计划为手段的创 新教学组织形式,引入多媒体、仿真、网络等先进技术,实现传统手段与现代化 手段相结合,手工手段与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模拟仿真手段与实操手段相结合, 形成一套丰富多彩、相互补充、相互完善的实验教学方法体系。
扩展阅读文章
推荐阅读文章
推荐内容
钻爱网 www.zuanai.cn
Copyright © 2002-2018 . 钻爱网 版权所有 湘ICP备12008529号-1